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业巨头必和必拓计划最早于今年启动对智利Escondida铜矿的升级投资,该项目是未来十年147亿美元投资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升全球最大铜矿的产能。
洛阳钼业公布2025年一季度生产数据,铜产品产量达17.06万吨,同比增长15.65%;钴产量3.04万吨,同比提升20.68%。受益于产品价格上涨,公司经营指标超预期。
北方稀土宣布2025年第二季度稀土精矿交易价格调整为不含税18825元/吨,较一季度上涨1.1%。此次调价基于市场供需及稀土氧化物价格变动,反映行业动态调整趋势。
铜冠铜箔宣布拟投入2500万元至4000万元回购公司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每股17元。此举旨在稳定市场预期,维护股东权益,展现公司对长期发展的信心。
鹏欣资源发布业绩预告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预计实现同比增长,主要受益于阴极铜产销规模扩大及氢氧化钴市场价格回升。公司产能释放与市场行情改善共同推动业绩提升。
江铜建设近日与越南Song Duong投资公司正式签署阴极铜电解总包项目合同,这是该公司在东南亚市场取得的又一重要突破。该项目涵盖电解系统及配套浇铸设备,标志着中国冶金工程技术在海外市场获得进一步认可。
滇中有色金属公司近日正式启动年度集中检修工作,艾萨炉系统已按计划停机检修。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公司同步维持回转式阳极炉生产线的稳定运行。此次检修采取多项保障措施,确保检修质量与生产进度两不误。
秘鲁国家矿业协会最新预测显示,2025年该国铜产量有望实现2-4%的增长,达到279万至285万公吨。为提升产业竞争力,秘鲁政府正简化矿业许可审批流程,同时积极应对国际贸易政策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
智利矿业部门近日就美国可能实施的铜产品关税政策作出回应,认为当前10%的关税水平将有助于保持该国铜产品的价格竞争力。业内人士分析,全球铜贸易路线可能因关税政策调整而发生变化,短期内或影响市场需求表现。
英美资源集团近日敦促智利政府加快矿业许可证审批流程,以扩大铜矿开采规模。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加速推进,铜资源需求持续攀升,智利作为重要产铜国面临提升供应能力的迫切需求。矿业企业建议通过基础设施共享等创新模式提高产能效率。
中金岭南渣选分厂近日完成Ⅲ系列关键设备系统性检修工作,重点对球磨机、浮选槽、砂泵机组等核心设备进行维护升级。此次检修采用四项平行作业策略,消除设备隐患90余项,显著提升设备运转效率,为二季度生产稳定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武铜三期工程目前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中间矿堆建设正加紧施工。该项目作为矿石中转枢纽,已完成平基、边坡治理及地下通廊建设,目前正推进钢结构棚及地上通廊施工,预计5月中旬全面竣工。工程投用后将提升矿石储运效率,助力武铜产能优化。
洛南环亚源铜业有限公司近日启动回转窑系统升级改造工程,旨在提升固废处理能力及环保水平。该回转窑自2019年投产后日处理量达600吨,但随着技术进步,部分设备已无法满足当前需求。此次改造将优化生产效率,强化环保性能,助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华阳集团在一季度展现出了稳健的发展态势。原煤产量达到993.6万吨,超出原定计划进度5%,显示出集团在传统能源领域的强大生产能力。其中,一矿的商品煤产量更是突破177.6万吨,创下近三年来的最佳记录。
青海桥头铝电此次技改项目的核心在于引入先进的600kA电解槽技术,相较于传统电解槽,该技术具有更高的能效比、更低的能耗以及更环保的生产过程,符合国家对于绿色低碳发展的战略导向。项目实施后,不仅将大幅提升公司的铝产品产量,还将显著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截至3月31日,中条山集团与北方铜业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利润、营业收入、矿山处理矿量、铜精矿含铜量等关键指标均超额完成季度目标,其中利润完成年度考核指标的23.72%,营业收入完成24.54%,矿山处理矿量与铜精矿含铜量分别完成年计划的27.33%和27.59%。冶炼板块实现持续稳定生产,阴极铜产量完成年计划的25.52%;稀贵金属生产更是创下历史新高,金锭与银锭产量分别完成年计划的28.33%和26.17%。
计划分批次交付共计10组设备,具体交货时间与数量将依据招标人订单灵活调整。项目覆盖范围明确,交货地点由招标人指定,确保设备能够精准对接实际需求。招标过程严格遵循公平、公正原则,设定了清晰的资格门槛:制造商需具备相应生产能力及有效营业执照;代理商则需持有制造商针对本项目的唯一授权书,并同样需满足营业执照要求。
根据公告内容,穗恒运A第十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已审议通过相关议案,同意以不超过35,326万元的总投资额推进该项目,并计划成立项目公司——广州恒运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暂定名,具体名称以登记机关核准为准),全面负责项目的建设与运营。
硅基负极材料作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关键突破点,其产业化进程备受业界瞩目。特别是在消费电子领域,硅碳负极电池正逐步成为高端智能手机的主流配置。供应链消息透露,苹果公司即将推出的首款折叠屏手机将搭载由宁德新能源独家供应的硅碳负极电池,其电池容量高达5000mAh以上。
4 月 8 日,工信部发布 2025 年工业和信息化标准工作要点,强调加快先进光伏、新型储能、高性能锂电池等重点产品分级分类标准制修订,加强智能光伏、锂电池回收利用等关键技术标准攻关。同时,开展稀土、超硬材料、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风电装备等产业标准研制,完善 5G 标准体系。此外,工信部还将开展元宇宙、脑机接口、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标准研究,为新兴产业提供指引,推动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标准体系完善,促进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高纯石英矿是指经选矿、提纯后,二氧化硅纯度不低于99.995%,杂质、包裹体含量满足半导体、光伏等高新领域应用要求的岩石。近年来,我国在河南东秦岭、新疆阿勒泰等地发现多处高纯石英矿,多家企业和科研单位成功获得4N5级以上中试产品,部分样品达到4N8级,标志着我国在高纯石英矿调查评价、资源勘查、深度提纯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4 月 9 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发布《关于推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的指导意见》。通知指出,将谋划布局重力储能、压缩空气储能、氢储能等项目,依托绿电氢氨醇装备市场,引进制氢电源、氢能储运加等装备制造项目,完善氢能装备制造产业链。同时,利用绿电资源优势,在多伦县等地区规划建设绿电制氢氨醇项目,打造产业园区,并谋划建设输氢管道,实现绿氢远距离、大规模输送。锡林郭勒盟设定了 2025 年至 2030 年的分阶段制氢、制氨、制醇能力目标,致力于成为国内重要的绿电制氢产业基地,推动区域经济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4月2日,山西省能源局发布《山西省2025年能源转型与生态治理风光示范基地总体方案》。方案提出以采煤沉陷区、盐碱地、沙地等“三类土地”为重点,规划建设3~5个省级风光示范基地,推动新能源开发与生态环境治理相结合。示范基地规模原则上不低于100万千瓦,项目须在下达建设计划2年内建成投产,且全生命周期不得转让。这一举措将有效利用闲置土地资源,提升新能源发电能力,促进生态环境修复与改善,为能源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在2025国际氢能大会上,一系列氢能新产品、新技术亮相,包括“可换氢”重卡、智能加氢机器人、氢动力无人机和海水制氢装备等。我国氢能产业在“制储输用”各环节发展态势良好,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海洋氢能作为战略性命题,首个海洋氢氨醇一体化项目在山东烟台完工,标志着海上制氢技术全链条突破。未来,我国将从多维度推动氢能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加速氢能开发利用,助力能源转型与海洋强国建设。
4 月 3 日,广东科创新能源产业集团光伏发电&储能项目在科创新型储能产业园开工。项目光伏发电规模 1.5MW,储能总规模 3.579MWh,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储能峰谷套利模式,降低园区用电成本,提高新能源利用效率。项目配备 13 套科创浸没式液冷系统和 1 套光储混合系统,由珠海博创新能源有限公司建设。科创集团提供源网荷储一站式解决方案,整合新能源与储能技术,提升电网稳定性。2025 年,科创集团推出“EPC+O+F”模式,打通能源应用闭环,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绿电解决方案,引领绿色电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日,海得利兹与国际清洁能源企业 Aladdin Clean Energy 正式签署采购协议,其自主研发的小型甲醇重整制氢机 MH-5 首次出口海外。MH-5 具有小型化、可移动、成本可控及方便集成等特点,使用甲醇水溶液为原料,可产出纯度为 70% 的氢气或 95% 的可燃气,产氢量 1—5 Nm³/h 可调。该设备适用于汽柴油内燃机、发动机及小型锅炉掺氢燃烧,降本增效 30% 以上,减少碳排放 50%。此次合作标志着海得利兹在国际氢能市场取得重要突破,推动传统能源清洁化转型。
2025 年 4 月 8 日,鹭岛氢能代表团到访东岳未来氢能公司,双方围绕氢能核心材料技术攻关、产业链协同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并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此次合作旨在整合双方资源与技术优势,加快推进质子交换膜等关键材料的国产化进程,打破国外技术垄断,降低生产成本,提升我国氢能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为我国氢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4 月 4 日,上海市发展改革委等 5 部门发布《上海市大宗商品贸易转型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5 - 2027 年)》。方案提出支持建设氢基绿色能源交易平台,优化绿氢、绿氨、绿色甲醇等交易方式,建立健全认证、标准和交易机制,支持国内外企业参与交易,扩大交易规模。到 2027 年,上海大宗商品贸易规模将突破 10 万亿元,“上海价格”影响力持续提升,基本形成功能完备、服务优质、开放融合、保障有力且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大宗贸易服务体系。
4 月 7 日,东方锅炉党委书记、董事长林光平率队深入东方氢能产业园,开展专项安全检查与工作督导。林光平重点检查了制氢实验室、试验场所、生产线等生产研发区,详细询问设备投运策划方案与实施进展,全面检查生产试验设备的风险源辨识、评估及控制措施落实情况,并要求责任部门确保风险可控、隐患清零。他还专项督查园区食堂运营,强调食品安全重要性。针对产业园后续建设与运营工作,林光平提出明确要求,包括优化在建厂房工艺布局,科学统筹 PEM 制氢系统规划建设,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全面推进精益化管理。
4月9日,法国纳博讷市市政府秘书长让·勒内·勒努瓦一行考察蓝昆氢能,双方就风电离网直接制氢技术与合作方向深入交流。蓝昆氢能董事长张浩详细介绍了方形常压电解制氢系统技术路线及适配不稳定电源离网制氢的优势,还展示了常压制氢系统在海上风电直接制氢的安全性、便捷性与高效性。法方对蓝昆氢能技术表现出浓厚兴趣,双方就技术卡点及突破方向深入探讨,此次交流为中法新能源离网制氢合作搭建了桥梁,蓝昆氢能源将携手国际伙伴,为全球新能源事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