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山东诸城滨河独立储能电站一期项目进入最后攻坚阶段,100MW/200MWh储能系统全面进场安装。该项目由科力远牵头的大储能生态创新联合体打造,采用磷酸铁锂电池+钒液流电池混合储能技术,预计2025年10月建成。这是科力远布局的首个混合储能项目,标志着其在储能领域的技术创新迈出重要一步,为新能源电力系统提供更高效的储能解决方案。
诸城滨河电站由科力远、中创新航等联合体成员共同投资建设,已完成土建施工与电气安装工程。大储能生态创新联合体整合技术、资金和市场资源,已获批8个独立储能项目,总规模达1200MW/3200MWh。随着业务进入密集释放期,联合体将持续拓展储能赛道,推动行业生态闭环的形成,为新能源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为应对新型电力系统的高灵活性需求,诸城滨河电站采用科力远创新的混合储能技术,结合磷酸铁锂电池的快响应与钒液流电池的长时储能优势。磷酸铁锂电池适用于短时调频,钒液流电池则满足长时调峰需求,二者互补提升系统稳定性和循环寿命。这一技术突破为电网提供了更高效的调节资源,助力新能源消纳。
钒液流电池因初始成本较高,商业化进程较慢,但大储能生态创新联合体通过混合储能模式降低成本,推动其产业化。联合体整合产学研资源,加速钒液流电池在长时储能领域的应用。随着电力系统对大规模储能需求增长,钒液流电池技术有望迎来快速发展,成为储能市场的重要补充。
诸城滨河电站采用预制舱式设计,集成度高,节省土地资源并缩短工期。舱体与设施一体化安装模式优化了施工流程,减少现场调试工作量,提升建设效率。这一创新设计不仅降低了成本,还为未来储能电站的模块化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推动行业标准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