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术频道 >

> 采矿技术

> 开采倾斜及急倾斜薄矿体的方法与流程

开采倾斜及急倾斜薄矿体的方法与流程

604   编辑:中冶有色技术网   来源:西北矿冶研究院  
2023-09-27 10:31:00
一种开采倾斜及急倾斜薄矿体的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采矿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开采倾斜及急倾斜薄矿体的方法。

背景技术:

2.我国是一个矿产资源大国,资源总量丰富、品种齐全、分布广泛,但与其他国家相比,存在大型矿床少、矿体埋藏深、薄矿脉占比高等特点。薄矿脉的开采一直以来存在劳动强度大、机械化水平低、安全隐患突出等一系列问题。特别是一些围岩不稳固的薄矿体,在开采过程中,时常发生上盘围岩垮塌、矿体冒落,进而中断采矿生产,并对工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为此,很多采场开采中途被遗弃,造成大量矿产资源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开采倾斜及急倾斜薄矿体的方法,以解决围岩不稳固的薄矿体在开采过程中易发生上盘围岩垮塌、矿体冒落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开采倾斜及急倾斜薄矿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沿矿体走向划分矿块,矿块长50-80m,矿块高40-60m;每个矿块留有间柱和顶柱,不留底柱,间柱宽4-6m,顶柱高3-5m;矿块采用平底底部结构;步骤二、在矿体下盘向上开凿脉外行人通风天井,行人通风天井内间隔5-6m开掘联络道,每条联络道掘至矿体,作为回采作业的通道;在矿体下盘布置穿透矿体的出矿巷道,出矿巷道间距8-10m;步骤三、采用由采场一侧向另一侧前进式、由下向上的回采顺序,使用浅孔凿岩机钻凿倾斜上向或平行炮孔,一次多孔多排爆破,台阶式向前推进;回采过程中根据工作面回采标高及回采长度预留数排与矿体上、下盘围岩相垂直的点柱,同一回采标高内点柱的水平间距为10-12m,上下相邻两层点柱的垂直间距为4-5m,控制回采工作面上盘暴露面积不超过50m2;同时加强敲帮问顶工作,必要时采用锚杆进行锚固;步骤四、将爆破崩落下来矿石的三分之一通过出矿巷道由铲运车运出,其余三分之二暂时留在采场,使崩落矿石面与顶板之间保持2-2.5m的作业空间,预留点柱和崩落矿石一起支撑采场上盘围岩,确保回采过程中人员安全;待回采至顶柱位置,即采场回采结束后,再进行大量放矿;步骤五、采场大量放矿结束之后,形成的采空区体积较小,对矿山的生产安全基本不构成影响,为此采用封堵的方式对采空区进行处理,即采用浆砌石对采场穿脉巷道、出矿巷道等进行封堵。

5.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每个矿块布置两条相互平行的倒段行人通风天井,当底部行人通风天井高度到达20-30m后,将底部行人通风天井顶端的联络道沿背向矿体方向开凿一定长度,然后向上开槽上部行人通风天井,直至达到设计高度。

6.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相邻两排点柱错位间隔布置,每三个相邻的点柱形成一个

三角形,三角形的面积即为采场上盘暴露面积。

7.优选的,所述点柱为边长为2-3m,高为矿体厚度的长方体。

8.本发明所述方法适用于倾角为45-65°,矿石不易结块,矿体厚度为0.8-3m,围岩不稳固的薄矿体。为确保不稳固围岩中回采作业的安全,本发明在采场中布置一定数量的点柱,利用点柱和崩落矿石共同支撑上下盘不稳固围岩。

9.在垂直方向上每三个相邻点柱形成一个三角形,三角形面积即为采场上盘暴露面积。点柱之间的水平间距、垂直间距,也就是三角形面积的大小依据采场允许暴露面积来确定。

10.根据矿岩稳固程度划分标准,一般不稳固围岩采场允许暴露面积在50m2以内,即三角形的面积s<50m2,三角形的面积可按下式计算:s=1/2lh式中:s—相邻三个点柱形成三角形面积,m2;l—点柱之间的水平间距,m;h—点柱之间的垂直间距,m。

11.由s<50m2、s=1/2lh可得lh<100m2即点柱之间的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的乘积须小于100。根据气腿式凿岩机凿岩长度,结合采场每次崩矿米数,综合考虑选取l取值范围为10-12m,h取值范围为4-5m,即采场中相邻点柱之间的水平距离为10-12m,垂直距离为4-5m。

12.通过上述计算确定的取值,可确保采场上盘暴露面积在标准规定的范围之内。本发明通过预留一定数量的点柱、布置合理的点柱间距,可确保在不稳固围岩条件下开采倾斜及急倾斜薄矿作业的安全性。

13.本发明通过理论计算和现场实践,在不新建充填工艺、不改变整体采矿工艺的情况下实现对倾斜薄矿体的开采,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14.本发明将脉外行人通风天井设置为上下两段,并通过联络道相连接,采用倒段布置方式,减少了采准工程量,提高了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矿块立面图;图2是本发明所述的矿块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7.实施例1甘肃某铜矿通过地质勘查,在主矿体上盘圈定盲小矿体5条。矿体走向为320-340°,倾角53-71°,平均厚度1.6-3m,矿石类型主要为侵染状黄铜矿。矿体上下盘围岩均为石英角斑凝灰岩,片理构造非常发育,局部有裂隙水。围岩具有变晶屑凝灰结构,肉眼观察呈灰白色、灰色和灰绿色。岩石普遍遭受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硅化、碳酸盐化和黄铁矿化等蚀变,并尤以矿体夹层处蚀变更为强烈。

18.矿山设计采用平底结构的浅孔留矿法。在开采过程中,时常发生上盘围岩垮塌、矿体冒落,从而中断采矿生产的现象,很多采场开采中途被遗弃,造成大量矿产资源的损失。

19.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进行开采,具体方案如下:一种开采倾斜及急倾斜薄矿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沿矿体走向划分矿块,矿块长50m,矿块高60m;每个矿块留有间柱和顶柱,不留底柱,间柱宽4m,顶柱高3m;矿块采用平底底部结构;步骤二、在矿体下盘向上开凿与脉外行人通风天井,行人通风天井内间隔5m开掘联络道,每条联络道掘至矿体,作为回采作业的通道;在矿体下盘布置穿透矿体的出矿巷道,出矿巷道间距10m;每个矿块布置两条相互平行的倒段行人通风天井,当底部行人通风天井高度到达30m后,将底部行人通风天井顶端的联络道沿背向矿体方向开凿一定长度,然后向上开槽上部行人通风天井,直至达到设计高度;步骤三、采用由采场一侧向另一侧前进式、由下向上的回采顺序,使用浅孔凿岩机钻凿倾斜上向或平行炮孔,一次多孔多排爆破,台阶式向前推进;回采过程中根据工作面回采标高及回采长度预留数排与矿体上、下盘围岩相垂直的点柱,点柱为边长为2-3m,高为矿体厚度的长方体;相邻两层的点柱错位间隔布置,每三个相邻的点柱形成一个三角形,三角形的面积即为采场上盘暴露面积;同一回采标高内的点柱的水平间距为10m,上下相邻两层点柱的垂直间距为4m,控制回采工作面上盘暴露面积不超过50m2;同时加强敲帮问顶工作,采用了少量的锚杆进行锚固;步骤四、将爆破崩落下来矿石的三分之一通过出矿巷道由铲运车运出,其余三分之二暂时留在采场,使崩落矿石面与顶板之间保持2-2.5m的作业空间,预留点柱和崩落矿石一起支撑采场上盘围岩,确保回采过程中人员安全;待回采至顶柱位置,即采场回采结束后,再进行大量放矿;步骤五、采场大量放矿结束之后,形成的采空区体积较小,对矿山的生产安全基本不构成影响,为此采用封堵的方式对采空区进行处理,即采用浆砌石对采场穿脉巷道、出矿巷道等进行封堵。

20.该试验采场回采工作历时三个月,由于在回采过程中严格落实预留点柱方案、控制点柱间距等措施,使上盘围岩暴露面积始终小于50m2,试验期间未发生上盘垮塌、顶板冒落事故。

21.从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通过引进本发明所述的采矿方法对试验采场进行了成功回采,本发明在矿山盲小矿体的开采中进行了推广应用。

22.经统计,采用本发明所述采矿方法的矿块综合回采率达到90%以上,安全工程及资金投入较少,整个矿块的技术经济指标优于同类。技术特征:

1.一种开采倾斜及急倾斜薄矿体的方法,矿体的倾角为45-65°,矿石不易结块,矿体厚度为0.8-3m,围岩不稳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沿矿体走向划分矿块,矿块长50-80m,矿块高40-60m;每个矿块留有间柱和顶柱,不留底柱,间柱宽4-6m,顶柱高3-5m;矿块采用平底底部结构;步骤二、在矿体下盘向上开凿脉外行人通风天井,行人通风天井内间隔5-6m开掘联络道,每条联络道掘至矿体,作为回采作业的通道;在矿体下盘布置穿透矿体的出矿巷道,出矿巷道间距8-10m;步骤三、采用由采场一侧向另一侧前进式、由下向上的回采顺序,使用浅孔凿岩机钻凿倾斜上向或平行炮孔,一次多孔多排爆破,台阶式向前推进;回采过程中根据工作面回采标高及回采长度预留数排与矿体上、下盘围岩相垂直的点柱,同一回采标高内点柱的水平间距为10-12m,上下相邻两层点柱的垂直间距为4-5m,控制回采工作面上盘暴露面积不超过50m2;同时加强敲帮问顶工作,必要时采用锚杆进行锚固;步骤四、将爆破崩落下来矿石的三分之一通过出矿巷道由铲运车运出,其余三分之二暂时留在采场,使崩落矿石面与顶板之间保持2-2.5m的作业空间,预留点柱和崩落矿石一起支撑采场上盘围岩,确保回采过程中人员安全;待回采至顶柱位置,即采场回采结束后,再进行大量放矿;步骤五、采场大量放矿结束之后,形成的采空区体积较小,对矿山的生产安全基本不构成影响,为此采用封堵的方式对采空区进行处理,即采用浆砌石对采场穿脉巷道、出矿巷道等进行封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采倾斜及急倾斜薄矿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每个矿块布置两条相互平行的倒段行人通风天井,当底部行人通风天井高度到达20-30m后,将底部行人通风天井顶端的联络道沿背向矿体方向开凿一定长度,然后向上开槽上部行人通风天井,直至达到设计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开采倾斜及急倾斜薄矿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相邻两排点柱错位间隔布置,每三个相邻的点柱形成一个三角形,三角形的面积即为采场上盘暴露面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开采倾斜及急倾斜薄矿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点柱为边长为2-3m,高为矿体厚度的长方体。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开采倾斜及急倾斜薄矿体的方法,先沿矿体走向划分矿块,在矿体下盘向上开凿脉外行人通风天井、联络道和出矿巷道;采用由采场一侧向另一侧前进式、由下向上的回采顺序,钻凿炮孔,一次多孔多排爆破,回采过程中预留点柱,加强敲帮问顶工作,必要时采用锚杆进行锚固;先将矿石的三分之一通过出矿巷道由铲运车运出,预留点柱和崩落矿石一起支撑采场上盘围岩,待回采至顶柱位置,再进行大量放矿;再用浆砌石对采场穿脉巷道、出矿巷道等进行封堵。本发明通过理论计算和现场实践,在不新建充填工艺、不改变整体采矿工艺的情况下实现对倾斜薄矿体的开采,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性。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志荣 周健强 刘财林 张亭 焦满岱 任育荣 郝显福 王贤伟 牛生海 周义生 柳小强 罗宏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北矿冶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1.12.08

技术公布日:2022/3/15
声明:
“开采倾斜及急倾斜薄矿体的方法与流程”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最新更新技术

报名参会
更多+

报告下载

第二届关键基础材料模拟、制备与评价技术交流会
推广

热门技术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
专利人/作者信息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