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广袤的戈壁滩上,协鑫集成圆满完成申能新疆和丰1.23GW光伏组件供货任务。面对恶劣环境,公司仅用60天就实现了从研发、生产到运输、交付的全链条高效协同。这一壮举不仅展现了企业的硬核实力,更以可靠品质为荒漠注入绿色动能,成为行业高效履约的典范。
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新疆和丰项目挑战,协鑫集成启动"极速响应模式",组建跨部门专项团队。通过数字化生产调度和智能物流协同,把组件交付周期大面积的压缩,全程实现运输的零延误。只用60天就完成了1.23GW组件的供货,这个成绩再次刷新了行业单项目大规模供货的最快纪录。
根据鑫集成组件事业部负责人的说法,该项目团队通过“研发加生产和物流”的三维联动实现了N型TopCon高效组件的定制生产和精确配送。这种创新的模型可确保每个组件都符合西北地区高寒冷和强风沙环境的严格标准,这不仅取得了速度突破,而且还完成了对系统能力的全面检查。
在戈壁荒漠的极端环境下,协鑫集成组件凭借"三防一高"技术体系展现出了超强的性能。公司自主研发的NT12R/66GDF组件有着全场景的适配能力,超强的抗载荷、防风沙、耐腐蚀特性,能轻松应对全球复杂的地形,也展现出了强大的环境适应性和稳定性。
协鑫集成的组件产品在全球多个"光伏+治沙"项目中得到充分验证。在国内支撑宁夏、新疆、内蒙古等项目应用,推动生态改善;在海外助力当地实现清洁能源替代和生态修复双赢。这些实践为全球能源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中国方案"。
遵循IEC 61215-2:2021标准,协鑫集成在-40℃至85℃极端温度环境中对组件进行严格测试。通过将热循环测试次数提升至600次,结果显示组件功率衰减控制在2%以内,远优于国际标准要求,展现出卓越的抗温差能力和性能稳定性。
申能新疆200万千瓦光伏项目作为新疆"十四五"新能源规划重点项目,建成后的第一年等效满负荷利用小时达到了1519.65h,25年总体平均达1445.97h。项目每年可以提供清洁电能32.59亿度,节约标煤130.4万吨,很大程度的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着明显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协鑫集成在申能新疆和丰1.23GW光伏组件供货项目中,以60天极速交付彰显了中国光伏企业的卓越实力。通过创新性的"三维联动"模式和"三防一高"技术体系,不仅克服了戈壁环境的严峻挑战,更以优异的组件性能为西北地区"光伏+治沙"模式提供了经济可行的解决方案。这一项目的成功实施,每年将提供32.59亿度清洁电力,减少325万吨二氧化碳排放,既推动了地方经济绿色转型,也为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