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议案内容,鼎通科技决定以自有资金对旗下境外全资子公司DINGTONG PRECISION (MALAYSIA) SDN. BHD.(以下简称“马来西亚子公司”)进行增资,此次增资总额达200万美元,且将依据项目实际推进进度分批次投入,资金来源全部为公司自有或自筹资金。
5月10日,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经济开发区迎来浙江嘉兴奥力弗光伏科技有限公司2GWh磷酸铁锂储能电池制造项目奠基,投资7.8亿元。该项目是五大连池市新能源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一步,投产后预计年销售额达9亿元,贡献税收2600万元。五大连池市政府全力支持,打造优质营商环境,助力项目当年开工、建设、投产,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该项目总投资高达3亿元,规模宏大、规划科学。项目核心建设内容包含2套水电解制氢装置,每套装置每小时氢气产量可达1000标准立方,总计每小时能产出2000标准立方的氢气,为咸阳的氢能供应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全球绿色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浪潮下,比亚迪储能与意大利圣劳伦佐集团签约,共同推进游艇专用电池产业革新。此次合作标志着比亚迪正式进军游艇储能市场,将凭借其技术优势推动游艇储能从高端市场向大众市场渗透,助力行业从“概念验证”迈向“规模化落地”,重塑全球海洋经济格局。
5月13日,四川内江市埃普诺硅碳负极新材料项目一期正式投产,已建成3条产线,年产能达6万吨。项目总投资105亿元,分两期实施,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年产值约360亿元。硅碳负极材料比容量高,可显著提升电池能量密度,是下一代高能量密度电池的理想选择。预计2025年出货量达20万吨,市场渗透率提升至7.1%。该项目填补内江电池负极材料产业空白,推动区域产业升级与新能源产业发展。
中色桂林院科技创新部精心组织并成功召开了2025年度院级科研项目验收会。此次验收会聚焦于2024年年底到期的18个院级科研项目,旨在全面评估这些项目的完成情况与科研成果。
青海格尔木100MW光热项目由中国能建中电工程西北院总承包,采用塔式熔盐技术路线,配置8小时熔盐储热系统,镜场采光面积约74.8万平方米,吸热塔高210米。项目投运后,年利用小时数约2271小时,年均发电量约2.3亿千瓦时,年节约标准煤约6.9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8.9万吨。项目首创跨项目水资源协同模式,采用两机一控集约化布局,创新SGS间与汽机房贴建设计,熔盐泵支架采用减振工艺,提升机组效率,降低运维成本。作为国家首批“沙、戈、荒”项目,该项目为我国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开发可再生能源提供了重要示范,推动了我国可再生能源
豫光集团荣获了国家级绿色工厂、国家级能效“领跑者”等称号,并连续多年跻身“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其下属的河南豫光金铅股份有限公司,更是连续5年在纳税信用评价中获评A级,彰显了企业在税务合规方面的出色表现。
从2024年的相关数据来看,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这一年,海绵钛产量达到25.6万吨,与上一年相比增长了17.6%;钛材产量为17万吨,在全球总产量中占比高达65%。
该项目一期规划建设2×665 MW燃气 - 蒸汽联合循环热电冷联产机组,于2024年6月27日全面建设完工。该机组主机采用一拖一分轴布置方式,其中燃气轮机选用了GE公司生产的9HA.01型燃机。
华刚矿业要筑牢ESG战略根基,从全局角度统筹ESG发展,深化与各方的协同合作。要夯实ESG管理基础,提升团队的专业素养,将ESG理念深度融入公司的整体发展战略。
天工股份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钛合金制造领域深耕细作,始终专注于技术创新,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大力开拓海外市场,逐渐成长为规格品种最为齐全、系统化集成方案最优的行业领军企业。
根据协议,德赛电池将为对方供应200套自主研发的215kWh一体化工商业储能系统,并计划在2026年底前完成交付。该储能系统采用280Ah磷酸铁锂电芯,运用智能温控与多层安全防护技术,能够在-30℃至60℃的极端环境下稳定运行,同时支持虚拟电厂并网与动态电价优化,灵活适配匈牙利电网的调频需求。
5月15日,四川华能氢能公司成功取得成都市应急管理局颁发的《安全生产许可证》,成为四川省首个取得该许可证的水电解制氢企业。彭州制氢站是华能集团“十四五”十大科技示范项目之一,自2024年6月12日试生产以来,共产销氢气20万千克,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00万千克。这一成就标志着彭州制氢站由试生产转入正式生产,为成都打造“绿氢之都”提供了坚实保障,推动了氢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在经营业绩方面,中钨高新旗下各企业全力以赴,实现规模与效益双丰收。柿竹园公司通过“工艺优化+项目攻坚”的策略,钨精矿、萤石精矿回收率显著提升,高品位萤石精矿占比达80%,营收和利润指标均超额完成。其万吨技改项目也稳步推进,排洪隧洞、运输巷道等关键工程节点完成率超40%。
三峡上海院牵头研制的漂浮式海上风电制储氢系统试验样机在三亚崖州湾近海试验场顺利完成720小时实海试验,这是国内首次连续运行超240小时的漂浮式海上风电制储氢系统测试。该系统由三峡上海院自主设计,与上海交通大学共同研制,成功验证了在复杂海洋环境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我国深远海可再生能源开发和氢能应用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推动了海上风电与新能源制氢产业链的深度融合。
2025年5月13日,协氢新能源与沙特SEIZE公司正式签约,合作建立氢能无人机研发制造中心,专注于智能农业领域应用。这一合作标志着协氢氢能无人机技术正式进军中东市场,为智慧农业提供高效、环保解决方案。通过此次合作,协氢新能源不仅将推动氢动力无人机在中东市场的应用,还将进一步拓展全球市场,提升其在氢能无人机领域的竞争力,为全球智慧农业和环保事业贡献力量。
本报告立足全球视野,以“技术-资源-市场”三维互动为分析框架,系统解构锌产业的价值链变迁与战略机遇。通过对锌资源地理政治学、冶炼技术代际更替、下游应用场景颠覆性创新的深度剖析,揭示产业发展的底层逻辑:
亿兰科推出全新IP65 PCS“背书包”方案,采用125/130kW模块,防护等级为IP65。该方案兼容市场主流电池柜,无需额外设计,简单外挂即可集成。优化配电和散热,结构简单,性价比高。IP65防护等级使其在恶劣环境下稳定运行,外挂设计节约空间,维护方便。作为2024年全球第三方工商业储能PCS出货量排名第四的厂商,亿兰科通过技术创新,为用户提供了更多选择,推动储能系统集成创新。
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公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主要经营指标超预期。光伏组件出货量6.9吉瓦,销售额1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6.2亿元),毛利率11.7%。截至3月31日,储能系统订单储备达91吉瓦时,金额约229.8亿元。展望2025年第二季度和全年,预计组件出货量25-30吉瓦,储能系统出货量7-9吉瓦时,销售额61-7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38-509.8亿元)。
湖南裕能新能源电池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推进西班牙年产5万吨锂电池正极材料项目,深化“资源-前驱体-正极材料-循环回收”一体化产业布局。尽管面临外部挑战,公司保持高产能利用率,新产品CN-5、YN-9、YN-13系列凭借优异性能获市场认可,2025年一季度销量占比达37%。公司通过工艺优化、精细化管理降本稳质,持续加强创新研发,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这一项目的背后,是长春一汽富维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与安道拓亚洲控股有限公司的强强联合。双方凭借各自在汽车零部件领域的专业技术和丰富经验,共同投资建设了该项目。2023年,在成功承接一汽丰田180D项目订单后,项目筹备工作迅速启动。经过深入的市场调研和选址分析,项目最终落户于一汽 - 大众华北基地富维工业园内。
2025年1-4月,锂电产业链迎来扩产小高潮,共规划123个扩产项目,总投资额超3400亿元,主要集中在锂电池和锂电池回收环节。然而,同期有12个项目因市场环境变化和政策引导出现延期、终止或产能调减,涉及锂电回收、六氟磷酸锂、磷酸铁锂等行业。头部企业如欣旺达、容百科技等调整非核心业务项目。预计全年产业链规划投资有望超9000亿元,投资态势呈现“高端扩产+低端出清”的分化格局。
波黑可持续能源转型区域中心董事会成员米尔扎·库什柳吉奇表示,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正在起草决议,允许电池储能系统参与电网二次调频。他认为这一决定无需漫长监管程序,电池可快速安装,且私人投资者将主导。电池储能系统有望填补水电站不愿提供二次调频服务的空白,且波黑商业场所屋顶太阳能发电容量可观,电池价格下降后将促进安装。此外,RESET建议太阳能发电项目配备混合逆变器,为未来集成电池储能做准备。
林洋能源意大利Elmas光伏项目正式开工。林洋集团总裁、林洋能源董事长陆永华亲自率领公司高管团队奔赴当地,与战略合作伙伴SVAM公司高层一同出席了这一MW级光伏项目的开工仪式。
保加利亚电力企业Electrohold Trade与科技公司TMH达成协议,计划明年起加大在保加利亚能源资产整合力度,整合2.5吉瓦时电池储能项目。TMH将提供先进聚合和交易软件,优化能源项目组合,提高资产回报,支持电力系统平衡稳定。该项目预计2025年四季度开始全面商业化部署,2026年初提升产能。TMH自2016年运营,Electrohold Trade借助其技术将储能系统商业化,提高太阳能资产投资回报。
云铝股份一季度的表现可圈可点。公司一季度营业收入达到144.11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6.8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74亿元。如此亮眼的成绩,为公司全年取得优异业绩奠定了坚实基础。
5月13日,四川宜宾高新技术产业管理委员会生态环境局对宜宾正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年产5GW高效光伏组件智能制造项目环评报告表作出批复。该项目位于宜宾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占地约200亩,拟总投资15亿元,建成后将形成年产5GW高效光伏组件的生产能力。宜宾正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注册资本62,500万元,其控股股东海宁正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是正泰新能的控股子公司。
山东省在新能源发展与消纳方面成果显著。2024年,新能源装机规模超1.25亿千瓦,占比超51%,其中光伏装机全国第一,风电居全国第五。为提升消纳能力,2025年实施“八大行动”,包括优化新能源结构、增强火电调峰、提振新型储能、强化电网支撑、促进绿电消费、创新消纳模式、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提升用户侧响应能力等。这些行动突出系统性、针对性和操作性,旨在解决新能源消纳难题,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利用。
5月15日,英博集团智慧能源华东总部产业基地项目与桐乡签约,总投资5亿元,将从事新能源产品研发、生产及销售,达产后年产值约7亿元。英博电气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部在河北廊坊,多地设生产基地,客户涵盖宁德时代等大企业。董事长张欣禹称,此次签约是新起点,将与宁德时代合作,助力全球能源转型。项目落地体现了“桐乡速度”,桐乡市领导多次考察对接推动签约。桐乡经济开发区招商部门今年紧盯行业龙头企业精准招商,该项目是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