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的除氯系统。
背景技术:
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过程中,当生料或固废中氯元素含量超过一定值时,烧成系统会因含氯物质或元素内循环的过度积累,而出现严重的结皮堵塞现象。《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技术规范》(hj662-2013)要求入窑物料中氯元素的含量不应大于0.04%;《水泥工厂设计规范》(gb50295-2016)中指出,生料中氯离子含量不小于0.015%时,窑尾结皮几率大大增加,为保证烧成系统的正常运行,应增设旁路防风系统减少氯循环。
现今的除氯系统是从窑尾烟室抽取1050℃左右且富集cl-的气体,与冷风混合后降至400℃左右,再经过旋风分离器将生料从气体中分离后入分解炉。此时,热气体温度骤降至400℃左右,其中已有部分氯、碱等元素结晶随生料进入分解炉,造成除氯系统除氯效率较低。其余气体经过冷却器冷却降至180℃左右,使气体中氯、碱等元素冷却结晶,而后被袋式收尘器收集,剩余气体由排风机排出系统进入大气。但从烟室抽取的气体含有大量nox、so2等污染物气体成分,属于有害气体。因此,除氯后的气体直接外排,不满足废气排放标准。
可见,现有的除氯系统除氯效率低,生料带出来量较大,且排放的废气含有有害成分,造成大气污染,不符合绿色生产的环保理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的除氯系统,该除氯系统提高了除氯效率,实现了零排放。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的除氯系统,该除氯系统包括:循环风机、一次混气室、旋风分离器、二次混气室、冷却器、袋式收尘器和引风机;所述循环风机的出风口分别连通于所述一次混气室和二次混气室以向所述一次混气室和二次混气室送风,所述一次混气室、旋风分离器、二次混气室、冷却器和袋式收尘器的通风通道顺次连通设置;所述袋式收尘器的出风口分别连通于所述引风机和所述循环风机的入风口,所述引风机的出风口与窑系统的三次风管连通,所述窑系统中的窑尾烟室通过取风装置与所述一次混气室连通并进行送风。
优选地,所述旋风分离器的生料出口与窑系统中分解炉连通以将分离后的生料送入所述分解炉。
优选地,所述除氯系统还包括:窑灰仓,所述窑灰仓连通于所述冷却器和袋式收尘器的窑灰出口用于收集窑灰。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中的新型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的除氯系统
声明:
“新型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的除氯系统的制作方法”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