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
1.一种适用于废弃凹陷采坑分层分区回填固体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实施:
S1 废弃凹陷采坑围岩及底部防渗处理
根据所选定的废弃凹陷采坑的实际场地情况,对废弃凹陷采坑的围岩岩体微裂隙(1)采用早强型超细碱活化硅铝基固废材料进行灌注填充,并对废弃凹陷采坑的底部的原始地表进行清理和整平,然后采用初凝时间 ≤ 30 min的早强型超细碱活化硅铝基固废材料在原始地表的围岩基底铺设人工防渗层(2),再在废弃凹陷采坑底部之人工防渗层(2)上面自下而上铺设采坑底部注浆加固层(7)、固化回填层(6)、人工复合防渗层(5),采坑底部注浆加固层(7)、固化回填层(6)、人工复合防渗层(5)共同构成废弃凹陷采坑底部复合防渗层;
S2 网格状固废分区回填区域构建
根据废弃凹陷采坑大小、走向,在废弃凹陷采坑底部复合防渗层之上、废弃凹陷采坑长轴方向施工第一层的纵向梯形透水堤坝(12Z),在废弃凹陷采坑短轴方向施工第一层的横向梯形透水堤坝(12H);纵向梯形透水堤坝(12Z)、横向梯形透水堤坝(12H)共同构成最底层网格状固废分区回填区(4);所述纵向梯形透水堤坝(12Z)、横向梯形透水堤坝(12H)统称为梯形透水堤坝(12),梯形透水堤坝(12)的上顶宽度为运输施工车辆行驶所需宽度;在横向梯形透水堤坝(12H)的底部设有收集一般固体废物渗滤液的渗滤液收集管(13),渗滤液收集管(13)的出口外接渗滤液导流管(14),渗滤液导流管(14)出口与固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区联通;
S3 分层分区回填固体废物
根据不同类固体废物的特性,在最底层网格状固废分区回填区(4)内分区分类回填固体废物,最底层网格状固废分区回填区(4)内填满固体废物后,对固体废物的表面进行压实整平,再在压实整平的固体废物表面铺设固化回填层(6);然后在第一层的纵向梯形透水堤坝(12Z)之上施工第二层的纵向梯形透水堤坝(12Z),在第一层的横向梯形透水堤坝(12H)之上施工第二层的横向梯形透水堤坝(12H),从而形成第二层网格状固废分区回填区;根据不同类固体废物的特性,在第二层网格状固废分区回填区内分区分类回填固体废物,第二层网格状固废分区回填区内填满固体废物后,对固体废物的表面进行压实整平,再在压实整平的固体废物表
声明:
“适用于废弃凹陷采坑分层分区回填固体废物的方法”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