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盟碳中和目标还有自身能源转型需求的双重推动下,波兰储能市场正快速崛起,成为欧洲能源领域的一匹黑马。这个曾严重依赖煤炭的国家,正借助密集的政策红利和刚性增长的市场需求,迎来储能产业的历史性机遇。大项目正在加速实施,中国储能公司正在积极部署。预计波兰将发展成为中国,欧洲甚至欧洲最具动态的储能市场之一,有着非常大的潜力。
2025年1月到8月,中国储能企业出海订单表现强劲,总规模达到180GWh,同比增长高达183%。在这期间,中国企业总共收到了253个海外储能订单,显示出对全球市场对中国的储能技术和产品的强烈需求。这一数据印证了中国在全球储能产业链中的重要地位,海外市场正成为国内储能企业重要的增长极。
波兰市场成为中国储能企业出海的重要目的地,2025年1-9月,中国企业在波兰累计拿下超7GWh的订单。其中,远信储能和波兰客户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涉及超过5GWh的储能项目,是2025年以来中国储能在波兰市场的最大单笔订单。这笔订单涵盖VenturePro和GridUltra产品,说明了中国企业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2025年9月,波兰三家客户的高管代表团一行11人到访远信储能总部,双方就可再生能源和电力储能业务进行了深入技术交流。这次访问的成果非常明显,各方不仅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还批量下单了储能产品。远信储能承诺从技术、产品和开发等多维度支持客户在波兰推进超过5GWh的储能项目投资和建设。
中国储能企业在波兰市场的布局呈现多元化态势,除远信储能外,多家企业也有所斩获。今年3月,Greenvolt集团和比亚迪储能签署了一项协议,在波兰提供了两个400MW/1.6GWH储能系统的储能项目。这些项目位于Turosn Koscielna和Nowa WiesElcka区域,每个规模为200MW/800MWh,计划于2026年第一季度完工,标志着中国技术参与波兰能源转型的深度。
采日能源、晶科能源、特隆美储能、林洋能源等中国企业今年也在波兰市场获得了订单,共同推动中国企业在波兰订单总量超过7GWh。从全球视角看,2025年1-8月,中国企业在波兰获得的订单数量达6个,在欧洲市场仅次于英国和德国,订单容量规模在欧洲排名第四,波兰市场正加速放量。
波兰储能市场的快速增长根植于其能源转型的迫切需求和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作为欧盟第六大经济体和最大煤炭消费国,波兰计划到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占比提升到27%,并在2049年全面淘汰煤电。这一转型目标直接推动了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2025年第二季度,波兰煤炭发电占比首次降到50%以下,标志其能源结构出现关键拐点。
波兰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快速提升,2025年6月达到44.2%,首次超过煤炭发电的43.7%。然而,电网老旧问题造成弃电现象严重,2025年上半年弃电量创下800GWh的纪录,电力市场频繁出现负电价和价格飙升并存的极端波动。这种电网平衡难题说明了对储能系统的刚性需求,为储能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政策层面,欧盟和波兰政府为储能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2024年10月,欧盟批准12亿欧元援助计划,专项支持波兰部署到少5.4GWh储能系统。波兰的国内政策同样准确有效。《可再生能源法》于2024年修订,将储能纳入了电网管理框架中。气候和环境部在2025年初完成了9.8亿欧元补贴计划,目标在2028年前支持新增超5GWh储能容量,并采用差异化补贴机制,大型企业最高可获45%投资支持,中小企业补贴比例更高。容量市场合同期限长达17年,2025年1月拍卖中储能中标容量达2.5GW,同比增长47%。
总体来看,波兰储能市场在能源转型迫切需求、明确政策导向和电网稳定性挑战的多重因素驱动下,正迎来爆发式增长。作为欧盟成员国,波兰需遵守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比45%及2050年碳中和的目标,当前煤电占比仍较高,未来光伏和风电装机的加速必将催生对储能的刚性需求。中国储能企业凭借技术、产品和成本优势,已在波兰市场取得显著突破,2025年前9个月拿下超7GWh订单便是明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