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术频道 >

> 火法冶金技术

> 钼铋分离工艺流程的改进与生产实践

钼铋分离工艺流程的改进与生产实践

663   编辑:中冶有色技术网   来源:江西分宜珠江矿业有限公司  
2023-02-20 13:23:17
江西分宜珠江矿业有限公司地处分宜县大岗山,本区的矿石工业类型有钨钼铋多金属矿石和钼铋钨多金属矿石。公司根据矿石特点分别建了两个独立的选矿厂:钨选厂和钼选厂。其中钼铋选厂于2007年投入试生产,目前选矿厂采用钼铋硫混合浮选+钼铋硫分离浮选、浮选尾矿重选综合回收钨的工艺流程,产品主要有钼精矿、铋精矿、钨精矿和硫精矿。投产初期各精矿中有用金属的互含损失比较大,主产品钼铋的回收率也比较低。为此,参考有关钼铋浮选的成功经验,在原有选矿工艺的基础上通过再优化、完善分离工艺及工业试验,获得了较好的分选指标。

1 矿石性质

1.1 原矿矿物组成及含量

本矿石钼矿物主要是辉钼矿;铋矿物有针硫铋铅矿和微量自然铋;钨矿物以黑钨矿为主,少量白钨矿,并且在这些白钨矿中,大多为交代黑钨矿形成,与黑钨矿连生;其他的硫化矿物有黄铁矿,少量至微量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等;脉石矿物主要是长石、石英,其次是白云母,少量萤石、石榴石、绿泥石、辉石等。

表1 原矿矿物定量检测结果

原矿矿物定量检测结果
1.2 原矿多元素分析

原矿多元素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原矿多元素分析结果

原矿多元素分析结果
1.3 主要矿物物理化学性质和矿物特征

辉钼矿颜色为铅灰色,呈鳞片状、板状,有时可见完整的六方片状辉钼矿。薄片具挠性,质软有滑腻感,金属光泽,硬度为1。密度4.7~4.8 g/cm3。矿石中的辉钼矿主要嵌布形式:①辉钼矿呈片状集合体沿石英、长石裂缝充填,呈放射状、团粒状集合体产出;②辉钼矿呈叶片状沿矿石中微裂隙稀疏嵌布于脉石中,也见嵌布于云母片理间;③少量辉钼矿充填于黄铁矿碎裂缝隙中,与黄铁矿连生。

针硫铋铅矿呈浅黑灰色,金属光泽,不透明,参差状断口,硬度2-2.5,密度7.07g/cm3。矿石中针硫铋铅矿化学成分能谱分析结果表明,主要含铋和铅,并含少量铜。矿石中针硫铋铅矿数量极少,偶见与辉钼矿连生或见包含于黑钨矿中。矿石中含微量的自然铋。自然铋往往很纯净,新鲜断口呈银白色,条痕灰色,强金属光泽,不透明,硬度2-2.5,性脆,密度9.70-9.83g/cm3。

1.4 主要有用矿物嵌布粒度

主要有用矿物嵌布粒度属中等偏粗不均匀嵌布,磨矿过程中单体分离较早,辉钼矿和针硫铋铅矿矿于100目(约0.15mm)时也达到90%以上,可选性较好。钼铋矿物单体解离度测定结果如表3

表3 主要矿物单体解离度测定结果

主要矿物单体解离度测定结果

2 原工艺流程及技术指标

2.1 原工艺流程

原工艺流程采用一段闭路磨矿,磨矿细度-0.074mm占41%;选别流程为钼铋硫混浮:一粗二扫选出钼、铋、硫混合精矿,混合精矿经三扫三精进行钼、铋和硫分离,获得钼铋混合粗精矿及硫精矿;钼、铋混合精矿经二扫五精进行钼、铋分离,得到钼精矿、铋精矿。原分离浮选流程见下图1。


原分离浮选流程


图1 原工艺流程图

2.2 原工艺流程选矿指标

原工艺流程选矿指标

2.3 原生产流程存在的不足

从上表2可以看出,采用以上流程达不到钼铋硫有效分离的目的,各精矿产品中有用金属互含损失还比较高,钼铋回收率较低,经分析现场生产存在以下不足:

1)钼铋硫混合精矿在进入下道分离作业时不预先脱去矿浆中部分含药剂的水,直接在搅拌槽中添加活性炭脱药调浆,脱药效果较差,黄铁矿难以有效抑制,抑制剂用量较难控制:用量稍大会造成钼铋同时被抑制,用量稍小则钼铋精矿质量不合格。

2)钼铋分离浮选时扫选浓度过低,浮选条件较难控制,不能形成有效泡沫层,浮选槽内“翻花”严重,刮板常常是“刮水”,扫选的作用不大,造成铋精矿中钼含量较高,从而影响钼的回收率和铋精矿品位。

3 分离流程改造及生产指标

3.1改造后的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改进后,一段闭路磨矿的磨矿细度仍然是-0.074mm占41%,选别流程仍为钼铋硫混浮后再进行钼、铋、硫分离,各浮选作业的粗、精、扫选次数基本不变。但在原流程的基础上增加了混合浮选后的钼铋硫混合精浓缩擦洗脱药、铋精矿浓缩脱水后单槽精选和脱硫中矿泡沫并入原矿再磨再选等工序,改进后的分离浮选流程见下图2。

改造后的流程图


图2 改造后的流程图

3.2改造工业试验具体措施

针对原工艺流程现场生产中存在的不足,公司采取了以下技术改造措施:

1)增加了钼铋硫混合精浓缩擦洗脱药工序,采用硫化钠和活性炭共同进行脱药。

2)增加了铋精矿浓缩脱水工序,将原来连续浮选中钼铋分离的铋精矿先用∮3600浓缩机进行浓缩脱水后,采用单槽调浆浮钼,浮钼泡沫并入连续浮选中的钼精选四,浮钼完全后的槽底矿即为铋精矿。

3)原流程中钼、铋和硫分离时的扫选三的泡沫,不再顺序返回扫选二作业而是用泡沫泵扬送至球磨机再磨再选,强化了铋硫的解离。

4)将杯式给药机改为自动加药机,提高了给药精度。

3.3 改造后的选矿指标

改造后的选矿指标

4 结束语

1)通过分离技术改造,选矿指标有了明显提高,各精矿产品中有用金属的互含损失得到了控制,钼精矿中铋的品位降低了0.94%,铋精矿中钼的品位降低了1.76%,硫精矿中的钼铋品位分别降低了0.66%和0.83%,钼铋精矿回收率分别比原生产工艺提高了3.41%和19.43%。

2)混合精矿有效分离的关键是脱除矿物表面和矿浆水的的药剂并重新调浆,获得最佳分离效果。

3)生产过程中必须控制好浮选的作业条件,同时充分发挥药剂的协同效应。
声明:
“钼铋分离工艺流程的改进与生产实践”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最新更新技术

报名参会
更多+

报告下载

第二届关键基础材料模拟、制备与评价技术交流会
推广

热门技术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
专利人/作者信息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