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固废处理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锂渣的综合处理工艺,属于锂矿石硫酸法工艺提锂后产生废渣的综合利用领域。
背景技术:
2.目前,随着我国锂电行业的快速发展,随之而产生的冶金固体废物—锂渣的产量也越来越大,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不断显现,因此对锂渣进行综合利用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3.现阶段,锂渣综合利用的研究和应用大多还停留在建材领域,产品附加值较低。近来,随着研究的深入,锂渣高值化利用已有应用实例。
4.利用硫酸法提锂工艺产生的锂渣,其主要化学成分为sio2、al2o3、cao及so3。无定形的硅、铝使得锂渣成为一种高活性的火山灰质材料。锂渣中sio2的含量为21~25%、al2o3的含量为60~67%,其与玻璃工业用硅铝微粉的成分要求基本一致。
5.目前国内已有通过浮选—强磁选—脱水工艺生产硅铝微粉的应用实例,其产品用于代替天然叶蜡石用于生产玻璃纤维。同时产生的附产品——浮选尾渣和磁选尾渣则可用于水泥掺合料,实现了锂渣的高值化综合利用。例如中国专利cn108273826a,一种锂渣的全相高值化回收利用方法:对所述锂渣进行调浆,搅拌,使得锂渣中硫酸盐矿物处于分散悬浮状态;然后所得物按任意顺序利用可溶性碳酸盐进行反应处理和进行湿式磁选处理;最后将所得料浆进行浓缩、过滤和烘干,获得玻纤用叶腊石原料。其工艺流程图如图2所示。
6.但是,现有利用锂渣生产硅铝微粉的技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还存在如下问题:1、由于未经磨矿处理,生产的硅铝微粉粒度较粗,将其作为玻璃纤维生产原料后对天然叶蜡石的替代率不高;2、由于锂渣中含铁组分单体解离不充分,会与硅铝组分呈连生体,经强磁选会造成硅铝组分随含铁组分一起进入磁选尾渣,降低了硅铝微粉的产量;3、原料中强磁性含铁组分未提前脱除,进入强磁机后会紧密附着在磁介质上,进而容易导致强磁机堵塞;4、强磁选后的磁性产品中的钽铌含量已达工业品位但未进行合理利用;5、产品脱水系统由于过流含铁部件的磨损使硅铝微粉含铁量上升;6、由于脱水系统产生的环水中含硫、含细泥量随生产进行逐渐增高,需要周期性外排,无法真正做到废水的零排放。
技术实现要素:
7.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锂渣中铁、硅分离的方法实现锂渣的综合处理。其中采用原料磨矿工艺,降低了硅铝微粉粒度,提高了产品在后续玻璃纤维生产中对叶蜡石的替代率,同时使锂渣中含
声明:
“锂渣的综合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