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注汽管柱系统,注汽管柱系统包括:隔热管(10),隔热管(10)的下端延伸至油层的上方;伸缩管(20),伸缩管(20)的上端连接隔热管(10)的下端;第一封隔器(30),第一封隔器(30)的上端连接伸缩管(20)的下端,第一封隔器(30)的下端连接有出汽结构(80);其中,伸缩管(20)和第一封隔器(30)均通过第一密封环(51)密封,第一密封环(51)的材质为纳米纤维复合材料。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伸缩管和热采封隔器不适于高温高压(温度≥350℃,压力≥17MPa)的工况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折叠‑展开双向变形效应的柔性天线,其包括天线骨架和与所述天线骨架固定的薄膜,所述天线骨架包括圆形设置的天线口径和直线形设置的径向骨架,所述径向骨架的一端与天线口径固定,另一端嵌入基座内,所述径向骨架为两个以上,所述两个以上的径向骨架均匀分布在天线口径内,所述径向骨架和天线口径均由橡胶基形状记忆合金复合材料制成,所述薄膜由柔性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应用橡胶的高弹性及形状记忆合金的形状记忆效应和驱动效应,通过工作环境温度的激励,实现柔性展开天线的自折叠‑展开双向变形,有效降低天线在复杂的太空环境中遇到太空垃圾、天外陨石的碰撞风险,其制作成本低,生产周期短,实用价值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氢能电动两用直升飞行器;该飞行器由分别处于上中下三层的动力盘组件、吊舱组件、氢燃料电池组件组成。位于上层的动力盘组件为飞行器提供飞行动力,位于中层的吊舱组件采用部分运动解耦式悬挂在动力盘组件的中心正下方,因此载人载物的吊舱组件在整个飞行过程中始终处于水平状态。位于下层的氢燃料电池组件挂接在吊舱组件的外部下方为飞行器提供电力,也方便更换储氢体或充氢。飞行器载人或载货时分别使用载人吊舱或载货吊舱,具有椭球形外形的光滑全透明吊舱飞行风阻小飞行视野开阔。使用复合材料经优化设计后飞行器自重小搭载能力强,巡航时间长。可应用于个人飞行出行、山林地带搜救、动植物保护、快递货物等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耐磨型铲齿及使用其的挖掘机铲斗,包括铲齿本体,铲齿本体的一端设有用于铲挖物体的齿尖,其另一端设有安装部,安装部开设有用于与齿座插接固定的安装槽,齿尖从靠近安装部的一端向远离安装部的一端其厚度逐渐减小;齿尖上设有用于增加齿尖强度的连接部,且连接部的一端与安装部连接;齿尖内设有用于增加齿尖耐磨性的增强体,增强体为公知的陶瓷基复合材料。通过在铲齿内设置具有孔洞的增强体,使得铲齿和增强体的界面结合效果更佳,改善了铲齿的耐磨性能,同时本方案中特殊的铲齿结构,进一步延长了铲齿的使用寿命,同时还保证了使用过程中齿尖里外侧的磨损程度比较近似。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前接头,接头的凸台面设计有40个螺纹孔,螺纹孔中间加入衬套,在衬套上攻螺丝形成螺纹,用于接头和壳体连接;复材接头选用东丽T700SC‑12K碳纤维单向带预浸料,树脂采用P700‑1M高温固化环氧树脂。本申请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壳体接头性能满足使用工况,相比金属接头,减重达到30%以上。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气相沉积炉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大型化学气相沉积炉双区加热体,包含两个相互独立的加热体一和加热体二,所述加热体一呈圆柱形环绕炉腔,所述加热体二呈圆盘形,位于炉腔底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加热体一环绕炉腔,提供较大的加热面积,而炉腔底部通过加热体二辅助加热,从而避免炉腔中心部位温度低,保证大型沉积炉温度的均匀性,从而确保炉体中炭/炭复合材料的沉积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制造碳纤维预浸布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设有机体,所述机体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正面和背面内壁中部的两端均活动连接有第一转轴,两个所述第一转轴的外侧固定设有多个固定块,多个所述固定块的外侧设有多个安装块,多个所述安装块顶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整平块,所述安装块顶端的两端均活动连接有调节螺栓,所述固定块的外侧开设有多个螺栓孔,所述安装块通过调节螺栓固定在固定块的外侧,利用驱动电机带动第二齿轮旋转,使得一个第一转轴顺时针,通过第三齿轮带动另一个第一转轴逆时针旋转,使得两个第一转轴上的整平块可以带动传送带上的复合材料向两边整平。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纯氮气储存装置,包括高压气瓶(1)、瓶口结构(2)和减压阀(3),高压气瓶(1)具有内外双层结构,内层为金属内衬(12)结构,外层为复合材料层(11),其承担了主要的压力载荷,高压气瓶(1)顶部设有瓶口结构(2),用于连接减压阀(3),减压阀(3)上设有第一压力表(31)和第二压力表(32),分别用于检测高压气瓶(1)内的压力和经过减压阀(3)后的压力,减压阀(3)的顶部设有手阀(33)。本实用新型相比于普通钢质高压气瓶,重量大大减轻,耐受压力极大增强,适用性更加广泛。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浇注成形模具,包括底板、推料单元和压实单元;底板的上端安装有成模箱,成模箱的前端开设有成模槽;推料单元包含推料圆盘、L型拉条、复位弹簧、动力条活动座和动力拉杆,L型拉条滑动连接在成模箱的内部,L型拉条的一端安装有推料圆盘,复位弹簧的一端连接在成模箱的后端,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L型拉条上的弹簧力环连接,L型拉条的另一端连接动力拉杆的后端,动力条活动座安装在成模箱的上端,动力拉杆滑动连接在动力条活动座的上端,该浇注成形模具,可对加入的树脂基复合材料进行压实,进而可提高马桶刷主体材料的质量,且操作方便,更加便于工作人员的操作。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TPU‑UV保护膜,其包括基材层、二氧化硅增透膜层、电晕处理层、UV丙烯酸胶层、硅油离型层和PET保护层。本实用新型设有二氧化硅增透膜层,有效提升光的透过率,在客户终端使用的时候能加快减粘效果;在TPU膜层的一面上进行电晕处理形成电晕处理层,由光滑平面变为粗糙面,有效增强粘附力,防止二氧化硅增透膜层脱落,提高复合材料的稳定性;UV丙烯酸胶层的初粘高,易粘贴,耐侯性强胶水不残留,表面光滑,良率高,实用性强。选用TPU膜层来作为基材层,具有高透光率和材质柔软等特征,能对各个形状的被贴物有很好的贴合保护作用,保护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封装结构的表面贴装型PTC元件,包括PTC芯片、第一导电焊盘,第二导电焊盘和金属线,PTC芯片是由中间层的聚合物基导电复合材料片材和上下层对称的两金属电极箔复合制成,PTC芯片直接贴装在第一导电焊盘的表面的焊接区,金属线跨接在PTC和第二导电焊盘的焊接区之间,DFN封装的引脚使用的表面镀材是无铅材料,以及包裹上述结构绝缘塑胶封装盖,整个封装结构直接焊接在PCB板上。本实用新型的表面贴装型PTC的封装结构可以解决小尺寸表面贴装PTC的成型加工和焊接难题,实现PTC封装小型化;上盖隔绝了PTC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使得PTC具有更高的环境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温高压油气专用特种复合管,包括芯管和增强套,所述芯管外围侧壁上通过耐热型热熔胶粘接有所述增强套。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增强套以及通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制成的芯管,不仅使得管道整体的耐磨性、耐高温高压性以及耐腐蚀性得到显著提高,提高了管道的使用寿命,节省了管道后期的维护成本,而且使得管道整体的质量大大降低,使得管道的安装更加省时省力,提高了管道的安装效率,通过安装凹槽、密封环的设计,能够有效增加密封环在连接时与管道件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管道连接部位的密封性,提高高温高压油气的输送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体式复合轻量化连杆总成,其包括球铰、杆体和接头,所述接头采用金属材料制成,所述杆体采用复合材料制成,所述杆体和所述接头连接,所述球铰安装在所述接头内,且所述杆体和所述接头固定连接,使得所述杆体的端部与所述接头连接。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中心距可调,分体式结构避免了不同的整体结构需要多套不同规格模具的问题,降低了生产成本;通过设置不同的工作参数实现了在同一条生产线上生产多种尺寸要求的产品,提高了生产经济型和灵活性。
一种耐腐蚀碳纤维复合接地体,属于接地体设备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接地体存在的易腐蚀、导电性能差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竖直设置的碳纤维管、接地引出线、设在碳纤维管顶端的上堵头和设在碳纤维管底端的下堵头;所述碳纤维管侧壁上部设有接地引出线连接口,碳纤维管管腔内部填充有石墨烯复合材料;所述上堵头顶面为平面,所述下堵头底部为尖端;所述接地引出线从外部自接地引出线连接口进入碳纤维管内腔后与上堵头的底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耐腐蚀、导电好,无污染、易施工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炭纤维复合滤芯,包括盖子和滤芯筒,所述的滤芯筒上端敞开、下端封住,该滤芯筒下端开设有出水口,所述的滤芯筒上端安装有盖子,该盖子中部设有竖直的进水管,所述的滤芯筒内由上往下依次安装有过滤内芯和二次过滤体,所述的过滤内芯包括底座、内部不锈钢丝网和外部不锈钢丝网,所述的内部不锈钢丝网和外部不锈钢丝网均呈圆筒状,所述的底座上端螺纹连接有外部不锈钢丝网,该外部不锈钢丝网内设有内部不锈钢丝网,所述的内部不锈钢丝网与外部不锈钢丝网之间有碳纤维复合材料,所述的进水管下端伸入到内部不锈钢丝网内。本实用新型过滤效果好,且便于清洗。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应用于汽车碰撞吸能盒上的三明治结构,包括:层叠设置的上层复合板、复合夹层和底层复合板;其中,上层复合板包括层叠设置的复合材料纤维布和钛金属板;复合夹层包括葫芦管薄壁结构和花环式蜂窝结构;底层复合板包括层叠设置的钛金属板和多孔金属材料。上述的三明治结构克服了传统碰撞吸能结构峰值应力高、低效、质量重等问题,能够设计出低峰值应力、高效、轻质的汽车碰撞吸能结构,达到安全、轻质、环保的汽车发展目标。
一套长桁与蒙皮脱粘强度测试装置,属于航空、民用船舶中加筋壁板力学试验领域。该装置采用点加载方式在对筋条两侧的蒙皮上方施加载荷,并通过中间支柱在长桁与蒙皮粘结处的下方施加点支撑,促使加筋板长桁凸缘和蒙皮间产生剥离载荷;在试验件的四个方位个施加一个点支撑以维持试验件的平衡,将中间支柱安装在铰支座上,使得载荷在加载过程中可以自动平衡调整。装置中采用了滑板部件并在装置中采用开槽的方式,实现了两加载点间距离和支撑点间距离连续可调。本装置可应用与复合材料或焊接加筋壁板结构的脱粘强度,可应用于不同尺寸和载荷下的界面强度试验,保证了夹具的重复利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反射器型面保持装置,包括:型面反射结构、支撑结构、刚性保持结构;型面反射结构为半球形结构,在型面反射结构的内侧面铺设有反射面型材;刚性保持结构贴敷设置在型面反射结构的外侧壁上,刚性保持结构的材料为高强度复合材料;支撑结构固定设置在刚性保持结构的外侧壁上。反射器型面保持装置反射组成精度高,在反射器扫描到目标点位停止时,反射器对目标扫描识别精度高;安装方式简单,对外连接组成坐标原点统一且相对位置精度高,安装维修简单方便;设置支撑结构,有利于传输转运过程中对型面反射结构的保护。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熔法预浸料树脂自动供应装置,属于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制造设备领域,设有机架,机架上部安装有呈倒三角形的传送带,呈倒三角形安装的传送带最下角的内侧安装有驱动辊,传送带上端下侧面装有加热板,传送带上端上侧面安装有两个挡板,挡板与传送带之间留有间隙,传送带下端的机架上安装有树脂胶槽,传送带下部的外侧面安装有刮刀,刮刀固定在树脂胶槽上,树脂胶槽的出料口位于两个压辊之间。本实用新型树脂经热板加热后通过传动带直接传送至树脂胶槽,既能有效控制树脂温度,又避免了操作过程中树脂出现水汽凝结,保障了树脂的各项性能和操作寿命,同时树脂熔融和转移过程全自动进行,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成本。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电叶片预成型升降平台,包括:底座,设置于地面;铺设平台,设置于底座上,铺设平台包括:从上至下等间隔设置的第一工位、第二工位和第三工位;第一平台,在第一工位与第二工位之间运动;第二平台,在第二工位与第三工位之间运动;周转框,分别设置于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第一平台或第二平台位于第二工位时,周转框沿第二工位滑动,将布料输送至下一设备;升降组件,固定设置于底座上,升降组件与第一平台与第二平台传动连接,控制第一平台与第二平台的升降。这样,在风电叶片预成型时,第一平台与第二平台轮流使用,以此循环往复,节省加工时间,增加生产效率的同时,大幅减少了占地面积。
本申请涉及复合材料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铜铝复合卷材的预热除湿装置,其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上方设有预热管组,所述预热管组的管身上开有出风孔,所述预热管组连通有用于对预热管组输送热风的热吹风组件。本申请具有提高铜铝复合时铜带表面的干燥度,从而提高铜铝复合卷材的复合牢度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垫片连续自动收卷装置,涉及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底座上依次设有第一支架、第四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第一支架两侧分别转动设有第一辊筒和第二辊筒,第四支架上转动设有至少两个上下布置的除皱辊,第二支架两侧分别转动设有调节辊和测长辊,调节辊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与第二支架连接的上支撑架和下支撑架,上支撑架上设有两个光电开关,下支撑架上设有两个与光电开关配合的反光板,测长辊端部边缘设有感应片,感应片侧部对应位置的第二支架上设有接近开关,第三支架上转动设有收卷辊,第三支架上对应设有与收卷辊传动连接的驱动源,第三支架与底座滑动连接,第三支架下部的底座上设有气缸,气缸与第三支架连接。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进水口平压水位计安装结构,包括在拦污栅前后以及闸门前后预埋设置的水位计套管;在进水口顶部平台设置水位计套管的安装坑;在安装坑顶部设置复合材料盖板,并在安装坑四周开口处预埋设置角钢,用角钢锚筋将角钢固定;水位计套管顶部设置保护罩,保护罩上预留水位计投送口;水位计套管底部设置120度的弯头,并在水位计套管末端设置钢板,钢板采用钢板锚筋与进水口井壁结构钢筋焊接固定,在钢板上设置圆形进水孔。采用该结构,可以将水位计准确投放至设计位置,保证测量位置、数据的准确性,同时可以随时将水位计投放或者取出,方便水位计的检修和更换。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缆盘托盘,线缆盘托盘呈十字型,由交叉部和四个凸部组成;交叉部设有线缆盘容纳腔,线缆盘容纳腔供竖立的线缆盘非贯穿式插入;凸部为箱型框架,且至少一个凸部设有供叉车插杆插入的插槽。线缆盘竖立插入线缆盘容纳腔内时,线缆盘侧板周缘被线缆盘容纳腔侧壁卡住,使线缆盘难以滚动,因此解决了线缆盘在运输过程中容易滚动的问题;由于线缆盘托盘呈十字型,对称设置的四个凸部使托盘保持平衡;凸部的箱型框架形成供叉车插杆插入的插槽,避免了单独开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缆盘托盘整体采用十字型框架式的设计,材料使用少,节省了材料成本;采用空心且内凹的木塑复合材料纵梁,使线缆盘托盘整体重量低,降低了运输成本。
本公开涉及用于轴向磁通感应旋转电机的转子。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将定子附接到轴向磁通旋转电机的端铃,一种轴向磁通旋转电机,包括:端铃;由磁性复合材料制成的定子芯,所述定子芯包括:多个齿,每个齿传输来自磁路的磁通并且通过狭槽与相邻的齿隔开,基部,所述基部连接所述多个齿并且使磁路短路,以及从所述基部延伸的唇缘;和支架,所述支架附接到所述端铃并且与所述唇缘接合以在所述端铃中将单件定子保持固定。
本实用新型属于材料测试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材料烧蚀疲劳装置,支撑支架上端中间转动设置有转动轮盘,转动轮盘一侧固定有若干个环形等距分布的试验件安装调试装置;支撑支架上端侧面通过卡扣固定有喷火口;支撑支架上侧右端固定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外端通过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固定在支撑支架上端,转动轮盘套设在输出轴外侧。本实用新型在进行烧蚀试验时可对试验件接受火焰烧蚀的面积进行调节,可有效控制相同试验件接受烧蚀的面积相同,避免在后续力学试验中产生数据偏差;可对试验件接受火焰烧蚀的时间进行控制,通过伺服电机对安装有试验件的转动轮盘转速进行调节,可以模拟飞机在飞行时其尾焰对蒙皮复合材料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涉及纤维及复合材料加工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巾类布草用可调型吸线头机,包括吸线头机本体、可调吸头和锁止万向轮,所述吸线头机本体底部四周垂直焊接有锁止万向轮支撑,且吸线头机本体下部位于锁止万向轮顶部焊接有工作箱,所述工作箱内腔中空,且工作箱正面中上部位置开设有方形盲槽,所述工作箱左侧壁顶部位置焊接有一组对称的控制按钮,且工作箱左侧壁底部位置开设有贯通内腔的方形通孔,所述工作箱背面上端位置开设有贯通内腔的方形盲孔,且工作箱顶部中间位置横向开设有方形通孔,该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巾类布草用吸线头机调节性不足,自动化程度不高的问题,能有效提高巾类布草用吸线头机的实用性。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包括矿山技术、冶金技术、材料制备及加工技术、环境保护技术和分析检测技术等有色技术信息。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