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吹熔池熔炼是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铜熔炼新工艺,其过程是利用侧吹到炉内渣层的富氧空气搅动渣层运动,强化熔体的传质﹑传热过程,减少了铜锍在炉渣中的溶解,改善了熔体反应的动力学条件。但目前,该项技术还存在对乳化层认知不明确问题。本文利用基于相似原理建立的物理模型,单反相机及Image Pro-Plus软件分析了不同喷嘴倾角及气体流量下,熔池内乳化层厚度﹑乳化层内液滴尺寸分布的变化规律,计算出传质界面面积A。结果表明:乳化层的厚度随着喷嘴倾角的增大而减小;随着气体流量的增加而增加。
本文研究了苯乙烯树脂分离高磷溶液中稀土的新工艺。在树脂吸附稀土过程中,稀土进入树脂中而磷留在溶液中。详细研究了温度、酸度、时间、液固比及溶液中离子等因素对稀土分离的影响。分离稀土的适宜工艺条件:P2O5 25%、RE含量134.3mg/L,温度30℃,吸附时间240min、液固比100、Ca2+<35 g/L、Mg2+<12 g/L 、Fe3+<0.5 g/L,在此条件下RE吸附率为82.9%、吸附量为11.13mg/g。
本文以浓密机的发展趋势为导向,首先介绍了沉降理论的发展概况,指出沉降理论由物理理论朝向物理化学理论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其次,对理论发展中的紊流微涡旋理论及分形维数的引入情况作了说明;接着,介绍了我国学者在微涡旋增密技术上的探索和成果;随后,对利用微涡旋实现有序混凝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最后指出,借助微涡旋的产生与控制技术,将颗粒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相结合,在理论上实现不等质颗粒的有序混凝具有很大的可行性。
以某电池生产企业含铊废水为例,考察了复合纳米吸附剂在含铊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企业现有处理工序中,增加氧化与复合纳米吸附处理工序后,处理出水中残余铊浓度能够满足《工业废水铊污染物排放标准》(DB4 3 /968-2014)中铊的排放浓度限值要求。吸附剂达到饱和后,采用8% NaOH +8% HNO3 +5% NaOH的组合脱附工序,吸附剂中铊的脱附率可达99.1%,能够实现吸附剂的有效脱附再生。复合纳米吸附剂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有色行业废水深度处理吸附材料。
提出将“加压湿法冶金-水热晶化”技术进行耦合一步法制备新型TiO2材料的新技术。开展了以钙、镁、铝和杂质硅含量均较高的炼铁副产品“钒钛磁铁矿直接还原熔分钛渣”为原料,采用该技术直接制备新型TiO2材料的实验研究。采用化学分析、XRD、SEM、氮吸附分析等手段对实验材料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利用该技术可一步法制备出具有规则形貌、三维立体纳-微结构、以金红石型为主,含有少量锐钛型结构的TiO2材料;一步法所得材料经进一步碱浸脱硅处理后可获得纯度更高(TiO2品位≥92%)的TiO2材料;
大型浮选机在提高选别指标、降低基建投资、智能控制、节约能耗等方面优势明显浮选机的大型化是浮选机发展的重要方向。目前,320m3浮选机已取得成功工业应用,500m3、600m3浮选机也都完成了设计研发,浮选机大型化进程显著加快。本文应用CFD方法研究了我国最新最大的680m3浮选机,通过分析浮选机内部流型,表明设备形成了适宜矿物分选的动力学环境,对比了不同容积浮选机的功率准数Np、弗劳德数Fr、流量准数Na等动力学特征参数,研究表明680m3浮选机具有优异的流体动力学特性。
承德地区蕴藏着丰富的超贫磁铁矿资源,矿石中伴生的磷灰石品位较低。磷灰石回收的难题在于粒度粗,-0.074mm仅占25%左右,而+0.25mm则占50%。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对160 m3JJF型浮选机进行了优化设计以改善粗粒矿物悬浮和循环能力。研究表明,浮选设备具有优异的清水动力学性能。带矿工业试验证明了优化的大型自吸气浮选机的粗粒悬浮和分选能力。
采用 Gleeble−1500 热模拟机进行恒应变速率高温压缩模拟实验。对WE71镁合金在应变速率为0.01、0.1、0.5和1s-1、变形温度为400℃、450℃和500℃,最大变形量为60%条件下的流变应力行为进行了研究。并计算了变形激活能,建立了合金的本构方程。结果表明:在恒温条件下,合金的流变应力随应变速率的增大而增大;在恒应变速率条件下,合金的流变应力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合金的变形激活能为212.37Kj/mol;流变应力方程计算出的峰值应力与真实值基本吻合。
本文研究了一种Ti-Al-V-Mo-Cr-Zr-Fe-Nb系超高强度钛合金的锻造、热轧、热处理状态的组织和性能变化。结果表明,合金经锻造、热轧后,晶粒直径从1000~2000μm逐步细化到20μm左右,硬度也显著提升;合金经固溶时效处理后,大量均匀细小的α相在β基体上析出,且以短片状的形式互相平行或垂直分布其中,使合金性能显著提高,达到RM=1509MPa,R0.2=1349MPa,A=7.84%的水平。
矿产资源是国家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中国的大宗金属矿产资源总量较丰富,高品质的储量少,人均占有量低。工业化高速发展阶段,大宗金属资源需求量激增,铁矿石、铜、铝等对外依存度较高。中国矿业企业与国际矿业巨头比,竞争力不强,资源占有水平不高。中国矿企“走出去”大规模开发利用海外优质资源将是必然趋势。抓住“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机遇,实行互利共赢的方针,多渠道保障资源可持续供应,以示范工程引导生态环境友好、作业安全舒适的现代化矿业开发,将是中国矿业由大变强的重要途径。
随着矿山开采深度增加和采掘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矿井通风与空调对于矿井建设和生产有着越来越重要的意义。《矿井通风与空气调节》属于国家精品课程,是采矿工程与安全工程的主干专业课,由于课程的实践性和工程性强,涉及知识广,理论知识抽象,通风网络复杂等问题,学生普遍反映学习难度较大,难以理解。受教学方法、教学工具和课时限制,该课程进一步系统地教学面临挑战。
本文介绍了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氧气底吹熔炼—底吹煤粉熔融还原炼铅工艺的技术特点和先进性。
湿法炼锌浸出渣的处理问题已经成为有色冶炼中的世界性难题;如何有效对锌冶炼浸出渣进行资源综合利用,是我们迫切需要攻克关键所在。本文从浸出渣资源利用与环保关系的观角度出发,阐述浸出渣存在几种形式;介绍了处理锌浸出渣选择奥斯麦特法、回转窑挥发法、烟化炉挥发法等主要方法;以及近年来内蒙古兴安铜锌引进澳斯麦特技术,及恩菲公司与工厂合作拟采用自主研发顶侧吹熔炼炉处理浸出渣工艺技术。妥善解决锌冶炼浸出渣对环保的影响,达到节能减排、综合回收、循环经济的重要目的。
本文简要阐述了侧吹浸没燃烧熔池熔炼工艺(SSL技术)的原理和特点,以及该技术在有色冶炼领域的成功工业应用和技术优势,经多年来实践证明,该工艺技术先进、投资省、能耗低。
近年来随着国内铝土矿资源贫化,国产氧化铝中的杂质特别是锂钾含量持续增多,已对电解工业生产产生了显著的影响。采用富锂氧化铝作为原料的电解槽电解质中的氟化锂大量富集,目前大部分企业氟化锂已经超过3%,最高已经达到7%以上。氟化锂含量大幅升高导致电解温度持续走低,由此产生氧化铝过饱和引起工艺操作上的困难,电解槽炉底沉淀增多、稳定性变差,技术条件保持难度增加,电解槽正常生产难以为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