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原理
通过高温燃烧分解与化学显色反应实现元素定量分析:碳、硫元素采用高频红外吸收技术,样品在富氧环境中燃烧生成CO₂与SO₂,红外检测器根据特定波长吸收特性计算含量;其他元素(如Si、Mn、P、Cr、Ni等)则通过机外溶样生成有色络合物,利用光电比色法结合朗伯-比尔定律,在400-800nm波长范围内完成测定。
应用范围
冶金与铸造:检测普碳钢、低合金钢、生铸铁等材料中的碳、硫、硅、锰等元素,优化炼钢工艺与合金配比。
材料科学:分析有色金属、陶瓷原料、矿物粉体中的微量元素,支持新材料研发与质量控制。
质检与科研:应用于产品质检所、高校实验室,进行金属材料成分分析、失效分析以及地质样品检测。
环境监测:测定土壤、水体中的重金属含量,辅助污染溯源与治理方案制定。
产品技术参数
该设备具备宽量程与高精度特性:碳检测范围0.001%-10.00%,硫0.0005%-0.5000%,硅0.10%-5.00%,锰0.10%-15.00%,磷0.005%-0.80%,铬0.01%-25.0%,镍0.01%-30.0%,其他元素可扩展至稀土、镁、钛等。分析误差符合GB223.3-1988、GB223.68-1997等国家标准,碳硫精度优于0.001%,多元素分析重复性误差≤±0.5%。设备采用19英寸标准机箱设计,内置品牌电脑与彩色触摸屏,支持中英文双语操作,数据存储容量达10万组,可导出Excel格式报告。供电要求为220V/50Hz,功率1.5kW,环境适应性为5-40℃、相对湿度≤85%。
产品特点
多元素联测与自动化:集成红外碳硫分析与光电比色分析模块,支持碳、硫、硅、锰等15种元素同步检测,自动完成取样、燃烧、检测与数据处理,减少人工干预。
高精度与稳定性:采用衍射光栅数码电机波长可调光学系统,波长调整精度优于1nm,结合专利冷光源与进口光电元件,确保长期稳定性与低检测限。
智能化操作与数据管理:内置99条标样曲线存储功能,支持回归分析建立曲线方程,数据可长期保存并追溯,兼容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
模块化与扩展性:提供多通道比色箱接口,用户可根据需求扩展至双比色箱系统,通道数最多达30个,满足复杂样品检测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