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科技成果评价会上,中铝中州铝业有限公司的“大型回转窑承托传动系统优化及循环再造技术研究”技术成果,受到了专家组的高度评价。这项技术的成功,标志着中州铝业在回转窑技术领域取得了国际领先水平的重大突破。
金属矿产资源作为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的战略资产,正受到全球矿业强国的高度重视。中国在技术创新方面投入巨大,优先发展先进高效的采矿技术。文章分析了中国金属矿业部门面临的四类关键技术,并提出了关键技术进步的建议,以确保矿产资源的稳定供应和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峡陆上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和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申请了一项新专利,旨在通过控制光伏电站设备的开关来减少损耗。该技术通过分析历史环境数据,预测未来光照情况,进而优化设备运行,提高能源效率。这项专利有望提升光伏发电的经济效益和环境友好性。
南京苏逸实业有限公司最近申请了一项专利,这项技术涉及到一种储能节点的控制方法,旨在通过中央控制器和存储介质来管理电力调度。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分析用户行为数据和储能节点的运行数据,利用机器学习算法预测电力需求,然后生成并优化调度计划,以最小化电力需求波动和成本。这种方法能够提高能量利用率,实现储能节点的精准和高效管理。
辽宁太阳能研究应用有限公司最近申请了一项专利,这是一种新的储能电池诊断分类方法。这个方法包括将电池置于快速温变试验箱内,进行恒压充电和恒流放电,然后计算电池的放电量和充电量,最后根据这些数据对电池进行分类。这种方法旨在提高电池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新乡市锦盛新材料有限公司最近获得了一项专利,这项名为“一种氢氧化铝进料用吊装装置”的技术,旨在提高进料吊装的效率和便利性。该装置通过龙门架、移动轨、吊装电机等组件,实现了氢氧化铝原料的自动吊装和翻转,不仅减少了人力消耗,还提高了进料的精准度和操作的便利性,从而显著提升了进料吊装的效率。
近日,邦普循环旗下的三家科技公司——湖南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睿邦电池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推动废旧电池回收工艺革新。“一种废旧磷酸铁锂电池粉和废旧三元锂电池粉混合回收工艺”,于2024年12月10日正式公开。
嘉兴诸利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最近获得了一项新专利,这是一种铝合金铸件热处理装置。这个装置通过底座上的加热箱和电动推杆,配合抽风管和喷头,实现了对铝合金铸件全方位加热,提高了加热效果。同时,它还能通过抽气泵和输送管将热气储存,防止热量流失,从而提高热处理的整体效果。
北京金风慧能技术有限公司最近获得了一项关于风力发电的新专利,这项技术涉及到一种超级电容放电装置。这个装置通过多个并联的放电支路,每个支路都包含放电单元和开关单元,由控制单元控制开关单元的通断,以此来高效放电。这项技术不仅提高了放电效率,还缩短了放电时间,对于风力发电领域来说是个不小的进步。
近日,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了一项新专利,涉及基于钙钛矿光伏组件的接线盒系统和光伏系统。该系统通过一个接线盒实现,包括多个连接端和旁路模块,以及电压转换模块,旨在简化接线并处理电池串的输出信号。这项技术有望提高光伏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华电云南石腊光伏电站成功实施全国首例光伏逆变器故障信息采集技术,实现了故障信息从逆变器到网省两级调度监视的全链条上送,有效提升了故障应急处置效率和新能源运行管理水平。中车时代电气深度参与项目,解决了逆变器故障信息量大、格式不统一的问题,将故障录波信息获取时间从2~3天缩短至分钟级,为光伏电站远程集中控制发展树立了新标杆。
英特尔代工服务宣布采用创新的减成法钌互连技术,成功降低芯片内互连线间电容达25%,提升芯片性能。该技术通过新型金属化材料和空气间隙实现微缩进步,有望在未来制程节点中应用,推动半导体技术发展。
河南空天新材料研究院采用先进表面处理技术,显著增强镁合金耐腐蚀性能,提升其在航空航天等关键领域的应用价值,为21世纪绿色工程材料的发展注入新动力。
环球数据公司称,全球清洁能源转型让关键矿产需求飙升。但面临矿产枯竭、资源垄断等地缘和环境挑战,像铜矿业有矿石品位下降问题。很多关键矿产分布集中,大国竞争激烈,这使各国能源转型因矿产短缺面临重重困难。
储热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能源存储方式,以其低成本和高可扩展性对传统锂离子电池构成挑战。Rondo Energy作为行业领导者,计划到2027年实现年产90吉瓦时,有望每年减少千万吨级二氧化碳排放,推动能源存储技术革新。
阿联酋全球铝业公司(EGA)于周一在Al Taweelah隆重举行了破土动工仪式,这标志着EGA为下一代EX冶炼技术精心打造的10个试点电解槽项目正式拉开帷幕。这些试点设施旨在利用EGA在研发及工业4.0领域的深厚底蕴,验证铝行业中顶尖的工业4.0能力。
馆陶县光伏力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近日获得一项新专利,涉及太阳能光伏板组件。该组件具备支撑和调节功能,能够调整太阳能板的工作角度以提高效率。同时,组件配有防护挡板和照明灯带,既保护光伏板免受损伤,又增强夜间可见性,减少意外碰撞。
中国汽车产业在“线控转向”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12月9日,蔚来汽车宣布,其最新车型ET9已获得工信部线控转向技术量产许可,标志着中国首款搭载此技术的车型正式诞生。
毅富能源独立研发的电堆成功实现了400mA/cm²的额定电流密度,将传统锂电池的储能时长从2-4小时延长至10小时。这一技术突破不仅显著降低了液流电池的建造成本,还赢得了业界的广泛赞誉。通过优化电堆中的关键部件,如离子交换膜,毅富能源成功将电堆体积降低约45%,成本降低约40%,同时电解液的利用率也从65%提升至80%左右。
明冠新材正在研发钙钛矿光伏组件专用封装胶膜,目前还在实验室阶段。钙钛矿电池作为第三代太阳能电池,正处在商业化的关键时期。预计到2030年,钙钛矿电池在中国的渗透率将大幅增长至30%,这将极大扩展封装胶膜的市场需求。
2024年12月9日,一场聚焦“颠覆传统技术,引领行业创新”的新产品暨新工艺技术发布会在云南省玉溪市中维红塔大酒店隆重举行。此次发布会由锂电池负极材料制造商河北坤天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携手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吸引了来自政府部门、投资机构、新能源电池行业领军企业、行业研究机构、二级市场研究机构以及财经媒体等领域的近200名嘉宾共襄盛举。
在12月9日至10日期间,湖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组织了一场科技成果评价会,对长沙矿冶院的两项重要创新成果——“退役动力电池智能拆解决策技术与装备研制及应用”和“软磁铁氧体排胶和烧结生产线的研制及产业化”进行了深入评价。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的李阁平课题组在IVB族金属(钛、锆、铪)的相变研究中取得了重要进展。他们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技术,深入研究了扭转变形高纯金属铪中的密排六方结构(HCP)向面心立方结构(FCC)的相变行为,并揭示了这一相变过程的新机制。
近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集成电路学部的郝跃院士团队,在张春福教授和董航博士等人的共同努力下,于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中科院一区TOP期刊,影响因子24.4)上发表了题为“采用双调控策略调节钙钛矿结晶动力学以提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的研究成果。
中国华能集团在钙钛矿电池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自主研发的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转换效率达到26.12%。这一成果由华能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等机构共同研发,技术可广泛应用于电站、光伏建筑一体化和便携式充电等。华能凭借十余年的技术积累,建立了完善的研发平台,并在钙钛矿光伏技术示范应用方面取得进展,为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近日,有色金属行业迎来一项重要技术突破:金川镍钴选矿厂自主研发的尾矿库自动可调控技术水系统正式投运。该技术的成功应用,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行业的平地型尾矿库自动回水难题,展现了金川镍钴选矿厂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强大实力。
随着锂电池储能技术的广泛应用,锂资源的持续供应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盐湖和海水作为锂资源的重要来源,其提锂过程却因锂离子浓度低及大量其他离子的干扰而面临挑战。
在铁矿石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品位仅为7-8%的铁矿石项目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在2014年全球铁矿市场低迷、价格下滑的困境中,如何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成为新疆哈密某磁铁矿石开采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为此,该企业携手世邦集团,通过技术改造升级,实现了生产效益的显著提升。
永仁县的独立共享储能示范项目近日在云南电力市场交易中成交,成为省内首个参与市场化交易的独立储能项目。该项目不仅丰富了电力市场成员,还有助于新能源的消纳和系统调峰能力的提升,推动储能技术的发展和规模化应用。昆明电力交易中心提供了全程服务,有效提高了项目的市场参与效率。
2024年12月6日,曜能科技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宣布了一项重大技术突破:公司自主研发的G12H钙钛矿/晶硅叠层太阳电池组件效率已成功跃升至28.24%。这一卓越成果不仅获得了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权威认证,更刷新了工业级尺寸电池组件的效率世界纪录,彰显了曜能在叠层电池技术领域的深厚底蕴与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