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比亚迪的第五代DM技术已出现在清华大学车辆和运载学院专业必修课教材的封面上,这说明了该技术的先进性和行业代表性获得了中国顶尖学术殿堂的高度认可。值得一提的是,这已经是比亚迪DM技术第二次获此殊荣,早在2021年出版的《汽车动力系统原理》教材封面就曾选用其第四代DM技术,展现了其持续领先的创新实力。
比亚迪DM技术的创新历程从2008年开始,当时全球首款插电混动汽车F3DM量产下线,这也开创了以电为主的混动技术路线。到了2021年,革命性的第四代DM技术取消了传统发动机轮系,强化电驱主导地位,其插混专用高效发动机热效率高达43.04%,NEDC亏电油耗低到3.8L/100km,实现了能效与性能的巨大飞跃,所以被清华大学的教材选中。
2024年5月,比亚迪推出了第五代的DM技术,创下三项全球之最:全球最高发动机热效率46.06%、全球最低百公里亏电油耗2.9升,以及全球最长综合续航2100公里。该技术在“快、省、静、顺、绿”五大维度实现全面突破,标志着混动技术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第五代DM技术集成了全新插混专用高效发动机、EHS电混系统和插混专用刀片电池等核心部件。更引入了行业首个全温域整车热管理架构、全新智电融合电子电气架构,并创新应用AI大模型进行能耗管理,使其技术含量再上新台阶,甚至在发布后不久将亏电油耗进一步刷新至2.6L/100km。
比亚迪DM技术的持续进化直接驱动了市场销量的攀升。2023年,秦PLUS DM-i年销超43万辆,夺得轿车年度销冠,结束了合资品牌的长时间霸榜;2024年,秦L DM-i更以28.4万辆的销量获得了中级轿车领域的年度冠军,仅用7个月便重塑了市场格局,彰显了技术驱动的强大市场竞争力。
中国混动技术的崛起是整体行业的突破。数据显示,比亚迪在新能源、纯电动及混动三大领域的专利授权量均位居行业第一。更宏观地看,中国混合动力汽车专利申请量已占全球总量的33.67%,远超日本和德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技术来源国,确立了技术领先地位。
从市场份额来看,中国品牌在插混市场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占比高达96%。全球范围内,每售出4辆插混汽车,就有3辆来自中国品牌。这表明中国混动技术已不仅是国内市场的佼佼者,更已成为全球汽车领域的主流技术之一,深刻影响着世界汽车产业格局。
除DM外,比亚迪在电气化和智能领域的其他技术储备,例如刀片电池,超级e平台,还有安装了天神之眼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这也在推动比亚迪的销售增长。在今年的前八个月中,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总销量286.4万辆,同比增长23%。配备了天神之眼系统的车辆的累积销售超过140万。汽车行业的电气化和智能转型使独立品牌能够强劲上升,并且中国汽车市场的行业结构越来越清楚。
总结来说,比亚迪DM技术从2008年开创插混先河,到如今第五代技术以46.06%的热效率、2.9L的亏电油耗和2100公里续航树立全球新标杆,并两次入选清华大学教材,清晰地展现了一条从技术追赶到全面引领的崛起之路。这不仅驱动其产品销量屡创新高,终结合资垄断、重塑市场格局,更带动中国混动技术整体突破,使中国成为全球插混专利最大来源国和市场主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