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术频道 >

> 火法冶金技术

> 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现状及问题

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现状及问题

2054   编辑:中冶有色技术网   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院  
2023-06-26 15:01:05
有色金属具有良好的循环再生利用性能,有色金属再生利用节能减排效果显著,是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重要趋势。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有色金属工业快速发展、国民经济的稳步增长,导致了矿产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当前我国国内有色金属资源中,目前铜、铝、铅和锌矿产原料的对外依赖度分别为60%、50%、40%和15%以上。

再生有色金属产业被誉为城市矿山,在有效缓解有色金属供需紧张、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上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再生有色金属产品产业关联度广、吸纳就业能力强、资金技术密集,具有广阔的产业发展前景。发展再生有色金属产业成为我国有色金属发展的必经之路。

有色金属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原材料产业。它具有良好的循环再生利用性能。与原生金属生产相比,每吨再生铜、再生铝、再生铅分别相当于节能1054千克、3443千克、659千克标煤,节水395立方米、22立方米、235立方米,减少固体废物排放380吨、20吨、128吨,每吨再生铜、再生铅分别相当于少排放二氧化硫0.137吨、0.03吨[1]。

目前,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已经具备了较好的产业基础:一是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再生金属加工园区建设逐步形成规模,企业发展迅速,冶炼加工技术装备水平显著提高,技术进步和创新加快,形成了从废金属回收、拆解、冶炼、加工到产品应用完整的产业链;二是再生有色金属产品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再生铝合金应用前景广阔,再生铅合金、再生铜产业取得良好成果;三是民营企业占据再生有色金属生产主体,具有机制活、制度新、创新意识强等优势,为促进再生金属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四是再生金属产业发展始终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初步形成产学研共同推动产业发展的合力。

1 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现状

根据《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按照再利用、资源优化的原则,到 2015年,主要再生有色金属产量达到1200 万吨,其中再生铜、再生铝、再生铅占当年产量的比例分别达到 40%、30%、40%。“十二五”时期,我国将进一步优化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布局。重点支持浙江、广东、山东、天津、江西等地区发展再生铜,支持广东、浙江、重庆、上海、河南等地区发展再生铝,支持安徽、河南、山东、江苏、湖北等地区发展再生铅。同时,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和成渝经济区等地支持改扩建20万吨再生铜项目6至8个,20万吨再生铝项目8至10个。在华北、华中、东北、黄河三角洲等地区支持改扩建5万至10万吨再生铜项目10个,5万至10万吨再生铝项目15个,5万吨以上再生铅项目10个。在西北地区支持改扩建5万吨再生铜项目2个,5万吨再生铝项目3个。

2015年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整体技术装备水平将明显提高。机械化拆解普遍应用,分级利用水平进一步提升。金属再生熔炼炉向设施完整化和配套化方向发展,先进技术的产能达到80%以上。“十二五”时期再生有色金属领域重点突破废旧有色金属预处理、熔炼和节能环保关键技术和装备,形成了一批能够解决金属再生和节能减排技术的关键技术,通过技术集成和应用示范,逐步建立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的科技创新体系。

1.1再生产业技术升级化

近年来,我国的再生有色金属行业不断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对再生金属方面的研发力度也在逐渐增强。自主创新的道路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吉天利科技有限公司淘汰了铅蓄电池原有落后生产工艺,与有关科研单位共同开发了一套废铅酸电池回收系统,从废旧铅酸蓄电池的机械破碎到再生铅铸锭,整个回收过程实现了工业废弃物零排放,并且整个回收过程回收率高、能耗低、效率高,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环保形象,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两丰收的新局面[2]。再生铝方面,再生铝双室反射炉、铝液搅拌技术、铝液直供等技术装备广泛应用。再生铅企业采用预处理破碎分选、铅膏铅栅分类熔炼、低温连续熔炼、回转短窑熔炼等先进技术的产能达到80%以上。

1.2再生产业政策化、规范化

近年来,再生产业行业政策政策不断完善,规范了再生有色金属行业标准,引导企业规范发展,优化发展,提高了产业规模化水平,促进了产业向高效、节能方向发展。

——节能环保政策,2014年为了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生产,我国颁布了一系列关于节能减排生产的政策。3月,科技部与工信部联合制定了《2014-2015年节能减排科技专项行动方案》。5月,国务院印发《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提出了“组织实施一批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重大技术装备产业化工程”和“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6月,环保部发布了《关于征求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再生有色金属工业污染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规定了再生有色金属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检测和监控的要求。9月,发改委公示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示范基地和骨干企业(第二批)拟选名单[3]。

——行业规范政策,为贯彻实施《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环保部联合各个部门发布《再生铜、铝、铅、锌工业污染排放标准(GB 31573-2015)》并与今年7月1日期开始实施。制定《再生铅行业准入条件》提高再生铅企业规模、工艺装备、能耗、综合利用和环保等方面的准入门槛,坚决遏制行业无序发展趋势。

——行业保护政策,2015年1月,商务部等部门印发了《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中长期规划(2015-2020)》,该规划要求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促使企业建立健全了回收体系,由政府通过制定政策、法规,规范市场,保护企业积极发展。

1.3再生产业回收链健全化

随着我国社会对再生有色金属行业的不断重视以及资源形势的日益严峻,我国的废有色金属回收体系日趋完善。建立健全了一套回收——监管——冶炼连续化的体系。以北京市为例,北京与保定建立了联合回收网络,针对废电池建立了全面的监控网络,保证了回收专业、无污染的进行,废旧电池集中回收后再销往有资质的专业企业进行再生铅回收,避免了铅酸电池去向不明的尴尬,并保证了铅回收过程安全进行[4]。2015年,我国内地首个圈区管理固体废物项目——鹰潭铜拆解加工加工园区通过各部门验收,加工园区包括生产加工区、监管区、污染处置区,这也将是我国最大的铜废旧原料回收利用基地和再生资源集散中心[5]。

2主要有色金属再生产业概括

2.1再生铜

2013年我国再生铜产量275万吨,占原生铜42.62%,2014年我国前三季度再生铜170万吨,同比下降5.6%。我国再生铜产业主要集中在以广东为代表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天津为代表的环渤海地区和以浙江为代表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三大生产基地形成了再生铜产业的基本格局。三大再生铜生产基地集中了全国80%左右的再生铜企业,每年回收的废杂铜占全国总量的75%左右[6]。我国的再生铜产业发展缓慢,大多数企业规模小、技术装备落后,行业的集中度低,很难满足《再生铜准入条件》,再生铜产业改革以箭在弦上。

2014年,我国再生铜市场面临严峻的市场挑战,增长缓慢。由于废料进口压力持续增加、铜价下滑速度变快,致使废铜长货源短缺,许多中小再生铜企业面临订单减少,资金链断裂,甚至出现停产倒闭的现象。为改变再生铜市场不利现象,大型企业不断扩大市场,增强自身优势。同时,随着各项政策的实施,企业不断进行技术改造,环保设施改造,2014年,许多再优质生铜企业应势而生。表1为2014年再生铜企业新建在建项目情况。

表1为2014年再生铜企业新建在建项目情况。


2014年再生铜企业新建在建项目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再生金属网)

2.2再生铅

2014年,我国再生铅产量达160万吨,同比增长6.7%,约占全年铅产量的38%。图1为我国2002-2014年再生铅产量。自2009年以来,再生铅产业格局明显受到市场影响,产量基本保持平稳,增加缓慢。2014年,由于市场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再生铅产业继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年产10万吨以上的企业超过10家,这些企业基本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类是传统的再生铅企业,如江苏春兴合金(集团)有限公司、湖北金洋冶金股份有限公司和安徽华鑫铅业集团有限公司等,其中太和县大华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再生铅精炼及深加工项目建成投产,环保水平及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第二类是蓄电池生产企业延伸产业链,如骆驼、天能、超威、风帆等蓄电池生产企业先后上马再生铅项目,项目生产线运行较为平稳,并在废铅酸蓄电池回收体系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企业规模、技术装备、环境保护等各方面具有较明显的优势,成为再生铅领域重要力量。

第三类是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如河南豫光金铅集团,在江西新建的年处理18万吨废铅酸蓄电池项目建成投产,其废旧铅酸蓄电池年处理能力达到54万吨[7]。

虽然,自2011年以来环保部多次专项整治再生铅企业,炼铅企业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工艺水平有所提高。但是,我国再生铅行业面临三大问题。1)废铅酸电池回收体系已经不健全,存在回收链断裂,回收方式原始、无序,销售市场混乱的情况。2)工艺技术进步不大,仍有再生铅企业采用反射炉混炼法,能耗高,资源利用率低。3)行业规范执行力度不够[8,9]。

我国2002-2014年再生铅产量

图1 我国2002-2014年再生铅产量


2.3再生铝

再生铝行业在我国起步较晚,整体发展虽然迅速但存在的问题也较多,再生铝产业特点具体如下:1)起步晚、规模小;2)技术落后;3)废杂铝原料进口依存度大;4)自产废铝潜力巨大。5)环境污染严重。

我国的再生铝行业进展迅猛,再生铝产量由2006年的66.5万吨增长到2014年的565万吨,发展较为迅速[10]。和电解铝产量比较再生铝份额还太少,同时我国约60%-70%的再生铝原料来自于进口,对外依存度过高致使我国再生铝发展缓慢。我国的再生铝产业主要集中在广东、浙江、江苏、湖南、新疆等地。今年以来再生有色金属产业政策环境进一步优化,国家有关部委发布了一系列与再生有色金属产业有关的重要政策法规,其中包括《2014-2015年节能减排科技专项行动方案》、《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等。再生铝行业管理得到进一步规范,工信部先后公布的两批符合铝行业规范条件的铝企业名单,其中再生铝企业8家。

随着经济持续增长,国内铝制品的消费量和社会积蓄量不断增加,初步估算,2015年国内报废各类新旧铝制品将超过400万吨左右,为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原料保障。

在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和产业规范条件的鼓励下,我国再生铝产业在新型节能技术和污染物排放治理方面继续取得成效,重介质分选、烟气二次燃烧等再生铝先进技术在多家企业得到普及应用。再生铝行业的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明显加快。采用废铝制备高品质再生铸造铝合金的关键技术已经得到应用,已经建成年产6万吨高品质再生铸造铝合金产业化生产线。

3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行业问题及发展方向

3.1存在问题

中国的有色再生金属产业起步较晚,基础较差,大多数以民营企业为主。直到近几年才发展起一批大规模的再生有色金属企业。虽然目前再生有色金属产业保持在一个较平稳的态势,但是,我国的有色再生金属产业仍然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及问题,使得我国的再生产业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及挑战。

一是技术水平落后,创新能力差,环境污染严重。和有色金属矿物冶炼生产技术相比较,我国的再生工艺技术水平低,规模小,综合能耗高,回收率低等问题。各项技术指标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二是废品回收产业链不健全。由于我国废旧有色金属回收不全面,致使废旧有色金属供需严重失衡。三是国内下游需求减弱,上游原料回收不易,市场销售困难。由于经济发展缓慢,有色金属的下游产业均遭受严重冲击,建筑、地产、制造业等行业对有色金属需求量有所减少,导致国内再生行业面临行业冰冻期。四是行业运行管理机制不健全,监管部不及时,惩罚力度不够,某些再生企业偷排偷放,环境污染严重。

3.2发展方向

在有色金属资源日益紧缺,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有色金属冶炼企业效益水平降低的形势下,加大再生资源开发利用愈加重要。城市矿山中的有色金属废料是重要的资源,对废有色资源进行再利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有效办法。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的发展必须依靠政策环境优化及科技创新:

(1)加大宣传力度,调动群众积极性,加大公众参与度,增加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意识;提高废旧金属回收供应能力。建立健全废旧金属回收体系,保障再生冶炼原料充足。扩大废旧金属回收范围,加强稀有、希散及贵金属回收;

(2)从原料回收到市场销售,形成完整体产业系,加强优势企业引导,促进企业示范作用。引导企业起带头作用,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形成工业园区;

(3)鼓励及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和鼓励相关再生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改造力度,提高再生企业的技术及设备水平,实现行业低污染生产,避免形成新的污染;

(4)加大政府政策支持与资金支持。鼓励和引进更多的企业和社会资金投资再生行业与资源回收,对再生企业进行税收优惠。

参考文献

[1]再协.再生有色金属前景可期 深层次问题待解决[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4,(4):8.

[2]全力打造国内首家环保再生铅企业——记阳煤集团吉天利科技有限公司的绿色发展之路[J]. 环境教育,2015,(5):87-89.

[3]. 再生金属产业或走出低谷[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4,(11):17-19.

[4]田西,吴玉锋,刘婷婷,左铁镛. 京津冀城市圈生态一体化下的再生资源产业链协作模式初探——以再生铅为例[J]. 环境保护,2015,(2):51-54.

[5]刘蓓琳,王彤. 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研究[J]. 有色金属工程,2012,(4):12-14+62.

[6]余绍山,袁乐平,贺正楚,张蜜,周永生. 再生有色金属产业技术专利状况及发展对策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15,(3):41-54.

[7]. 中国再生铅产业2014年发展概况及2015年形势预测[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5,(4):7-9.

[8]李崇. 废铅蓄电池回收模式探讨[J].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02:12.

[9]李忠卫,尚辉良,邓雅清. 我国再生铅产业发展的现状与瓶颈[J]. 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2014,03:58-61.

[10]郭峰,袁孚胜. 再生铝加工生产技术及发展方向[J]. 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2015,(1):28-30.
声明:
“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现状及问题”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最新更新技术

报名参会
更多+

报告下载

第五届中国浮选大会
推广

热门技术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
专利人/作者信息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