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湿法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硫代硫酸盐浸金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黄金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战略金属资源,由于其在工业生产、经济运行、国家经济安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被称为“金属之王”。目前全球黄金的生产工艺主要是氰化法,处于主导地位。然而氰化法也始终存在着一些缺点:一方面,氰化物的毒性及其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正被公众密切关注,有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立法规定严禁使用氰化物作为浸出剂;另一方面,随着黄金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易处理金矿资源日趋减少,而难处理金矿石的回收利用显得越来越迫切。目前世界黄金产量的30%左右来自难处理金矿,今后这种比例将进一步升高。而对这些含碳、砷、铜的难处理金矿采用氰化工艺,金回收率普遍较低。因此寻找一种高效、无毒、环保、经济的无氰浸金技术己成为黄金湿法冶炼领域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近年来科研人员对无氰浸金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研究了如卤素法、硫代硫酸盐法、硫氰酸盐法、硫脲法等诸多提金方法。在这些无氰浸金技术中硫代硫酸盐法具有无毒、低廉、使用简单方便、受各种离子影响小等优点,在处理含碳、砷、铜等氰化法难处理矿石方面有较大优势,被认为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无氰浸金技术。
在传统的铜氨硫代硫酸铵盐浸金工艺中主要发生以下反应:
au+5s2o32-+cu(nh3)42+=au(s2o3)23-+4nh3+cu(s2o3)35-
但在cu(nh3)42+在促进金浸出过程的同时,还会发生以下副反应:
2cu(nh3)42++8s2o32-=2cu(s2o3)35-+s4o62-+8nh3上述副反应的发生,促使s2o32-氧化分解生成s4o62-,最终形成连三硫酸根、连四硫酸根、硫酸根和单质硫等一系列分解产物,这就造成硫代硫酸盐浸出剂的大量消耗,从而使生产成本升高,而且其部分分解产物还会覆盖在金的表面,形成钝化层,阻碍金的浸出。同时,浸出液中大量存在的连多硫酸根离子将会对后续提金工艺造成很大的干扰。另外,生产上氨水的存储和使用安全等级要求较高,一旦发生泄漏将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此外,传统的铜氨硫代硫酸盐浸金工艺的浸出ph值仅限于9.0~10.0。ph值的严苛限制进一步地阻碍了硫代硫酸盐浸金工艺的大规模工业化应用。
虽然近些年来科研人员针对传统的硫代硫酸盐浸金工艺进行了诸多改进,例如添加新的添加剂,烷基三甲基季铵盐、三乙烯四胺
声明:
“硫代硫酸盐浸金方法及应用与流程”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