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传统的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长的寿命,被广泛认为是下一代电池技术的重要突破。山西华钠芯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华钠芯能”)作为一家专注于新能源领域的高科技企业,一直致力于研发和生产新型电池产品。方形钠离子电芯是该公司最新推出的产品之一。
稀土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其广泛应用于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领域,对于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福建是中国稀土资源的主要产地之一,稀土新材料产业在该省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然而,由于技术门槛较高、产业链配套不完善等因素,稀土新材料产业在福建省发展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近日,省工信厅、财政厅对《福建省稀土及关联产品生产应用奖励办法》进行修订,联合印发了《福建省稀土新材料生产应用奖励办法》,鼓励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福建稀土新材料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2月,南京某小区发生了一起由电动两轮车引发的火灾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起事件再次提醒了人们对于电动两轮车安全性的重视和关注。随着电动两轮车的普及和使用量的增加,安全问题逐渐凸显出来。频发的安全事故不仅对人身安全造成威胁,也给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带来了挑战。因此,如何提高电动两轮车的安全性能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比亚迪旗下的弗迪电池抓住了时机,决定将乘用车的研发成果应用到两轮车领域。他们大力开发钠离子电池,希望通过这项技术的应用,为电动两轮车的安全性能带来新的突破。
近年来,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日益重视,电动汽车逐渐成为了解决交通污染和能源依赖性的重要选择,而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能源储存技术也备受关注。2023年6月,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向蔚来汽车交付了360Wh/kg锂电池电芯,标志着锂电池技术在能量密度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2024年3月25日,上汽旗下智己汽车披露,行业首个准900V超快充固态电池即将量产上车;4月2日,太蓝新能源也宣布,在“车规级全固态锂电池”的研发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成功制备出实测能量密度达到720Wh/kg的超高能量密度体型化全固态锂金属电池。
近期,贵州省将加大在新能源电池材料领域投入力度,推动新能源汽车电池产业的发展。通过引进优质企业和技术,提升本地产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加速形成具有影响力的电池材料产业集群。
4月3日下午,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人民政府与青海丽豪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英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举行了一个重要的项目签约仪式。这个项目是晶硅全产业链项目,总投资达到了570亿元,最终选择包头达茂零碳园区作为其落户地。晶硅全产业链项目是一个非常具有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项目,这个项目的建设将为包头市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包头市成为新能源领域的重要中心城市。
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一家知名的铝加工企业,近日公布了第一季度的生产数据。根据报告显示,西南铝的铝加工材产量同比增长了21.4%,这是一个非常可喜的成绩。
近日,先进铝合金技术协同创新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理事会议在北京召开。来自国内先进铝合金创新链、产业链的36家高校、科研院所、材料生产企业、应用单位的106位代表参加会议。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产业的飞速发展,锂电池行业成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然而,在这一行业蓬勃发展的背后,废旧电池回收再利用的问题亟待解决。调查发现,由于入行门槛较低、回收主体分散,一些资质不全的小作坊和小工厂滥竽充数,擅自回收拆解锂电池并进行粗加工,给公共安全埋下了隐患。面对这一现状,我们迫切需要加强废旧锂电池回收再利用的监管。
据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透露,该所的研究员李瑛和唐奡领导的团队在新型低成本铁基液流电池储能技术研究领域取得了新的进展。他们的研究以铁负极氧化还原反应可逆性为切入点,通过调控电极界面缺陷和极性溶剂的设计,成功实现了充放电过程中铁单质在电极纤维表面的均匀沉积和溶解。
4月3日,江苏常矿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与印尼国轩绿色能源应用有限公司在南京举行了一次交流座谈,并正式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的代表分别是江苏常矿供应链中心总监孔增强和国轩高科亚太业务板块印尼基地副总经理兰佳琪。
日前,从中国移动湖北公司获悉,他们成功助力武钢大冶铁矿实现了5G无人驾驶电机车在矿山中的应用。这一突破性的进展使得360米井下的无人驾驶电机车实现了自动运输和自动卸矿,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减少了人员伤亡风险,为矿山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废旧锂电池一直以来都是环境污染的隐患,因此如何处理废旧锂电池成为了一个世界范围内的难题。个旧圣比和实业有限公司凭借其智能化技术和先进的处理设备,成功地开创了废旧锂电池的“重生之旅”。近日,个旧圣比和实业有限公司的锂电池正极关键材料生产基地项目一期项目进入试生产阶段,标志着更多“退役”锂电池将在这里实现变废为宝。
近年来,白银区紧紧围绕“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发展思路,充分依托丰富的金属资源和原材料优势,与白银有色集团携手合作,共同努力打造有色金属加工产业链,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作为一个拥有丰富金属资源的地区,白银区一直以来都在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不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而白银有色集团作为该地区的龙头企业,具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和丰富的行业经验,成为了白银区发展有色金属加工产业的重要支撑。
磷酸铁锂是一种重要的电池材料,其在电动汽车、储能设备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近日,一家专注于矿产资源开发和新能源材料生产的企业——四川蜀能矿产有限责任公司,5万吨/年磷酸铁锂新材料项目正式投产,标志着该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该项目计划于4月6日开始首次发货,向客户进行产品交付。
选矿技术是矿业开发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它通过对矿石进行分选和提纯,从而使矿石中有用矿物的含量增加,同时对无用矿物进行去除。选矿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矿石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一起来看看在矿石开发和矿石加工过程中常常采用的四种技术。
SBR作为一种粘合剂,其主要功能是将石墨颗粒粘结在一起,形成坚固的负极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辅材之一,SBR虽然用量极少 (仅用于石墨负极材料的匀浆和涂布),但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涂布过程中,SBR通过与石墨颗粒相互作用,使得石墨颗粒能够均匀地分布在电极上,并且保持良好的粘结性。
据外电4月5日消息,赞比亚财政部长Situmbeko Musokotwane周五表示,预计到2026年,该国铜产量可能会升至约100万吨,这得益于对扩大矿山生产的投资,包括对First Quantum拥有的矿山的投资。
内蒙古包头市作为中国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近年来在光伏、新能源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然而,与此同时,围绕这些重大项目的投融资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为了保障投融资环境的安全稳定,包头市采取了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的措施。近期,包头市公安局推出服务保障重大项目十项措施,重点摸排项目征地、拆迁、拖欠工资、环境保护、建设安全方面的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一起来看详细内容。
固态电池是目前电动汽车领域关注的热门技术之一,其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更长的使用寿命和更快的充电速度等优势,被认为是未来电动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然而,固态电池的研发一直面临着技术难题,如固态电解质的稳定性、电池制造工艺的复杂性等。
近日,印度石油公司(Indian Oil Corporation)在最新的一份声明中宣布与松下能源(Panasonic Energy India)达成了一项重要的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将共同投资建立一家合资企业,以满足印度国内不断增长的电动车需求,并在印度境内生产锂离子电池。这一新的合资企业将使印度能够大规模生产锂离子电池,为当地电动车制造商提供稳定和可靠的电池供应。同时,这也是印度石油公司进一步拓展其业务领域的积极举措,迈向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发展。
电动车是未来交通出行的主要趋势之一,而动力电池是电动车的核心技术。近日,宁德时代集团与云南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交流座谈,并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宁德时代监事会主席、生态委员会主席、区域管理总裁吴映明,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胡均出席并讲话,集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郭曙光主持座谈会暨签约仪式。宁德时代重卡及工程机械事业部副总经理孙亚男与郭曙光代表双方签约。两家公司的合作将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电动车的性能和续航里程的提升,让更多消费者选择电动车,进一步推动清洁能源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兴产业迅速崛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改变。而这些新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新材料的支持。新材料是指具有先进性、高性能和功能性的材料,能够满足新兴产业对于材料性能的需求。这些新材料不仅能够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还能推动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三次参加团组活动,都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正在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那么,什么是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指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等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因素。通过引入新技术、新模式、新理念等改变传统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新质生产力为各行各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近年来,锂电池产业成为中国新兴的热门行业之一。作为全球最大的锂电池生产国家,中国的锂电巨头们一直在不断扩大市场份额,推动着该行业的发展。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稳定和市场需求的减少,中国的锂电巨头们面临了利润下滑的压力。然而,这并没有让他们退缩,相反,他们正计划在市场上占据更大的份额。
随着全球清洁能源发展的推动,储能电池市场呈现出巨大的增长潜力。然而,市场上供应商的数量激增导致了产能过剩的问题,使得各家企业面临着巨大的价格竞争和利润压力。同时,技术进步的迅猛发展也让新的竞争者不断涌现,加剧了市场竞争的残酷性。
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购买了电动汽车,同时也面临着电池寿命问题。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在2024年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指出,未来8年将有大量的新能源汽车电池质保到期,解决电池寿命问题刻不容缓。
工业强国必然是材料强国,这一观点在如今的经济发展中愈发得到验证。新材料作为支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基础,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新能源行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硅基新材料作为新能源的上游原材料,对于新兴产业的发展以及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硅基新材料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为原材料,中游涵盖多种硅基材料,下游则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光伏、新能源等领域。其中,光伏硅料作为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原材料,被誉为光伏产业链中的“黑金”。
随着新能源产业的迅猛发展,锂电池作为一种新能源,其产能和应用也在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得到扩大。然而,锂电池的生产过程所产生的废水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锂电池生产过程中,废水的成分非常复杂,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无机盐和重金属等物质。其中,重金属和有毒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具有潜在的危害。因此,废水需要经过一定的处理才能安全排放至下游的污水处理厂。
碳酸锂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新能源电池和玻璃陶瓷等行业。在过去几个月中,碳酸锂价格从高位的“雪崩”,回落至10万元/吨并维持稳定。然而,随着新能源汽车终端销售在3月份全面回暖,碳酸锂市场出现了一些变化。进入3月份后,碳酸锂走出一波反弹行情,叠加3月新能源汽车终端销售全面回暖,沉寂已久的碳酸锂赛道似乎看到了久违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