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温烧结氧化锌压敏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压敏电阻材料技术领域。背景技术:zno压敏电阻器以其优异的非线性电流电压特性和高的能量吸收能力,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电路和电力系统中,作为稳压和浪涌保护器件。随着电子电路朝着集成化和微型化发展,对相应的保护元件也有了体积上的要求,而可以用于表面贴装的多层压敏电阻器则大大缩小了器件的尺寸。通常zno压敏陶瓷的烧结温度范围为1100-1200℃,在如此高的温度下常用具有高熔点的银钯合金作为内电极,以实现内电极和压敏陶瓷层的高温共烧。但在高温共烧过程中压敏陶瓷层中的bi2o3和内电极中的pd会发生界面反应,使得多层压敏电阻器的电性能恶化。如果可以把共烧温度也即压敏陶瓷的烧结温度降低至ag的熔点(约为960℃)以下,就可以使用纯银电极替代银钯内电极,避免了电性能劣化的同时也降低了成本。通过添加低熔点的烧结助剂,在较低温度下形成液相而促进烧结是一种被公认的经济、高效的降低烧结温度的方法,常用的烧结助剂有b2o3、硼基玻璃料等。流延成型法是制备多层压敏电阻器的重要工艺,而传统流延成型的浆料大多以有机溶剂为基体,缺陷是有毒,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研究绿色环保,无毒安全的以水性溶剂为基体的水基流延工艺成为了主要趋势。当在陶瓷基料中添加b2o3、硼基玻璃料作为烧结助剂时,在配制浆料时可溶于水的b2o3、hbo3和微溶于水的硼基玻璃料会和浆料中带有羟基或氨基的有机粘结剂以及分散剂反应形成络合物,影响浆料的流变性和化学均匀性,进而影响到了水基流延浆料的制备和生坯膜的性能。浆料制备是流延工艺的首要环节,粘结剂和分散剂又是浆料的基本组成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故选用化学性质稳定的烧结助剂成为了能否采用水基流延工艺制备多层压敏电阻器的关键。综上所述,一方面要降低烧结温度,实现压敏陶瓷层和纯银电极的低温共烧,节能降耗;另一方面要能采用水基流延工艺制备多层片式压敏电阻器,以响应国家绿色环保号召。故探索合适的烧结助剂,对多层片式氧化锌压敏电阻的低温烧结方向的研究有重大意义。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多层片式压敏陶瓷的制备技术中存在的烧结温度过高、内电极和陶瓷层共烧时发生反应等问题,提供一种低温烧结氧化锌压敏陶瓷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低温烧结氧化锌压敏陶瓷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氧化锌、烧结助剂和改性添加剂按比
声明:
“低温烧结氧化锌压敏陶瓷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