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机填料复合PEO固体电解质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全固态电池。全固态电池包括正极层、负极层和复合固体电解质层,复合固体电解质层位于正极层与负极层之间,采用无机填料复合PEO固体电解质材料。无机填料复合PEO固体电解质材料由聚氧化乙烯、具有高离子电导率的无机粉体及锂盐组成。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锂盐加入到有机溶剂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将无机粉体加入到溶液中,搅拌均匀;在混合溶液中加入聚氧化乙烯,搅拌形成悬浊液;D:将悬浊液倾倒在模具中,干燥后得到固体电解质材料。本发明的无机填料复合PEO固体电解质材料离子电导率高、机械性能好,组装的全固态电池能有效改善电解质与负极金属锂的界面稳定性,倍率性能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正极材料及包括该正极材料的正极片和电池。本发明通过O3相结构的钴酸锂和O2相结构的钴酸锂进行掺混,出人意料地发现得到的复合钴酸锂正极材料的容量和倍率显著提高的同时还具有优异的循环性能。
本发明提供一种正极片及电池,正极片包括:集流体、第一涂层、第二涂层和保护层,其中,第一涂层涂覆在集流体表面的第一区域,第二涂层涂覆在集流体表面的第二区域,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相邻,且第一涂层与第二涂层之间设有空箔区;保护层覆盖第二涂层的表面和空箔区。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第一涂层和第二涂层间设有空箔区,增加锂离子从第一涂层析出的难度,降低保护层边缘的第一涂层释放的锂离子,从而减小负极片与保护层边缘对应位置处析锂的可能性,从而减小电池电芯形变的可能性,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提供一种装封装置,用于装封锂电池的铝箔裙边,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封头和第二封头,其中,第一封头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封头的第一区域抵接;第一封头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封头设有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位置相对应,且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共同形成容置腔;在装封装置工作的情况下,第一封头的第二区域和第二封头的第二区域与铝箔裙边抵接。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第一封头和第二封头加热挤压软包锂电池的铝箔裙边,将铝箔裙边内的聚丙烯挤出并在容置腔内成型,并形成封层结构,不需要再通过点胶等方式添加额外的聚丙烯材料,从而实现减少了软包锂电池的装封成本。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的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电池技术领域。该正极材料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内核、第一包覆层和第二包覆层;所述内核为镍钴铝酸锂正极材料,所述第一包覆层为氧化铜,所述第二包覆层为碳球。该改性的正极材料通过二次包覆改性手段,在镍钴铝酸锂表面包覆均匀致密的包覆层氧化铜和高导电性的纳米碳球,避免电解液与活性材料的直接接触,在充放电过程中稳定其结构的同时,提高电子的传输速率和锂离子的扩散速率,最终提高NCA正极材料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该方法采用喷雾干燥法对三元正极材料NCA进行表面氧化铜包覆,采用超声助湿化学法对NCA进行碳包覆,可解决NCA材料循环性能差和倍率性能差等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正极材料、电池及其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正极材料包括:镍钴酸锂层(1)和含钨化合物层(2);其中,所述含钨化合物层(2),包覆在所述镍钴酸锂层(1)的表面,形成镍钴酸锂复合正极材料。本发明的方案,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循环稳定性差、安全性差和使用寿命短等缺陷,实现循环稳定性好、安全性好和使用寿命长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聚合物涂层的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集流体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将聚合物材料溶于溶剂中得到聚合物溶液,在铜电极上旋涂聚合物溶液得到聚合物涂层,然后进行退火处理,得到具有聚合物涂层的集流体;聚合物材料为聚丙烯酸类、聚醇类、聚烯烃类和聚乳酸类中的一种或多种;聚合物涂层的厚度范围为50~300nm。本发明针对聚合物涂层在电极表面的稳定性差,在电解液中易溶解的问题,通过退火形成稳定的界面吸附层方法,制备了具有高稳定性聚合物涂层,成功解决了聚合物涂层在电解液中稳定的问题,该具有聚合物涂层的集流体成功实现了锂的连续均匀的沉积,抑制了锂枝晶的生长,提高了锂金属电池的循环寿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墨复合材料,包括石墨,包覆于石墨表面的钛酸锂层。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石墨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在保护性气氛下,将包含可溶解钛源的包覆层原料、锂源、石墨与溶剂混合后加热,再进行煅烧,得到石墨复合材料。本申请通过在石墨材料表面包覆一层具有高Li+传导的、结晶度良好的钛酸锂薄层,大大提升了石墨材料的循环性,同时对倍率性能和低温性能也有促进作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锅炉检修平台,包括承载平台、护栏、锂电池、电控箱及两个提升机,两个提升机分别位于承载平台的左右两侧并安装在护栏上,电控箱安装在护栏上,锂电池安装在护栏上,电控箱分别与提升机和锂电池电连接,提升机具有制动装置和直流电机,直流电机包括转轴、外转子、内转子以及定子,内转子套接在转轴上,定子套在内转子的外侧,外转子套在定子的外侧,内转子在朝向定子方向的外壁上周向均匀分布有多个第一永磁体,外转子在朝向定子方向的内壁上周向均匀分布有多个第二永磁体,转轴的一端与制动装置连接,定子由绕组注塑而成,定子与电控箱电连接。锅炉检修平台的安装简单快捷,运行稳定且安全系数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上环保监查采样船,包括船体,所述船体的内壁底部位置依次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锂电池、水样显示台、采样容器、采样泵和采样电动伺服机,所述船体的一侧竖直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推动机构,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连接在船体靠近推动机构的一侧,所述锂电池固定连接在驱动电机远离推动机构的一侧,所述水样显示台固定连接在采样容器靠近锂电池的一侧,所述采样泵固定连接在采样容器远离水样显示台的一侧。本发明结构简单,能够实现对科学合理位点分布和深度范围的水质进行采样,实现高程度的自动化采样过程,大大的提高了采样的效率,能够为环保监察部门提供客观准确的水体水质信息。
本发明提供一种极片、电池及电子设备,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池的功率放电循环性能较差的技术问题,该极片至少包括层叠设置的:基材层以及两个功能层;基材层位于两个功能层之间;功能层包括:多个钴酸锂颗粒以及分散在钴酸锂颗粒周围的多个导电颗粒;其中,钴酸锂颗粒中的铝含量大于等于4500PPM。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池,能够有效提高电池高电压下功率放电循环性能。
本发明提供一种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集流体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之间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区域和至少一个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在第一方向上间隔分布;所述第一区域设置有聚合物层,所述聚合物层通过粘结层分别与所述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粘结。本发明的集流体不仅焊接良率高,能够有效节约锂离子电池的生产成本,更能够降低锂离子电池的内阻,使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能得到显著的提升。
本发明属于电池电解液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离子液体改性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离子液体改性电解液包括溶剂和锂盐,溶剂包括有机溶剂和水苏碱类离子液体,水苏碱类离子液体占所述溶剂的质量百分比为1%‑50%。本发明提供的离子液体改性电解液,通过向传统电解液中加入水苏碱类离子液体,利用水苏碱类离子液体中酯键的作用,与碳酸酯类电解液相互作用,能够提高锂离子迁移数,显著提高磷酸铁锂电极充放电容量,且使其在不同倍率下运行后,尤其是在高倍率下运行后进入低倍率时,仍然能保持良好的充放电容量,循环稳定性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水电解液及其二次电池,其中,非水电解液包括锂盐、非水有机溶剂和添加剂,添加剂包括环状磺酰亚胺类化合物和氟代环状碳酸酯类化合物,环状磺酰亚胺类化合物的结构式为结构式1或结构式2,氟代环状碳酸酯类化合物的结构式为结构式3、结构式4或结构式5,其中,M+为Li+、Na+、K+、Cs+,R1为H或烷基。本发明通过环状磺酰亚胺类化合物和氟代环状碳酸酯类化合物的组合能有效的避免电解液中单一氟代环状碳酸酯类化合的进一步消耗以及电解液与负极界面之间的反应,故能于增强锂离子电池的高温循环性能、常温循环性能、低温放电性能和倍率性能的同时抑制其析锂。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芯,包括正极片和负极片,正极片和负极片层叠后卷绕形成卷芯,正极片包括集流体和第一活性物质层,第一活性物质层设置在集流体的表面;沿卷芯的卷绕方向卷芯可以包括卷绕弯折区和平直区,在卷绕弯折区,正极片还包括第二活性物质层,且第二活性物质层的动力学性能低于第一活性物质层的动力学性能。这样,通过在正极片中设置动力学性能相对较低的第二活性物质层,以降低锂离子在卷绕弯折区的正极片上的脱嵌速度,使得在单位时间内负极片上聚集或接受的锂离子的数量减少,从而可以减少负极片出现析锂的情况,提高电芯的循环寿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正极极片及含该正极极片的固态电池。所述正极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N层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层和M层第二正极活性物质层,所述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层包括一种与现有技术不同的聚合物制备的聚合物电解质,所述聚合物电解质既具有粘结功能又具有导锂功能,可以替代现有的正极极片中的粘结剂和固态电解质,能够有效改善并提高锂离子的传输性能,降低电池的内阻;同时,含有该聚合物电解质的正极极片的孔隙率低,这大大降低了正极极片内部的孔隙和孔洞,提高单位体积内的正极活性物质的含量,改善锂离子和电子的传输,有效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
本申请提供一种极片和电池,其中,极片包括集流体,所述集流体上设有活性层,所述活性层包括微型件,所述微型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填充有相变材料。在温度范围为20度至85度的情况下,所述相变材料发生吸热相变。通过相变材料吸收锂离子电池在快速充电的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的热,可以降低电池内部温度,从而解决了锂离子电池内部散热较难,锂离子电池散热不均匀,导致电池安全性较差的问题。微型件的壳体材料采用可以充当导电剂的物质,可尽量不降低活性物质的用量。本申请提供的电池中,靠近电池中心一侧的相变材料的含量大于远离电池中心一侧的相变材料的含量,可进一步解决电池散热不均匀,导致电池安全性较差的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联苯提纯方法以及通过该方法得到提出联苯用途。本发明是通过乳化剪切搅拌作用、氧化处理、萃取离心分离、真空动态干燥等操作,提纯得到联苯作为锂离子电解液的添加剂使用。本发明是在结合现有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原料提纯经验基础,把联苯加入乳化搅拌机内,加入高纯度与联苯互溶性小液体。开启乳化剪切,同时加入指定量的氧化性物质,达到指定要求。然后通过经低速搅拌,低沸点溶剂清洗一定时间。静置或离心分离得到所需处理的联苯。装入动态真空干燥机内进行进一步提纯操作至规定指标。将本发明得到提纯联苯作为添加剂用于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生产时,有利于电解液在质量稳定性方面有一定优势,并有利于含联苯电解液的使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1)焙烧及酸浸;2)除Al3+;3)回收氢氧化锂;4)制备前驱体;5)制备三元正极材料:将上述正极材料前驱体与上述氢氧化锂混合并高温固相烧结得到三元正极材料。本发明通过先对当前废旧钛酸锂电池极片中的有价金属进行回收,再采用回收的有价金属重新制备新的三元正极材料的过程,不仅有效的实现了电池材料的循环回收利用,而且也实现了低能耗、低污染和成本低,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隔膜,含有该隔膜的卷芯,以及含有该隔膜或该卷芯的电池。该隔膜包括基材,所述基材分为圆弧区和平坦区;所述圆弧区的至少一个表面设置有第一陶瓷层,所述平坦区的至少一个表面设置有第二陶瓷层;其中,所述第一陶瓷层包括离子导体颗粒和第一陶瓷颗粒;所述离子导体颗粒的中值粒径Dv501和所述第一陶瓷颗粒的中值粒径Dv502满足:含有该隔膜的电池在充电过程中避免出现圆弧区隔膜发生陶瓷层中粘结剂堵孔的问题,促进锂离子传输,进而有效解决黑斑析锂的问题。
本发明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正极材料及包括该正极材料的电池。所述正极材料包括掺杂的钴酸锂和包覆在所述钴酸锂表面的碳包覆的铌钨氧化物。本发明通过元素的掺杂和碳包覆的铌钨氧化物的表面包覆,使得钴酸锂材料在3.0~4.55V的高工作电压、5C倍率充放电条件下具有较高的倍率性能;在3.0~4.6V的工作电压,0.5C倍率下循环50圈仍具有优异的容量保持率。
本发明提供一种负极极片及包括该负极极片的电化学装置,所述负极极片包括集流体和设置在所述集流体两侧的涂层,所述涂层包括第一活性物质层和第二活性物质层;第二活性物质层位于第一活性物质层和负极集流体之间;第一活性物质层包含第一负极活性材料、第一导电剂和第一粘结剂;第二活性物质层包含第二负极活性材料、第二导电剂和第二粘结剂。其中,第二活性层中采用的第二粘结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低于‑20℃,其链段运动能力优异,可以很好包覆于负极表面,减少负极膨胀,进而提高电池的循环稳定性。第一活性物质层中锂的固相扩散系数与第二活性物质层中锂的固相扩散系数的比值不低于1.2,以利于提高负极片双面涂布区的嵌锂性能。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芯、电池和电子设备,该电芯包括锂离子和钴离子,所述锂离子的质量为A,所述钴离子的质量为B,A和B的比值范围为1:6~1:8.5。本发明解决了锂离子和钴离子的质量比范围合理性较低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正极材料及包括该复合正极材料的电池,所述复合正极材料包括磷酸铁锂和硼氮共掺杂的生物质碳,所述硼氮共掺杂的生物质碳具有多孔片状结构和层状结构。所述磷酸铁锂附着在多孔片状结构表面和/或嵌入层状结构中,这是一种原位生成的结构,磷酸铁锂与生物质碳材料结合的很紧密,极大的提升了正极材料的导电性;同时,硼元素与氮元素的引入提供了导电空穴与孤对电子,进一步增强了复合正极材料的导电性。
一种氮掺杂、硼掺杂或磷掺杂的石墨化氮化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锂硫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锂硫电池存在穿梭效应的问题,取双氰胺研磨充分之后转移到刚玉坩埚中,坩埚留有孔隙,于300~400℃煅烧2h,再升温至450~550℃煅烧2h,即得到氮掺杂的石墨化氮化碳材料。将其导电炭黑和PTFE乳液混合均匀,并加入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充分研磨20min,除去水分,辊压,冲切,干燥,将制得的导电复合膜嵌入在硫正极和隔膜之间。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制备的复合膜插层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并且不会对硫正极造成负面影响,将其嵌入在硫正极和隔膜之间通过物理和化学吸附来阻挡多硫阴离子的穿梭效应,从而改善锂硫电池的循环性能。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广东珠海有色金属加工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