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电力现货连续运行地区市场建设指引》(以下简称《指引》),重点围绕新能源全面入市背景下现货市场机制创新作出系统性部署。
核心政策要点:
一、价格机制优化
一是优化现货市场出清机制,建立动态反映供需关系与调节成本的分时电价信号体系。二是探索节点/分区电价申报结算新模式,鼓励虚拟电厂、智能微电网、新型
储能等新型经营主体和用电侧主体“报量报价”参与现货市场竞争。
二、市场主体扩容
支持"电源+储能"联合体可作为独立报价主体,推动发用电两侧市场主体同步入市。
三、辅助服务创新
拓展聚合商等多元化参与模式,重点开发灵活性调节资源价值。
四、零售市场改革
搭建线上交易比选平台,建立零售套餐价格预评估机制,创新推出绿电零售等差异化产品组合,推行分时合约等灵活定价模式。
政策亮点
着力解决新能源消纳与价格传导两大关键问题。通过批发与零售市场的协同改革,既保障了系统安全运行,又提升了市场运营效率,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了市场化解决方案预期将显著提升新能源参与市场的经济性,同时激发用户侧调节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