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金属结构工程分公司承建的华通安哥拉电解铝项目迎来关键节点——作为核心设施的新鲜氧化铝仓与含氟氧化铝仓主体钢结构顺利完成封顶。这一里程碑标志着项目正式进入设备安装与调试阶段,为后续电解铝生产线全线贯通奠定基础。
该项目坐落于安哥拉本戈省西北部巴拉杜丹德地区的奥德工业园,是中国企业在非洲有色金属领域的重要布局。中国二十二冶金属结构公司承担了电解车间、110千伏供电开关站、整流系统、铸造车间等核心生产设施及配套工程的建设任务。项目建成后,将形成从氧化铝存储到电解铝生产的完整链条,预计年产电解铝12万吨,直接推动安哥拉矿业资源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化,同时助力中国二十二冶集团在全球有色金属工程市场的业务版图扩张。
面对海外施工的复杂环境,项目团队通过精细化管控突破技术瓶颈。针对仓体结构跨度大、构件单体重达28吨、高空作业面狭小等挑战,施工方创新采用"仓锥体四等分模块化吊装"技术,将整体结构拆解为可地面预拼装的单元,配合高空精准定位组拼,使单日吊装效率提升40%。同时,通过BIM技术建立三维模型,提前模拟施工流程,优化20余处碰撞节点,减少返工率。在安全管理方面,项目部实施"网格化"责任分区,对30米以上高空作业实行双人监护制,累计开展安全培训48场次,实现12万工时零事故。
作为安哥拉华通铝产业园的首期工程,该项目总投资2.5亿美元,规划分五期在8至10年内完成全产业链建设。从氧化铝制备到铝制品深加工的纵向整合,将使园区成为非洲重要的铝产业基地。此次钢结构封顶的氧化铝仓作为原料存储中枢,设计容量达5万吨,采用双层保温结构与智能通风系统,可有效控制物料湿度与温度,确保电解工艺稳定性。配套建设的110千伏变电站采用双回路供电设计,配备智能微机保护装置,为电解槽持续稳定供电提供双重保障。
该项目在属地化合作方面亦取得突破。施工高峰期聘用当地员工超300人,通过"师徒制"培训模式培养焊工、起重工等技能人才86名。同时,项目部与罗安达大学共建材料实验室,联合开展氧化铝仓防腐涂层研发,相关成果已申请3项国际专利。随着主体结构完工,项目即将进入电解槽筑炉、母线安装等关键工序,预计2025年下半年正式投产,届时将形成年产12万吨电解铝的生产能力,为安哥拉创造直接就业岗位1200个,带动上下游产业产值增长超5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