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术频道 >

> 选矿技术

> 输送带设备和输送带自救装置

输送带设备和输送带自救装置

760   编辑:中冶有色技术网   来源:华润电力登封有限公司  
2024-03-11 14:07:00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输送带自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以连接输送带(01)的拉绳开关(1);所述拉绳开关(1)的驱动臂(11)垂直于输送带(01)的长度方向且向外延伸;

用以固定于输送带(01)宽度方向的一侧且位于输送带(01)上方的牵引绳扣环(2);所述牵引绳扣环(2)的平面法线垂直于输送带(01)的延长线,所述牵引绳扣环(2)的平面垂直或倾斜于输送带(01)的带面;

穿入所述牵引绳扣环(2)内的牵引绳(3);所述牵引绳(3)的一端连接所述驱动臂(11)、另一端用以沿输送带(01)的宽度方向张紧于输送带(01)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带自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绳扣环(2)通过基座(4)固定于输送带(01)的一侧;所述基座(4)沿输送带(01)的宽度方向向外延伸且不超过所述驱动臂(11)与所述牵引绳(3)的铰接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带自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绳扣环(2)为圆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带自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绳扣环(2)的上部向输送带(01)外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带自救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输送带(01)上方的所述牵引绳(3)平行于输送带(01)的带面。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输送带自救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输送带(01)上方的所述牵引绳(3)的外周设有护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送带自救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输送带(01)上方的所述牵引绳(3)还设有反光件或荧光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送带自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以向所述反光件提供光源的照明设备。

9.一种输送带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带(01)和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输送带自救装置;所述输送带(01)的宽度两侧分别设有垂向固定的机架(02);所述牵引绳扣环(2)固定于其中一侧所述机架(02)的顶端,所述牵引绳(3)远离所述拉绳开关(1)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侧所述机架(02)的顶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输送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01)沿长度方向的中部和末端分别安装有一个所述输送带自救装置。

说明书: 一种输送带设备和输送带自救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送带自救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输送带设备,包括上述输送带自救装置。

背景技术[0002] 火力发电厂使用的输煤系统中,极易发生作业人员掉落至运行的输送带并造成伤亡的案件。为此,输煤系统的输送带通常安装有拉绳开关和拉绳线。一旦输送带设备发生紧

急事故时,掉落至输送带的作业人员可以通过拉绳线拉动拉绳开关的驱动臂旋转,进而实

现拉绳开关的传动轴带动扭力弹簧使精密凸轮发生位移,以此驱动拉绳开关的微动开关切

断输送带的控制线路,使得输送机停止运行。

[0003] 然而,现有技术中拉绳线通常通过定滑轮连接拉绳开关的驱动臂,因此拉绳线只能定向拉动,而掉落于输送带的作业人员在输送带关停之前持续随输送带移动,无法通过

拉绳线施加满足定滑轮安装方向的定向拉力。一旦作业人员通过拉绳线施加的拉力与定滑

轮的安装方向不吻合,则拉动拉绳开关所需要拉力就会增大,这就导致掉落的工作人员在

慌乱状态下难以拉动拉绳以实现自救。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输送带自救装置,可以降低作业人员在自救过程中的操作难度,提高自救速度,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输送

带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输送带自救装置。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送带自救装置,包括:[0006] 用以连接输送带的拉绳开关;所述拉绳开关的驱动臂垂直于输送带的长度方向且向外延伸;

[0007] 用以固定于输送带宽度方向的一侧且位于输送带上方的牵引绳扣环;所述牵引绳扣环的平面法线垂直于输送带的延长线,所述牵引绳扣环的平面垂直或倾斜于输送带的带

面;

[0008] 穿入所述牵引绳扣环内的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的一端连接所述驱动臂、另一端用以沿输送带的宽度方向张紧于输送带的上方。

[0009] 优选地,所述牵引绳扣环通过基座固定于输送带的一侧;所述基座沿输送带的宽度方向向外延伸且不超过所述驱动臂与所述牵引绳的铰接。

[0010] 优选地,所述牵引绳扣环为圆环。[0011] 优选地,所述牵引绳扣环的上部向输送带外倾斜。[0012] 优选地,位于输送带上方的所述牵引绳平行于输送带的带面。[0013] 优选地,位于输送带上方的所述牵引绳的外周设有护套。[0014] 优选地,位于输送带上方的所述牵引绳的还设有反光件或荧光件。[0015] 优选地,还包括用以向所述反光件提供光源的照明设备。[0016]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输送带,包括输送带和如上所述输送带自救装置;所述输送带的宽度两侧分别设有垂向固定的机架;所述牵引绳扣环固定于其中一侧所述机架的顶

端,所述牵引绳远离所述拉绳开关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侧所述机架的顶端。

[0017] 优选地,所述输送带沿长度方向的中部和末端分别安装有一个所述输送带自救装置。

[0018] 相对于上述背景技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输送带自救装置包括用以连接输送带的拉绳开关;所述拉绳开关的驱动臂垂直于输送带的长度方向且向外延伸;用以固定于输

送带宽度方向的一侧且位于输送带上方的牵引绳扣环;所述牵引绳扣环的平面法线垂直于

输送带的延长线,所述牵引绳扣环的平面垂直或倾斜于输送带的带面;穿入所述牵引绳扣

环内的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的一端连接所述驱动臂、另一端用以沿输送带的宽度方向张紧

于输送带的上方。

[0019] 相较于现有技术所采用的定滑轮而言,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输送带自救装置中,牵引绳扣环与牵引绳的铰接点可随牵引绳的移动和变形而自动调节所在位置,实现沿任意

方向拉动牵引绳;且作业人员以不同角度牵拉牵引绳时,牵引绳所需的拉力相对较小,有利

于作业人员及时关停输送带,实现自救。

附图说明[0020]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

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输送带设备的结构示意图;[0022] 图2为图1的俯视图;[0023] 图3为图1的右视图。[0024] 其中,01?输送带、02?机架、1?拉绳开关、11?驱动臂、2?牵引绳扣环、3?牵引绳、4?基座。

具体实施方式[0025]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6]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7] 请参考图1至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输送带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1的右视图。

[0028]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送带自救装置,包括拉绳开关、牵引绳扣环2和牵引绳3。[0029] 拉绳开关1用以连接输送带01,例如拉绳开关1的电路连通于输送带01的电路中,拉绳开关1动作时实现输送带01的关闭。

[0030] 拉绳开关1设有驱动臂11,驱动臂11旋转时拉绳开关1动作。该实施例中,拉绳开关1的驱动臂11垂直于输送带01的长度方向且向外延伸,驱动臂11的最外端向上且向靠近输

送带01的方向旋转时,拉绳开关1关停输送带01。

[0031] 牵引绳扣环2用以固定于输送带01宽度方向的一侧,且位于输送带01上方。牵引绳扣环2的平面法线垂直于输送带01的延长线,牵引绳扣环2的平面垂直或倾斜于输送带01的

带面。

[0032] 牵引绳3的中部穿入牵引绳扣环2内;牵引绳3的一端连接驱动臂11、另一端用以沿输送带01的宽度方向张紧于输送带01的上方。不慎坠落于输送带01表面的作业人员牵拉牵

引绳3时,牵引绳3以其与牵引绳扣环2的接触点为铰接点,而该铰接点在牵引绳3的移动趋

势下能够以牵引绳扣环2的内壁为运动范围进行移动。

[0033] 综上,相较于现有技术所采用的定滑轮而言,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输送带自救装置可以沿任意方向拉动牵引绳3,进而带动拉绳开关1动作以关停输送带01。因牵引绳扣环2

与牵引绳3的铰接点可随牵引绳3的移动和变形而自动调节所在位置,因此,作业人员以不

同角度牵拉牵引绳3时,牵引绳3所需的拉力相对较小,有利于作业人员及时关停输送带01,

实现自救。

[0034]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输送带自救装置做更进一步的说明。

[0035] 牵引绳扣环2通过基座4固定于输送带01的一侧;基座4沿输送带01的宽度方向向外延伸且不超过驱动臂11与牵引绳3的铰接点。

[0036] 该实施例可参考图1。通常,为了增大驱动臂11与牵引绳3的铰接点的力臂,牵引绳3铰接于驱动臂11的端部,即图1中的最右端。

[0037] 图1中基座4向输送带01的上方和输送带01宽度方向的外侧延伸,因此通过基座4安装的牵引绳扣环2在图1所示的水平方向上愈加靠近驱动臂11与牵引绳3的铰接点,相应

地,位于驱动臂11与牵引绳扣环2之间的部分牵引绳3与驱动臂11的夹角趋向90°。此时,牵

引绳3上的拉力的绝大部分分力垂直于驱动臂11,该分力用于使驱动臂11产生角位移,这就

意味着,这一连接结构下的牵引绳3更易带动驱动臂11旋转,换言之,作业人员可以使用较

小的力拉动驱动臂11旋转,从而关停输送带01。

[0038] 本实用新型采用圆环状的牵引绳扣环2,例如采用不锈钢圆环。当不慎坠落于输送带01的作业人员牵拉牵引绳3时,牵引绳3与牵引绳扣环2的接触点会沿牵引绳扣环2的内壁

向上且向输送带01的末端方向滑动,而圆环状结构的牵引绳扣环2的内壁光滑,一则可以避

免磨损切割牵引绳3;二则圆环状结构的牵引绳扣环2的内壁变化趋势符合前述接触点的移

动趋势,确保前述接触点沿牵引绳扣环2的内壁顺畅移动。

[0039] 为了更好的技术效果,牵引绳扣环2的上部向输送带01外倾斜,换言之,该牵引绳扣环2的上部远离输送带01,下部靠近输送带01,该牵引绳扣环2所在平面的法线垂直于输

送带01的延长线且倾斜于水平面。

[0040] 不慎坠落于输送带01的作业人员牵拉牵引绳3时,牵引绳3与牵引绳扣环2的接触点会沿牵引绳扣环2的内壁向上且向输送带01的末端方向滑动。由于牵引绳扣环2的上部远

离输送带01,相较于牵引绳扣环2所在平面垂向设置而言,该实施例中,位于输送带01一侧

的部分牵引绳3与处于初始状态下的驱动臂11之间的夹角更接近90°,因而省力效果愈加明

显。

[0041] 针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给的输送带自救装置,位于输送带01上方的牵引绳3可平行于输送带01的带面。

[0042] 根据牵引绳3的连接位置,牵引绳3可分为两部分,其一连接于驱动臂11和牵引绳扣环2之间,此段纵向延伸于输送带01的一侧,可视为第一牵引绳;另一者位于输送带01的

带面上方,此段可平行于输送带01的带面,视为第二牵引绳。

[0043] 牵引绳3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包塑拉绳。包塑拉绳内部的钢丝绳结构可以满足牵引绳3的强度要求,包塑拉绳外周的塑性层可以增大第二牵引绳的径向尺寸,并改善第二牵

引绳的材质特性。基于这一设置,为了方便牵引绳3在牵引绳扣环2附近往复移动,第一牵引

绳可具有包塑拉绳内部的钢丝绳结构,而不具有外部的塑性层。

[0044] 第二牵引绳用以供不慎坠落于输送带01的作业人员牵拉,因此,为了避免因第二牵引绳过细而割伤作业人员的肢体,对作业人员造成二次伤害,第二牵引绳的外周可套设

护套。

[0045] 护套可以一来可以增大第二牵引绳的径向尺寸,方便作业人员抓持,同时增大作业人员与第二牵引绳接触时的面积,从而避免第二牵引绳割伤作业人员的肢体;二来可以

覆盖第二牵引绳表面的尖锐边角,改善第二牵引绳外周的材质特性,从而避免第二牵引绳

割伤作业人员的肢体。

[0046] 至于护套的材质,包括且不限于柔性材质、弹性材质或刚性材质。[0047] 为了更好的技术效果,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位于输送带01上方的牵引绳3还设有反光件或荧光件。

[0048] 反光件或荧光件可采用采用层状结构包裹于牵引绳3的外周,也可采用条状结构粘贴于牵引绳3的外周。为了避免反光件或荧光件在使用过程中磨损,还可将反光件或荧光

件设置于牵引绳3的透明外套内部。

[0049] 以牵引绳3采用包塑拉绳为例,包塑拉绳的外周沿延伸方向外周附着有反光件,反光件能够反射输送带01作业场地内的光源,方便作业人员在光线昏暗的场地内快速、准确

地辨别牵引绳3的位置,缩短作业人员抓取牵引绳3的时间。

[0050] 基于反光件的设置,该输送带自救装置还包括用以向反光件提供光源的照明设备。其中,照明设备的光线朝向牵引绳3设置。

[0051] 此外,包塑拉绳的外周也可设置为荧光件,以便方便作业人员在光线昏暗的场地内快速、准确地辨别牵引绳3的位置。

[0052]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输送带设备,包括输送带01和如上所述的输送带自救装置。

[0053] 该输送带设备中,输送带01的宽度两侧分别设有机架02。任一机架02垂向固定,机架02的顶端不低于输送带01的高度。基于这一结构,该输送带设备的输送带自救装置通过

机架02安装。

[0054] 输送带自救装置的拉绳开关1可安装于机架02的下部。例如,拉绳开关1的外壳固定于机架02的下部,拉绳开关1的驱动臂11在初始状态下垂直于输送带01的长度方向且垂

直于机架02的高度方向。

[0055] 输送带自救装置的牵引绳扣环2可安装于机架02的顶端,例如底端焊接于机架02的顶端。输送带自救装置的牵引绳3的一端固定连接驱动臂11,牵引绳3的另一端可固定连

接输送带01另一侧的机架02的顶端。

[0056] 可参考图1,图1中,牵引绳扣环2通过基座4固定连接于输送带01其中一侧的机架02的顶端,而输送带01另一侧的机架02的顶端固定有固定卡扣,牵引绳3背离驱动臂11的一

端固定连接前述固定卡扣。与此同时,为了令位于输送带01上方的牵引绳3平行于输送带01

的带面,安装由牵引绳扣环2的机架02和安装由固定卡扣的机架02二者中一者高于另一者。

显然,基座4和牵引绳扣环2固定于前述两个机架02中较低的一者。

[0057]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该输送带设备包括一个设置于输送带01长度方向的中部的输送带自救装置和一个设置于输送带01长度方向的末端的输送带自救装置。其中,输送

带01长度方向的末端即输送带01的出口端。

[0058] 上述设置针对输送带设备的工作特性设置,具体来说,输送带设备开启后,输送带01持续运转,输送带01的带面自输送带01的入口端向出口端持续移动。当作业人员不慎掉

落至输送带01的带面时,作业人员随输送带01的带面向输送带01的出口端移动,此时,作业

人员可通过牵拉牵引绳3来带动拉绳开关1的驱动臂11旋转,进而令拉绳开关1关闭输送带

01。由于作业人员在操作时存在反应时间,作业人员牵拉牵引绳3时,已随输送带01的带面

向出口端移动一定距离。因此,该实施例中,牵引绳自救装置集中设置于输送带01的中部和

末端,既能满足不慎坠落的作业人员的自救操作,也能减少输送带自救装置的设备成本,简

化该输送带设备的结构和布局。

[0059] 当然,在不考虑设备成本和结构布局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输送带设备也可沿输送带01的长度方向,自输送带01的入口端向输送带01的出口端以一定间距间隔设

置多个输送带自救装置。

[0060]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输送带设备和输送带自救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

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

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声明:
“输送带设备和输送带自救装置”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最新更新技术

报名参会
更多+

报告下载

第二届关键基础材料模拟、制备与评价技术交流会
推广

热门技术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
专利人/作者信息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