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晚间,湖南裕能新能源电池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计划投资150亿元在贵州省福泉市双龙园区建设一系列新项目,以进一步完善其一体化产业布局,并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贵州省福泉市双龙园区作为公司的投资目的地,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基础,尤其在新能源领域有显著的优势。此次投资将进一步加强公司在贵州省的产业链布局,同时也有助于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就业。
近年来,位于宜宾三江新区的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四川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不断突破技术瓶颈,以科技之力推动全固态电池的研发。目前,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四川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在全固态电池中的关键材料——“硫化物电解质”的研发中,已经取得阶段性进展。
稀土是一类重要的战略资源,对于国家的发展和科技产业具有重要意义。日前,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了《稀土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该条例自2024年10月1日起施行。《条例》对稀土的管理进行了全面规范,以确保稀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障国家的经济安全。
近日,新疆矿业权出让项目推介会吸引了众多企业关注。在这次会议上,山东信发集团成为了备受瞩目的企业之一。据当地媒体报道,信发集团计划在疆投资超千亿元。中国青年网财经查询发现,信发集团已经以30.135亿元购买了火烧云铅锌矿公司(下称“火烧云”)24.50%的股权。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对铜制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特别是在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铜制品的需求量更是大幅上升。因此,乌兹别克斯坦最大的铜生产商AGMK公司决定加大对电解铜生产的投资,以满足市场需求。
印度国有公司斯坦铜业(Hindustan Copper)董事长Ghanshyam Sharma表示,随着全球向更清洁能源过渡以缓解气候变化,铜需求将大幅上升。铜是电动汽车制造的关键材料。
2024年6月18-19日,SMM东南亚汽车供应链大会在泰国举行。本次大会以“内外双循环,谋全球发展”为主题,旨在加强东南亚国家之间的汽车产业合作,推动全球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孚能科技新兴事业部彭秀平应邀出席大会并发表主题演讲。
6月27日,加州硅基负极材料公司(Sila)宣布其在G轮融资中成功筹集了3.75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7.2亿元)。这笔资金将为公司提供强大的支持,以确保其硅基负极工厂在2025年第一季度完工,并于2025年第四季度交付给汽车客户。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近日与包钢(集团)公司、包头稀土研究院、白云鄂博稀土资源研究与综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同宣布,他们已经发现了白云鄂博地区最新的两种新矿物——鄂博铌矿和翟钪闪石。这是他们近年来在稀土资源研究方面取得的一项重大成果,也是对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白云鄂博地区的一次重要贡献。
6月28日,紫金矿业发布了一份关于旗下巨龙铜矿和黑龙江铜山铜矿的公告。根据公告内容,这两座矿山合计新增备案铜金属资源量达到了1837.7万吨,铜金属储量也达到了577.7万吨。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各国政府纷纷提出了绿色低碳发展的目标。在这一背景下,光伏和储能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据统计,近年来,全球光伏发电装机容量每年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储能市场也在不断扩大。然而,在这个行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市场竞争也愈发激烈,企业间的“内卷”现象日益严重。
在全球范围内,各国纷纷加大对储能技术的投入,以期实现能源结构的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在中国市场,储能产业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在这样的大背景下,6月份,储能产能项目建设继续保持火热。各地纷纷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储能产业快速发展。
位于邛崃天府新区半导体材料产业功能区内的四川嘉拓智能设备有限公司,近日传出佳音。该公司自主研发的首条湿法隔膜拉伸生产线已完成装配调试,即将交付。这是该公司在半导体材料产业领域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标志着其技术实力和生产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6月24日上午,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基”)主持的“高效低成本太阳能单晶硅片制造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隆基参与的“无机非金属废水处理与资源回收技术及应用”项目同时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6月22日,凯盛大明太阳能光热和光伏发电用聚光材料及深加工项目一期二线点火仪式在玉门经济开发区盛大举行。这是甘肃省首个光伏玻璃生产线建成投产,标志着该地区新能源产业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材料产业已经成为了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在这个领域,中国各地都在积极布局,力求在新材料产业上取得突破。涪陵和内江作为重庆市内的两个重要城市,也在努力延长新材料产业链,将产业集群做大做强。
近日,比亚迪乌兹别克斯坦工厂首批量产新能源汽车宋PLUSDM-i冠军版正式下线。这是比亚迪在乌兹别克斯坦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标志着该工厂生产的新能源汽车将为当地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助力绿色出行。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加速推进,新型储能技术以其高效、安全、环保等特点,逐渐成为全球能源领域关注的焦点。在中国, 政府高度重视新能源和储能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推动新型储能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南通市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加大储能产业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储能产业集群。
6月19日,山西天钠材料有限公司备案的“钠电池硬碳负极材料产能项目”获批,该项目总投资1.2亿元,建设地点位于新荣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园,项目期限为2024年7月至2025年5月。
近日,日本北海道大学和东北大学等研究团队开发出一项新技术,可以将低成本且安全性出色的钠电池的容量提高约5成,使其达到与目前主流的锂电池相当的水平。与传统的锂离子电池相比,钠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低的成本,但其容量一直受到限制。通过这项技术的突破,研究人员大大提升了钠电池的容量。这项技术有望在未来的能源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选择。
近日,长沙理工大学胡林研究团队在这方面取得了突破。胡林教授牵头的“车辆安全与智能化研究团队”,瞄准新能源智能汽车安全与能耗关键技术,深入开展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安全与储能系统优化领域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兼具学术创新和工程价值的研究成果,让新能源汽车“心脏”更加健康、更加强劲。
今年以来,固态电池技术突破和量产计划加速密集发布,下一代电池技术加速演进。例如,宁德时代宣布将在2023年实现固态电池的量产;LG化学也表示将在2022年开始量产固态电池;丰田汽车也计划在2025年前推出搭载固态电池的电动汽车。这些企业的加入,无疑将推动固态电池技术的快速发展。赛迪智库表示,固态电池作为替代传统液态锂电池的理想动力源,已经进入量产提挡加速阶段,或将改写动力电池市场格局。
6月26日,第八届中国—亚欧博览会在我国西北区域正式开幕。这次博览会以“丝路新机遇,亚欧新活力”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球50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来宾参展。在这个盛大的展会上,徐工汽车携XG130、XG110两款主力矿卡车型,与徐工其余11台成套化矿用设备一起荣耀登场,成为展会拍照热点。
由于全球范围内的电价下跌以及成本上升,欧洲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生产商——挪威国家电力公司(Statkraft)近日宣布将缩减其新建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厂的计划。这个决定反映了当前全球能源市场的挑战和机遇,以及对可持续能源未来发展的重新思考。
近日,《矿业期刊》Mining-Journal网站报道了在伦敦举办的矿业大会(London Indaba)上的一个重要观点:到非洲寻找下一个大铜矿。这意味着全球矿业公司正将目光投向非洲大陆,期待在那里发现新的巨型铜矿床。
紫金矿业一直致力于寻找高质量的矿产资源,以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在这一背景下,黑龙江多宝山铜业有限公司积极开展勘探工作。近日,紫金矿业旗下黑龙江多宝山铜业收到黑龙江省自然资源厅出具的“铜山铜矿Ⅲ、Ⅴ号矿体勘探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两矿体合计新增铜金属资源量365万吨。其中,Ⅴ号矿体铜金属资源量达到281万吨,系中国东北地区近40年来唯一探明的超大型单体铜矿,标志着紫金矿业全面落实国家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取得重大成果。
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储能技术的发展变得尤为重要。钠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新型的储能技术,具有成本低、资源丰富、环境友好等优点,被认为是未来能源领域的一大发展方向。近年来,钠离子电池作为储能领域的“新晋选手”,凭借其原材料储量丰富、易于提取、成本低廉、自主可控等优势,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有望与锂离子电池在储能等领域形成互补。
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重视程度的日益提升,各行各业都在寻找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生产方式。钢铁工业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问题也引起了广泛关注。幸运的是,研究人员们最近取得了一项重大突破,他们开发出一种全新的钢铁回收技术,这将极大地推动钢铁工业向低碳、循环经济的方向发展。
压缩空气储能(CAES)是一种新型的储能技术,它通过将电能转化为压缩空气,然后将压缩空气储存在地下或地面的容器中,待电力需求时再将压缩空气释放,驱动涡轮发电机组发电。与传统的水力、火力和核能储能相比,CAES具有成本低、环境友好、响应速度快等优点,被认为是未来能源储存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表现强劲,延续了去年的增长势头。1-5月,新能源汽车出口达到了51.9万辆,同比增长13.7%。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包括哪吒汽车在内的新势力车企在全球市场的积极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