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
1.一种提高低品位白钨矿浸出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焙烧炉、制浆槽、旋流器、立磨机、压煮釜、存储槽、压滤机Ⅰ、毛毯机、悬浮机富集和压滤机Ⅱ;
所述焙烧炉出口通过输送机与制浆槽加料口连接,制浆槽出口通过泵与旋流器进口连接,旋流器轻相出口与压煮釜进口连接,重相出口与立磨机连口连接,立磨机出口通过泵与压煮釜进口连接;压煮釜出口与存储槽进口连接,存储槽出口通过泵与压滤机Ⅰ进口连接,压滤机Ⅰ浸出渣出口与调浆桶进矿口连接,调浆桶出口与毛毯机进矿口连接,毛毯机粗精矿出口与悬浮机进矿口连接,悬浮机精矿出口与压滤机Ⅱ进口连接,压滤机Ⅱ的矿粉出口与制浆槽连接,出水口通过管道接入压滤机Ⅰ浸出渣槽。
2.一种提高低品位白钨矿浸出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S1: 焙烧脱浮;原矿品位以重量分数计WO3含量在22-30%,水分含量在10-15%进入焙烧炉焙烧脱浮,焙烧温度500-750℃,焙烧0.5-2小时,焙烧后COD≤500mg/L,水分不大于0.1%;
S2: 制浆;经焙烧后的矿粉加入加水进行调浆,水与矿粉的液固比3-5:1;调浆过程中加入含量≥98%的碳酸钠固体和除硅药剂,调浆后碳酸钠浓度在130-220g/L;
S3: 旋流器分流;经S2配置好的矿浆通过泵输送至旋流器,经旋流器分流的轻相进入压煮釜,重相进立磨机;
S4: 立磨机破碎活化;重相在立磨机内破碎活化,磨矿时长不小于30min,矿物粒度-60目通过率大于95%;立磨后的矿浆通过泵输送至压煮釜;
S5: 压煮浸出;S3中经旋流器分流的轻相和经S4立磨后矿浆在压煮釜内进行压煮浸出,压煮温度控制在185-220℃,保温0.5-2小时后排料至存储槽;
S6: 一次固液分离;存储槽内矿浆通过泵输送至压滤机Ⅰ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出的有价含钨溶液进入后续车间处理;
S7: 富集;S6中浸出渣加入消泡剂调浆,调浆浓度以重量分数计≤20%,调浆后进入毛毯机一次富集,毛毯机的粗精矿再进入悬浮机进行二次富集;两次富集的尾渣均进入尾矿库;
S8: 二次固液分离;悬浮机的精矿进入压滤机Ⅱ进行固液分离,压滤机Ⅱ的矿粉返回进入S2中,回水加入絮凝剂进入S7中用于浸出渣调浆。
声明:
“提高低品位白钨矿浸出率的系统及方法”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