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易拉罐到动力电池壳,斯莱克再次跨界出圈。公司深耕高速超薄金属成型二十余年,其独创的“DWI 变薄拉深”技术可将 0.25 mm 钢板一次成型至 0.12 mm,成型速度 600 罐/分钟。如今,这一工艺被无缝迁移到 4680 大圆柱钢壳与 104 Ah 方形铝壳生产线上,良品率已稳定在 98% 以上。Dongwon Systems 作为韩国最大食品罐制造商 Dongwon Group 的子公司,拥有全球领先的镀镍、耐腐蚀表面处理技术,并在韩国蔚山运营着年产能 20 亿只圆柱壳的自动化工厂。双方一拍即合,决定把“高速成型 + 精密镀层”的组合拳带到美欧市场。
根据备忘录,合资公司股权结构初定为 Dongwon Systems 持股 55%,斯莱克持股 45%。首条产线计划落地美国佐治亚州,预计 2026 Q2 量产,年产能 3 亿只 4680 钢壳;第二条产线拟选址匈牙利 Debrecen,面向欧洲客户,年产能 2 亿只方形铝壳。斯莱克负责提供高速冲床、模具及产线集成,Dongwon 负责镀镍液配方、环保废水处理与韩国电池厂客户导入。合资公司还将设置联合研发中心,目标在 2027 年推出 0.10 mm 超薄钢壳,使 4680 单体能量密度再提升 5%。
市场窗口期正在迅速打开。美国《通胀削减法案》(IRA)要求 2027 年起电池壳本地化率不低于 60%,否则整车厂无法获得全额 7500 美元税收抵免;欧盟《电池法规》则提出 2028 年后进口壳体需通过碳足迹认证。目前,北美仅有 Modine、TCM 等少数玩家,且以 21700 小圆柱为主;欧洲更是长期依赖韩国进口。斯莱克 + Dongwon 的组合,一方面可填补美欧 4680 大圆柱钢壳空白,另一方面以匈牙利基地辐射 Stellantis、BMW、Mercedes-Benz 等方形电池需求,预计 2028 年全球市场份额有望达到 12%。
财务测算显示,佐治亚州工厂 CAPEX 约 1.2 亿美元,其中斯莱克出资 5400 万(自有现金 + 银行贷款),Dongwon 出资 6600 万;项目 IRR 预计 15.8%,投资回收期 5.1 年。考虑到美国 4680 钢壳 ASP 约 0.28 美元/只,匈牙利方形铝壳 ASP 约 0.45 美元/只,合资公司 2027 年营收有望突破 2.3 亿美元,斯莱克按 45% 股权可确认收入约 1.04 亿美元,相当于公司 2023 年总营收的 28%。
风险同样不容忽视。首先,备忘录仅为意向文件,最终合资协议仍需通过双方董事会及反垄断审查;其次,4680 大圆柱量产节奏存在不确定性,若特斯拉或宝马推迟扩产,产能利用率可能承压;再次,欧盟对镀镍废水的排放标准趋严,环保 CAPEX 或将追加 10%—15%。为对冲风险,斯莱克已提前启动佐治亚州环评程序,并计划引入零排放镀镍工艺(离子交换 + 蒸发结晶),确保 2026 年一次性通过美国 EPA 审核。
从金属包装跨界到动力电池关键结构件,斯莱克再次展现“高速精密制造”的跨界复制能力。携手韩国 Dongwon Systems,公司不仅锁定了 LG、SK On、Samsung SDI 三大头部客户,也抢占了美欧本地化供应链的黄金窗口。若备忘录顺利落地,斯莱克将在 2026—2028 年完成从“设备供应商”到“全球电池壳龙头”的角色跃迁,为全球动力电池产业链补上美欧本土化的最后一块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