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能投永昌硅业年产10万吨水电硅节能环保项目现场一片欢腾,随着点火指令下达,熊熊烈火燃起,标志着这一由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股份公司(以下简称“昆明有色院”)全盘操刀设计的项目正式投产。
4月28日,鹿山新材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其硅碳负极功能粘接材料(PAA)可用于液态、半固态及固态锂电池中硅基负极极片的粘接,已通过3C电子客户验证并实现批量供货。在动力电池领域,该材料已完成汽车领域知名企业的小试验证,目前正推进中试验证,通过后有望实现批量供货。此外,PAA材料还可应用于钠电池,展现了鹿山新材在新能源材料领域的技术实力与市场潜力。
中国动力电池行业扩产持续,中创新航与国轩高科近期公布大规模投资计划。中创新航成都项目二期及福建厦门项目总投资270亿元,目标新增30GWh产能,2030年总产能达500GWh。国轩高科调整大众汽车配套项目,年产能28GWh,预计2026年投产。同时,固态电池、大圆柱电池、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及硅碳负极等新兴技术领域投资密集,规划产能巨大,赛道“拥挤”态势明显,预示未来技术迭代和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阿克陶科邦锰业制造有限公司电解六号智能化示范线项目现场洋溢着喜悦的氛围。当RGV小车与智能进出板机精准无误地完成定位操作,如同两位默契的舞者完美谢幕,项目组全体成员的脸上绽放出欣慰的笑容。
2025年3月初,福建省产权交易中心发布一则充电业务项目转让信息,涉及127座充电站、2075根充电桩业务相关资产组的整体转让,挂牌价为5575.815万元。此次转让由福建闽投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和平潭闽投新能源有限公司委托,挂牌期为3月5日至4月1日。转让标的具体包括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及无形资产(充电桩运营管理平台),分为福建闽投电力所属的117座充电站(1875根充电桩)和平潭闽投新能源所属的10座充电站(200根充电桩)。此次转让不仅是企业资产优化的举措,也为市场提供了新的投资机会,推动充电基础设施行业的发展。
4月28日,国家电投福建公司华中事业部的郏县100MW风电项目提前2个多月全容量并网。这是该公司自主开发建设的最大风电场,位于河南平顶山郏县,总装机容量100兆瓦,安装20台5兆瓦机组。建设中,面对复杂地形和极端天气,项目团队优化施工方案,创新技术,首次采用风电混塔施工工艺,高效推进关键节点建设,实现质量与效率双提升。投产后,预计年发电量超1.95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5.9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6.2万吨。
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正式对外发布标准公告,宣告由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提出并归口管理、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牵头起草的湖南省地方标准——《硬质合金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及计算方法 第2部分:切削工具类》(标准编号:DB43/T 2935.2-2024,以下简称《能耗标准》),自3月31日起正式施行。
4月27日,国家电投江西公司江口电厂宿州50兆瓦风电项目在安徽宿州埇桥区全容量并网发电。项目安装了10台5兆瓦风力发电机组,新建110千伏升压站及18.5兆瓦电化学储能。投产后,预计年发电量达1.4亿千瓦时,年利用小时数2805小时,每年可节约标煤4.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3.2万吨,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4月29日,LG新能源宣布与法国Derichebourg成立电池回收合资企业,计划在法国北部建设年处理能力超2万吨的回收工厂,预计2026年动工,2027年投产。LG新能源早在2021年就开始布局电池回收,先后与Eco Pro、Li-Cycle、华友钴业等企业合作,在全球多地建设回收工厂。废旧电池回收对LG新能源建立一体化闭环制造体系至关重要,预计到2028年其销售额将在2023年的基础上增长一倍。
2025年4月,南瑞继保牵头编制《新能源制氢一体化控制技术导则》初稿讨论会,并参与中国电建集团“核心技术攻关”项目,聚焦电氢耦合系统调控关键技术。南瑞继保依托多领域专业优势,构建新能源制氢控制技术体系,提出以构网技术和电氢协同控制为核心的解决方案,涵盖多学科融合、暂态稳定、阵列协同和稳态优化技术。公司实施多个行业示范工程,积累丰富经验,助力新能源制氢迈向高质量发展,为国家绿色低碳转型注入强劲动能。
”年产43万吨铝基新材料项目一期作为公司高质量建设的重点项目,公司遵循项目建设“六同步”的科学路径,系统化解发展进程中面临的“五个不平衡”难题,运用“产销一体化”的创新经营思路稳步推进项目实施,转型升级成效初显。
2025年4月28日,湖南氢璞创能生产基地在宁乡经开区正式投产,填补了长沙市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及电堆生产的空白。三期项目全面投产后,该基地将成为全国最大功率氢燃料电池研发生产基地。宁乡将借此打造氢能产业“生态圈”,共享3万亿元市场规模的发展机遇。发布会上,氢璞创能推出ST280VID、ST1D4AII两款电堆新品,并与多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达成战略合作意向,聚焦“场景化创新”,推动氢能技术商业化应用,助力湖南绿色转型。
中铝山西新材料有限公司在铝合金材料研发领域传来捷报,经过一系列的技术攻坚与持续优化,公司成功实现了锻造用高性能5052新型铝合金产品的研发与量产。该产品历经严格的质量检验关卡,各项性能指标均完美契合预期标准,并已顺利交付至下游客户手中,正式投入使用。
智利矿业巨头安托法加斯塔公司宣布未来七年将投入2亿美元用于卡乔罗铜矿项目的勘探开发,该项目有望成为智利沿海地区重要的铜矿生产基地。
德兴铜矿的废石光电分选项目现场,一幅充满科技感的画面正徐徐展开。不同规格的废石通过皮带输送系统,源源不断地被送入光电分选选铜系统。伴随着“噗噗”的气流声,高压气阀如同精准的弹弓,将含铜矿石准确地吹送到精矿堆,从而实现了含铜矿石与废石的精准分离。
全球铝业巨头海德鲁与汽车零部件制造商Nemak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发新一代低碳铝合金汽车零部件,计划在现有基础上再降低25%的碳排放量。
金川镍钴新材料公司精准锚定创新与质量两大核心驱动力。公司以客户需求为指引,将全流程质量管控与科研技术攻关作为关键工作主线。依托金川集团在镍钴产业领域的雄厚实力,以及在有色金属行业深厚的技术积淀,公司积极整合各方资源,大力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深度融合。
道恩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已审议通过收购山东道恩钛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议案。而就在此前4月24日,道恩股份还曾发布公告,宣布收购安徽博斯特新材料有限公司。此次对这两家公司100%股权的收购,标志着道恩股份在资本运作层面迈出了坚实且关键的一步,正式加速向钛产业新赛道进军,同时进一步深耕线缆高分子材料细分领域。
迈为股份2024年营收增长但净利润增速放缓,异质结电池设备面临行业供需调整挑战。公司存货及应收账款规模较高,需关注后续资金周转与坏账风险。
工信部等多部门印发的《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也明确要求,加强废铜铝加工配送能力,规范原料回收与分选,鼓励进口符合标准的再生铜铝原料,提升企业再生铜铝使用比例,实现高值化利用。
南昌市2025年重大重点项目清单近日公布,其中光伏产业相关项目达19个,涵盖分布式发电、储能技术及高效组件研发等领域。多个项目聚焦“渔光互补”模式,结合铝材等建材应用,推动清洁能源与产业协同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部署2025年质量监管工作,将重点对锂电池、光伏等新能源产品开展质量检查,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贵州开阳"磷硫钛铜铁锂氟"耦合循环一体化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总投资超百亿元,将构建新能源材料全产业链体系,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
江西铜业2025年第一季度在营收略有下降的情况下实现净利润19.52亿元,同比增长13.85%,展现出较强的盈利韧性。
嘉元科技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近2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13%,成功实现扭亏为盈。公司业绩改善主要得益于高端锂电铜箔产品占比提升及生产工艺优化。
兴业银锡最新财报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均实现大幅增长,其中净利润同比增幅达63.22%,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滇中有色再生铜资源循环利用基地近期实现重要突破,电解阴极铜单月产量首次超过1万吨,标志着其生产工艺与资源回收效率达到行业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