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市近日发布《推进分布式光伏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30年光伏覆盖率不低于50%。通过推动多场景光伏开发与建设,阳江致力于提升绿色能源占比,优化电力供应结构,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作为西非地区首个由中国企业投资的最大规模金矿项目,加纳金矿自启动以来便备受瞩目。此次成功产出首块金锭,意味着项目的工艺流程全系统已经安全平稳地贯通,全线投料一次性成功,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重大跨越。
澳大利亚能源巨头Energy Australia正式对外宣布,其备受瞩目的350MW/1400MWh Wooreen电池储能系统(BESS)项目在顺利完成财务结算后的几天内,已正式破土动工。这一消息标志着Energy Australia在可再生能源和储能领域的又一重大布局。
中国铝业发布公告,其控股子公司宁夏能源拟与中铜西藏、西藏开投共同出资设立合资公司,旨在建设并运营西藏金龙铜矿的源网荷储一体化综合供电项目。宁夏能源计划出资11.39亿元,持有合资公司23.9%的股权。
铅锌集团的绿色发展理念同样得到了广泛认可。公司被新华网授予“2024绿色影响力企业品牌”称号,并在中国铅锌产业科技大会上荣获“数字化转型先锋企业”殊荣。其高标准建设的绿色矿山和打造一流矿业集团的典型经验做法,还入选了2024美丽中国建设实践案例名单。
在矿山与冶炼板块,中金岭南通过资源直供与工艺耦合,有效应对了矿山资源禀赋下降和冶炼加工费下行的挑战。公司成功摘牌并勘探天堂铅锌铜矿,同时万侯多金属矿探获中型规模的钨、银金属量,为冶炼板块提供了稳定的原料保障。
金钼集团将重构矿业数字底座,构建“1+3+N”的创新体系。其中,“1”指的是基于DeepSeek大模型,打造专属钼业的AI大脑,突破传统通用模型在矿业知识理解方面的局限,完成钼业数据的全面收集、清洗与整合,形成统一的数据模型;“3”则代表三层架构,由华为提供基础平台,长安计算部署国产化边缘智能设备,金钼集团则负责钼行业数据的训练、动态更新与维护。
在云南省的投资中,龙佰集团累计投入超过110亿元,建设了包括转子级海绵钛智能制造、氯化法钛白粉等在内的7个重点项目,成功打造了从钛矿到钛白粉的全流程产业链。其中,3万吨转子级海绵钛智能制造项目尤为引人注目,龙佰集团在云南省已拥有六大生产基地,产能规模庞大,包括高钛渣8万吨/年、海绵钛8万吨/年、钛白粉26万吨/年等。
云铜锌业搬迁项目是云南省的重点工业项目,旨在响应国家“双碳”目标,优化冶炼布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该项目位于昆明市安宁工业园区,计划建设年产15万吨锌锭及副产24万吨工业硫酸的生产系统,同时综合回收铅、铜、银、铟、钴等有价金属。
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铜业公司的深处,西北矿冶研究院的高纯碲研发制备中心正源源不断地产出高质量的高纯碲锭。自2024年5月投料试产以来,这里已经累计生产了40吨高纯碲。这些高纯碲原本只是铜业公司综合车间产出的碲化铜渣,经过短短10小时的处理,便华丽转身成为市场上供不应求的珍品。
美国制造商Electric Hydrogen与Ingeteam达成合作,Ingeteam将为Electric Hydrogen位于欧洲的100兆瓦电解槽工厂提供整流器系统。此次合作旨在降低项目成本,提升绿色氢能工厂的竞争力,助力欧洲与美国制造业在绿色氢能领域的发展。Electric Hydrogen的首席执行官Raffi Garabedian强调,Ingeteam的电力转换技术有助于突破性能与成本的限制。双方通过优化系统组件,将项目总成本降低了60%。Ingeteam的首席执行官Adolfo Rebollo表示,合作将利用其电力电子经验,支持全球客户降低成本并提升能源独立性。
LS Eco Energy正与越南工业贸易部合作,确保稀土供应链并拓展电力基础设施合作。2月25日,双方在首尔举行会议,越南工贸部长及多位政府和企业代表出席,讨论了合作计划。越南稀土储量丰富,但采矿权管控严格,企业需与政府深度合作。此外,LS还计划参与越南的电力基础设施建设,越南计划到2030年将发电能力提升至150吉瓦,LS有望获得大量电网建设项目机会。
LS电气与三星物产在美国合作成立合资企业EnerCrest,推进500MW储能项目开发。该项目原由三星物产可再生能源部门开发,现由EnerCrest接手并进一步推进。LS电气希望通过此次合作提升项目价值,并借助成为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的机会,加速其在北美市场的业务扩张。
国轩高科与韩国SKIE Technology展开合作,旨在拓展其在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市场的影响力,特别是将电池隔膜业务推向北美和欧洲。2月26日,双方在美国签署谅解备忘录,计划利用各自优势满足市场对高效电池的需求。电池隔膜是锂离子电池的关键组件,因环保和政策推动,其需求量大增。SKIET已完成向国轩高科供应隔膜的验证,未来将为其美国伊利诺伊州和欧洲斯洛伐克工厂供货。
钙钛矿叠层电池凭借其高转换效率和产业链兼容性,展现出巨大潜力。其与TOPCon技术结合,相比BC技术更具优势,不仅效率更高,理论极限可达45%以上,还能采用二端设计,完美匹配现有电站和产业链。而BC技术因全背电极设计,只能采用三端或四端方式,存在电站匹配难题。此外,二端叠层电池还具备成本优势,降低了制造成本,使其在实际应用中更具竞争力。
在巴基斯坦国际太阳能展上,爱旭凭借其行业领先的N型ABC组件惊艳亮相。这款组件凭借优异的温度系数、阴影发电优化和抗隐裂性能,完美应对巴基斯坦复杂环境,为当地提供高效可靠的光伏解决方案。爱旭作为BNEF Tier 1制造商,其N型ABC组件量产效率达24.6%,连续24个月蝉联全球组件量产效率榜首,并在巴基斯坦实现多个项目落地。未来,爱旭将继续与伙伴合作,为全球客户提供绿色高效能源支持,助力零碳社会建设。
印尼新首都努山塔拉的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新首都总统府“神鹰宫”造型宏伟,与国徽中的神鹰呼应,象征印尼的历史与荣耀。新首都规划面积2560平方公里,分五阶段开发,强调绿色可持续发展,计划2045年实现零碳目标。目前,新首都项目已装机1MW,采用联塑班皓的高效光伏组件,应用于神鹰宫及多处重要建筑。未来,联塑班皓将继续助力努山塔拉打造绿色智慧城市。
该项目总投资高达85亿元,旨在打造集风光发电、制氢、储能于一体的综合能源系统。具体而言,项目将新建112台风力发电机组,总容量为700MW,以及总装机容量为300MWP的光伏电站。预计年均上网电量将达到风电224万MWh和光伏56.1万MWh。
云南省凭借高达1.04亿千瓦的理论蕴藏绿电量,成为此轮电解铝产能转移的主要受益者。自2017年起,云南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明确提出用三年时间争取电解铝产能达600万吨的目标。文山州被定位为绿色铝谷的核心区,现已建成的电解铝产能占全省的一半,吸引了众多下游企业进驻,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
2月27日,三一硅能非洲铜矿微电网项目成功并网发电。自2024年8月签约后,团队迅速筹备施工,于2025年2月完成建设,展现了“三一速度”。该项目由8MWp光伏、24MWh储能和3MW柴发组成,采用先进储能和能量管理技术,打破传统能源模式,保障能源稳定供应,降低运营成本。预计年发电量超1100万度,减碳8200吨,助力当地矿业绿色发展。这是三一集团践行“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成果,未来将继续拓展海外绿色能源项目。
近日,新鑫矿业召开重点项目推进会,对9个涉及基础建设、工业技改、安全生产、绿色环保等领域的关键项目进行了详细审议。这些项目紧密围绕新疆有色集团的产业布局和新鑫矿业的三年目标任务,旨在形成各项目接续有力、梯次推进的良性循环。其中,喀拉通克公司的150万吨采选技改项目和阜康冶炼厂的高效环保电解槽应用技术改造项目备受瞩目。
吉利汽车2月销量表现强劲,乘用车销量达204910辆,同比增长84%,连续6个月突破20万辆。新能源领域增长迅猛,销量98433辆,同比增长194%,渗透率超48%。银河系列是增长关键,2月销量76132辆,同比增长288%。其中,吉利星愿2月销量28591辆,连续两个月交付超2万辆;吉利银河E5销量11686辆,稳定破万。此外,中国星·高端系列2月销量44702辆,同比增长83%。
近日,储能开发商BW ESS公司与阳光电源宣布在英国南部开通100MW/330MWh的Bramley电池储能系统。该项目采用阳光电源的PowerTitan 2.0电池储能单元,具备3小时持续放电能力。此前,双方还参与了350MW/1750MWh的Hams Hall储能项目。此次投运标志着BW ESS在英国储能市场的重要里程碑,展示了储能技术的先进性和安全性。阳光电源还为Fidra Energy的1.4GW Thorpe Marsh项目提供支持,推动英国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德国莱茵集团(RWE)在哈姆开通230MW/235MWh电池储能系统,标志着其全球储能布局已达1.2GW。项目采用690块锂离子电池,开发成本约1.4亿欧元。莱茵集团还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和德克萨斯州建设多个储能项目。与此同时,德国储能市场蓬勃发展,政府推出电力储能战略,预计到2030年储能系统将增长至15GW/57GWh。Fluence公司指出,2025年德国储能市场将呈现四大趋势:吉瓦级项目上线、4小时储能系统面市、市场潜力巨大、配电运营商加速部署储能。
据CESA储能应用分会产业数据库的不完全统计,该年度美国电池储能新增装机规模达到了11.46GW/31.23GWh,同比分别增长54%和50.9%,创下了历史新高。其中,大规模储能(大储)新增装机占比超过90%,用户侧储能新增装机则主要以户储为主。
2月27日,驻瑙鲁大使吕进主持召开了瑙鲁6兆瓦光伏项目建设推进会。会上,吕进大使指出,该项目是瑙鲁最大新能源发电项目,对缓解电力紧张、推动低碳经济意义重大。尽管面临海运不畅、气候恶劣等困难,承建的中资企业已推进项目至最后冲刺阶段。大使要求企业扛起主体责任,确保安全生产,按期交付并网发电,维护中资企业形象。与会企业表示将按要求高质量完成工程收尾工作,确保项目如期交付。
江苏省政府印发《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若干政策举措》,提出到2035年提前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进入绿色低碳轨道。政策聚焦培育光伏、风电、新能源汽车等绿色低碳产业,前瞻布局氢能、新型储能等未来产业,支持苏州、南京争创国家级先导区。到2030年,节能环保产业规模达1.2万亿元,新型储能和抽水蓄能装机规模达1300万千瓦,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达1亿千瓦,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25%。同时,江苏将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遏制“两高一低”项目发展,加快智能微电网、虚拟电厂建设,落实新型储能价格
2月28日,安徽宿松县生态环境分局公示了安徽中信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该项目位于宿松县经济开发区,总投资1.5亿元,用地面积36000平方米,租赁厂房改造建设。项目分两期,一期主要生产1GW复合材料光伏组件边框和21GW光伏跟踪支架高分子轴承及配套产品,还有500万件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工艺包括玻纤纱的排布、浸涂、拉挤成型等,以及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颗粒的电烘干、注塑等工序。
该项目以太平洋精锻的35兆瓦时储能项目为核心,旨在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面临的能源价格波动与不稳定问题,同时积极响应节能降碳的迫切需求。通过构建“清洁供能-智能调控-绿色制造”的闭环体系,项目将为高能耗制造业探索出一条既经济又环保的转型之路。
近年来,宁夏与中央企业合作紧密,围绕现代煤化工、新型材料、清洁能源等产业布局重大项目。目前,74个项目已开工,完成投资412.5亿元,势头良好。一批项目如风光互补项目、光伏项目等已投产,累计投资51.1亿元,实现互利共赢。同时,37个在建项目稳步推进,18个项目计划年内开工,计划年度投资324亿元。此外,通过平台搭建和股权合作等方式,成功转化落实一批重大项目,涵盖宁夏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领域,总投资超2000亿元,为宁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