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氢氧化铝微粉加工用立式研磨机及其研磨方法,涉及研磨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粉碎箱、研磨箱,且粉碎箱、研磨箱之间固设有连通箱,粉碎箱内前后两侧设有若干呈交替分布的第一粉碎绞刀、若干第二粉碎绞刀,研磨箱内设有大直径研磨筒、若干呈圆形分布的小直径研磨筒,且大直径研磨筒的外表面与若干小直径研磨筒的外表面相接触。本发明通过第一粉碎绞刀与第二粉碎绞刀相对转动及第二粉碎绞刀的往复平移粉碎氢氧化铝,以及通过大直径研磨筒与小直径研磨筒的往复相反研磨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纳米晶增韧的钛基非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工艺,采用铜模吸铸法+高压扭转工艺,通过大塑性变形的方法调控复合材料中树枝晶的形貌和尺寸,实现复合材料中微米级树枝晶向纳米级的演变,从而得到纳米晶增韧的钛基非晶复合材料,其纳米晶的尺寸为20‑300nm,纳米压痕硬度≥4.05GPa,均匀塑性变形应变≥4%。纳米晶的形成避免了非晶基体中高度局域性剪切导致的软化,改善了钛基非晶复合材料的加工硬化能力。
本发明属于有色金属材料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高强高导热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高强高导热镁合金,组分包括:Zn、混合稀土、Al、X元素,余量为Mg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X元素为Sb、Sn、Y中的至少一种,通过将Mg锭、Al锭、Zn锭、混合稀土和Mg‑X熔化,进行精炼除渣后,浇铸得到。本发明提在合金中添加Zn、La/Ce混合稀土等对镁合金热导率影响较小的合金元素,降低了合金元素对于热导率的负面影响,并且La/Ce混合稀土以及Al元素的添加,优化了合金的铸造性能,细化晶粒,提升了合金的力学性能
本申请涉及一种石墨电极焙烧炉,涉及焙烧炉的技术领域,其包括炉体、电极本体、点火器、夹持组件和转动组件,所述炉体竖直设置,所述炉体上开设有进气孔,且连通有出烟管;所述电极本体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炉体内;所述点火器固定连接在所述炉体内,且位于所述电极本体的下方;所述夹持组件设置在所述炉体上,且用于夹持所述电极本体;所述转动组件包括驱动部和从动部,所述驱动部和所述从动部均设置在所述炉体上,所述驱动部用于驱使所述从动部移动,所述从动部用于驱使所述电极本体转动,以确保所述电极本体受热均匀。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矾土骨料细粉加工除尘系统,涉及铝矾土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布袋除尘器主体,布袋除尘器主体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爬梯,布袋除尘器主体底部与集灰仓连通,布袋除尘器主体顶部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布袋除尘器主体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脉冲阀,导流扇上的磁铁能吸附空气中的氧化铁颗粒,预先在进气口将待除尘空气中的氧化铁颗粒吸附,降低布袋的负载量,从而减轻布袋的过滤负担,提高整体除尘效率,多组导流扇转动轮流与空气接触,增加了空气与磁铁的接触面积。
本发明涉及折弯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液压式多功能金属材料加工折弯装置,包括机架和固定安装在机架顶部并用于放置金属管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挤压折弯单元、多点辅助折弯单元和变距单元,通过侧压滑轮对金属管施加侧向压力,能够辅助金属管在弯曲时保持稳定,防止金属管在弯曲过程中发生偏移或扭曲,同时通过侧压滑轮的移动,可以精确控制金属管的弯曲半径,避免金属管两端的弯曲弧度存在误差,从而能够确保每次折弯都能达到相同的弯曲半径和弧度,提高折弯的精度。
本发明属于镁合金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完全且细小再结晶Mg‑Y‑Zn镁合金的制备方法;是将均质态的Mg‑Y‑Zn镁合金依次经过挤压比为4/1的第一道次小挤压比挤压和挤压比为25/1的第二道次大挤压比挤压;两次挤压的温度均为420℃,挤压速度均为0.4mm/s;Mg‑Y‑Zn镁合金中Y/Zn原子比为2/1;本发明克服了单道次挤压过程中再结晶晶粒随温度增加尺寸严重粗化的难题,获得了完全且细小的再结晶组织,同时提高了镁合金的强度和韧性。
本发明属于镁合金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级沉淀强化Mg‑Zn‑Cu高导热变形镁合金的制备方法;Mg‑Zn‑Cu合金中,Zn和Cu两种元素的质量分数≤4%,其余为Mg;且Zn和Cu含量相等;先将合金熔炼得到铸态Mg‑Zn‑Cu;之后对铸态Mg‑Zn‑Cu进行反复多次的均质化处理;将均质化处理后的Mg‑Zn‑Cu进行热挤压变形处理,挤压角度为90°,挤压速度为0.4mm/s,挤压比为25:1,挤压温度为220℃~240℃;本发明通过设置Zn/Cu比、低合金化、挤压温度及90°挤压角度,实现了微米级、纳米级沉淀强化,在增强机械性能的同时平衡了导热性。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及其加工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钛合金圆管内壁表面双辉等离子渗氮的处理方法,制得内壁带有渗氮层的TC4圆管,显著提高了TC4钛合金圆管内壁的硬度及耐磨性,延长了零件的使用寿命,满足了现代工业对高耐磨性部件的迫切需求。经清洗、烘干、抽真空、双辉等离子渗氮、随炉冷却,并且通过精确控制升温速率、气体比例及渗氮时间等参数,实现了对渗氮层厚度和性能的精确调控,确保了处理效果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所制得的TC4圆管样品经检测,其内壁的渗氮层金相组织与基体结合紧密
本发明公开了矿用钻芯取样装置,涉及矿用钻芯技术领域,包括钻芯机构,所述钻芯机构的底部前侧固定连接有前支撑腿,所述钻芯机构的底部后侧固定连接有后支撑腿,所述钻芯机构左右两侧的前侧分别转动连接有侧面定位机构,所述钻芯机构的底部活动连接有防护机构,所述钻芯机构包括矩形连接杆,所述矩形连接杆的内壁为镂空设计,所述矩形连接杆的后侧开设有连接杆后槽,该申请通过设置有防护机构、侧面定位机构,能够有效防止在钻芯取样过程中尘土飞溅,操作人员与尘土飞溅区域之间形成有效的隔离屏障保护操作人员的安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除尘灰中氯化钾的提取方法,属于除尘灰资源利用领域。具体流程包括:除尘灰存储及卸料、除尘灰浸出、固液分离、除杂净化、蒸发离心、成品储存。本发明将除尘灰中钾、钠、氯等有用元素提取出来加以利用,不仅解决生产上的环保难题,减少环境污染,同时可以回收固废中有用元素,减少资源浪费,提高经济收益,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最大化。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采矿的巡检机器人,涉及巡检机器人技术领域,包括机器人主体、主探头、侧探头和对称固定安装在机器人主体底部一侧的前轮,所述机器人主体的底部另一侧安装有后轮,所述机器人主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部一侧安装有驱动设备和报警装置,所述驱动设备用于驱动后轮,还包括:所述顶板的顶部中间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侧探头为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顶板的顶部一侧设置有检测机构,所述安装板的一侧设置有清扫机构,所述安装板的顶部中间固定连接有下杆
本发明涉及提升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粉料螺旋振动提升装置,包括机架、中心杆、螺旋上料板和振动电机,机架上设有筛分机构、破碎机构和清理机构,筛分机构包括筛分板,筛分板呈螺旋状活动安装在中心杆的外侧,筛分板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第一筛板和第二筛板,破碎机构设为多个,每个破碎机构均包括滑动板和设于滑动板上端的多个尖刺部,清理机构包括刮板和驱动组件,刮板设于第二筛板上,能够对螺旋上料板的背面进行清理;
本申请涉及一种钻机泥浆泵减压装置,涉及钻孔设备的领域,其包括固定组件、钻孔组件、磨削组件和传动组件,固定组件固定设置于地表,钻孔组件包括驱动件、钻杆、钻头和套接管,驱动件设置于固定组件上,钻杆沿竖直方向设置,驱动件驱使钻杆沿竖直方向移动,钻头固定连接于钻杆的底端,套接管套设于钻杆上,钻杆上设置有与泥浆泵出水口相连通的出水通道,钻头上设置有喷水孔,喷水孔与出水通道相连通;套接管上设置有吸浆通道,吸浆通道与泥浆泵的进水口相连通,磨削组件设置于吸浆通道靠近钻头一端的内壁上;
本发明涉及挖掘机挖掘力测试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挖掘机自动挖掘力测试系统及方法,通过仪表控制器获取挖掘机参数并判断挖掘机姿态,自动或手动将动臂油缸、斗杆油缸、铲斗油缸三个油缸的长度信息输入整车控制器,整车控制器进行计算,拉绳自动调节到指定位置;然后缓慢调整铲斗和斗杆,在主泵溢流后,传感器将测试数据反馈给整车控制器,整车控制器将数据反馈给仪表控制器,仪表控制器判断合格后进行记录,不合格,继续输入三个油缸长度信息,直至所有测试数据合格为止。
本申请涉及一种金属冶炼炉用具有报警保护功能的冷却系统,属于冶金炉的技术领域,其包括安装在炉体上的冷却机构和安装在冷却机构上的报警保护机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包裹在炉体外侧的冷却壳体,所述冷却壳体上贯通安装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上分别安装有一组报警保护机构,每一组所述报警保护机构均包括涡轮流量计和电磁阀,所述涡轮流量计上电连接有积算仪,积算仪上电连接有控制主机,控制主机与电磁阀电连接。本申请具有减少冷却水泄露造成冷却水进入炉体发生爆炸的效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冶炼用合金添加装置及添加方法,属于合金添加装置技术领域,其中,金属冶炼用合金添加装置包括冶炼装置以及设置于冶炼装置上方的漏斗,漏斗的底端安装有导料框,导料框内部中心处安装有横轴;通过设置的第一滑板以及第二滑板,在套筒逆时针或者顺时针旋转的过程中,能够对容纳腔室内的物料是否处于满载状态进行检测,当容纳腔室内的物料处于非满载状态时,第一拉杆或者第二拉杆将带动凸起移动并与第一开关接触,以此来改变套筒的旋转方向,能够避免容纳腔室内并未满载的物料被投放到冶炼装置内,有利于对原料投放的量
本发明属于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采用永磁滚筒驱动的矿山物料输送装置;包括皮带输送机和筛分机构;筛分机构的筛分筒安装在传送带进料口一端上方;筛分筒内两侧对称转动连接有螺旋叶片,入料口与螺旋叶片的位置对应;筛分筒位于螺旋叶片处底端外侧表面开设有筛分孔,筛分孔处底端固定连接有导流管,筛分筒中心处底端开设有出料口,出料口位于两个导流管之间,导流管向传送带运行输送的方向伸长设置;本发明可以提高煤炭物料运输过程中整体的稳定性,同时减少了煤尘的飞扬。
本发明涉及矿井除尘安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矿井用负压通风除尘装置,包括控尘机构和负压除尘机构;所述控尘机构包括进风管道、进风风机、压风管道、垂直控尘组件、转动控尘组件、固定块、主导流管、次导流管和导流风机。采用本申请,能够通过负压除尘机构在采掘工作面形成负压风流,对产生的粉尘进行负压吸取,通过垂直控尘组件在矿井通道内形成风幕屏障,将采掘工作面产生的粉尘挡在风幕屏障向内一侧,且向采掘工作面推进,以及通过转动控尘组件向采掘工作面喷出风流,增加将粉尘向内压的效率,并配合压风风管吹出的压风风流将粉尘吹
本申请属于轻金属合金冶炼领域,为了满足市场对高品质镁锂、铝锂合金大铸锭的需求,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常压下大熔炼量高品质Mg‑Li、Al‑Li合金的制备工艺,首先用锂盐和Ca、Mg、Al的氧化物通过还原反应制取Li‑Mg二元合金元素,用Li‑Mg二元合金元素在常压下与镁锭或铝锭熔炼得到相应的Mg‑Li或Al‑Li合金。本申请方法可以在常压下制备高品质Mg‑Li、Al‑Li合金大铸件,同时提升了锂的收率,不用电解金属锂做制取镁锂或铝锂合金原料,从而避免了传统锂电解产生氯气的污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履带式多功能机械式岩心钻机,包括履带底盘,所述履带底盘上固定安装有对称布置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转动连接有U型板。本发明涉及岩心钻探技术领域。该发明通过调整组件对敲打组件中击打板的力度进行调整,使击打板击打在空心钻上产生的振动力刚好使空心钻内的岩心排出,有效地避免岩心卡在空心钻中,同时也避免敲打的力度较大,导致空心钻发生损坏,再通过清理组件中清理毛刷对空心钻的表面进行清洁,避免污染物质影响到空心钻的转动,影响岩心的取出和质量,同时在空心钻升起时,便于对空心钻的表面泥土进行清洁
当前在我国铜矿原矿当中砷元素的含量普遍较高,因此在铜矿冶炼过后会产生大量的含砷废水,且浓度较高,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中条山有色金属集团垣曲冶炼厂的铜矿冶炼废水的含砷废水质量浓度高达1.0~3.5mg/L,这些含砷废水必须经脱砷处理后,经检测当砷元素质量浓度降低到≤0.30mg/L后才能进行排放。因此,对于企业来讲,必须掌握工业含砷废水中砷含量测定的Ag-DDTC分光光度标准分析法,同时通过调整溶液酸度、锌粒质量、比色皿厚度等关键实验条件,确定了最佳试验参数,能有效提高砷元素浓度测定的准确性。
某低品位闪石型原生矿具有磁性铁占比低、嵌布粒度极细、硅酸铁含量高等特点,导致选矿比大、成本高、精矿品位提升困难,为了对该类型铁矿石进行高效开发利用,在工艺矿物学性质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详细的磨矿磁选条件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细碎—干式抛尾—辊磨超细碎—湿式预选—粗精矿四段磨矿—四段弱磁选—淘洗磁选流程,获得了产率21.98%、TFe 品位65.45%、铁回收率49.91%的铁精矿,为该闪石型磁铁矿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依据。
磁铁矿在生产时,首先需要进行破碎,然后再通过磁选机对破碎后的磁铁矿进行干选,干选精矿的产率直接影响选矿终端铁精粉的产率,其中,现有的干式磁选机在使用时,常常由于铁磁物的吸力过强会残留在磁滚筒上,还需要设置刮料组件对残留在磁滚筒上的铁磁物进行刮除,容易刮除不彻底,导致磁选效果降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干选精矿选矿筛分装置及其筛分方法,有效的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由于铁磁物的吸力过强会残留在磁滚筒上,还需要设置刮料组件对残留在磁滚筒上的铁磁物进行刮除,容易刮除不彻底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有色金属粉末的全自动筛粉设备,以改善采用电机进行低频率振动筛分有色金属粉末时,有色金属粉末容易粘附在筛网表面,堵塞筛网,导致筛分效率降低甚至难以筛分的技术问题。
煤矿智能化是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技术支撑,将人工智能、工业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机器人、智能装备等与现代煤炭开发利用深度融合,形成全面感知、实时互联、分析决策、自主学习、动态预测、协同控制的智能系统,实现煤矿开拓、采掘、运输、通风、洗选、安全保障、经营管理等过程的智能化运行,对于提升煤矿安全生产水平、保障煤炭稳定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太阳能发电通常需要通过蓄电池存储,蓄电池通过电路向外传输供电;电能输送至蓄电池内时,以及蓄电池通过电路向外传输供电时,都会使蓄电池的温度升高,当蓄电池温度升高后,容易造成安全隐患,因此提出一种新能源分布式储能系统,来便于对蓄电池进行存储以及散热,提高太阳能发电工作中蓄电池的使用安全性。
本技术以细化镁合金晶粒组织、调控基面织构及改善综合性能为目的,结合金属材料在挤压时变形区金属承受强烈的三向压应力、近似承受等静水压力,塑性较好,将传统棒-板正挤压与等径角挤压结合起来,开发了一种新型的镁合金连续剪切挤压短流程大塑性变形技术。该新型技术突破了常规等径角挤压的试样规格尺寸限制,实现了一次挤压过程多种变形模式的组合,使镁合金先后产生正挤压变形、连续等径角挤压变形,在细化晶粒组织的同时可实现织构调控,工艺简单,且可进行连续挤压加工。
形成轮盘类构件扩收挤压、内筋壳体构件旋转挤压、异形高筋构件轴向分流开放成形、薄板高筋构件分流导流挤压、枝桠类构件多向主动加载等精确成形技术及装置,在铝、镁合金构件控制成形技术方面取得一定创新成果,研发的轮毂、轮辋、舱段、座钣、翼片等40余种高性能构件,在军民领域高端装备上获得应用,部分产品填补了国内外空白,取得明显的经济、社会和军事效益。先后授权发明专利52项,制定工艺规范40个,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山西省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山西有色金属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