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高散热性电池保护板及锂电池,所述电池保护板包括电路板本体和监测及保护器件,电路板本体包括器件承载部和走线接头部,监测及保护器件设置于器件承载部的正面;还包括散热复合层,设置于所述器件承载部的背面;所述散热复合层包括在器件承载部的背面由内至外逐层设置的导热胶层、第一碳晶体层及铝材料层。本实用新型把贴完监测及保护元器件的保护电路板与具备高导热性的散热复合层相结合,且散热复合层能够与电路板主体进行无缝封装,第一碳晶体可以很快地将器件承载部上某个或多个器件的热量均匀分散,铝材料层作为主要散热器件将热量发散向外界,热量会迅速从高到低散开。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圆柱形锂电池电芯下料装置,包括第一夹爪和第一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夹爪在水平方向上做直线往复移动,第一夹爪的正后方设置有第二夹爪,第二夹爪连接有第二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驱动第二夹爪在竖直方向上做直线往复移动,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通过交替执行夹紧电芯动作来完成电芯的夹紧转移。电芯首先在第一夹爪的夹持下水平移动至第二夹爪;然后第二夹爪夹紧电芯,第一夹爪松开电芯,完成电芯的夹持转移;最后电芯在第二夹爪的带动下,可以做到非常接近电芯的输送带工位再松开电芯,避免了电芯由高处掉落至输送工具上的情形发生,进而确保了电芯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电池双工位下料装置,包括取料夹爪和第一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取料夹爪在X方向上做直线往复移动;还包括两个下料夹爪,两个下料夹爪沿Y方向平齐布置且位于取料夹爪的后方,两个下料夹爪共同连接有第二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驱动两个下料夹爪在Y方向上做直线往复移动;还包括第三驱动机构,第三驱动机构驱动两个下料夹爪同步在Z方向上做直线往复移动;取料夹爪和下料夹爪移动至对接时通过交替执行夹紧电芯动作来完成电芯的夹紧转移。相比较于单工位下料装置,该双工位下料装置能同时实现两个电芯下放至输送工位上,生产效率更高,完全可以满足生产节拍更快的高速生产设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浆料的连续分散装置,其包括至少一个粉料物质储存罐、至少一个溶剂储存罐、至少一级初次分散机构及至少一级离心分散机构,每个粉料物质储存罐的底部出料口及每个溶剂储存罐的底部出料口均通过管路与至少一级初次分散机构相连通,最后一级初次分散机构的出料口连通至少一级离心分散机构。本发明将粉料物质及液体物质分别投放,并且采用喷淋方式投放液体物质,通过对物料进行初次分散及离心分散,能够提高分散效果;通过将初次分散机构设置为三级,将离心分散机构设置为两级,可实现浆料的连续作业,不间断地产出浆料,提高分散质量及生产效率。
一种锂离子电芯的陈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注液后的电芯按照气囊袋向上的方式竖直放置,并置于一密闭腔体中;调节所述密闭腔体内的压力,使所述密闭腔体内为负压状态;使电芯上下振动,对电芯进行振动陈化;使电芯停止振动并保持静置,完成陈化。本发明方法在电芯陈化过程中同时引入负压和机械振动,让电解液能够更快地将卷芯极片浸润,以达到缩短电芯制造周期,降低制造成本的目的。
本发明提供的圆柱形锂离子电池全自动装盘机,包括机架、上料推车、空料盘升降机构、空料盘移载机构、料盘定位机构、电芯旋转抓取机构、电芯整形机构、自动抓取摆放机构、满载料盘移载机构、满载料盘升降机构和下料推车,空料盘移载机构和满载料盘移载机构共用一个将空料盘移载机构下端的空置电芯料盘移送到料盘定位机构处,再将承载装满变圆电芯后的电芯料盘移送至满载料盘移载机构下端的双料盘横移部;通过以上机构,先自动将空置电芯料盘传送至料盘定位机构处定位,再自动装载满整形电芯后,自动传送并叠加堆放至下料推车上,与制作圆形电池或电芯的自动卷绕机全自动对接,集多种功能为一体,完全代替人工装盘,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又节约了人力。
锂离子电池卷绕电芯的制备方法,在涂布机构的挡块安装件上设置一个或以上均匀间隔布置的中间挡块,在集流体上涂布正极浆料,制备正极集流体;在集流体上涂布负极浆料,制备负极集流体;将正极集流体和负极集流体上的敷料区域和空白间隙一起裁切,得到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极片的一侧均留有未敷料的空白区;将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及隔膜叠放在一起,正极极片的空白区和负极极片的空白区分别位于两侧,敷料区域位于中间,进行卷绕,得到无极耳卷芯;在无极耳卷芯的两侧设置正、负极耳,点焊后入壳制成电芯。本发明卷绕时将极片上的空白区放置于两侧,利用极片一侧的空白集流体进行卷绕后形成类似于叠片式电芯一样的多极耳结构,可以减低电芯内阻。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粘结剂及包括该粘结剂的锂离子电池。所述粘结剂为一种分子间可形成较强氢键作用的新型粘结剂,该粘结剂通过氢键形成三维交联网络,具有较高的韧性,能够释放膨胀产生的应力,进而降低硅负极体积变化导致极片的膨胀。此外,为了提高粘结剂的稳定性,本发明进一步建立相匹配的电解液体系,该电解液体系的使用可有效降低负极片的膨胀,改善负极片的循环性能,尤其在硅负极中使用可以显著降低负极片的膨胀,修复硅负极膨胀造成粘结网络的破损,改善硅负极的循环性能。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高延伸层的正极片及包括该正极片的锂离子电池。本发明通过在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层和第二正极活性物质层之间额外设置高延伸层,由于高延伸层中的粘结剂含量更高,设置后可以有效提升正极片整体的延伸率,减小重物冲击时正极片的破损程度,降低可能存在的短路位点,大幅度提升电芯的重物冲击通过率,使得电芯能够同时兼顾面对针刺和重物冲击时的安全性。同时,通过加入高延伸层后,由于高延伸层中间有更高的导电剂和粘结剂含量,可以在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层和第二正极活性物质层中间构建快电子通道,改善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层和第二正极活性物质层接触面内阻偏大,循环过程中正极侧内阻增长快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性锂电池隔膜涂布处理方法和装置,所述涂布处理方法至少包括:首先提供油性浆料,利用油性浆料对基膜表面进行涂布,形成涂布膜;然后将涂布膜置于恒温恒湿条件下进行预处理;最后将预处理后的涂布膜中的溶剂萃取出来,再将涂布膜进行烘干。本发明在萃取工艺之前增加了恒温恒湿预处理步骤,通过恒温恒湿处理,浆料中的聚合物可以均匀分散在溶剂中,并且可以使油性浆料能够在温和的环境中缓慢运动,实现涂层均匀化,消除涂层内在缺陷;另外,可以使油性浆料在最均匀的状态下预凝固分离,即恒温恒湿条件下可以对涂布膜进行初步萃取,使得后续萃取步骤对溶剂的萃取更为彻底,涂布膜也容易被烘干,大大提升涂布膜性能。
一种聚苯脲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方案如下:一种聚苯脲隔膜,包括聚苯脲涂层和隔膜层,所述聚苯脲涂层涂覆在隔膜层的单面或双面,所述聚苯脲涂层包括聚苯脲材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聚苯脲材料、粘结剂和溶剂按5~100:1~30:50~1000的质量比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浆料;S2.将混合浆料均匀涂覆在隔膜层的单面或双面,干燥除去溶剂后得到聚苯脲隔膜。本发明所述的聚苯脲隔膜上的聚苯脲可以将溶解在电解液中的钴离子捕获,从而可以极大限度地减少钴离子在负极表面沉积,进而提高电池的续航性能。聚苯脲隔膜的制备工艺简单,能耗较低。
本发明提供一种隔膜和含有该隔膜的锂离子电池,所述隔膜包括隔膜涂层;所述隔膜涂层中含有第一添加剂和第二添加剂,所述第一添加剂与第二添加剂的质量比(g;g)为2:8~8:2;所述隔膜涂层包括若干胶层孔,所述胶层孔的孔径为0.01μm~10μm。本发明通过降低油系/油系混涂的隔膜表面的静电吸附能力,能够减少吸附微小颗粒,降低电芯的自放电值,从而提高电芯质量。
一种复合极片体及锂电池,该复合极片体包括:隔膜;复合于隔膜一侧表面上的第一导电骨架;复合于隔膜另一侧表面上的第二导电骨架;第一导电骨架和第二导电骨架上形成有镂空,第一导电骨架上负载有第一活性物质层,第二导电骨架上负载有第二活性物质层,第一活性物质层和第二活性物质层的极性相反。本发明在隔膜的两侧表面上复合用于负载活性物质的导电骨架,取消了常规极片结构中的集流体,实现超薄的结构,而且通过导电骨架可以改善极片的折叠、弯曲等可操作性,导电骨架复合粘接在隔膜上,可以增加活性物质和隔膜、导电骨架的粘合度,使复合极片体整体的粘结更为紧密,活性物质的位置不会发生相对位移,可以改善电池的柔性弯曲特性。
一种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电解质的制备步骤如下:将聚碳酸酯单体与羧基或羟基聚碳酸酯单体进行聚合反应,得到聚合物A;将可凝胶聚合物单体、烯酸单体、聚乙二醇丙烯基单体和功能聚合物加入溶剂中,并加入引发剂进行引发反应,得到聚合物B;将聚合物A(可选的)和聚合物B加入溶剂中,选择性加入羧基交联剂并混合均匀,得到聚合物混合体系;将羟基交联剂加入聚合物混合体系中并混合均匀,将得到的混合液均匀涂布在模具上,在真空干燥箱内惰性气体氛围下在进行交联反应;反应结束后,在惰性气体氛围下真空干燥,得到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本发明的聚合物电解质的相容性及机械强度良好且室温离子电导率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粘结剂及包含该粘结剂的负极片和锂离子电池。本发明利用原位复合的溶胶‑凝胶法制备出有机/无机复合粘结剂,成功地将无机网络结构引入粘结剂中,即在高分子聚合物链的周围引入无机网状骨架,可以提高粘结剂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同时保证了粘结剂的粘结力。所述粘结剂的使用可以解决现有的粘结剂在循环后期耐热性差、耐电解液腐蚀性差、耐磨性差的问题。综上,本发明的粘结剂表现出优异的耐电解液腐蚀性和耐磨性,以及耐热性,使用该粘结剂可提高电芯的循环寿命,并且能量密度无损失。
本发明提供一种负极片,包括:集流体、第一负极涂片、第二负极涂片和负极多孔片,其中,所述第一负极涂片涂覆在所述集流体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负极涂片涂覆在所述集流体的第二表面的非单面区,所述集流体的第一表面和所述集流体的第二表面相背;所述负极多孔片涂覆在所述集流体的第二表面的单面区内,所述集流体的第二表面的非单面区和单面区相邻。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集流体第二表面的单面区内设置负极多孔片能够增加负极片的单面区的辊压剥离力,改善了负极片单面区脱离集流体的问题,从而降低负极片的单面析锂风险。
一种多层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负极片、锂电池,该多层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步骤如下:以硅、二氧化硅、碳为原料制备多层前驱体,将硅材料与粘结剂混合后得到第一前驱体层混合物,将二氧化硅、碳材料和粘结剂混合后得到第二前驱体层混合物,将碳材料与粘结剂混合后得到第三前驱体层混合物;将第一、第二、第三前驱体层混合物按照硅层、二氧化硅/碳混合层、碳层的顺序模压成型后进行烧结处理,得到多层前驱体;将多层前驱体中的二氧化硅还原为单质硅,得到多层复合负极材料。本发明可以在首次充放电过程中生成更加致密的固体电解质界面膜,同时抑制硅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发生的体积膨胀效应,从而提高电池的首次效率、负极比容量及电池循环性能。
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负极,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对成品石墨进行分级,筛分出平均粒径为1.5~4μm的人造石墨细粉;将人造石墨细粉与煤沥青按1:2.5~1:5.5的质量比混合;将混合物料加入卧式反应釜中在惰性气体保护下造粒,得到平均粒径为4~7.5μm的单颗粒和二次颗粒混合前驱体;将前驱体进行烧结炭化处理,将炭化后得到的二次颗粒石墨进行筛分,得到平均粒径为4~12μm的二次颗粒人造石墨负极材料。本发明解决了电池低温下大倍率充放电问题,同时利用人造石墨细粉本身所具备的良好电解液适应性和长循环寿命,改善了电池的循环性能、低温循环性能及安全性能。
锂离子电池极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箔材的极耳焊接区贴上发泡胶纸,所述发泡胶纸的胶质中含有发泡剂;对箔材进行涂布,使活性物质将箔材及发泡胶纸完全覆盖;将涂布完成后的箔材送入烘箱中进行分段烘烤,所述烘箱包括若干节烘箱,其中最后一节烘箱为高温烘箱,高温烘箱的温度最高且高于发泡胶纸中发泡剂的发泡温度;箔材离开烘箱后,用毛刷将经高温烘烤而降粘卷曲的发泡胶纸扫除,使极耳位区域露出空箔;对极片进行烘烤、辊压、分切和极耳焊接,完成极片的制作。本发明采用在高温下可以发泡失粘的发泡胶纸贴附在极片的极耳焊接区域,胶层中增加的发泡剂对粘接剂的亲合力远大于箔材对粘接剂的亲合力,从而防止箔材粘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锂电池用铜箔的高温延伸率强度测试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两侧均固定设置有主机架,所述底座的上端设置有高温箱导轨,所述高温箱导轨的上端滚动设置有高温箱滚轮,所述高温箱滚轮上端通过支撑件固定连接有高温箱,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设置有主机接头,所述主机接头的上端设置有夹具下拉杆,两个所述主机架之间上端设置有移动梁,所述移动梁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传感器,所述移动梁的底端固定设置有传感器接头,所述传感器接头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夹具上拉杆,所述夹具上拉杆和夹具下拉杆之间设置有夹具组件。本实用新型模拟铜箔材料使用时实际环境温度下的力学性能,提供数据依据,为优化电池电极结构提供指导。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圆柱形锂电池结构,其中,该电池结构主要包括:圆柱形本体,该圆柱形本体外侧面包装铝塑膜,该圆柱形本体包括电芯,且该电芯设置有折边;两极耳,其一端分别固定于该圆柱形本体的两末端,另一末端外露于该两末端;两一字胶,所述一字胶一端贴设于极耳底部,另一端经其中一末端贴设于折边的内侧;两固定胶,分别包覆于该圆柱形本体的两末端且与一字胶垂直设置.本实用新型不仅工艺简单、电芯的极耳由于利用两种不同颜色的一字胶固定而容易区分,故而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区分正、负极,从而大大减低了破坏电池、损坏电子元器件,甚至造成火灾等大型事故的发生。
一种极片及锂电池,所述极片包括:极片集流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极片集流体表面的活性物质;所述极片集流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存储孔,所述存储孔内填充有可导电多孔物质,所述可导电多孔物质存储有电解液。本发明极片集流体上设置任意形状的孔洞,并在孔洞里填充可导电多孔物质,将所填充的可导电多孔物质作为电解液的储存仓,电池注液后,可导电多孔物质可以吸收并存储部分电解液,提高了电池的保液量,被可导电多孔物质存储的电解液在电池使用循环过程中逐渐析出,为电池补充循环过程中的电解液消耗,从而提升电池的循环寿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极片及锂离子电池,所述电池极片包括:集流体,所述集流体表面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一区域相邻;电极材料层,附着于所述第一区域内;去应力涂层,附着于所述第二区域内,且所述去应力涂层与所述电极材料层相连,所述去应力涂层用于在电池极片的辊压过程中释放所述电极材料层的应力。本发明通过在与电极材料层相邻的第二区域内设置去应力涂层,并使去应力涂层与电极材料层相连,在电池极片被辊压过程中,应力由中间往两边释放的过程通过去应力涂层减缓释放,逐渐稀释该应力,不至于中间部分与其他部分的变形度相差很大造成不可逆的变形,从而防止极片变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复合壳体,所述壳体由金属内层和塑胶外层复合而成。所述的金属内层由铝、铝合金、不锈钢或者合金材料制作而成,其厚度为0.5-1.5mm,所述的塑胶外层由PP、ABS、PE或者三元乙丙橡胶制作而成,其厚度为1.5-2.5mm。所述的金属内层和塑胶外层之间采用热复合、热注塑、电镀、嵌套或者粘接方法进行复合连接。本发明以金属作为内层,塑胶作为外层,体积小,质量轻,强度大,焊接容易,组合方便,绝缘性好,由金属内层和塑胶外层复合而成的复合壳体,满足了动力电池体积相对小,重量相对轻,强度相对大,焊接相对容易的壳体的要求。
本发明提供一种叠片电芯和锂离子电池,叠片电芯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负极片、隔膜和正极片,所述负极片和所述正极片中至少有一片极片的表面涂覆有涂层,所述涂层中具有孔隙。本发明中的叠片电芯中,通过在叠片电芯中至少一片的极片表面涂覆涂层,涂层具有孔隙,涂层的孔隙适合电解液存储与运输,从而能够提高电芯中电解液的保液量,提升电芯的后期循环性能。同时也克服了软包电池循环膨胀大使得电解液会在极片内部出现断层的问题,使得电池的循环寿命更长。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负极片及包括该负极片的锂离子电池。本发明是根据负极片的电势及极化分布对负极片的活性物质及面密度进行特定的设计,使得该电池设计极大化地满足快充需求且可以降低能量密度的浪费,实现快充和高能量密度兼顾。简单得说,利用双层涂布技术,控制两层活性物质层沿负极集流体长度方向上的长度范围的比例,即极化大、电势低的第一负极活性物质层占比多,极化小、电势高的第二负极活性物质层占比少。所述负极片的能量密度较常规负极片的能量密度有所提升,即可以实现快充和高能量密度的兼顾。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固态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本发明提出一种复合固态电解质膜,包括聚合物电解质,以及分散在所述聚合物电解质中的无机电解质纤维,所述无机电解质纤维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复合固态电解质膜厚度方向的夹角θ满足:0°≤θ≤30°。本发明的复合固态电解质膜通过对物料组成和结构进行设计,提高了复合固态电解质膜的离子电导率和机械强度。
本发明公开了锂离子电池极片的烘烤装置,其两侧分别设置辊压机和收卷机,其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加热组件、上排过度辊以及下排过度辊,所述上排过度辊和下排过度辊错位设置并且分别位于壳体内的上下两侧;本发明极片经辊压机进入壳体的加热组件中,呈蛇形穿过上排过度辊以及下排过度辊进行烘烤,最后经收卷机进行收卷,在烘烤的过程中,一上一下能更好的释放极片因烘烤产生的应力。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广东珠海有色金属加工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