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术频道 >

> 选矿技术

> 全自动弹簧立定长度分选机

全自动弹簧立定长度分选机

648   编辑:中冶有色技术网   来源:诸暨迈思特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2024-05-21 15:07:34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全自动弹簧立定长度分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全自动弹簧立定长度分选机包括:

机架;

传输组件,所述传输组件设置在机架上,所述传输组件上设置有容置座,所述容置座可容置弹簧;其中,所述传输组件可活动传输,以使得所述容置座具有一个运动轨迹;

立定组件,所述立定组件设置在机架上,且所述立定组件作用在传输组件的容置座上;

以及

测长组件,所述测长组件相对于传输组件设置在立定组件的后方,所述测长组件包括:测长基座,所述测长基座连接在所述机架上,且所述测长基座设置在传输组件的一侧;

升降件,所述升降件设置在测长基座上,且所述升降件可升降;以及测量头,所述测量头设置在升降件上,且所述测量头上设置有感应器,所述感应器可检测长度,通过升降件使得测量头上的感应器升降;

其中,所述感应器位于所述容置座的运动轨迹的上方,通过感应器使得容置座上容置的弹簧被检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弹簧立定长度分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座为上下贯通状,所述全自动弹簧立定长度分选机还包括: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

固定限位板,所述固定限位板固定设置在传输组件的下方,且所述固定限位板对应所述传输组件的容置座设置,通过固定限位板使得容置腔的下端面被支撑;此外,所述固定限位板上具有通槽,所述通槽对应容置腔,通过通槽使得容置腔内的弹簧向下掉落;

活动限位板,所述活动限位板可活动,所述活动限位板作用在固定限位板的通槽处,通过活动限位板使得容置腔的下端面被支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弹簧立定长度分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限位板至少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活动限位板对应两个容置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弹簧立定长度分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头还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连接设置在升降件上;

顶升件,所述顶升件位于容置座的上方,所述顶升件活动连接在固定座上,且所述顶升件相对于固定座可活动升降;

其中,所述感应器位于所述顶升件的上方,且所述感应器固定连接在固定座上;所述感应器作用在顶升件上,并通过顶升件使得感应器间接检测到容置座上的弹簧的长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自动弹簧立定长度分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器和顶升件设置在同一竖直线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弹簧立定长度分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组件具体为一转盘结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弹簧立定长度分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全自动弹簧立定长度分选机还包括:

投料组件,所述投料组件设置在机架上,且所述投料组件相对于传输组件位于测长组件的前方;且所述投料组件对应所述容置座,通过投料组件将弹簧置入容置座中;

上料组件,所述上料组件和所述投料组件连通;通过上料组件将弹簧输送到投料组件中。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弹簧立定长度分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定组件设置有至少两个,且两个立定组件间隔设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全自动弹簧立定长度分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定组件包括立定头,所述立定头可升降,所述立定头位于所述容置座的运动轨迹的上方,并通过立定头使得容置座内的弹簧被立定。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全自动弹簧立定长度分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座竖向容置弹簧,以使得弹簧的高度和弹簧的长度相关联。

说明书: 一种全自动弹簧立定长度分选机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弹簧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弹簧立定长度分选机。

背景技术[0002] 弹簧在生产出来后需要进行一次或多次的立定操作,以使得弹簧的长度稳定在一定的高度,使得弹簧在使用过程中承载稳定。

[0003] 在实际过程中,对弹簧施加相同的压力进行立定后,弹簧的立定长度还是会存在差异,这时需要对立定后的弹簧进行分级处理,以使得出厂的同类弹簧几何尺寸一致。目前

分级处理是在立定之后进行,导致弹簧需要在立定机和分选机上倒腾,影响成品效率。

[0004] 所以,现有技术的技术问题在于:立定机没有立定长度分选功能。发明内容[0005]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全自动弹簧立定长度分选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立定机没有立定长度分选功能的技术问题;达到立定机可进行立定长度分选的技术效果。

[0006]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全自动弹簧立定长度分选机,所述全自动弹簧立定长度分选机包括:

[0007] 机架;[0008] 传输组件,所述传输组件设置在机架上,所述传输组件上设置有容置座,所述容置座可容置弹簧;其中,所述传输组件可活动传输,以使得所述容置座具有一个运动轨迹;立

定组件,所述立定组件设置在机架上,且所述立定组件作用在传输组件的容置座上;以及测

长组件,所述测长组件相对于传输组件设置在立定组件的后方,所述测长组件包括:测长基

座,所述测长基座连接在所述机架上,且所述测长基座设置在传输组件的一侧;升降件,所

述升降件设置在测长基座上,且所述升降件可升降;以及测量头,所述测量头设置在升降件

上,且所述测量头上设置有感应器,所述感应器可检测长度,通过升降件使得测量头上的感

应器升降;其中,所述感应器位于所述容置座的运动轨迹的上方,通过感应器使得容置座上

容置的弹簧被检测。

[0009] 作为优选,所述容置座为上下贯通状,所述全自动弹簧立定长度分选机还包括: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限位板,所述固定限位板固定设置在传输组件的下方,且

所述固定限位板对应所述传输组件的容置座设置,通过固定限位板使得容置腔的下端面被

支撑;此外,所述固定限位板上具有通槽,所述通槽对应容置腔,通过通槽使得容置腔内的

弹簧向下掉落;活动限位板,所述活动限位板可活动,所述活动限位板作用在固定限位板的

通槽处,通过活动限位板使得容置腔的下端面被支撑。

[0010] 作为优选,所述活动限位板至少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活动限位板对应两个容置腔。[0011] 作为优选,所述测量头还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连接设置在升降件上;顶升件,所述顶升件位于容置座的上方,所述顶升件活动连接在固定座上,且所述顶升件相对于固

定座可活动升降;其中,所述感应器位于所述顶升件的上方,且所述感应器固定连接在固定

座上;所述感应器作用在顶升件上,并通过顶升件使得感应器间接检测到容置座上的弹簧

的长度。

[0012] 作为优选,所述感应器和顶升件设置在同一竖直线上。[0013] 作为优选,所述传输组件具体为一转盘结构。[0014] 作为优选,所述全自动弹簧立定长度分选机还包括:投料组件,所述投料组件设置在机架上,且所述投料组件相对于传输组件位于测长组件的前方;且所述投料组件对应所

述容置座,通过投料组件将弹簧置入容置座中;上料组件,所述上料组件和所述投料组件连

通;通过上料组件将弹簧输送到投料组件中。

[0015] 作为优选,所述立定组件设置有至少两个,且两个立定组件间隔设置。[0016] 作为优选,所述立定组件包括立定头,所述立定头可升降,所述立定头位于所述容置座的运动轨迹的上方,并通过立定头使得容置座内的弹簧被立定。

[0017] 作为优选,所述容置座竖向容置弹簧,以使得弹簧的高度和弹簧的长度相关联。[0018]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0019] 1、本申请实施例中,先通过传输组件将弹簧传输到立定组件的下方,利用立定组件对弹簧进行立定,再通过传输组件将弹簧传输到测长组件的工作位;利用测长组件中的

升降件带动测量头下降到一定高度,以使得测量头检测到弹簧上端的距离,以推算出弹簧

的立定长度是否合格。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立定机没有立定长度分选功能的技术问题;达到

立定机可进行立定长度分选的技术效果。

[0020] 2、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上料组件和投料组件,使得成堆的弹簧可以自动化的置入传输组件的容置座上,提高本装置的检测效率,进一步降低对人力的需求。

[0021] 3、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感应器的下方设置一个顶升件,升降件带动顶升件向下运动的过程中顶升件会接触弹簧,利用顶升件拍实弹簧在容置腔内,保证弹簧的底面和

容置腔的底面贴合接触,保证此时感应头测量的数据精准。

附图说明[0022]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全自动弹簧立定长度分选机的轴测向结构示意图;[0023]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全自动弹簧立定长度分选机的去除罩体后的轴测向结构示意图;

[0024] 图3为图2状态下的俯视图;[0025] 图4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0026]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测长组件的轴测向结构示意图;[0027]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测长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0028] 附图标记:1、机架;2、传输组件;21、容置座;3、上料组件;4、投料组件;5、立定组件;6、测长组件;61、测长基座;62、升降件;63、测量头;631、固定座;632、顶升件;633、感应

器;634、复位件;64、限位件;641、固定体;642、活动体;7、限位组件;8、出料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0029] 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

间接连接(联接)。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

“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

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

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

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30]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

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

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

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31]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全自动弹簧立定长度分选机,先通过传输组件2将弹簧传输到立定组件5的下方,利用立定组件5对弹簧进行立定,再通过传输组件2将弹簧传输到

测长组件6的工作位;利用测长组件6中的升降件62带动测量头63下降到一定高度,以使得

测量头63检测到弹簧上端的距离,以推算出弹簧的立定长度是否合格。解决了现有技术中

立定机没有立定长度分选功能的技术问题;达到立定机可进行立定长度分选的技术效果。

[0032]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

用于限定本申请。

[0033] 一种全自动弹簧立定长度分选机,参考说明书附图1?3;全自动弹簧立定长度分选机包括:机架1、传输组件2、上料组件3、投料组件4、立定组件5、测长组件6、限位组件7以及

出料组件8。其中,投料组件4、立定组件5、测长组件6以及限位组件7沿传输组件2的运动轨

迹依次间隔设置,优选为等间隔设置,以使得传输组件2每一次暂停,各个组件都对应一个

容置座21;上料组件3配合投料组件4将弹簧有序的放入传输组件2的容置座21上;立定组件

5对装弹簧的容置座21进行立定,使得测长组件6检测的是弹簧的立定长度;测长组件6在对

容置座21上的弹簧进行测长后,对测长数据进行归类,并根据测长数据控制限位组件7将容

置腔的下端面支撑撤除,以使得容置腔内的弹簧下落到出料组件8中。

[0034] 机架1,机架1作为本装置的骨架,用来支撑各个组件。优选机架1上设置罩体,罩体为透明装的可开合式罩体,利用罩体可以为本装置提供一个封闭的工作环境。在一个实施

例中,机架1为框架结构,框架结构的上端面设置一块台面板。

[0035] 传输组件2,用来将弹簧在各个组件之间依次转运。传输组件2设置在机架1上,传输组件2上设置有容置座21,容置座21为上下贯通状,利用限位组件7来支撑容置座21的下

端面,使得容置座21可容置弹簧;其中,传输组件2可活动传输,以使得容置座21具有一个运

动轨迹。需要来说,容置座21固定设置在传输组件2上,且容置座21的上端面具有一个内凹

的容置腔,利用容置腔来容置弹簧。其中,优选容置座21竖向容置弹簧,以使得弹簧的高度

和弹簧的长度相关联。在一个实施例中,传输组件2具体为一转盘结构,该转盘结构可以按

一个方向转动,且可以在转动一定幅度后停止,以便于容置座21和弹簧处于静止装置。

[0036] 投料组件4,投料组件4设置在机架1上,且投料组件4相对于传输组件2位于测长组件6的前方;且投料组件4对应容置座21,通过投料组件4将弹簧置入容置座21中。需要说明

的是,投料组件4的本质为一个限料器,用来逐个解除弹簧的位置限定,以使得弹簧投入到

容置座21上。

[0037] 上料组件3,上料组件3和投料组件4连通;通过上料组件3将弹簧输送到投料组件4中。在一个实施例中,上料组件3可以是振动上料器,依靠振动的原理将弹簧按一定的顺序

对外输出。

[0038] 立定组件5,立定组件5相对于传输组件2设置在测长组件6的前方,立定组件5包括立定头,立定头可升降,立定头位于容置座21的运动轨迹的上方,并通过立定头使得容置座

21内的弹簧被立定。在一个实施例中,立定组件5至少设置有两个,以确保对弹簧的立定效

果。

[0039] 测长组件6,参考说明书附图4?6;测长组件6包括:测长基座61、升降件62以及测量头63。测长基座61连接在机架1上,且测长基座61设置在传输组件2的一侧;升降件62设置在

测长基座61上,且升降件62可升降;测量头63设置在升降件62上,且测量头63上设置有感应

器633,感应器633可检测长度,通过升降件62使得测量头63上的感应器633升降;其中,感应

器633位于容置座21的运动轨迹的上方,通过感应器633使得容置座21上容置的弹簧被检

测。需要说明的是,感应器633可以选择激光测距感应器633,通过激光测距感应器633来检

测到某个端面的距离。

[0040] 测量头63包括:固定座631、顶升件632、感应器633以及复位件634。固定座631连接设置在升降件62上;顶升件632位于容置座21的上方,顶升件632活动连接在固定座631上,

且顶升件632相对于固定座631可活动升降。复位件634设置在顶升件632的上方,复位件634

可以伸缩,当复位件634向下对顶升件632作用时,可以有效的使得顶升件632向下复位,以

便于下一次的弹簧长度检测。其中,感应器633位于顶升件632的上方,且感应器633固定连

接在固定座631上;感应器633作用在顶升件632上,并通过顶升件632使得感应器633间接检

测到容置座21上的弹簧的长度。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顶升件632避免感应头受到来自下

方的冲击,同时顶升件632的上下两个端面为平面,使得弹簧和顶升件632的下端接触稳定,

感应头和顶升件632的上端接触稳定。在一个实施例中,感应器633和顶升件632设置在同一

竖直线上,一是使得顶升件632可以依靠自身的重力而向下降,而是使得感应器633可以更

加直观的检测弹簧的长度。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感应器663为一接近开关。

[0041] 限位组件7,限位组件7包括:固定限位板和活动限位板,固定限位板固定设置在传输组件2的下方,且固定限位板对应传输组件2的容置座21设置,通过固定限位板使得容置

腔的下端面被支撑;此外,固定限位板上具有通槽,通槽对应容置腔,通过通槽使得容置腔

内的弹簧向下掉落;活动限位板可活动,活动限位板作用在固定限位板的通槽处,通过活动

限位板使得容置腔的下端面被支撑。需要说明的是,活动限位板至少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活

动限位板对应两个容置腔,以使得本装置可以将不同立定长度的弹簧分选出。在一个实施

例中,活动限位板连接有一个伸缩缸,依靠伸缩缸控制活动限位板相对于通槽的位置关系。

[0042] 出料组件8,出料组件8设置在机架1上,且出料组件8设置在限位组件7的运动范围内。需要说明的是,出料组件8包括多个料筒,每个料筒放置一种立定长度规格的弹簧,达到

在检测弹簧立定长度后,对不同立定长度的弹簧进行分类。

[0043] 工作原理:[0044] 传输组件2带动其上的容置座21运动,当容置座21运动到投料组件4的工作位时,暂停传输组件2,上料组件3配合投料组件4将弹簧置入到容置座21内。

[0045] 传输组件2继续运动,当容置座21带着弹簧运动到立定组件5的工作位时,暂停传输组件2,立定组件5中的立定头向下运动对弹簧进行立定操作。

[0046] 当容置座21带着弹簧运动到测长组件6的工作位时,暂停传输组件2;升降带着测量头63下降一定高度,使得顶升件632受弹簧限制而相对于固定座631上升,且顶升件632的

下端接触弹簧,感应器633工作测量感应器633到顶升件632的上端距离,以获取距离数据,

将这个距离数据和弹簧的长度关联,判断弹簧长度是否合格。在感应器633工作完成之后,

升降件62带着测量头63上升,复位件634向下拍打顶升件632,使得顶升件632向下复位。

[0047] 传输组件2继续运动,当容置座21带着弹簧运动到限位组件7的工作位时,暂停传输组件2;利用限位组件7中的活动限位板和通槽之间分离,使得容置座21的下端面失去支

撑,弹簧从容置座21掉落到出料组件8内。

[0048] 技术效果:[0049] 1、本申请实施例中,先通过传输组件将弹簧传输到立定组件的下方,利用立定组件对弹簧进行立定,再通过传输组件将弹簧传输到测长组件的工作位;利用测长组件中的

升降件带动测量头下降到一定高度,以使得测量头检测到弹簧上端的距离,以推算出弹簧

的立定长度是否合格。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立定机没有立定长度分选功能的技术问题;达到

立定机可进行立定长度分选的技术效果。

[0050] 2、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上料组件和投料组件,使得成堆的弹簧可以自动化的置入传输组件的容置座上,提高本装置的检测效率,进一步降低对人力的需求。

[0051] 3、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感应器的下方设置一个顶升件,升降件带动顶升件向下运动的过程中顶升件会接触弹簧,利用顶升件拍实弹簧在容置腔内,保证弹簧的底面和

容置腔的底面贴合接触,保证此时感应头测量的数据精准。

[0052]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

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0053]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

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声明:
“全自动弹簧立定长度分选机”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标签:
分选机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最新更新技术

报名参会
更多+

报告下载

第二届关键基础材料模拟、制备与评价技术交流会
推广

热门技术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
专利人/作者信息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