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有机酸络合反应铝,利用固相多孔特性从稀土料液中吸附除铝的方法,属于湿法冶金、化学、材料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稀土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在现代工业中被广泛应用。稀土矿的矿种较多,在江西、广东、湖南、福建为主的南方拥有丰富的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其主要特点是放射性元素含量低,多数属于非放射性矿床,稀土元素配分齐全,尤其是中重稀土含量高,因而得到国内外的广泛重视。南方各稀土矿中的稀土主要以离子态的形式吸附于粘土矿物表面,矿物的粒度、稀土品位、杂质含量等存在差异。目前离子吸附型稀土工业生产多采用硫酸铵水溶液作为浸出剂对稀土原矿进行浸出,吸附于黏土矿物表面的铝等杂离子在浸出过程中也将被浸出,导致各稀土矿生产过程中所得到的母液中稀土的浓度,稀土配分及杂质含量也不尽相同。稀土浸出液中铝含量不仅与稀土矿本身的性质及铝含量有关,还与所使用的浸矿剂的浓度和ph值有关。浸出剂的浓度越高,ph值越小,浸矿剂的交换能力越强,浸出的杂质铝的含量越高。后续生产过程中,在碳酸氢铵沉淀稀土时会发生的一系列沉淀反应,使铝离子与碳酸稀土一起共沉淀,导致后续除铝负担加重。在稀土元素进行萃取分离过程中,杂质铝的存在会与稀土发生竞争萃取,导致稀土萃取容量下降,萃取剂易发生乳化,从而致使萃取过程无法顺利进行。
目前已有的稀土除铝技术主要分为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浸出阶段抑制铝浸出和浸出后液除铝两大类。抑杂浸出技术的应用受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所在地的地质状态影响较大,抑杂剂用量大导致生产成本较高。后续从稀土料液中除铝技术如草酸盐沉淀法、碱法、中和法、环烷酸萃取法等亦存在诸多缺陷:如草酸盐沉淀法只适用于铝离子含量较低的稀土溶液,同时需要消耗大量价格较为昂贵的草酸;碱法除铝生产过程中过碱废液将对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且生成的氢氧化稀土会包裹氢氧化铝,所得到沉淀体积大、难以过滤,导致稀土与铝的分离效率低;萃取法在进行过程中需要对ph值精确控制并保持稳定,ph值出现波动将出现乳化导致萃取过程无法顺利进行,操作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稀土料液中稀土与铝分离困难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机酸络合-固相吸附从稀土料液中除铝的方法,该方法对设备要求低,操作简单,可实现对稀土料液中铝离子的有效去除。
本发明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
(1)采用含铝稀土精矿的盐酸浸出液作为原料液,所述浸出液ph≤3,以reo计
声明:
“有机酸络合-固相吸附从稀土料液中除铝的方法与流程”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