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书: 1.一种旋挖钻机遇坚硬岩成孔成桩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首先利用改装的长螺旋风动潜孔锤钻机,在坚硬岩石桩头上钻出多个基本均匀分布的小孔,小孔的深度为桩孔的设计深度;
(2)然后采用大功率旋挖钻机进行一次性钻进,钻出即可达到设计深度同时也达到设计孔径的桩孔;
(3)清理桩孔孔底后下入钢筋笼;
(4)灌注混凝土成桩;
根据设计桩直径大小,分别设置数量不同的小孔,相邻小孔的中心距≥小孔孔径的2倍,但≤3倍的小孔直径,小孔边缘距桩孔边缘≥10cm;
所述的步骤(1)中,小孔钻孔采取挨个钻孔或“跳打”的方式钻孔,“跳打”为每钻一个孔后,在间隔一个孔或多个孔的位置再钻第二个孔;
为安全起见,所述的小孔采用小风压钻进,孔口喷水抑制扬尘,待钻进达到一定深度后,逐渐提高风压;到下部更坚硬地层就采用高风压,以取得高的钻进效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挖钻机遇坚硬岩成孔成桩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桩孔成孔后,由人工清理孔底,用高压水冲洗孔底,或用钢丝刷刷孔底;之后进行孔底验收,确认桩全断面进入完整岩石,方可终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挖钻机遇坚硬岩成孔成桩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进行孔底验收时,如遇到非全断面进入坚硬岩的情况,需进行二次或多次超前勘察,继续钻进,直至桩全断面进入完整坚硬岩为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挖钻机遇坚硬岩成孔成桩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如果桩孔或小孔内发现溶洞,需要进行往下勘察钻进,重新勘察,具体勘察方法是:在小孔内插入钢管,并在周围填土埋实,勘察钻具从该钢管内下入,深度不小于5m,直至孔底下5m深度范围内全是完整岩石为止;然后对溶洞进行填充处理,处理方法是采用低标号混凝土灌入,待凝固后,旋挖钻机二次透孔;之后再次抽水后清孔,直到孔底全断面为完整岩石,方可再次经过孔底验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挖钻机遇坚硬岩成孔成桩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中,在灌注首批混凝土之前用水洗润导管和漏斗,然后再放入混凝土,确认初灌量备足后,即可灌入首批混凝土;首批混凝土量必须满足导管埋深不能小于0.8m,所以漏斗和储料斗及漏斗和输送泵的混凝土储存数量要充足;首批混凝土若埋深不足,混凝土下灌后不能埋没导管底口,会导致泥水从导管底口进入,如果出现这种导管
声明:
“旋挖钻机遇坚硬岩成孔成桩施工工艺”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