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吹熔池熔炼是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铜熔炼新工艺,其过程是利用侧吹到炉内渣层的富氧空气搅动渣层运动,强化熔体的传质﹑传热过程,减少了铜锍在炉渣中的溶解,改善了熔体反应的动力学条件。但目前,该项技术还存在对乳化层认知不明确问题。本文利用基于相似原理建立的物理模型,单反相机及Image Pro-Plus软件分析了不同喷嘴倾角及气体流量下,熔池内乳化层厚度﹑乳化层内液滴尺寸分布的变化规律,计算出传质界面面积A。结果表明:乳化层的厚度随着喷嘴倾角的增大而减小;随着气体流量的增加而增加。
本文以浓密机的发展趋势为导向,首先介绍了沉降理论的发展概况,指出沉降理论由物理理论朝向物理化学理论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其次,对理论发展中的紊流微涡旋理论及分形维数的引入情况作了说明;接着,介绍了我国学者在微涡旋增密技术上的探索和成果;随后,对利用微涡旋实现有序混凝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最后指出,借助微涡旋的产生与控制技术,将颗粒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相结合,在理论上实现不等质颗粒的有序混凝具有很大的可行性。
采用 Gleeble−1500 热模拟机进行恒应变速率高温压缩模拟实验。对WE71镁合金在应变速率为0.01、0.1、0.5和1s-1、变形温度为400℃、450℃和500℃,最大变形量为60%条件下的流变应力行为进行了研究。并计算了变形激活能,建立了合金的本构方程。结果表明:在恒温条件下,合金的流变应力随应变速率的增大而增大;在恒应变速率条件下,合金的流变应力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合金的变形激活能为212.37Kj/mol;流变应力方程计算出的峰值应力与真实值基本吻合。
本文研究了一种Ti-Al-V-Mo-Cr-Zr-Fe-Nb系超高强度钛合金的锻造、热轧、热处理状态的组织和性能变化。结果表明,合金经锻造、热轧后,晶粒直径从1000~2000μm逐步细化到20μm左右,硬度也显著提升;合金经固溶时效处理后,大量均匀细小的α相在β基体上析出,且以短片状的形式互相平行或垂直分布其中,使合金性能显著提高,达到RM=1509MPa,R0.2=1349MPa,A=7.84%的水平。
本文介绍了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氧气底吹熔炼—底吹煤粉熔融还原炼铅工艺的技术特点和先进性。
湿法炼锌浸出渣的处理问题已经成为有色冶炼中的世界性难题;如何有效对锌冶炼浸出渣进行资源综合利用,是我们迫切需要攻克关键所在。本文从浸出渣资源利用与环保关系的观角度出发,阐述浸出渣存在几种形式;介绍了处理锌浸出渣选择奥斯麦特法、回转窑挥发法、烟化炉挥发法等主要方法;以及近年来内蒙古兴安铜锌引进澳斯麦特技术,及恩菲公司与工厂合作拟采用自主研发顶侧吹熔炼炉处理浸出渣工艺技术。妥善解决锌冶炼浸出渣对环保的影响,达到节能减排、综合回收、循环经济的重要目的。
本文简要阐述了侧吹浸没燃烧熔池熔炼工艺(SSL技术)的原理和特点,以及该技术在有色冶炼领域的成功工业应用和技术优势,经多年来实践证明,该工艺技术先进、投资省、能耗低。
近年来随着国内铝土矿资源贫化,国产氧化铝中的杂质特别是锂钾含量持续增多,已对电解工业生产产生了显著的影响。采用富锂氧化铝作为原料的电解槽电解质中的氟化锂大量富集,目前大部分企业氟化锂已经超过3%,最高已经达到7%以上。氟化锂含量大幅升高导致电解温度持续走低,由此产生氧化铝过饱和引起工艺操作上的困难,电解槽炉底沉淀增多、稳定性变差,技术条件保持难度增加,电解槽正常生产难以为继。
铝电解生产中,氧化铝是重要的原料之一,为保持平稳生产和获取良好的技术经济指标,要求氧化铝具有良好的流动性、易溶解、对氟化氢吸附能力强、杂质含量少等理化指标。随着我国电解铝工业的迅速发展,2014年产能达3000余万吨,巨大的市场需求,使氧化铝行业也得到快速发展,国内部分地区微量元素和杂质含量高的铝土矿生产的氧化铝。导致氧化铝物理化学指标品位的下降,对电解生产产生极大的影响。
本文阐述豫光锌业有限公司将二期精铟工序产出的萃取液进行综合回收,富集该液体中的稀贵金属锗,针对开车初期锗渣品位低,波动较大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确定了影响锗渣品位的综合因素,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辅料中杂质含量及萃余液质量,加强岗位监管,细化操作,稳定和提高锗渣品位,并对锗渣回收系统中的预中和工序,沉锗工序,辅料种类等进行工艺改进,锗渣品位由0.1%提高到0.4%,探索出较佳的工艺参数,并应用于工业实践,成为该公司新的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