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术频道 >

> 固/危废处置技术

> 赤泥等多固废协同利用理论及其在路面基层材料中的应用

赤泥等多固废协同利用理论及其在路面基层材料中的应用

674   编辑:中冶有色网   来源:北京科技大学  
2024-07-26 16:57:24
成果简介: 针对赤泥等固废排放和堆积日益增加与资源化利用率过低这一关键矛盾,从资源循环的角度,在基于热液蚀变理论的惰性硅铝矿物活性增强机理、基于多聚合度设计的赤泥-煤矸石基胶凝材料配位理论、以废治废的多种固废复合协同效应理论及在路面基层材料中的应用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工作,主要技术内容涵盖了材料研发、理论研究和实际工程应用三个层面。 (1)基于热液蚀变理论的惰性硅铝矿物活性增强机理 赤泥、煤矸石、粉煤灰、尾矿等固废中含有大量的硅铝组分,其胶凝活性差的难题一直限制着其在建筑材料中的大掺量利用,研究借鉴地学“热液蚀变”理论,提出了赤泥煤矸石物料体系硅铝质惰性矿物复合热活化的方法,克服了硅铝质惰性固废胶凝活性差的难题。 (2)基于多聚合度设计的赤泥-煤矸石基胶凝材料配位理论 依托现代分析测试仪器的发展和配位化学理论,采用固体核磁共振(MAS NMR)研究了赤泥-煤矸石基硅铝质胶凝材料的水化产物,阐明了随着硅铝质胶凝材料水化龄期的延长,存在硅对铝的四配位同构效应,揭示了物料硅(铝)氧四面体聚合度对胶凝材料硬化体中Na+的固化机理,解决了赤泥在建材化大宗利用过程中Na+固结的难题,为赤泥等固废综合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3)以废治废的多种固废复合协同效应理论及在路面基层材料中的应用 提出并证明了“多种固废资源的复合协同效应”,并成功应用在赤泥等多固废的综合利用工作中,充分利用了不同种固废的特点进行“优势互补”,以多种固废制备出性能优良的公路路面基层材料,为实现固废在建筑材料里的“高掺量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4)基于湿赤泥均化分散新技术应用 开发了高可靠性、可操作性强的赤泥基路面基层材料施工工艺,避免了赤泥干燥和脱碱的难题,实现了赤泥等固废在公路路面基层中的高掺量和低成本利用,填补了国内外赤泥在路面基层材料中的应用空白。 2017年11月14日,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在北京市组织召开了由北京科技大学和中色十二冶金建设有限公司完成的“赤泥等多固废协同利用理论及其在路面基层材料中的应用”项目科技成果鉴定会。以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李龙土教授为主任的鉴定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成果填补了赤泥基多固废复合材料在路面基层材料中的应用空白。该成
登录解锁全文
声明:
“赤泥等多固废协同利用理论及其在路面基层材料中的应用”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标签:
赤泥 固废处理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最新更新技术

报名参会
更多+

报告下载

2025第二届全国稀有金属特种材料技术交流会
推广

热门技术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
专利人/作者信息登记
手机号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