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矿
采矿
选矿
通用
火法冶金
湿法冶金
电冶金
真空冶金
功能材料
复合材料
新能源材料
合金材料
材料加工
废水处理
大气治理
固/危废处置
土壤修复
物理检测
化学分析
力学检测
无损检测
失效分析
环境检测
综合
龙伟民,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荣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中华杰出工程师奖、国家“万人项目”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荣誉。主持完成国家和省(部)级30多项重大纵向科研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6项、省(部)级特等奖和一等奖9项;起草国家标准10余项,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50余件件、国际专利40余件;编著出版著作18本,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
张中弢,就读于安徽大学,研二学生,目前在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进行相关的工作研究,主要针对聚变堆真空室焊接工艺及焊接材料的研究。
冯旭东,兰州理工大学在读博士;导师:石玗;主要研究方向:焊接接头性能评价及失效分析。硕士期间研究了钛合金焊接氢脆敏感性的研究,已发表相关SCI论文2篇。
秦建,郑州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博士,高级工程师,国际焊接工程师,硕士生导师,焊接学会委员,焊接标委会委员,长期从事新型钎焊材料与技术研发工作;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机械工业奖等省部级科技奖励10项。授权发明专利36件、实用新型专利11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SCI 10篇),《China Welding 》、《电焊机》编委;焊接杂志社青年编委,《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材料导报》、《电焊机》等期刊审稿专家,撰写专著7部,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项,团标7项。
吴影,西南交通大学助理教授,材料加工系主任。面向铁路与核电重大需求,聚焦于激光增材制造、超快激光薄涂层制备和微纳加工的先进激光成型,围绕激光与物质交互作用、材料表/界面形性协同调控等关键技术开展研究。主持国自然青年基金1项、重点研发子课题2项,发表SCI论文20余篇,作为骨干研究人员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
标题:李富祥
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