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臂PEG‑PCL、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制备氧化石墨烯溶液;(2)制备四臂PEG‑PCL‑AC溶液;(3)将步骤(1)制备的氧化石墨烯溶液和步骤(2)制备的四臂PEG‑PCL‑AC溶液混合,再加入光引发剂混合均匀,避光放置使溶剂完全挥发,得到固体;(4)在60℃熔融步骤(3)中得到的固体,搅拌均匀后,摊成均匀的膜状并置于紫外交联仪中,待材料完全冷固后将复合材料剥离下来,即得复合材料。本发明使用混合交联的方法,在制备四臂PEG‑PCL、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时加入的氧化石墨烯的量大大减少,同时其机械强度以及生物相容性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热膨胀系数C/C-Si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将体积分数为40%~50%的正交三向长碳纤维预制体在真空压力条件下浸渍酚醛树脂溶液后,进行固化处理、碳化处理,重复真空浸渍-固化-碳化处理直至获得的C/C材料密度达到1.45~1.60g/cm3,之后在Ar气保护气氛下进行1800℃~2200℃高温热处理,再结合液硅浸渗法(LSI法),得到密度为2.2~2.4g/cm3,-20℃~100℃温度范围内平面方向和厚度方向的热膨胀系数(CTE)分别约为0~0.1ppm/K、0.6~1.3ppm/K的C/C-SiC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周期短,成本低,所得材料密度小,热膨胀系数低,力学性能优良,可满足空间低温环境下光机结构件的应用要求。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3D打印成型的钙钛矿光伏复合材料,其特征是:该钙钛矿光伏复合材料是由卤化铅、卤化甲胺、氧化钙、氧化铜、氧化钛、三氧化二铋为原料研磨而成,并在表面包覆一层胶体,用于3D打印时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在80-90℃的热环境中具有粘接性,可通过3D打印快速成型形成100-300nm厚的均匀钙钛矿薄膜,用于光伏电池的光吸收层,有效避免了钙钛矿对水分、氧敏感造成的电池效率下降。
本发明提供一种Co3V2O8包覆C层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Co3V2O8与碳源混合,加入去离子水研磨,将样品干燥,干燥后将样品研磨分散,在600~700℃的温度灼烧6~8h,冷却至室温,即得到Co3V2O8包覆C层的复合材料,本发明碳源取材丰富、价格低廉,整个过程中不产生有毒有害物质;最终产物是一种复合结构,具有比表面积大,表面活性点多,作为电极材料,增大了活性物质与电极间的接触,减小了电池的内阻,显著提高电子和离子的扩散性能,具有较高的放电比容量和良好的放电性能,同时表面的C层有效的减小了Co3V2O8的应力形变和剥落现象,材料可有效的提高锂电池的充放电循环性能,清洁环保,操作简单。
一种超高温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超高温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温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将二维平纹碳化硅纤维布裁剪为方形;②将裁剪好的碳化硅纤维布叠层,并用碳化硅纤维缝合线缝合为一整体,定型得到碳化硅纤维预制体;③将碳化硅纤维预制体放入化学气相沉积炉中进行化学气相沉积,制备热解碳界面层;④将含有抗烧蚀组元的陶瓷粉体与前驱体溶液配制成浸渍浆料;⑤将③中的预制件在④中的浸渍液中真空高压浸渍;⑥将⑤中的预制件取出沥干后高压固化;⑦将⑥高压固化后的预制件高温裂解;⑧反复进行⑤~⑦步,直至预制体的重量变化小于目标值或设定值。本发明提高了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抗氧化性能和抗烧蚀性能。
本发明公开一种复合材料铲刀,包括:耐磨刀板,所述耐磨刀板上设有摩擦底面和铲料斜面;铲刀刀杆,所述铲刀刀杆通过固定座与铲料板连接;本发明公开一种带有复合材料铲刀的自动炒锅,包括:锅体,所述锅体内设有复合材料铲刀;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复合材料铲刀的铲刀刀杆连接;这样,所述耐磨刀板上设置的铲料板用于将所述锅体的菜品进行翻炒,所述耐磨刀板的摩擦底面可以提高整个铲刀的耐磨性能,使得铲刀在使用过程中不但对所述锅体无损伤,避免铁屑的掉落,且提高了铲刀自身的使用寿命。所述铲刀刀杆设置在所述铲料斜面的正上方,改善了现有铲刀支撑点在铲刀刃口的后部时,对铲刀自身的强度要求较高的问题,也提高了整个自动炒锅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多层复合材料的方法和设备以及采用该方法和设备所得到的结构阻尼复合材料。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1)以基体层为阴极,以作为第一结构层来源的第一电极为阳极,利用电火花沉积加工将第一电极沉积到基体层的表面并形成第一结构层;2)以作为第二结构层来源的第二电极为阳极,利用电火花沉积加工将第二电极沉积到第一结构层的表面并形成第二结构层。当所述第一结构层和第二结构层分别为由阻尼材料构成的第一阻尼层和第二阻尼层,所得多层复合材料为结构阻尼复合材料。上述方法所使用的设备的控制机构包括控制电极进给运动的机构和控制电极夹持部夹取或更换电极的机构。
本发明首次提出利用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Barrier?Discharge, DBD)制备Mn3O4/C3N4复合材料的方法。以MnCl2.4H2O和高温煅烧三聚氰胺合成的氮化碳为原料,利用电极在空气、氩气以及空气与氩气的混合气中放电制备Mn3O4/C3N4复合材料,该方法操作简单易行,条件温和,成本低。
一种无机纳米复合材料改性的耐候型丙烯酸-聚酯粉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点是将粒径为10~100nm的纳米复合材料0.5~5.0份,加入固化剂2~5份、助剂2~7份、填料25~35份、聚酯树脂40~60份、丙烯酸树脂8~25份,按预混合、熔融挤出混合、冷却、破碎、细粉碎、分级过筛等六道工序后,制得无机纳米复合材料改性的耐候型丙烯酸-聚酯粉末涂料,其抗老化指标较不含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丙烯酸-聚酯粉末涂料提高了100%~200%,硬度、附着力、冲击强度等较不含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粉末涂料也有一定程度提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共沉积复相界面的SiCf/SiC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CVI工艺对SiC纤维预制体进行界面沉积,以丙烯为碳源气体、以三氯甲基硅烷为碳化硅源气体进行共沉积;载气为氢气,稀释气体为氩气和氢气;利用CVI工艺对完成界面沉积的SiC纤维预制体进行SiC基体沉积,碳化硅源气体为三氯甲基硅烷,载气为氢气,稀释气体为氩气和氢气。制备获得的SiCf/SiC复合材料,在纤维与基体之间为PyC‑SiC复相界面,PyC‑SiC复相界面是共沉积形成的、由SiC纳米晶和热解炭相PyC组成的复相界面。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利用CVI共沉积制备PyC‑SiC复相界面以及SiC基体的致密化两个主要步骤,界面制备更容易控制且制备效率也更高;所制备的SiCf/SiC复合材料的强韧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NTs和CNFs协同增强铜基复合材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如下组分:经表面改性的CNFs和经表面改性的CNTs的质量分数之和为0.1?5%,石墨的含量为0.5?8%,Ti3SiC2含量为6?15%,La元素的含量为0.01?0.5%,余量为铜;所述经表面改性的CNTs是采用没食子酸水溶液改性得到的;所述经表面改性的CNFs是采用芦丁水溶液改性得到的。本发明的铜基复合材料中,CNTs和CNFs分散性较好,杂质含量低,且保持了完整的表面形貌,与石墨粉末、Ti3SiC2粉末、La以及铜基体发挥共增强作用,显著提高了铜基复合材料的力学及耐摩擦磨损性能,同时还具有优异的强度和耐冲击性。
一种制备含碳无机材料—聚合物复合材料的方法,其具体作法为:A.制备有机相 将0.01-100份重的聚合物单体加入其有机溶剂中,形成聚合物单体的有机溶液;B.制备无机相 将1份重的含碳无机材料溶解或分散于水中形成水溶液,再在水溶液中加入A步聚合物单体的聚合剂,形成无机溶液;该聚合剂为不与水发生反应的聚合剂,且其加入量为能使A步的聚合物单体完全聚合的量;C.将B步的无机溶液缓慢加入A步的有机溶液中,并充分搅拌反应,生成复合物胶体,对过滤后的胶体,清洗、干燥,即得。该方法操作简单,产率高,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制备的复合材料性能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玄武岩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界面优化的方法,其主要步骤是:将玄武岩纤维浸入食人鱼溶液中浸泡活化,得到表面活化的玄武岩纤维;将活化的玄武岩纤维放入脱水除氧的甲苯中,然后加入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再加入盐酸,使溶液保持酸性,反应6~10h后,清洗,烘干,得到改性玄武岩纤维;将改性玄武岩纤维固定在模具上,纤维的长度与模具长度相当,然后将树脂与固化剂混合液倒入模具中模压得到复合材料。本发明通过在玄武岩纤维表面生长出硅纳米线,提高纤维表面粗糙度,同时硅纳米线上存在大量羟基等活性基团,增强了纤维和树脂之间的机械啮合与化学键合作用,有效优化了玄武岩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石膏-水凝胶复合材料,利用半纤维素和石膏的增强、增韧作用,将半纤维素和石膏均匀的穿插于丙烯酸、丙烯酰胺和聚乙烯醇形成的三维网状水凝胶材料中,形成结构稳固,比表面积大,过滤分离和吸附效率好,吸水率和耐盐性高,力学性能优异水凝胶复合材料,提高了制得的用于污水处理的水凝胶材料亲水性和吸附分离能力,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提高材料热分解温度,延长材料使用寿命,适用于污水处理技术。本发明还公开了用于污水处理的石膏-水凝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安全环保,具有市场应用前景。
一种致密的Ti2AlC/Al2O3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商业购买的Ti2AlC粉末和Al2O3纤维,通过等离子放电烧结的技术,获得致密的Ti2AlC/Al2O3纤维复合材料。具体的制备方法是:先将Al2O3纤维在200?400℃下进行处理,再手工研磨Al2O3纤维至长度为50?200微米,将纤维与Ti2AlC粉末混合后球磨12?24h,装入等离子放电烧结炉中,在10?100MPa压力下和1000?1500℃的温度下烧结,保温时间为1?60min。本发明与一般的Ti2AlC的复合材料相比,具有更高的强度和断裂韧性,高的致密度,良好的导热率,可满足工业规模生产的要求。
本发明公开了自润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对基材预处理,然后进行自润滑材料的喷涂,在室温、湿度RH≥65%的大气环境下,采用喷枪将所述自润滑材料喷涂在所述基材表面形成自润滑涂层,喷涂工艺为氮气压力0.2MPa~0.25MPa,喷枪距离为20±5cm,喷涂角度70°~90°,自润滑涂层喷涂厚度为20μm~300μm,最后进行自润滑材料的固化。本发明还公开了通过上述自润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得的自润滑复合材料。本发明的自润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得的自润滑复合材料,兼具良好的自润滑性能、耐摩擦磨损性能和抗强辐射性能,在高负荷、超低温、超高真空、强辐射等环境条件下起到有效的润滑作用,可在低温环境下长期使用。
本发明公开一种石墨烯‑二氧化钛‑凹土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方法包括:制备氧化石墨烯悬浮溶液;制备二氧化钛悬浮溶液;采用水热反应法将氧化石墨烯悬浮溶液、二氧化钛悬浮溶液和凹凸混合得到石墨烯‑二氧化钛‑凹土复合材料。本发明将具有优异材料性能的石墨烯和二氧化钛以及具有比表面积大的凹土进行复合,综合三种材料的优势,制备得到具有高电子传导率、高可循环性、高比表面积、高吸附能力、高强度、高光催化效应及高除菌净化能力的石墨烯‑二氧化钛‑凹土复合材料;该方法制备成本低,操作简单易行,有利于大规模生产的进行。
本发明涉及载植物生长因子4,5′,7-三羟基异黄酮的生物复合材料多孔支架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载大豆异黄酮的生物复合材料多孔支架的制备方法,其是将质量比为1~10:100的纳米缺钙磷灰石-多元氨基酸共聚物复合材料和生长因子成分,以及为所述复合材料质量5-15%的二水硫酸钙类成分的发泡剂混合后,以注塑方式,在注射温度150~180℃,注射压力50~70MPa,注射速度80~95%,模具温度50~70℃的条件下,注塑成型为所述的多孔支架产物。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方法制备得到的多孔支架对MG-63的细胞增值程度显著大于未负载大豆异黄酮的支架,具有显著性差异,表明本发明的多孔支架具有作为优异促进骨生成性能支架材料的良好前景。
载大豆异黄酮的生物复合材料多孔支架及制备。该多孔支架是以纳米缺钙磷灰石-多元氨基酸共聚物复合材料多孔支架作为载体,在载体材料中并混合有大豆异黄酮,特别是植物来源的5, 4′, 7-三羟基异黄酮为作为生长因子成分,生长因子与复合材料的质量比为1~10 : 100。制备时,将所述比例各成分及为所述复合材料质量5-15%的二水硫酸钙类成分发泡剂混合后,以注塑方式注塑成型得到。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多孔支架对MG-63的细胞增值程度显著大于未负载大豆异黄酮的支架,具有显著性差异,表明本发明的多孔支架具有作为优异促进骨生成性能支架材料的良好前景。
本发明属于材料合成和电化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FeSz‑FexOy核壳结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对FeSz进行有氧气气氛所参与的煅烧,煅烧后进行骤冷处理,通过控制煅烧时间和/或温度以制得不同包覆厚度的FeSz‑FexOy核壳结构复合材料。再将FeSz‑FexOy核壳结构复合材料与导电剂、粘结剂充分混合后涂覆在集流体上,将所得的集流体烘干得到正极片,将所得的正极片与包括负极片、电解液、隔膜组装成电池。
本发明属于电子陶瓷及其制造领域,涉及一种微波介质复合材料,具体提供超低温烧结微波介质复合材料Sr1‑xCaxV2O6及其制备方法;用以克服目前微波介质材料烧结温度普遍偏高的缺点,实现了无需助烧剂在625℃的超低温烧结。本发明微波介质复合材料为双晶相SrV2O6、CaV2O6,其化学式为Sr1‑xCaxV2O6,其中,0.1≤x≤0.5;通过Ca离子掺杂,次晶相CaV2O6的引入,进一步的降低烧结温度至625℃,且有效优化微波介质复合材料的谐振频率温度系数至‑182~‑136ppm/℃,同时,保持优异的微波介电性能:介电常数为10~12,Q×f值为13000~24000GHz。另外,本发明微波介质材料具有低的本征烧结温度,不需要添加任何助烧剂,且制备工艺简单,所有原料成本低廉、来源丰富,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Fe2O3-HNTs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Fe2O3-HNTs杂化材料加入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的混合溶液超声分散,然后加入KH560超声分散,再将混合溶液移入三口烧瓶,80℃回流,用甲醇除去未反应的KH560硅烷偶联剂,最后用滤膜过滤、真空干燥后研细备用;(2)将固化剂和环氧树脂溶解于有机溶剂,将步骤(1)处理后的Fe2O3-HNTs粉体与其混合,搅拌混匀后超声分散,再在常温下放置、110℃烘烤、220℃烘烤,得Fe2O3-HNTs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该方法制备出的Fe2O3-HNTs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具有很强的韧性和耐磨性。
本发明涉及一种Bi5O7I/煅烧水滑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化学化工与功能材料技术领域。Bi5O7I/煅烧水滑石复合材料为在煅烧水滑石基底上负载Bi5O7I;其中煅烧水滑石为锌铝铋煅烧水滑石(ZnAlBi‑LDO),其中Zn:Al:Bi的摩尔比为3:1‑x:x,0.01≤x≤0.1;复合材料中,Bi5O7I与锌铝铋水滑石(ZnAlBi‑LDHs)的质量比为1:5~1:15。本发明借助水滑石的“记忆效应”,当混合金属氧化物在水溶液中恢复层状结构时,可大幅提高对Cr(Ⅵ)的吸附,同时负载的Bi5O7I会扩宽复合材料的光吸收范围,使复合材料在可见光下具有光催化降解Cr(Ⅵ)的效果,使Cr(Ⅵ)被还原为无毒的Cr(Ⅲ)。本发明制备的Bi5O7I/煅烧水滑石复合型吸附催化材料,可实现产品性能更高、工艺简单,彻底解决变价重金属环境污染问题。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型高导热石墨烯/石墨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石墨烯0.05~5wt%,胶粘剂1~10%,石墨5~50wt%,基底树脂35~93.95wt%,石墨烯和石墨发生协同作用在导热复合材料中构成独立导热网络。首先在常温下将石墨烯与胶粘剂混合,搅拌均匀,让石墨烯均匀分于胶粘剂中。然后将石墨烯胶粘剂跟球状树脂加入到高速分散机中混合均匀。再将石墨加入,继续混合,形成具有内中外三层结构的核壳式导热球体。将球体放置到恒温干燥箱中干燥,去除胶粘剂中水分。最后通过压制成型。所述导热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最高可达5.2W/mK。该导热复合材料可广泛用于集成电子元件等电子元器件的散热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致密油藏防CO2气窜的纳米复合材料,以纳米二氧化硅为内核,依次经过硅烷偶联剂的表面改性、丙烯酸甲酯的Michael加成反应和3‑二甲氨基丙胺的酰胺化反应,即得到所述的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S1、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S2、纳米二氧化硅的表面改性;S3、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的Michael加成反应;S4、步骤S3制备的甲酯基封端的纳米二氧化硅与3‑二甲氨基丙胺进行酰胺化反应,分离,提纯,干燥,得到所述的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在水相中分散性好,基液的黏度与水相当,复合材料与CO2反应形成有机碳酸盐封端的纳米黏弹性流体,改善CO2的流度,促使CO2向低渗透层转向,扩大CO2的波及体积,提高致密油藏的油气采收率。
本申请涉及一种Cr2AlC/铜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材料制备技术领域。一种Cr2AlC/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片状铜粉与Cr2AlC粉的混合物经过压制、烧结得到Cr2AlC/铜基复合材料,混合物中,Cr2AlC粉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5‑40%。本申请采用片状铜粉与Cr2AlC粉混合,增大铜粉与Cr2AlC粉的接触面积,减少Cr2AlC粉与Cr2AlC粉的接触,提高Cr2AlC粉体在铜粉中的分散效果,有助于铜粉与Cr2AlC粉的烧结,提高Cr2AlC/铜基复合材料的强度。有助于增大Cr2AlC粉的含量,降低Cr2AlC/铜基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性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在PCB埋嵌电感中作为磁芯的应用,属于印制电路制造领域。本发明中的磁性复合材料包括质量分数为5%~90%铁氧体和质量分数为10%~95%聚苯醚树脂;该磁性复合材料的制备先将铁氧体进行表面改性处理,然后与聚苯醚树脂溶液混合,经过加热挥发溶剂得到浆状磁性复合材料,将浆状磁性复合材料通过印刷填塞法制备磁芯或者将浆状磁性复合材料固化后通过加压填塞法制备磁芯,从而实现磁性复合材料作为磁芯应用在PCB埋嵌电感技术中。本发明能够克服传统磁芯材料与印制电路基板材料热膨胀系数不一致所导致的感值不稳定以及可靠性降低的问题;制作方式简单,在节能及制作效率方面具有优势。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HfB2界面的Cf/Si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碳纤维表面活化处理,界面相的制备,多孔纤维预制体的制备,碳化硅基体的制备;其特征在于,碳化硅基体填充在纤维预制体中,形成碳纤维增强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而界面层包裹在复合材料中碳纤维的表面。本发明在碳纤维表面制得耐高温抗氧化HfB2界面相,保留了碳纤维原有力学性能,提高了碳纤维高温抗氧化性。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制备周期长,Cf/SiC复合材料中增韧相碳纤维与碳化硅基体界面相容性以及碳纤维在高温氧化性的使用环境下容易发生氧化反应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化合物/碳纳米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中按重量百分比计金属化合物含量为70~99%,碳含量为1~30%,金属化合物平均晶粒尺寸为3~50nm,复合材料比表面积为100~1000m2/g。本发明同时还公开了其制备方法。由于本发明金属化合物/碳纳米复合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因而不仅其脱卤活性及稳定性高,而且还有脱氮及脱硫功能,适用于含多种杂原子的废旧高分子材料的回收体系。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简单,易于控制,因而具有经济价廉的特点,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复合材料制件用工装及其成型方法,涉及航空工业复合材料成型技术领域,根据多孔复合材料制件数模几何特征,设计制造带有定位销钉孔和工艺设置孔的成型工装,工装模具上工艺设置孔的孔径参照多孔复合材料制件数模上孔径参数设置;在成型模具上预先铺叠软膜,通过激光定位的方式将钢钉穿透软膜插入成型模具上的工艺设置孔中,取下带有钢钉的软膜,得到组件A;在成型模具上按照数模要求铺叠复合材料预浸料片,通过组件A上的定位销钉确定软膜的位置,并将钢钉穿透复合材料预浸料片插入成型工装上的工艺设置孔中。固化后,将零件上的软膜及钢钉取下,对零件边缘及孔进行修饰处理,完成多孔复合材料制件。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四川成都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及加工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