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煤矿井下毛煤脱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井下毛煤脱水处理工艺。背景技术: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煤炭仍然是我国第一大能源来源,随着开采深度加大和大型矿井开采工作的推进,煤矿井下涌水对开采生产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从目前国内井下原煤脱水系统情况来看,主要配合水力采煤工艺来进行设计,实现煤泥在采区内脱水回收,煤水在采区内净化后全部闭路循环复用,彻底取消煤水提升系统和地面脱水系统,一方面提高水的循环利用,一方面原煤水分减少后,减少了原煤在运输过程中的下滑跑货,放货时堵罐嘴现象。提高了原煤的运输能力及产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针对综采工艺而言,井下原煤脱水系统已在多个煤矿井下投入使用,如巴彦高勒煤矿、济宁三号煤矿和门克庆煤矿等,调研得知多数煤矿井下并没有设计细煤泥煤水分离回收工艺,煤泥水需自然沉淀后人工清理,自然沉淀需要大面积采空区,耗时耗力耗费大量空间,没有实现煤泥水闭路循环,而且随着开采的进行水量增大,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有必要针对以上缺点开发出一种新型的井下煤水分离处理工艺。技术实现要素:鉴于现有井下原煤煤水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井下毛煤脱水处理工艺,用于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针对细煤泥处理难,时间长,占地面积大,处理成本高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井下毛煤脱水处理工艺,毛煤经一级直线振动筛分级后,筛上物料送入井底煤仓,筛下末煤再经二级直线振动筛和脱水后,筛上物料入井底煤仓;筛下煤泥水经三级振动弧形筛和三级高频筛脱水后,粒径大于0.5mm的物料送入井底煤仓,筛下煤泥水经过斜板高效浓缩机浓缩沉淀,底流经压滤机回收后细煤泥返回原煤,浓缩沉淀后的溢流进入水仓,实现煤泥分级回收。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一级分级脱水筛为直线振动筛,采用棒条式筛板。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一级分级脱水筛的振动方式为激振器,激振加速度≥4g,双振幅为9~12mm。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二级分级脱水筛为直线振动筛,采用不锈钢条缝筛板。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二级分级脱水筛的双振幅为9~12mm。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斜板高效浓缩机的入料粒度0~0.35mm,底流浓度为150-300g/l。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压滤机为板框式压滤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板框式压滤机入料浓度为150
声明:
“井下毛煤脱水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