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旺达,这个位于非洲东部的国家,虽然面积不大,但却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近年来,卢旺达凭借其稳定性和对投资者的友好态度,逐渐成为了东非采矿业的领军者。目前,卢旺达正致力于成为一个矿产加工中心,提升其丰富的锡、钽、钨、锂及稀土元素的价值。
近日,科尔多巴矿产公司(Cordoba Minerals)宣布,已经获得了其在哥伦比亚的阿拉克兰(Alacran)铜金银项目建设许可。据悉,该公司将在明年二季度开工建设,投资额高达4.20亿美元。据了解,阿拉克兰铜金银项目的建设将涉及采矿、选矿、冶炼等多个环节,预计将在未来数年内实现投产。该项目的成功建设将有助于科尔多巴矿产公司在国际市场上提升竞争力,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矿业领域的领先地位。
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中,我国一直致力于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近日,国网甘肃电科院与大唐甘肃发电有限公司新能源分公司合作开展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示范应用项目在甘肃武威太阳能科技示范电站成功并网,这是全国首个半透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并网发电项目。这一成果的取得,不仅标志着我国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也将为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无电解镍的生产工艺是一种先进的金属提炼技术,它通过化学还原法直接从镍矿石中提取镍金属,无需传统的电解过程。这种工艺的核心在于使用还原剂将镍矿石中的镍氧化物还原为金属镍,整个过程通常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进行。
8月30日,南都电源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上回答投资者关于其固态电池业务的进展问题。公司表示,目前固态电池产品已经通过了热箱、短路等关键的安全测试,各项指标均已顺利完成。预计将在今年四季度完成项目的验收工作。
11月6日,由中科海钠创始人兼董事长胡勇胜研究员主导撰写的钠离子电池论文《Rational design of layered oxide materials for sodium-ion batteries》在世界顶级学术刊物《Science》上发表。该研究提出了一种简单的预测钠离子层状氧化物构型的方法,并在实验上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为低成本、高性能钠离子电池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的设计和制备提供了理论指导。据悉,这是《Science》创刊百余年来首次刊登钠离子电池领域相关文章,不仅表明了国际主流科学界对该技术突破的重视,也佐证了我国钠离子电池前沿技术已比肩国际最顶尖水平。
随着时代进步和技术发展,来自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登陆非洲,正逐步改变当地街道面貌。中国新能源汽车在非洲市场上受到了广泛关注和认可,这些车辆不仅具有高效、环保的特点,而且还能够提供更加舒适和安全的驾驶体验。例如,中国的比亚迪公司就在非洲推出了一款名为“BYD Coco”的新车型,该车型采用了电动驱动系统,可以实现零排放和低噪音的驾驶。此外,这款车还配备了智能化的驾驶辅助系统,包括自动泊车、自动驾驶等功能,大大提升了驾驶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昨日,中国领先的能源装备制造企业特变电工正式对外宣布,其控股公司盛裕公司和盛鼎公司将分别投资建设准东地区两大新能源项目,标志着特变电工在绿色能源领域的布局迈出坚实步伐。据悉,这两个项目将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为当地居民提供清洁、可持续的电力供应,同时也有助于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近日,美联新材发布公告,宣布其子公司安徽美芯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芯新材”)将暂缓其锂电池湿法隔膜产业化建设项目的后续建设工作,并授权公司董事长根据新能源板块业务的实际需求择机重新启动该项目。此次暂缓锂电池湿法隔膜产业化建设项目,是美联新材在对新能源市场进行深入分析后做出的决策。公司表示,未来将根据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适时调整发展战略,以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客户。
澳大利亚矿企南方32(South32)是一家在澳大利亚和新南威尔士州经营的多元化矿业公司,主要从事铁矿石、煤炭、铜等矿产资源的开发和生产。公司在过去几年中一直致力于提高其铜产量,并通过收购现有铜矿项目来实现这一目标。
9月1日,备受期待的2024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在四川省宜宾市隆重召开。此次大会汇聚了全球动力电池行业的领导者、专家和业界精英,旨在共同探讨动力电池技术的发展与创新,以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国坚持走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道路,高度重视汽车产业绿色转型发展,向全球供应了超过70%的关键原材料。
8月29日,据赞比亚矿业部长Paul Kabuswe周四透露,该国计划成立一家投资公司,以控制未来矿山中至少30%的关键矿物产量。这一战略旨在使赞比亚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对能源转型至关重要的金属矿产。
近日,中南大学等高校致电洛铜检测,对其成功攻克镁合金力学熔点样品加工难题给予了高度赞扬。这是洛铜检测参与由中南大学牵头起草修订的《铝合金、钛合金和镁合金力学熔点测试》国家标准工作中,为标准修订顺利推进给予的有力支持。 洛铜检测能够在镁合金力学熔点测试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这不仅是对该公司技术水平的肯定,也是对中国科研实力的一次重要展示。这次的成功经验为其他相关领域的科研团队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有助于推动我国科研水平的持续提高。
近年来,上游原材料碳酸锂价格持续下跌,下游车企承受着巨大的价格战压力。碳酸锂作为动力电池的核心原材料,其价格波动直接影响到动力电池成本。近年来,由于市场供应过剩和需求疲软,碳酸锂价格持续下跌,给动力电池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为了降低成本,一些动力电池企业不得不寻求新的原材料来源或提高生产效率。然而,这些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加剧了行业内部的竞争。
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电池技术的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据最新研究报告显示,未来几年内,全球电池市场将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这是因为电池技术的进步将使得储能系统变得更加高效、可靠和便宜,从而为各个行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有刊文称,全球电池领域正酝酿一场新革命,先进的储能系统将成为经济增长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
佳力奇,2004年成立于安徽宿州 ,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安徽省“专精特新”企业50强。作为一家专注于先进复合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佳力奇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等领域,具有轻量化、高强度、高耐久等特点。佳力奇先进复合材料科技股份公司成功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为我国复合材料行业带来了一股新的活力。这次上市不仅标志着佳力奇的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更为复合材料行业的持续繁荣注入了信心。
近期,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宣布了一项重要决策:由于锂价持续低迷,公司今年将无法实现原定的电池材料产量指导目标。这一消息不仅揭示了当前锂市场的严峻形势,也展现了紫金矿业在应对挑战时的灵活与稳健。
宁德时代近日在互动平台上宣布,其自主研发的麒麟电池已经正式进入大规模放量阶段。据悉,这款电池在超快充、长续航、高功率、高安全等方面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麒麟电池是宁德时代自主研发的产品之一,其采用了最新的技术,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快的充电速度。据介绍,麒麟电池可以在短时间内充满电,并且可以持续使用很长时间。此外,这款电池还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可以有效避免因过充或过放等问题导致的安全事故。
南丹地处中国西南地区,拥有丰富的铅锌矿产资源,是全球最大的铅锌生产基地,被誉为“有色金属之乡”河池的核心引擎。这里的独特地理环境和资源优势,使得南丹在有色金属产业发展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长期以来,南丹市政府高度重视有色金属产业的发展,通过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能源结构调整和清洁低碳发展。通过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得到了明显改善,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逐步提高,煤炭消费占比逐年下降。这些成果得益于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近期,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李创军在多个场合强调了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显著优化与清洁低碳化进程的加快。这一成果体现了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减少碳排放方面的决心和行动。
近日,海南矿业发布了2024年上半年财报。数据显示,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1.87亿元,同比下降8.91%;净利润为4.03亿元,同比增长33.16%。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公司在新能源锂业务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氢氧化锂及马里锂矿项目的顺利推进,预计年内将投入生产。其中,电池级氢氧化锂项目(一期)建设迅速,设备安装率已超80%,核心装置回转窑已完成筑窑和点火烘窑步骤,项目建设达成重要里程碑。此外,试生产所需原材料已在国投洋浦港成功装卸1.5万吨。
国内知名电池制造商野马电池宣布:公司将斥资约3.35亿元人民币,在越南投资建设全新的生产基地项目。这一战略举措标志着野马电池在全球化布局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旨在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国际市场,进一步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项目建成后,将有助于野马电池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能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公司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8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其中提到,中国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广泛开展能源国际合作,为全球绿色发展注入“中国动力”。据白皮书显示,2023年,中国风光发电量已历史性地超越了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标志着全社会每消费的三度电中,就有一度来自绿色电力,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彰显了中国在能源结构优化升级方面的坚定步伐。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共同关注的焦点。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其技术水平和市场规模直接影响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竞争力。在这个背景下,2024年电池新能源赛道呈现出一面是内卷加剧赛道拥挤,一面是未来市场增量可期的复杂局面。在剧烈博弈之下,有人打退堂鼓,亦有人逆势布局。
近日,全球领先的化学公司巴斯夫杉杉电池材料公司宣布在固态电池正极材料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突破性进展。该公司成功推出了全固态电池正极活性材料,并已在位于长沙的生产基地中试规模生产。全固态电池正极活性材料的研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它需要在保持电化学性能的同时,提高能量密度和循环稳定性。巴斯夫杉杉电池材料公司在克服这些挑战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这将为固态电池的发展打开新的大门。
阿根廷矿业部长Luis Lucero表示,由于大量锂项目即将上线,以及对铜项目的新推动,阿根廷矿业出口将从今年的约40亿美元增加一倍多,到2027年达到约100亿美元。 他还指出,阿根廷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锂生产国之一,并将在未来几年内成为全球最大的铜生产国之一。
8月27日,据中国科技大学官网消息,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谈鹏特任教授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火星电池。该电池采用火星大气成分作为电池反应燃料物质,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性能。这一突破性成果为火星探测和人类未来在火星上建立基地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8月28日,在位于洛阳市涧西区的中铝洛阳铜加工有限公司,企业新建铜及铜合金宽厚板材生产线开工。据了解,该生产线采用的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四辊可逆宽板轧机。这种轧机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特点,可以实现对铜及铜合金的精确控制和高质量生产。同时,该生产线还配备了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和检测设备,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
随着科技的发展,锂电池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随着锂电池的大量使用,废弃锂电池的处理问题也日益严重。废弃的锂电池中含有大量的不可再生且经济价值高的重金属资源,如钴、镍、锰等。因此,有效地回收处理废弃或不合格的锂电池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