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术频道 >

> 固/危废处置技术

> 垃圾焚烧燃烧室装置

垃圾焚烧燃烧室装置

165   编辑:中冶有色技术网   来源:青岛东诚大平机械有限公司  
2023-12-15 15:10:01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垃圾焚烧燃烧室装置,包括支撑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焚烧炉(2),所述焚烧炉(2)的侧壁上设有用于实现对焚烧炉(2)内垃圾燃烧过程中保持密封的盖板机构,所述焚烧炉(2)的侧壁上设有用于实现对焚烧炉(2)内燃烧不充分的烟雾收集反炉的循环机构,所述支撑底座(1)内设有出料腔(14),所述出料腔(14)内设有用于实现焚烧炉(2)便捷出料的出料螺杆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燃烧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焚烧炉(2)侧壁上的转动盖板(4),所述转动盖板(4)与焚烧炉(2)的侧壁上均设有固定套管(5),两个所述固定套管(5)内滑动连接有固定杆(7),所述固定杆(7)的左侧端面转动连接有转动杆(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燃烧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焚烧炉(2)侧壁上的吸气罩(8),所述吸气罩(8)上固定连接有鼓风机(9),所述鼓风机(9)进风口连通吸气罩(8),所述鼓风机(9)的出风口连接管(10),所述连接管(10)连通焚烧炉(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燃烧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螺杆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撑底座(1)内的出料腔(14),所述出料腔(14)内转动连接有输送螺杆(15),所述出料腔(14)上端连通焚烧炉(2)的内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燃烧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1)内设有传动槽,所述传动槽内转动连接有蜗杆(3),所述蜗杆(3)的转动轴固定连接输送螺杆(15),所述蜗杆(3)啮合连接有蜗轮(11),所述蜗轮(11)的转动轴贯穿传动槽且末端转动连接在焚烧炉(2)内,所述蜗轮(11)的转动轴上固定连接有两个转动推板(13),所述转动推板(13)设置在焚烧炉(2)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燃烧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1)的左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传动电机(12),所述传动电机(12)的输出轴贯穿转动连接在支撑底座(1)内且末端固定连接蜗杆(3)转动轴。

说明书: 一种垃圾焚烧燃烧室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焚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垃圾焚烧燃烧室装置。背景技术[0002] 焚烧炉是常用于医疗及生活废品、动物无害化处理方面的一种无害化处理设备。其原理是利用煤、燃油、燃气等燃料的燃烧,将要处理的物体进行高温的焚毁碳化,以达到

消毒的目的,垃圾焚烧炉,是焚烧生活垃圾的设备,生活垃圾在炉膛内燃烧。

[0003] 现有的垃圾焚烧炉在使用时,由于焚烧炉内燃烧不充分,导致废气在处理时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同时现有的焚烧炉在使用时燃烧后产生的废渣清理较为复杂且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垃圾焚烧燃烧室装置。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0006] 一种垃圾焚烧燃烧室装置,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焚烧炉,所述焚烧炉的侧壁上设有用于实现对焚烧炉内垃圾燃烧过程中保持密封的盖板机

构,所述焚烧炉的侧壁上设有用于实现对焚烧炉内燃烧不充分的烟雾收集反炉的循环机

构,所述支撑底座内设有出料腔,所述出料腔内设有用于实现焚烧炉便捷出料的出料螺杆

机构。

[0007] 优选地,所述盖板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焚烧炉侧壁上的转动盖板,所述转动盖板与焚烧炉的侧壁上均设有固定套管,两个所述固定套管内滑动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

的左侧端面转动连接有转动杆。

[0008] 优选地,所述循环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焚烧炉侧壁上的吸气罩,所述吸气罩上固定连接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进风口连通吸气罩,所述鼓风机的出风口连接管,所述连接管

连通焚烧炉。

[0009] 优选地,所述出料螺杆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撑底座内的出料腔,所述出料腔内转动连接有输送螺杆,所述出料腔上端连通焚烧炉的内底部。

[0010] 优选地,所述支撑底座内设有传动槽,所述传动槽内转动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的转动轴固定连接输送螺杆,所述蜗杆啮合连接有蜗轮,所述蜗轮的转动轴贯穿传动槽且末

端转动连接在焚烧炉内,所述蜗轮的转动轴上固定连接有两个转动推板,所述转动推板设

置在焚烧炉内。

[0011] 优选地,所述支撑底座的左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传动电机,所述传动电机的输出轴贯穿转动连接在支撑底座内且末端固定连接蜗杆转动轴上。

[0012]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0013] 1、通过设置循环机构实现对焚烧炉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通过鼓风机将废气二次回炉,促进垃圾在焚烧炉内充分燃烧的同时,避免废气流出造成对环境的污染。

[0014] 2、通过设置出料螺杆机构实现对焚烧炉内燃烧杂质的清洁,通过输送螺杆实现对燃烧杂质的便捷清理。

附图说明[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垃圾焚烧燃烧室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垃圾焚烧燃烧室装置的主视示意图;[0017]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垃圾焚烧燃烧室装置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0018] 图中:1支撑底座、2焚烧炉、3蜗杆、4转动盖板、5固定套管、6转动杆、7固定杆、8吸气罩、9鼓风机、10连接管、11蜗轮、12传动电机、13动转推板、14出料腔、15输送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0019]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

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

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

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0020]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

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

“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21] 参照图1?3,一种垃圾焚烧燃烧室装置,包括支撑底座1,支撑底座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焚烧炉2,焚烧炉2的侧壁上设有用于实现对焚烧炉2内垃圾燃烧过程中保持密封的

盖板机构,焚烧炉2的侧壁上设有用于实现对焚烧炉2内燃烧不充分的烟雾收集反炉的循环

机构,支撑底座1内设有出料腔14,出料腔14内设有用于实现焚烧炉2便捷出料的出料螺杆

机构。

[0022] 本实用新型中,盖板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焚烧炉2侧壁上的转动盖板4,转动盖板4与焚烧炉2的侧壁上均设有固定套管5,两个固定套管5内滑动连接有固定杆7,固定杆7的左

侧端面转动连接有转动杆6。

[0023] 循环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焚烧炉2侧壁上的吸气罩8,吸气罩8上固定连接有鼓风机9,鼓风机9进风口连通吸气罩8,鼓风机9的出风口连接管10,连接管10连通焚烧炉2。

[0024] 出料螺杆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撑底座1内的出料腔14,出料腔14内转动连接有输送螺杆15,出料腔14上端连通焚烧炉2的内底部。

[0025] 支撑底座1内设有传动槽,传动槽内转动连接有蜗杆3,蜗杆3的转动轴固定连接输送螺杆15,蜗杆3啮合连接有蜗轮11,蜗轮11的转动轴贯穿传动槽且末端转动连接在焚烧炉

2内,蜗轮11的转动轴上固定连接有两个转动推板13,转动推板13设置在焚烧炉2内。

[0026] 支撑底座1的左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传动电机12,传动电机12的输出轴贯穿转动连接在支撑底座1内且末端固定连接蜗杆3转动轴上。

[0027]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如图1?3所示,焚烧炉2内垃圾在填入后,转动转动盖板4,后推动固定杆7在固定套管5内滑动卡接,随后,转动转动杆6将转动盖板4锁紧,保持焚烧炉2入

料口的关闭,防止废气的流出,燃烧过程中,鼓风机9启动,通过吸气罩8将废气吸入鼓风机9

内后通过连接管10将废气再次注入焚烧炉2内,提升燃烧强度的同时,对废气做二次燃烧处

理,垃圾燃烧后,启动传动电机12,带动蜗杆3与蜗轮11啮合,并带动输送螺杆15的转动,带

动转动推板13在焚烧炉2内的转动,带动燃烧杂质经过出料腔14出料,最终在输送螺杆15的

作用下排出至焚烧炉2外。

[0028]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

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之内。



声明:
“垃圾焚烧燃烧室装置”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最新更新技术

报名参会
更多+

报告下载

第二届关键基础材料模拟、制备与评价技术交流会
推广

热门技术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
专利人/作者信息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