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比能量的快充正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其包括集流体、第一活性物质层和第二活性物质层;所述第一活性物质层涂在集流体上,所述第二活性物质层涂在第一活性物质层表面;所述第一活性物质层中包括第一活性物质和选自油性粘结剂的第一粘结剂,所述第二活性物质层中包括第二活性物质和选自水性粘结剂的第二粘结剂;其中,所述水性粘结剂包括水溶性纤维素锂和/或聚丙烯酸锂;所述第二活性物质包括磷酸铁锂。进一步的,第一活性物质层中含有更多的导电剂,能够直接起到涂炭集流体的作用,降低制造过程成本,同时还能够提高油性浆料的动力学性能。第二活性物质层中采取倍率性能良好的磷酸铁锂,这能显著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倍率性能。
本发明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三明治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集流体、锂箔、固态电解质依次叠放,压制,形成三明治结构电极;(2)将所述三明治结构电极进行超声波处理,制得所述三明治复合电极;超声波处理的条件为:超声波的频率为20KHz‑50KHz,超声重复2次以上,每次超声的时间为0.2‑8秒,每两次超声的时间间隔为0.2‑20秒。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实现锂箔与集流体和固态电解质之间两个界面的弥散型相互扩散的致密型接触,降低电极界面的电阻,使锂箔两侧的界面弥散分布致密化,显著抑制了锂枝晶现象,降低了充放电过程中的极化,改善电池的倍率特性和循环稳定性。
本公开提供一种串联锂电池系统的电池电压检测电路,包括串联的N个单体电池,其中N≥1,包括:多路复用模块,连接至串联的N个单体电池,以便通过多路复用模块接收N个单体电池中的每个单体电池的电池电压信号,并且每次选择N个单体电池中的一个单体电池的电池电压信号进行输出;参考电压生成单元,用于生成变化的参考电压值;以及比较器,用于接收多路复用模块所输出的电池电压信号,以及接收变化的参考电压值,并且根据变化的参考电压值多次比较所接收的电池电压信号及参考电压值,来输出一个单体电池的测量电压。本公开还提供了锂电池系统的通信装置、检测方法、锂电池系统的通信方法、及锂电池系统的电池均衡控制方法。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用太阳能,风能,手摇发电多种方式进行发电和蓄电,利用蓄电对各种不同移动电子设备电池进行智能化充电的室外多功能电源,实现随时随地的补充能量和提供能量。包括携行包、发电装置、锂电池组、智能充电机,发电装置输入至锂电池组,锂电池组与智能充电机连接,智能充电机输出至耗电设备,所述发电装置、锂电池组、智能充电机、各种连接线缆均设于携行包内。本实用新型将发电、蓄能、充电融为一体;多种能源技术保证在各种复杂环境条件下为蓄电池补充能源;采用大容量锂电池组蓄能,可满足各类电子设备充电的需要;智能充电机可以自动识别被充设备电池的节数,全智能化菜单操作;重量轻、携行方便,免维护、操作简单。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电联产余热综合利用节能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锅炉、汽轮机、常温凝汽器、凝结水泵、除氧器、锅炉给水泵最后接回锅炉组成水循环回路,汽轮机连接发电机组,汽轮机连接外供蒸汽管路提供蒸汽,常温凝汽器冷却侧连接冷却塔、冷却塔冷却水泵组成冷却水循环回路,还包括高温凝汽器、溴化锂机组,高温凝汽器冷凝侧接入汽轮机与常温凝汽器之间的管路,高温凝汽器冷却侧与凝汽器冷却水泵、溴化锂机组热源侧连接组成溴化锂机组热源循环回路,溴化锂机组冷水侧提供冷冻水,溴化锂机组热源侧出口连接热水箱,通过生活热水管路提供生活热水。可广泛应用于节能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兼具扫码付款功能的手持小票打印机,包括主体和扫码器,所述主体的侧壁上设有充电接口,所述主体内部固定安装有锂电池,所述充电接口与锂电池连接,所述主体的底壁开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内设有手持拉环、旋转轴和滚动调节轴,所述主体通过滚动调节轴与旋转轴传动连接。该兼具扫码付款功能的手持小票打印机,通过设置了充电接口和锂电池,并使二者相连接,利用充电数据线的两端分别连接充电接口和外接的电源,即可给锂电池充电,使该打印机可以持续工作,相比于传统打印机使用号电池进行供电,省去了反复更换电池的麻烦,同时锂电池相比于号电池,电芯容量也更有优势。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负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电池,包括负极集流体和设置在所述负极集流体至少一侧表面的负极活性物质层,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上具有孔结构,所述孔结构内嵌设有金属锂。本发明通过在负极活性物质层中设置孔结构,金属锂嵌设在孔结构内部,在补锂的同时,也不会影响电芯的电化学性能,且金属锂嵌设在孔结构内部,在电芯循环的过程中也不会有析锂穿透隔膜引发电芯短路的风险,有效提升了电芯在循环过程中的安全性。
本发明涉及电池领域,具体涉及负极极片以及包含该负极极片的电池。所述负极极片包括集流体、负极活性层和安全涂层,所述负极活性层设置在所述集流体的一侧或两侧表面,所述安全涂层设置在所述负极活性层的外表面,所述安全涂层包括锂无机固态电解质、粘结剂和阻燃剂,所述锂无机固态电解质为氧化物型锂无机固态电解质,以所述安全涂层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氧化物型锂无机固态电解质的含量为5‑80重量%。本发明的负极极片能够在电芯发生挤压和针刺时,降低正负极接触而短路的风险,同时降低安全涂层对锂离子传输的影响,尽可能降低甚至消除对电池电性能的恶化。
一种含硫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锂硫电池技术领域。所述含硫复合材料含有石墨烯层、XMn2O4纳米片层、硫,其中X=Co,Zn或Mg;所述石墨烯层和XMn2O4纳米片层交替层叠设置,所述石墨烯层和XMn2O4纳米片层的层间含有硫。所述含硫复合材料应用于锂硫电池正极中。本发明的优点为:本发明通过简单的溶液法,获得了石墨烯/XMn2O4纳米片复合物,该合成方法容易放大,进行工业生产,可大规模制备该复合材料。本发明的复合材料,作为锂硫电池正极材料时,既利用了石墨烯的高导电性,又由于双金属氧化物XMn2O4对于多硫离子的吸附作用,兼顾了锂硫电池的倍率性能、容量发挥和循环稳定性,可以获得高性能锂硫电池。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隔膜,包括层叠设置的隔膜本体和含锂涂层,所述含锂涂层中具有含锂化合物和粘结剂,所述含锂化合物在所述含锂涂层中的质量分数为80%~98%。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具有该电池隔膜的电池。
本发明提供一种负极材料及制备方法、负极片和电池,负极材料包括:锂硅合金和金属颗粒,所述锂硅合金和所述金属颗粒嵌在碳材料中。在负极材料应用过程中,通过对硅材料进行预补锂,提高了硅材料的首次充放电效率,金属颗粒的加入有利于电池在循环过程中嵌入到硅材料中的锂在放电时对锂的释放,从而避免循环效率下降,碳材料有利于抑制硅材料体积膨胀,降低粉化,避免容量的快速衰减,有利于长效循环,碳材料可以提高硅材料的电导率,降低了硅材料与电解液的接触,从而降低了副反应,提高了硅材料充放电效率,有利于提高电池的使用性能。
本申请提供一种复合隔膜和电池,其中,复合隔膜包括:基膜,所述基膜的第一面覆盖有第一陶瓷涂层和第二陶瓷涂层,所述第一陶瓷涂层和第二陶瓷涂层相邻,所述第一陶瓷涂层的电解液储液性能高于所述第二陶瓷涂层的电解液储液性能;所述第一陶瓷涂层和所述第二陶瓷涂层上均设置有第一涂胶层,所述基膜的第二面设置有第二涂胶层,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为所述基膜的相对两面。利用电解液储液性能不同的第一陶瓷涂层和第二陶瓷涂层的相邻设置,在锂离子电池的充电过程中,降低锂离子电池中不同电芯区域之间的电解液浓度差,避免锂离子电池的表面析锂现象的出现,确保锂离子电池在应用时的安全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及电子设备,该电池包括:正极集流体和涂覆在正极集流体表面的正极涂层,负极集流体和涂覆在负极集流体表面的负极涂层;正极涂层包括正极活性物质和补锂剂,正极活性物质包括镍钴锰三元氢氧化物、磷酸亚锂铁氧化物,以及改性掺杂钠铝的锂锰氧化合物中的至少一项;负极涂层包括至少包括人造石墨或天然石墨中的一种,且还至少包括硬碳、软碳、氧化硅或碳化硅中的一种。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硬碳、软碳、氧化硅或碳化硅,与人造石墨或天然石墨混合,能够有效缩短离子传输路径,提升电池的功率;补锂剂可以有效提升正极片中的活性锂含量,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正极活性物质采用掺杂钠,产生钠离子进行传输,进一步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本发明提供一种集流体及其应用。本发明的集流体,包括绝缘层和设置在绝缘层的两个功能表面的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绝缘层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设置有N个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填充有连接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的第一导电体,N≥1。采用本发明的集流体制备锂离子电池时,可以解决锂离子电池通电时,极耳连接区域的电流密度大产生的安全隐患,可以采用常规的极耳连接方法进行极耳连接,制备工艺简单;由于集流体具有绝缘层,当锂离子电池的温度升高时,绝缘层会发生融化变形,切断锂离子电池的电流通路,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
一种基于智能电力续航管理系统,包括锂电池组和储能蓄电池,所述锂电池组与锂电池组管理系统连接,所述储能蓄电池与储能蓄电池管理系统连接,锂电池组连接有第一充电继电器,储能蓄电池连接有第二充电继电器,所述第一充电继电器与第二充电继电器均与外界电源连接,第一充电继电器还与锂电池组管理系统连接,第二充电继电器还与储能蓄电池管理系统连接,锂电池组管理系统与储能蓄电池管理系统均与车载服务器连接,所述车载服务器连接有显示屏和报警器,本实用新型通过储能蓄电池提高续航保障,同时可实现电池电力情况的实时监测,且能够实现异常充电下的自动断电,从而保证电池的综合性能,延长使用寿命,增强续航能力。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解液和含有该电解液的电池。本发明通过含氟磺酸酯类化合物首次充放电在正极表面形成含有LiSO3、ROSO2Li的界面膜富有韧性,不易破裂、耐高温性能强,其在负极形成富含LiF成分的界面膜,机械性能好,具有很好的韧性;环状羧酸盐类化合物在首次充电过程中于负极形成含有Li2CO3、烷基锂、羟基锂、羧基锂等组分的界面膜,这些组分具有优异的导离子能力,能加快锂离子的传输,故能使电池具有较佳的倍率和低温性能。通过调控含氟磺酸酯类化合物和环状羧酸盐类化合物添加剂的种类与添加量提升12V磷酸铁锂电池的高低温放电特性和循环寿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供电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其涉及能源技术领域。其中,所述方法应用于供电控制器,供电控制系统包括燃料电池、光伏板、锂电池、负载以及所述供电控制器,所述包括:若获取的光伏板的电流值满足光照条件,则控制光伏板给负载供电及对锂电池进行充电;若获取的光伏板的电流值不满足光照条件,则判断锂电池的电量值是否小于第一预设电量阈值;若电量值不小于第一预设电量阈值,则控制锂电池给负载供电;若电量值小于第一预设电量阈值,则控制燃料电池给负载供电及对锂电池进行充电。通过本发明的方案,可提高无人设备的供电稳定性及续航能力。
本发明提供一种负极片、电芯结构和电池,负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第一负极涂片和第二负极涂片,其中,所述第一负极涂片涂覆在所述负极集流体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负极涂片涂敷在所述负极集流体的第二表面,所述负极集流体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相背;所述负极集流体为锂铜合金材料。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负极集流体的材料从铜箔替换为锂铜合金,在第一次放电过程中锂铜合金作为锂源补充首次充电过程中在电极表面形成固体电解质膜等反应而消耗的锂,有效提高电池的首次效率,从而实现提高电池的容量。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负极集流体、负极片及电池。该负极集流体包括铜箔层,铜箔层包括相背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均设有锂箔层,锂箔层的背对铜箔层的一侧设有导电聚合层。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的锂离子电池的补锂方式较为复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能环保施工机械,该节能环保施工机械包括起重机本体和动力系统,动力系统为起重机本体输出动力,动力系统包括发电机组,发电机组包括发电机、整流装置,发电机与整流装置电连接,该动力系统还包括锂电池组,锂电池组包括锂电池、升压装置、充放电控制装置,发电机组通过升压装置为锂电池充电,充放电控制装置控制锂电池执行充电操作或者放电操作。该节能环保施工机械采用锂电池为整机提供动力,使用成本大幅降低,同时废气排放和噪音污染大大减少,使用起来十分环保。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集成灶应急启动电源系统,其包括外壳、设于外壳内部且用于将220V交流电转化成5V直流电的变压器、与变压器电性连接的锂电池、与锂电池电性连接且用于将3.7V直流电转换成3V直流电的启动电源转换模块及与锂电池电性连接且用于将3.7V直流电转换成12V直流电的照明电源转换模块。型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220V交流电通过变压器转换成5V直流电为锂电池,锂电池的电能转化成启动点火的3V直流电和为照明系统使用的12V直流电,能够在断电情况下为集成灶提供应急电源,能够通过锂电池循环充电使用,使用简单,节能环保及成本低。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化成机构,其中化成机构包括探针座、第二探针以及负压组件,探针座上开设有负压通道;第二探针设置在探针座上,第二探针用于对电池充放电;负压组件包括吸嘴,吸嘴用于对接电池的注液口,负压通道用于对负压组件让位,以便负压组件可对电池抽负压。第二探针设置在探针座上并位于探针座的同一侧,可同时对柱形锂电池进行充电,同时在探针座上还设置有吸嘴,吸嘴与探针座上的负压通道连通且与柱形锂电池的注液口连通,则探针可对柱形锂电池极柱中心进行抽负压,从而改善了柱形锂电池的生产工艺,进而提高了柱形锂电池的品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正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电池,所述正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和设置在所述正极集流体至少一侧表面的正极活性物质层,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具有孔结构,所述孔结构内嵌设有富锂化合物。本发明通过在正极活性物质层中设置孔结构,富锂化合物嵌设在孔结构内部,在补锂的同时,也能避免富锂化合物影响正极活性物质层的电子与锂离子传输,从而不会影响电芯的电化学性能,提升电芯的循环性能,在提高电芯首效的同时,也能提升电芯的能量密度。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属于应急电源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工程抢险应急电源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顶端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箱体内设有锂电池,所述锂电池上设有第一输出接口、第二输出接口、第三输出接口、第四输出接口、第五输出接口和第六输出接口,所述锂电池上设有第一输入接口、第二输入接口和第三输入接口,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箱体,在箱体内设置锂电池,可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对其充电,也可以通过外部电源对锂电池进行充电,还可以通过发电机对锂电池充电,延长了本装置的工作时间,锂电池上设置第二输出接口、第三输出接口和第一输出接口,并设置LED灯、液晶显示屏和声光警报器,满足了抢险需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核壳石榴结构的钛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钛硅碳负极材料由Si/SiO2二次粉体组成的核、包覆在Si/SiO2二次粉体表面的碳元素材料壳层和包覆在碳元素材料壳层表面的钛源材料组成的钛元素材料壳层构成,该钛硅碳负极材料通过对Si/SiO2二次粉体进行包碳处理,再对获得C/Si/SiO2三次颗粒进行钛元素的包覆而制得;这样,该钛硅碳负极材料为核壳石榴结构,使得粉体具有三维锂离子迁移通道,提高了锂离子迁移速率,使其具备快速充放电能力和更低温度区间的应用特性;同时,由于多次颗粒包覆处理,使材料的结构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从而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安全特性。
本发明涉及使用混合正极材料的动力电池,正极包括活性物质、导电剂、粘结剂和溶液,活性物质采用磷酸铁锂和镍锰钴三元材料的混合材料,其中重量比磷酸铁锂5%~95%,导电剂1%~20%,粘结剂2%~10%。导电剂包括乙炔黑或炭黑;粘结剂是聚偏氟乙烯;溶液是N-N-二甲基吡咯烷酮。本发明与传统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相比:1、工作电压2.75V~4.2V,优于磷酸铁锂电池;2、良好的高温性能;3、良好的低温性能,0℃放电容量达90%以上;4、优异的安全特性,本发明耐过充性能与磷酸铁锂一致;5、高能量密度,磷酸铁锂的压实密度2.0~2.1,镍锰钴三元3.4~3.8,二者混合后可达2.2~2.9。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广东珠海有色金属加工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