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是由裂解碳、纳米或微米硅及石墨形成的三维多孔结构,该结构中包含硅碳合金;该材料是通过将纳米或微米硅和石墨分散在有机碳前驱体中,经热处理原位复合而成。其制备方法为:(1)将裂解碳的有机碳前驱体溶于水或有机溶剂中;(2)将纳米或微米硅和石墨分散于步骤(1)的溶液中,经过搅拌、超声或搅拌配合超声,然后干燥,得到前驱体材料;(3)将步骤(2)得到的前驱体材料,在保护性气氛下,升温到500~1000℃焙烧,保温时间为1~10小时,冷却,得到硅碳复合材料。本发明的硅碳复合材料循环稳定性好,制备方法流程短、无污染、操作简单、原料易得、设备便宜,易于连续生产。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片中活性物质和铝片的分离回收方法。本发明是通过针对不同活性物质的二次电池正极片进行特定温度的热处理来达到活性物质与铝片的有效分离。该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可以使正极片上活性物质与纯铝片有效分离,并且活性物质保持原有性质,铝片不熔融粉化、不氧化。
本发明涉及一种稀土掺杂包碳型纳米正极材料 磷酸铁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池材料制备技术领域。该材料 以 FeC2H4·H2O、 Li2CO3、 NH4H2PO4、 Y2O3、CeO2和环氧树脂胶为原 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的配方为: FeC2H4·H2O:1、 Li2CO3:0.5、 NH4H2PO4:1、 Y2O3:0.05~0.1或CeO2:0.05~ 0.1其比例为实际摩尔数,进行配料;球磨混料,烘干,过筛; 分别在350℃和600℃~750℃氮气气氛中煅烧,保温,即得稀 土掺杂包碳型纳米LiFe1- xMxPO4/C正极材料。利用本发明的配方和方法 制备的稀土掺杂包碳型纳米LiFe1- xMxPO4/C粉料,平均晶粒度为<100nm,容量 高>150mAh,循环寿命长(>2000次)。本制备方法工艺简单、 低成本,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一种中小容量高输出功率型锂离子电池,包括壳体以及位于壳体内的电池芯 和电解液,所述电池芯由正极片、负极片以及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的隔膜卷绕而 成,所述正极片上涂覆有正极活性物质,所述负极片上涂覆有负极活性物质;所 述正极活性物质包括有LiMn2O4;所述电解液的电导率为11~20ms/cm。
本发明涉及一类用于羰基化反应制醋酸、醋酐的均相铑催化剂。该催化剂的配体为有机锂盐化合物;与铑形成含有O→RH配位键形式的配合物。该配合物在催化甲醇羰基化制备醋酸、醋酸甲酯羰基化制备醋酐的反应中显示出良好的活性及选择性。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锂电池电芯叠垛专机,包括叠垛机构、变位机构和平移机构,所述变位机构固定在平移机构的内部框架上,所述叠垛机构固定在变位机构的上方,所述变位机构由电缸控制实现其功能。本实用新型主要由伺服电机、电缸、PLC控制、总线通讯等模块配合工作,能够满足市场上绝大多数自动化生产设备在高精度、柔性化、生产效率等方面的要求,既可作为全自动工作站,也可融入全自动生产线中,实现操作自动化的要求。同时极大限度的节省了电芯叠垛时间,有效降低时间,节拍和生产装配线更加匹配。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模块,包括上下层叠卡接的上框架、若干中间框架和下框架形成的框架体,上框架与其下面的中间框架之间、上下相邻的两个中间框架之间以及下框架与其上面的中间框架之间容置有单体动力电池,上下相间隔的各单体动力电池之间经由电连接片相串联构成电池组,电池组的正、负极各自通过正极总连接片、负极总连接片引至上框架的上表面上,框架体的两个端面上卡扣有绝缘保护盖。本实用新型对单体动力电池提供了可靠的支撑与绝缘保护,抗冲击,风冷散热效果好,成本低,重量轻,可实现自动化组装生产。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锂合金复杂构件成形方法,属于复杂构件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将新淬火状态或者自然时效状态的板材先通过拉伸、弯曲、滚弯等方式进行初步成形,然后将初步成形后的板材放置到最终成形的模具上,装夹或真空密封后放入压力罐内进行加热,保温、保压一段时间后取出,获得最终需要的形状及性能;随后的“时效成形”,可以通过温度和压力的联合作用,即获得性能的提升,又可消除时效时的回弹,最终获得性能优良的复杂形状结构部件;本发明具有较低的强度和良好的塑性,适宜于较大变形量、复杂结构的初步成形,可以获得所需要的外形尺寸及足够的预拉伸变形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安全测试保护装置,防爆箱壳体、安全门和测试工作台;所述安全门与所述防爆箱壳体适配连接,所述测试工作台安装在所述防爆箱壳体内。本发明采用防爆箱壳体内部安装可调节间距的测试工作台,方便不同型号方形电池的尺寸调节,同时作为电池爆炸的第一道保护屏障,有效保护测试人员的人身安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锂离子电池模块的灭火剂喷射装置,包括灭火装置;火灾探测器,其设置在灭火装置的喷头处,用于接收火灾信号并发送;信号反馈器,其设置在灭火装置的喷头处,用于接收火灾探测器发送的火灾信号并反馈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用于接收信号反馈器反馈的火灾信号后启动灭火装置。本发明借鉴水喷淋喷头的结构组成,火灾探测器和灭火装置的喷头集成在一起,并将信号反馈器集成在喷头中,实现了火灾探测器和喷头的一体化设计,极大地减少了喷射装置对电池模块内空间的占用,该喷射装置实现了对电池模块的定点保护,有利于提高灭火效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该电池由下至上依次包括外层正极集流体、外层正极、外层电解质层、中间功能层、外层负极以及外层负极集流体;外层正极集流体的材料为第一柔性电路板,且外层正极与第一柔性电路板中的金属箔接触设置;外层负极集流体的材料为第二柔性电路板,且外层负极与第二柔性电路板中的金属箔接触设置;中间功能层包括n个由下至上依次叠加设置的重复单元,n为1~5的整数;各重复单元由下至上依次包括中间负极、中间负极集流体、阻挡层、中间正极集流体、中间正极及中间电解质层,且各重复单元中的中间负极集流体与中间正极集流体相连通。该电池具有轻薄、高比能量、长寿命、可在一定曲率下弯折等特点。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对称电极快速评价锂离子电池电极生产一致性的方法,该方法采用电化学阻抗谱测试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同一批次的同极电极片,冲裁成圆片;取制得的两片圆片,在两片之间加入隔膜,隔膜的直径大于圆片的直径;装入电池模型,固定压力;注入电解液,静止0.5~1.5h;对电池施加一个交流信号的激励,进行阻抗谱扫描测试;取另一批的同极电极片,重复上述步骤,比较不同批次电极片阻抗谱的变化趋势。该方法不仅能有效地评价电极的“微观”特性,还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也有利于改善、优化生产工艺,从而提高单体电池的一致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复合负极材料,包括负极活性材料和电子/离子混合导体材料,其中所述负极活性材料被包覆在所述电子/离子混合导体材料中。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耗隧道式锂离子电池材料微波制备设备及方法。设备包括:隧道式箱体和设置在隧道式箱体中的微波发生器和输送装置;隧道式箱体上还设置有用于注入氮气的进气口,隧道式箱体的一端部设置有可开关的进料口,隧道式箱体的另一端部设置有可开关的出料口,隧道式箱体的两端部还分别设置有风幕口,两个风幕口位于进料口和出料口之间,风幕口上设置有风幕组件,风幕组件包括第一风机、电加热风道和用于开关风幕口的挡板,第一风机与电加热风道的进风口连接,电加热风道的出风口连接风幕口,挡板设置在风幕口处。实现降低制备设备的能耗,并提高产品的质量。
本发明提出了锂离子电池集流体及其表面毛刺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利用射流等离子体,对所述集流体的表面进行处理,以便去除所述集流体表面的毛刺,其中,所述集流体包括集流体基体以及涂覆于所述基体表面的涂层,所述毛刺位于所述涂层的外表面上。该方法不需要添加液体介质或者磨料,因此可以用于在生产集流体的生产线上去除毛刺。该方法具有去除毛刺效果好、处理效率高、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的至少之一。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包健康状态评估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首先根据电池包内各串电池端电压对电池包的健康状态进行初步判定,然后从电池包的放电容量、内阻、温度方面对电池包的健康状态进行了综合评估。所述系统包括控制单元、电池充放电单元、保护单元和声光电显示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数据读取单元、数据存储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和数据发送单元。本发明提供的评估方法及系统考虑了电池包在使用过程中所要面对的各种复杂环境影响,完成了对电池包内电池的健康状态的全面评测,提高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液流电池反应器。本发明的集流板采用波形板,能够使电极悬浮液均匀地流入各个腔室,同时增大集流面积,有效地提高电池的倍率特性;在相邻的两个电池模块的侧面设置转向罩,从而使得电极悬浮液依次流过每个电池模块,形成S形流场,加快了电极悬浮液的流动速度,增加了电池反应的有效体积,可以大大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同时使得各个电池模块中的电极悬浮液均匀流过;具有主流道和分流道的进液导流室和出液导流室,能够减少进液与出液带来的扰流现象对电池均匀性的影响;惰性气体通过气体保护室和冷却板的气流通道进入电池反应器,保证了整个电池反应器的气密性和散热性,同时隔绝空气中的水蒸汽和氧气与电极悬浮液接触。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碳酸亚乙烯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碳酸乙烯酯和硫酰氯为原料,在引发剂的作用下制备氯代碳酸乙烯酯,在有机溶剂的存在下,将氯代碳酸乙烯酯与三乙胺发生消去氯化氢反应,生成碳酸亚乙烯酯;合成的粗碳酸亚乙烯酯经过减压蒸馏、精馏、重结晶等多次提纯处理得到电池级碳酸亚乙烯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的多孔高温绝缘胶纸,包括基层、胶纸本体、圆形微孔、沾附条和粘贴层,基层的上表面通过通过固定胶固定设置有粘贴层,粘贴层的上表面沾附有胶纸本体,胶纸本体的上表面贯穿设置有圆形微孔,胶纸本体的上表面边缘沾附有沾附条。本实用新型通过沾附条的设置,在胶纸本体和基层连接处用固定胶固定设置有沾附条,保证胶纸本体与基层的连接更加稳固,保证胶纸本体不会从基层上翻起,且增加了胶纸本体的横向抗拉性,通过粘贴层的设置,通过沾附层的设置,沾附层沾附于胶纸本体时,粘贴层上的贯穿槽与圆形微孔重合,使得圆形微孔不会被胶水堵塞,保证胶纸本体的透气性能。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交错极耳结构锂电池技术方案,主要由,电芯、前置外壳、后置外壳、分切开槽导电正极、分切开槽导电负极,邻边正极极片耳、邻中正极极片耳,邻边负极极片耳,邻中负极极片耳,泄压阀组成;通过改进极片极耳,以交错极耳结构,与现有电芯极片极片耳相比,相同的层数极片的电芯,仅需焊接1/2的极片极耳层数,改进矩形刚性壳结构,以后壳框沿平边相向前壳框沿平边,通过EVA胶衬粘接组成密封结构,密封结构的抗剥离强度大大超过现有铝塑复合膜粘接强度,与现有的矩形刚性壳电池相比,改善了顶角焊缝结构易泄漏问题,泄压阀利用了注液孔安装,精简了结构,利用了注液孔内翻边结构与泄压阀的径向凹槽相切胀紧密封,密封可靠。泄压阀的预制通槽隙,在电池内压增高时,预制通槽隙受到气压压强作用,泄压阀的弹性被压缩自动泄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电池防水结构,包括盖板、插槽、防水盒、防水垫、导线、连接头、底孔、底板、电池槽、隔板、插板、密封垫、电极条、电极扣槽、电池包、电极底座和电极扣,所述防水盒的底部与底板的上表面密封连接,防水盒的内部设有若干个隔板,隔板之间设有电池槽、隔板的侧壁与防水盒的内侧壁固定连接,防水盒侧面的底部设有底孔,电极条的一端安装在底孔中,电极条的一端与防水盒通过防水垫密封连接,电极条固定安装在底板的上表面;所述电极条的下表面与底板固定连接,电极条的上表面设有若干个电极扣槽,每个电池槽中均匀设有两个电极扣槽,电极条的末端与导线的一端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的锂电池合浆出料装置,用于解决浆料出料时暴露在常温常湿空气吸收空气以及水分的问题。技术方案包括连接不同装置的导料管、加装塑料筛网的浆料过滤车、以及上料车。在合浆的出口处加装导料管方便浆料转移至浆料过滤车中,过滤车下部加装导料管使浆料沿着管道转移至上料车中,不同装置导料管接口处用卡口进行固定,上料车加装搅拌浆以保证浆料在涂布前维持其流动性,合浆机内部施加一定压强的氮气,同时上料车内部不断的进行抽真空,方便具有一定粘度的浆料转移到上料车中。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上料过程中在密闭环境中进行,隔绝了浆料与空气、水分接触的机会,同时避免了使用一次性筛网,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蓄能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磷酸铁锂的动力蓄能电池状态转换装置,包括蓄能电池和控制器,还包括动力装置和负载,所述动力装置通过发电机与蓄能电池相连接,所述蓄能电池与负载相连接;所述蓄能电池通过电量检测模块与控制器相连接,所述发电机上设置有发电机工作检测单元,所述发电机工作检测单元与控制器相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LED驱动模块与LED指示灯相连接。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蓄能电池通过降压模块给负载供电,当控制器检测到蓄电池电量较低时,蓄电池停止供电;通过动力装置和发电机进行发电给蓄能电池充电,继而进一步为负载供电;期间通过控制器控制LED指示灯显示蓄能电池状态切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分离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金属集流体的方法,用挥发性浸出剂对所述废料进行浸出处理,得到的浸出液经过精馏等手段短程再生得到浸出剂,浸出混料为已分离的铝箔和正极粉料,经过机械分离和清洗直接得到高纯度集流体金属和正极粉料,正极粉料进一步处理回收有价元素;本发明浸出剂可高效分离集流体金属和正极粉料,在降低物料损失的同时获得高纯度的集流体金属箔和正极粉料,而且浸出剂可循环回收利用,避免了二次污染,与目前的高温煅烧/加热、高温高压分离等工艺相比,无需高温处理,能耗低;与现有的有机浸泡、碱/酸浸出等工艺相比,浸出剂由常规弱酸或氨和/或铵盐组成,来源广泛,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组件阻燃防爆装置,包括机壳和单体电池,所述机壳包括电池仓和缓冲仓,电池仓与缓冲仓之间设有缓冲气囊,电池仓内设有多个相互串联的单体电池,电池仓内填充有绝缘的导热液体或阻燃胶,导热液体或阻燃胶包裹住全部单体电池;缓冲仓内填充有惰性气体与缓冲石棉;机壳顶端中部设有降温泄压阀。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故障电池处于导热液体或阻燃胶的包围中,得以快速降温,避免因高温引发连续燃爆反应,从而使得整个电池系统得到安全保障。适用于由多个单体电池组成电池模块或电池系统,可避免电动汽车、UPS或其它装置因电池引发的火灾。
本发明公开一种在随机放电环境下基于DGWO‑ELM的锂离子电池寿命预测方法:1.初始化,归一化参数;2.确定父代狼群等级;3.改进狼群算法迭代开始,父代个体位置更新;4.产生变异种群;5.产生子代种群进行交叉操作,判断是否完成交叉操作;6.将新种群带入ELM算法计算得到子代目标值c_val;7.比较子代目标值与父代目标值;8.重新确定父代中的α,β,γ;9.判断是否完成迭代;10.带入ELM算法,利用回归预测分析最佳参数,得到最终预测值;Step11.评价算法。本发明方法改进GWO算法,首次将DGWO和ELM算法结合,并引入DE算法令算法有更强鲁棒性;整体预测效果更准确。
一种带集流体冷却流道的锂离子电池,涉及一种带有冷却流道的电池,属于电池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电池的散热技术主要采用外部布置液冷板进行对电池包的散热,造成电池内外温差过大导致电池衰减不一致,影响电池的安全性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多个电池单体,每个电池单体的正极极柱和负极极柱的端部均与集流体焊接,每个集流体的两侧均设有冷却流道,所述冷却流道与集流体之间设有绝缘体,所述冷却流道设置在电池单体的壳体与电池卷芯之间,且所述冷却流道的两端穿过电池单体的壳体;多个电池单体的冷却流道连通形成密闭流道,所述冷却流道内有冷却介质。本发明适用于作为电池使用。
本发明提供电池正极极片、应用其的锂离子电池及降低界面电阻的方法。该电池正极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所述正极集流体包括石墨烯复合铝箔材料层;形成于所述正极集流体表面的电极活性材料,包括电极正极材料、粘结剂及导电添加剂;其中,所述石墨烯复合铝箔材料层包括:铝箔基底、平行位于所述铝箔基底表面的平面石墨烯层、及垂直位于所述平面石墨烯层上的垂直石墨烯层;所述导电添加剂的含量占所述电极活性材料含量的质量百分比为2%~12%。通过借助使用具有垂直石墨烯层的石墨烯复合铝箔作为正极极片的集流体材料,可以有效降低正极极片的界面电阻。
一种废旧三元动力锂电池正极材料与集流体的剥离方法,属于资源再生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安全预处理、电池外壳剥离、保温、超声以及后续步骤。本发明基于正极材料粘结剂的热分解温度,将电池正极极片置于适当的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使压实的粘结剂热分解,然后通过超声处理来实现正极材料与集流体之间的高效完全分离,分离后的集流体表面光洁,无正极材料残留,可用作铝生产原料再次利用,干燥后的正极材料可以通过后续的处理工艺回收再生。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北京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及加工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