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
1.线性降低板带边降的工作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辊包括工作辊中部区域和工作辊边部区域; 其中,所述工作辊中部区域与板带的中部区域相对应;所述工作辊边部区域包括板带的边部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降低板带边降的工作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辊的辊形关于辊身中心线对称。 3.线性降低板带边降的工作辊的辊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预设的直径辊形量,设计工作辊中部区域的二次曲线; 基于板带边降大小,设计工作辊边部区域的二次曲线; 将工作辊中部区域和工作辊边部区域的辊形曲线进行组合,得到工作辊的全辊身的辊形曲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性降低板带边降的工作辊的辊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预设的直径辊形量,设计工作辊中部区域的二次曲线,包括: 由预设的工作辊最大直径辊形高度k,在辊身全长范围内设计二次曲线,方程表达式如下式(1): y mid=kx 2,-l≤x≤l……(1) 其中,y mid为工作辊中部曲线对应的辊形纵坐标,l为工作辊辊身长度的一半,单位mm;x为以工作辊中点为原点的工作辊横向坐标,单位mm;k为二次曲线的系数,k的值等于预设的工作辊最大直径辊形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性降低板带边降的工作辊的辊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板带边降大小,设计工作辊边部区域的二次曲线,包括: 根据板带边降的范围,设计工作辊边部二次曲线,其表达式如下式(2): y eg=kx 2-[c(x-x 2)+Δy 2]x 1≤x<l……(2) 其中,y eg为工作辊边部曲线对应的辊形纵坐标;x 1为中部区域与边部区域交点的横坐标,由边降的位置确定;x 2为板带边界对应的工作辊横坐标;c为边部曲线的常系数;Δy 2是曲线在x 2处的补偿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性降低板带边降的工作辊的辊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辊边部曲线y eg与工作辊中部曲线y mid在边部范围[-l,-x 1]∪[x 1,l]内的纵坐标差
声明:
“线性降低板带边降的工作辊以及辊形设计方法”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