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燃二次锂电池,包括有正极、负极和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液的溶剂为膦酸酯类化合物,电解液还包括有锂盐。所述负极材料采用硅基合金、锡基合金或者锑基合金。将膦酸酯类化合物作为二次锂电池电解液的溶剂,配制成不易燃烧的电池体系,提高了二次锂电池的安全性能。此外,为了克服膦酸酯类化合物与石墨电极兼容性差的缺点,采用硅基合金、锡基合金或者锑基合金等合金材料代替原石墨作为电池的负极材料,且具有和常规碳酸酯电解液相近的电化学性能。由于本发明的电解液是不可燃的,使得由本发明的不燃电解液组装的二次锂电池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本发明所涉及的在线测量锂电池浆料粘度的方法,包括步骤:1)利用粘度计测得锂电池浆料的实测粘度f(T)以及锂电池浆料的温度T℃;2)通过公式(1)和公式(2)计算锂电池浆料在线粘度温度补偿值Δη:式(1)Δη=η(25)‑η(T);式(2)η(T)=191443.5‑15645.13T+439.62T2‑4.315T3;3)计算锂电池浆料的温度补偿粘度η′(T):式(3)η′(T)=f(T)+Δη;4)通过公式(4)对温度补偿粘度进行修正,得到修正粘度η"(T):式(4)η"(T)=2.452η′(T)‑1433.272。本发明通过温度补偿和粘度修正获得的粘度值与离线测得的粘度值具有高度的重合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氧化锡包覆三维导电骨架的锂金属负极,整个电极包括了氧化锡包覆的三维导电金属骨架和锂金属;具体通过水浴法在三维导电金属骨架上均匀包覆一层纳米尺寸的氧化锡粒子,由于氧化锡对锂金属的亲和性,可使熔融状态的锂金属均匀地被吸附于导电骨架的表面。通过调整熔融锂金属的量,来控制泡沫镍骨架表面锂金属层的厚度。本发明三维导电骨架制备的锂金属负极,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不仅可以增大金属负极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提高锂的传输能力,抑制锂枝晶的生成;更是可以减缓锂在沉积与脱出过程中金属电极体积的变化。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可大规模生产,并且该电极有着极好的柔韧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镍锰酸锂正极材料,为镍锰酸锂纳米颗粒组装而成的微米棒,所述镍锰酸锂纳米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50~250nm,所述微米棒的平均直径为1.5~2.5μm,所述微米棒的平均长度为6~12μm。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米‑纳米组装的分等级结构,即纳米颗粒与微米棒结构复合的分等级结构,纳米颗粒有利于锂离子的快速嵌入和脱出,微米棒结构为主体结构,热力学稳定性优异,两者结合提高了镍锰酸锂正极材料的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磷酸铁锂拉杆音响电池组,包括有一套管、四磷酸铁锂电芯、一PCBA板以及一插头连接器;该四磷酸铁锂电芯和PCBA板均设于套管内,四磷酸铁锂电芯围构形成有容置空间,PCBA板位于容置空间内,四磷酸铁锂电芯串联连接并与PCBA板焊接电连接,且每一磷酸铁锂电芯的正极和负极均粘贴覆盖有绝缘面垫,该插头连接器位于套管外,插头连接器通过正极线和负极线连接PCBA板。通过采用磷酸铁锂电芯,并配合PCBA板置于容置空间中与串联在一起的四磷酸铁锂电芯电连接,本产品具备了使用寿命长、无记忆效应、自放电率低、循环次数佳、绿色环保、体积轻、高温性能好、大容量等优点,并且本产品结构简单紧凑,使用也很方便,专为拉杆音响设备和电动玩具而设计。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废旧锂电池的拆解回收系统。该废旧锂电池的拆解回收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池放电装置、湿式破碎筛分装置和压滤机;所述电池放电装置,用于将废旧锂电池单体放电;所述湿式破碎筛分装置,用于将放电后的废旧锂电池单体进行湿式破碎筛分得到正极浆料和筛上物;所述压滤机,用于将所述正极浆料过滤得到正极粉料。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废旧锂电池的拆解回收系统可以在保证废旧锂电池或废旧锂电池包的拆解效率的同时,完全避免了有机废气和粉尘的产生,避免了电池中所含有害物质污染环境,提高了废旧锂电池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电池保护板焊锡装置。包括工作台板和设置于所述工作台板上的焊接保护箱,所述焊接保护箱具有用于焊接锂电池保护板的内腔,所述焊接保护箱的两侧内壁固定有锂电池保护板夹持构件,所述焊接保护箱的两侧内壁在锂电池保护板夹持构件上方开设有操作孔,所述内壁在操作孔处固定有操作手套。在一个焊接保护箱体内设置锂电池保护板夹持构件,焊接保护箱的两侧内壁在锂电池保护板夹持构件上方开设有操作孔,内壁在操作孔处固定有操作手套。可通过左右两侧的锂电池保护板夹持构件实现锂电池保护板的夹持,同时该操作手套可在焊接时对工作人员手部进行保护。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正极材料镍钴锰酸锂烧结过程中延缓匣钵腐蚀的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制造领域。该方法具体为:先将镍钴锰前驱体与氢氧化锂混合充分得混合粉体,然后先后使用红外热源和微波照射混合粉体,照射结束后,待混合粉体冷却后再次混合,最后装入匣钵,按照正极材料的烧成工艺完成其烧结即可。该方法简单地通过红外和微波照射协同配合对镍钴锰前驱体与氢氧化锂混合粉末进行预处理即可达到延缓匣钵腐蚀的效果,匣钵寿命提升明显,防腐效果显著,且不影响正极材料烧结后的性能,方法简单,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环保意义,应用前景广泛。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λ‑MnO2纳米棒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同时也公开了利用该λ‑MnO2纳米棒电极在卤水中针对性地提取锂的方法。在本发明中,首先制备γ‑MnOOH,加工成LiMn2O4纳米棒,再电极化处理得到λ‑MnO2纳米棒电极。另外制备活性炭电极,将该λ‑MnO2纳米棒电极,并组装得到流动型混合电容去离子装置。利用该装置可以选择性吸附锂离子,对锂资源进行提取。本发明可以在含有各种阳离子的卤水中选择性地吸附锂离子,并具有一定的循环性,非常值得推广。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材料LiF‑V2O3/C及制备方法。取的硝酸锂、偏钒酸铵加入到水中搅拌得到均匀黄色溶液,然后取聚乙烯醇加入上述溶液中并在室温下搅拌形成黄色不透明溶,再取聚四氟乙烯水分散液加入上述溶液并搅拌以获得均匀的静电纺丝前驱体溶液。经静电纺丝得到前躯体纤维膜。干燥预烧后,在600‑800℃下煅烧得到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负极材料的LiF‑V2O3/C纳米纤维材料。本发明首次利用静电纺丝技术结合高温固相烧结原位生成LiF‑V2O3/C纳米纤维,该合成工艺采用水作为溶剂。将所制备LiF‑V2O3/C纳米纤维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并显示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锰酸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锂源、锰源和掺杂剂A,经过高温烧结得到中间产物;将中间产物与掺杂剂B混合,加入螯合剂,经过沉淀、过滤、洗涤、热处理后,得到锰酸锂正极材料。本发明所述的掺杂剂A为Ⅲ族元素的酸、氢氧化物、氧化物或盐,所述的掺杂剂B为Ⅴ族元素的酸、氢氧化物、氧化物或盐。本发明所述的锰酸锂正极材料具有以下特征,体相掺杂的Ⅲ族元素可以提供大量的“空穴”,表层掺杂的Ⅴ族元素可以提供大量的电子,使锰酸锂正极材料具有半导体PN结的特性,可以提高材料的导电性能和结构稳定性;同时能够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简单,适合规模化生产,能够显著改善锂离子电池的倍率性能、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能。
本发明属于锂电池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金属锂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锂金属负极是通过将具有良好锂离子传输性的有机聚合物材料涂覆在金属锂表面形成高分子保护膜,该有机聚合物为杂原子掺杂的聚丙烯腈类聚合物。该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适用于大规模生产。利用本发明制备的金属锂负极,能够大幅度提高锂金属二次电池的循环性能和能量密度。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降低锂电原材料中TOC含量的方法,将由锂电原材料配制的料浆顺次通过联合过滤系统和超滤系统进行过滤处理;其中,所述联合过滤系统采用微晶和活性炭过滤相结合的方式、用于滤除料浆中的有机物和固体悬浮物;所述超滤系统用于滤除料浆中的固体悬浮物。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由湿法冶金制备的锂电原材料直接应用于制备锂电池,本发明的一种用于降低锂电原材料中TOC含量的方法,能够有效降低锂电原材料中的TOC含量,以提高锂电池的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电池密封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锂电池密封材料领域,本方法以卤化丁基橡胶为原料,通过接枝共混改性,再经动态硫化,生产出一种能满足特殊性能要求的热塑性橡塑弹性体密封材料,该密封材料的使用能大大改善电池性能和品质,延长放电时间,提高电池的贮存寿命。试验证明,采用本密封材料的电池60℃×60天后电池失重率为0.065%,放电损失为12.5%;采用普通材料密封的电池60℃×60天后失重率为0.46%,放电损失为60.1%。同时两种密封材料在新电池放电容量相同的条件下,失重后本材料密封放电容量为普通材料的2倍以上,因此电池贮存时间得到有效延长。
一种用于磷酸铁锂电池材料的球形磷酸铁制造方法,本发明是利用铁片、铁屑、铁渣、无机铁盐、铁的氧化物或有机铁等合成制备高用于磷酸铁锂电池材料的超高纯高密度球形磷酸铁。用本发明所生产的磷酸铁产品主含量可达99.5%以上;杂质含量极低,产品具有高度的分散性和流动性,振比均在0.95以上;粒度分布在一个较窄的范围内,其中D50稳定在3个微米左右。SEM电镜显示产品形貌为类球形,XRD也表明所得磷酸铁产品为纯相,即二水结构的磷酸铁产品。TG-DTA也说明用本专利生产的磷酸铁是标准的带有两个结晶水的磷酸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ASICON型锂快离子导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钛酸四丁酯加入柠檬酸溶液中搅拌均匀,加入硝酸锂、硝酸铝和磷酸氢二铵的柠檬酸溶液后,搅拌均匀并加入乙二醇,升至一定温度后搅拌,使其凝胶化完全;凝胶经过干燥得到干凝胶,干凝胶经过研磨煅烧后得到前驱粉体;研磨前驱粉体至细粉后,在压片机上等静压成型,即得到NASICON型锂快离子导体电解质薄片。该制备方法降低了材料的烧结温度,改善了材料的烧结性能,提高了材料的致密度以提高其离子电导率。采用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制备的NASICON型锂快离子导体的离子电导率达到了6.34×10~4S/cm(25℃),与传统的制备方法相比,离子电导率显著提高。
一种锂离子电池浆料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将粘结剂与溶剂混合配制胶溶液,将活性材料与溶剂混合配制湿粉体,在湿粉体中加入导电剂混合配制导电粉体,然后向导电粉体中加入所述胶溶液混合即得电池浆料,胶溶液可以一次性加入也可以分多次加入。本发明匀浆工艺简单,浆料稳定,利用本发明制备方法制得的浆料制成的电极片不易脱落,导电性能好,用于锂离子电池可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功率和一致性。本发明适用于各种型号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
本发明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超薄电芯,位于最外侧的电极片为不卷曲的单面电极片,活性层通过导电胶粘接在集流体的内侧面上。本发明还提供上述电芯制备方法:1)制备活性层;2)在集流体一侧的表面上涂覆导电胶;3)将活性层铺设于导电胶上;4)进行烘烤,再辊压,制得不卷曲的单面电极片;5)将不卷曲的单面电极片作最外侧的电极片,采用叠片工艺制备超薄电芯。本发明提供的超薄锂离子电池制备方法,采用上述制备方法制备的超薄电芯作为电芯,后采用常规工艺制备超薄锂离子电池。本发明的超薄锂离子电池,其电芯为上述的超薄电芯或采用上述的制备方法制备的超薄电芯。本发明不仅可以减小电池厚度和制作成本,且不会出现卷曲现象。
为了克服现有的锂离子二次电池隔膜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滑动层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复合隔膜,本发明包括超高分子隔膜、环氧防腐油漆层、凹隔膜插件、聚乙二醇层、凸隔膜插件;该带滑动层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复合隔膜设有凹隔膜插件和凸隔膜插件可以方便拼接不同形状和大小需求的锂电池隔膜,隔膜上涂抹有环氧防腐油漆层和聚乙二醇层增强了隔膜的防腐性和亲水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使用垫层的柔性锂离子电池电极片,包括垫层,以及设置在垫层上的基体、活性物质和导电剂,所述垫层为纳米纤维素,所述基体为纳米纤维或多枝晶类纤维,纤维体直径为纳米级或者亚微米级;所述活性物质和导电剂分散在所述基体中,所述活性物质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或负极材料。通过该电极片制备出的电池不仅具有传统锂电池的充放电功能,而且该柔性锂离子电池电极片自身通过基体的自支撑作用使得活性物质均匀分散在其内部,具有一定的柔性,在制备过程中,通过垫层降低浆料流失率,可使其流失率基本为零。
一种圆柱锂电池极片分切装置,其包括:机架及固定于机架上端的台面;固定于台面上的上料盒;设置于台面上的分切机构,分切机构的前端设置有前后纵向延伸的导料板;设置于台面上且朝后送料的纵向输送带,纵向输送带朝前抵近分切机构;用于将上料盒内的锂电池极片上料至导料板上的上料机构,上料机构设置于台面上;用于将导料板上的锂电池极片朝后推送的推料机构,推料机构设置于台面上;及设置于台面后端的横向输送带,纵向输送带的后延伸至横向输送带的正上方。本新型新型的圆柱锂电池极片分切装置,其可对圆柱锂电池极片进行分切时实现自动上下料。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焊接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滑动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上滑动连接有操作板,所述操作板上设置有激光焊头,所述机体上放置有锂电池本体,所述激光焊头位于锂电池本体的上方。本实用新型在锂电池激光焊接的过程中,通过传动,将激光焊头对锂电池本体激光焊接产生的有害气体吸入至进气管及安装箱的内部,并最终从操作箱上的圆槽上排出,在有害气体穿过安装箱时,有害气体穿过吸附板上的活性炭板,通过活性炭板对吸入的气体中的有害气体及物质进行吸附净化处理,形成激光焊接过程中的有害气体处理机构,避免有害气体直接排放至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电池充放电控制装置、方法及系统,涉及汽车电池控制技术领域,包括:锂电池模块和控制模块,锂电池模块设有锂电池单元、负极接线柱、第一正极接线柱和第二正极接线柱,第一正极接线柱和第二正极接线柱与锂电池单元的正极之间分别设有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第一正极接线柱与车辆发电机的正极输出端和铅酸蓄电池的正极连接,第二正极接线柱与驻车空调的正极输入端连接;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的导通或断开,以使锂电池单元充电或放电。本发明使锂电池单元的充电与放电分离,单独向驻车空调放电,避免铅酸蓄电池向驻车空调放电导致亏电,同时避免锂电池单元过度放电导致亏电,保证车辆和驻车空调正常启动。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锂电池漏液导流结构,其与锂电池安全阀连通,所述的锂电池漏液导流结构包括:导液管、集液仓、排液管,所述导液管的下端与所述安全阀连通;所述集液仓与所述导液管的上端连通;所述排液管的上端与所述集液仓连通,所述排液管的下端为漏液排出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锂电池漏液导流结构中的所述导液管用于引导锂电池安全阀排出的气、液进入所述集液仓,所述集液仓对锂电池安全阀喷出的气、液起到缓冲作用,随后排液管将集液仓内的漏液排出,避免漏液粘附到锂电池上对锂电池造成腐蚀,同时也避免了漏液体引起电池短路。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锂电池,包括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固定有两个轴座,所述轴座转动连接有导向轮,本实用新型通过推动锂电池本体移动进入卡块和卡板之间,防止锂电池本体出现竖直方向的移动,使两个防护块进入限位槽的内部,通过防护块对锂电池本体进行限位防护,防止锂电池本体在水平面方向出现移动,通过转动螺栓进入螺孔内部抵触触锂电池本体,使锂电池本体抵触在轴座和螺栓之间,进一步使锂电池本体限位固定,对锂电池本体进行防护,通过转动螺栓复位,这时通过拉动把手,使锂电池本体在两个导向轮上滑动,使锂电池本体脱离夹块和夹板之间,将锂电池本体沿着水平方向从保护壳内部滑出,从而减少锂电池本体自身重力的影响进行拆卸。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对负极极片进行覆锂的装置,包括注入有电解液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导向辊,所述壳体外设置有进料导电辊,负极极片绕过所述的进料导电辊和导向辊浸入电解液中;所述的壳体内还设置有浸入电解液的锂源,所述锂源与进料导电辊电性连接,所述锂源与进料导电辊电性连接的线路上设置有电流调节器。通过负极极片与锂源连通形成原电池,并对负极极片与锂源之间的电流大小进行调节,从而实现对负极极片覆锂量进行控制,以及形成SEI膜,使得覆锂均匀,具有制备方法简单、覆锂均匀和可连续化生产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电池耐热性能检测设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箱体,并且箱体内腔两侧之间的顶部滑动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顶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缓冲装置,缓冲装置的顶部和箱体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板顶部的两侧均通过底座固定连接有第一齿板,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耐热检测技术领域。该锂电池耐热性能检测设备,通过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箱体,箱体可以在锂电池进行耐热检测时将锂电池牢固的固定住,使锂电池即使因为温度发生形体变化还能将其牢固的固定住,不会使其轻易的脱落,这解决了目前现有的锂电池耐热性能检测设备不能在锂电池耐热检测中对锂电池进行固定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电池封装用多工位装夹转盘,涉及锂电池封装技术领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上表面开设有圆形滑槽,所述箱体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托板,所述托板的上方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托板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的上方设置有传动机构。它能够通过固定机构、支撑机构、传动机构、圆板、工作台和传动机构之间的配合,多个工作台之间的配合,能够加快锂电池封装的效率,同时传动机构能够使工作台进行更换,而固定机构能够减少传动机构转动时的惯性,进而使该设备在使用的时候更加稳定,进而解决了目前的锂电池封装装置大都是单工位的,进而在生产时会影响锂电池封装效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极耳保护装置,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一端固定连接有外套筒,外套筒内插接有第二套筒,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的端部均设置有弹性螺纹管,外套筒端部固定连接有棘齿条。本实用新型通过套筒、弹性螺纹管、棘齿条、卡块、压缩弹簧和拉环的配合作用,使锂电池在运输或储存过程中处于封闭的环境且不会轻易散开影响使用,避免外部的液体或气体进入对锂电池的极耳造成侵蚀,弹性螺纹管也起到有效的缓冲作用,避免外力对两端的极耳碰撞导致损坏,在需要使用时可以快捷的取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有效防止了锂电池的损坏和报废且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浓度梯度掺杂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材料的化学式为LiNixCoyMnzM1‑x‑y‑zO2,其中,0.3<x<0.9,0.01<y<0.15,0.05<z<0.2,M为碳、硼、镁、钙、钨、钼、钽、锶、钡、钛、钒、铬、铁、铜、锆、铝中的一种或多种。材料的制备方法首先是配制盐溶液、掺杂盐溶液,再进行第一次和第二次共沉淀反应,将得到的固液混合物依次进行离心洗涤、烘干、筛分除铁后与氢氧化锂混合后焙烧、冷却、破碎、过筛,得到双浓度梯度掺杂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本发明能够获得颗粒大小均匀、振实密度高的前驱体,再将氢氧化物前驱体与锂盐进行混匀烧结,得到锂离子电池氧化物正极材料。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湖北有色金属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