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生产电积镍的电积槽。
背景技术:
2.镍电积采用不溶阳极、阴极套袋工艺,生产体系为硫酸盐体系。电积阴极液在阴极隔膜袋通入,通过隔膜袋渗透保持阴阳极液面差,进行电积反应。在电积镍生产中,主要是电积镍化学成分和物理外观质量影响电积镍质量。现有技术中电积镍化学成分符合电积镍ni9996标准,主要是物理外观质量影响电积镍ni9996品级率的提升。
①
目前阴极液采用上进液方式,造成阴极隔膜袋内浓差极化,隔膜袋内底部镍离子贫化,电积镍底部出现较多蜂窝状气孔、电积镍上下薄厚不一致;
②
阴极液自流至每个阴极隔膜袋,通过隔膜袋渗透保持阴阳极液面差,隔膜袋内阴极液未循环利用。
③
现工艺采用阴极套袋,消耗隔膜袋和隔膜架,员工操作需谨慎,且容易出现粘袋板,影响电积镍质量。因此,必须研究开发新的电积槽进液方式,提高电积镍质量。
3.上述技术还存在一个显著的问题,在阴极产生镍的同时,阳极表面有大量氧气产生,同时生成等当量的酸。阳极室裸露于空气当中,其中产生的气体、颗粒直接排放于空气中。电积过程中阳极反应剧烈,阳极室溶液温度72℃左右,会伴随水蒸汽的蒸发,当氧气和水蒸汽从溶液中溢出时,所产生的气泡在表面张力作用下会将部分酸和溶液带入到空气中,形成酸雾,导致电积厂房的作业环境恶化。虽然采取了在槽面添加形成泡沫覆盖层的添加剂、室内加装轴流风机排风等措施,但槽面及现场粉尘、酸雾现象依然明显,影响职工身心健康。另外,由于钢结构厂房长期受冷凝水、酸雾影响,钢结构表面防腐漆膜大面积脱落,主体出现腐蚀,影响到厂房的使用寿命。因此,必须研究开发新的电积槽酸雾治理方法,达到改善槽面作业环境保障职工身心健康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生产电积镍的电积槽。
5.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生产电积镍的电积槽,所述槽体内间隔设有阳极板和阴极板,所述槽体一侧设有阴极液管,所述阴极液管延伸至槽底并沿槽底从槽头铺设至槽尾,所述阴极液管上均匀布设有若干进液孔,所述进液孔与阴极板正对,所述阳极板外套设有隔膜袋,所述隔膜袋外部设有阳极罩,所述阳极罩上部为密封罩,下部为框架,所述密封罩右上侧设有出液孔,所述出液孔连接出液管道,所述出液管道连接阳极液总管,所述阳极液总管连接汽水分离器,所述汽水分离器连接真空泵;所述阳极罩为
声明:
“用于生产电积镍的电积槽的制作方法”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