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过滤的新型废水处理装置,包括连接污水管道的横向设置的管道体,所述管道体的中部设置有竖向的清污管,所述清污管和所述管道体呈十字形交错,且相互连通;在所述清污管的内壁处前后设置有插座,在前后所述插座之间安插有一插板,所述插座和所述插板之间配合有螺丝,所述插板在插入后阻断所述管道体,且所述插板的底部和所述清污管的底部之间留有穿过废水和废物的间隙;在所述插板的中部位置处设置有轴套,所述轴套内穿插有转轴;本装置可以实现污水的拦截和过滤。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从含铜废水中回收硫酸铜的设备,包括安装框架,安装框架的内腔安装有膜浓缩分离系统,膜浓缩分离系统的一级进水端二级进水端和三级进水端分别连通有一级进水管、二级进水管和三级进水管,膜浓缩分离系统的一级低压冲洗端、二级低压冲洗端和三级低压冲洗端分别连通有一级低压冲洗管、二级低压冲洗管和三级低压冲洗管,膜浓缩分离系统的二级和三级快排端连通有二级快排管和三级快排管,本实用新型一种从含铜废水中回收硫酸铜的设备,通过膜浓缩分离系统、一级进水管、一级低压冲洗管、二级进水管、二级低压冲洗管、三级进水管、三级低压冲洗管、三级快排管和二级快排管,实现铜离子回收的目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层楼宇住宅的废水处理井,包括由混凝土和砖块堆砌而成的井体,在所述井体的外壁处设置有污水进管和污水出管;在所述井体的内部设置有一可活动的内笼体,所述内笼体的下端封闭,上端具有开口,在所述内笼体的外壁处设置有进水孔,所述进水孔设置于所述内笼体的上半部分;所述内笼体的外壁处环形设置有多个开槽处,在开槽处焊接有筛网;所述开槽位于所述内笼体的下半部分;本装置适用于高层楼宇住宅,可以对下水的废水进行过滤处理。
一种高氨氮废水处理方法,高氨氮废水经铜离子吸附后,汇总后进入调节池,经调节池进行水量和水质的调节,之后利用提升泵提升至膜处理系统,然后用计量泵定量抽至缺氧池,提供反硝化场所,缺氧池中设置曝气盘,避免污泥沉淀,缺氧池混合液自流进入MBBR,MBBR提供硝化‑反硝化场所,MBBR出水自流进入FMBR膜池,对含有大量悬浮固体进行固液分离,在FMBR处理工艺系统中,通过以下三种途径完成对氮的去除:①硝化‑反硝化、②短程硝化‑反硝化和③厌氧氨氧化,FMBR膜池的剩余污泥排至污泥池,再经过潜水鼓风机池处理后排至综合池进一步处理,氨氮去处率达到99%以上,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好;设备紧凑、占地面积小;易实现自动控制、运行管理简单。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水零排放的处理方法,其步骤如下:S1,将废水通入多介质过滤器中进行过滤;S2将经过多介质过滤器过滤后的水通入超滤装置进行超滤处理;S3,将经过超滤处理的水通入反渗透装置进行反渗透处理形成能透过反渗透膜的可利用的纯水和无法透过反渗透膜的浓缩水;S4,将反渗透处理后的纯水回收利用,将浓缩水通入电化学氧化处理单元进行电化学处理;S5,将电化学处理后的水通入蒸发结晶器进行蒸发结晶处理。该发明在蒸发结晶之前使用电化学方法处理,水中形成的低压交变电场,就使得水的离子反复迁移,降低水的粘度,在阳极区产生的羟基自由基将水体脱色,提高了结晶形成的盐的白度,实现变废为宝。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工艺。该工艺包括6个步骤:(1)进行均质均量调节和加热处理;(2)进入一体化铁碳芬顿池处理;(3)进入两相两段式厌氧池处理;(4)在沉淀池中进行泥渣沉淀;(5)进入生物氧化池中进行生物降解;(6)在气浮池中进一步去除污染物质。本发明公开的该处理工艺充分结合高级氧化法和生化法各自的优点,实现了净化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稳定、经济、安全、高效的目的;同时,该工艺投资成本低,占地面积省,运行费用低。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有机废水的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调节池、氧化池、混凝沉淀池和滤池,以及过氧化氢投加泵、臭氧发生器、疏水性纳米膜和搅拌器,其中调节池上设有进水口,通过所述调节池,向所述氧化池内通入碱性的待处理的有机废水;过氧化氢投加泵与氧化池连通,用于向氧化池内投加过氧化氢;疏水性纳米膜表面的水接触角在100‑120°之间,臭氧发生器在氧化池外,疏水性纳米膜在氧化池内的下部,臭氧发生器用于产生臭氧以通入疏水性纳米膜进行臭氧曝气;搅拌器设置在混凝沉淀池内,滤池上设有出水口。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的臭氧传质和利用率低下而造成的处理效率低、运行成本高的问题。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制药废水生化处理方法,经过预处理后的制药废水,自流或泵至生化处理系统,所述生化处理系统包括脱氧池、ABR反应池、接触氧化池1、兼氧池、接触氧化池2、混凝池、絮凝池、二沉池和清水池。本发明方法处理负荷高,BOD去除率高(90%~95%),运行稳定,构造简单。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重复利用的废水循环装置,包括收集箱,所述收集箱中部的内壁固定安装有过滤网,所述收集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清洁装置,所述清洁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收集箱上靠近其右侧的顶部,所述电机输出轴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连杆一,所述连杆一的底端转动连接有连杆二,所述连杆二的底端转动连接有刷毛固定板,所述刷毛固定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毛刷,所述毛刷的下表面与过滤网的上表面相接触,所述刷毛固定板的端面固定连接有导柱,所述收集箱内靠近其中部的端面开设有导槽。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结构的配合,在对过滤网进行清洁的同时能够实现定量放水,提高废水处理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催光氧化废水处理装置,保护装置包括第一套盖和第二套盖,第二套盖的内腔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伸缩盖,伸缩盖的表面滑动在滑动槽的内腔中,第一套盖和第二套盖的表面均对称开设有散热孔,第一套盖和第二套盖的表面均对称设置有防雨板,第一套盖和第二套盖的中间的夹层设置有加热板,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通过保护装置来对装置进行套嵌,内部的加热板来对雨天时进行加热,除去保护装置装置内腔出现的湿气,以及散热孔来装置散发的热能进行散热,防止装置长时间在太阳的暴晒和雨水的淋湿下,会发现氧化的情况,使装置整体外表面出现锈迹,以及部分的表面会变得非常脆,容易破裂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废水处理设备的控制系统,所述废水处理设备包括膜处理池、进水泵和出水泵,所述膜处理池内设有陶瓷膜组件,所述陶瓷膜组件是由具有孔隙通道的陶瓷膜组成的组件,所述进水泵连接在所述膜处理池的进水口,所述出水泵连接在所述陶瓷膜组件的出口;所述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模块,所述PLC控制模块连接所述进水泵和所述出水泵以控制所述进水泵和所述出水泵。本实用新型实现对陶瓷膜工艺的高效控制,有效提高陶瓷膜工艺运行的稳定性,提高陶瓷膜污水处理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路板企业排放的氨氮废水膜分离法处理装置,该处理装置包括由左向右依次连接设置的一级pH调节系统、精密过滤器、一级膜处理系统、二级pH调节系统、二级膜处理系统,所述一级pH调节系统和二级pH调节系统结构相同,所述一级膜处理系统和二级膜处理系统结构相同。该装置减少企业后端污水处理设施氨氮负荷,保障线路板企业氨氮废水达标排放。
太阳光催化高效降解丙烯腈废水用FSBi掺杂TiO2/SiO2催化剂的制备及使用,本发明涉及模拟及自然日光条件照射下光催化降解丙烯腈实际废水COD满足国家排放标准的F、S、Bi共掺杂改性二氧化钛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优化溶胶凝胶法F掺杂的TiO2催化剂制备方法基础上,即利用硝酸铋和硫脲作为前驱体进行S、Bi共掺杂。F、S、Bi共掺杂改性后的TiO2催化剂协同作用优势明显,催化剂的光响应范围拓宽,样品表面的酸性位点强度大,特别是硅胶的加入所形成凸凹不平超细纳米粒子的表观形貌和孔结构造成的光散射,有利于光吸收,这对光催化活性的提高起了重要的作用。最适宜的Ti、F、S、Bi的比例为1∶1∶0.5‑5%∶0.1‑3%,适宜的煅烧温度和煅烧时间分别为400‑550℃和3h,该催化剂重复3次,COD仍可从约102降至40mg/L以下。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去除全氟化合物降解废水中氟离子的电絮凝装置、方法及其应用。该装置包括电絮凝单元和供电单元,所述电絮凝单元包括磁力搅拌器,所述磁力搅拌器的上方设置有电絮凝反应器;所述电絮凝反应器内竖直设置有相平行的阴极板和阳极板,所述电絮凝反应器内还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阴极板和阳极板的限位孔,以限制所述阴极板和阳极板之间的间距;所述电絮凝反应器内还设置有磁力搅拌转子,所述磁力搅拌转子受控于所述磁力搅拌器;所述阴极板的一端、阳极板的一端均与所述供电单元相连。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能耗少,容易实现全自动化管理设置,针对含氟离子污水的普遍适用范围性强。
本发明涉及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去除废水中金属离子的复合膜、复合膜的制备及应用。所述复合膜包括:聚苯胺、吡咯以及功能高分子材料;所述聚苯胺与吡咯的质量总和为所述功能高分子材料质量的5‑20%。所述复合膜的制备包括功能高分子材料的溶解→混合液制备→铺展成膜→后处理。本发明的复合膜材料,将Py均匀分散在复合膜上,制备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应用于去除废水中金属离子中,易于回收循环使用,不产生二次污染。
本发明适用于重金属处理装备领域,提供了一种纳米吸附型重金属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PH调试组件、支撑架、纳米试剂释放组件以及一级沉淀组件,支撑架放置在地面上,PH调试组件包括酸碱试剂组件、检测容器、第一控制阀以及PH电子测试仪,检测容器放置在支撑架上,检测容器上形成有检测筒,在中央控制器工作前提下,通过第一控制阀与第一泵体的配合,完成对废水溶液PH范围的精准调控,通过第二控制阀,选取合适的纳米试剂容量,让混合溶液达到更好的混合效果,从而纳米试剂在进行吸附作用时可以达到最佳的吸附效果,再通过过滤箱进行多次过滤后,使得流出的溶液洁净程度得到提高。
本发明公开一种以珊藻为媒介处理并应用烟道气和生活废水的方法,通过珊藻的培养、珊藻的浓缩、浓缩液预处理、油脂的分离、湿粕的利用、混合油的提纯、酸催化预酯化处理、碱催化转酯处理以及磷脂的去除等步骤,以珊藻为媒介处理并应用烟道气和生活废水的方法,使用具有脱氮除磷效果且油脂含量高的珊藻作为培养微藻,耦合微藻培养系统,以燃煤电厂的烟道气、生活污水的二级出水为基质培养藻细胞,不需消耗大量的碳源、淡水资源和无机营养盐,可极大节省成本;同时,通过膜分离和浓藻液回流的方式可实现反应器内部微藻的高密度连续培养,也在工艺流程上考虑了收获后藻细胞的充分利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废水净化罐用内壁清洁装置,包括底板,底板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U型架,U型架的外侧开设有滑槽,U型架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丝杆,U型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贯穿U型架且与丝杆的顶部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丝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横板,横板的一端贯穿滑槽且与滑槽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操作简单便捷,实用性强,通过设置驱动机构带动带有高压喷头的转动管以及带有清洁软毛刷的转动杆进行转动,从而能够结合高压水柱与清洁软毛刷对废水净化罐的内壁进行全方位的清洗操作,进而保证了清洗效果,有利于实际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一种氯代吡啶类废水预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包括:依次连通的预沉淀区、主反应区、次反应区;所述主反应区包括流化态反应区、固定床反应区;所述流化态反应区分别与预沉淀区、固定床反应区连通。本发明整合流化床与固定床反应器部分优点,制备新型复合催化剂材料,流化床反应区内完成难降解氯代吡啶酸类有机物的“杂环结构”开环反应,然后利用固定床反应器返混小,通过废水同催化剂接触充分改善羟基(·OH)作用域小问题,具有催化剂机械损耗小等优点,通过流化床及固定床结合完全降解氯代吡啶酸类有机物以及开环后产生的副产物。
一种污泥动态成核絮凝的重金属废水深度处理方法,包括:使重金属废水依次通过一级反应单元、二级混合单元和三级絮凝单元,通过投加酸液或碱液,使一级反应单元中水的pH值保持在5~9.2,二级混合单元中水的pH值保持在7.8~8.2,按浓度3~10mg/L向二级混合单元中投加无机混凝剂,按浓度5~15mg/L向三级絮凝单元中投加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将三级絮凝单元处理后的产物送入固液分离单元处理,获得处理水和絮凝污泥,将20%~30%的絮凝污泥回流至所述一级反应单元作为混凝和絮凝主体。本方法具有净化效果稳定,排污总量低,处理成本低等特点。
一种处理高盐高有机废水并回收能量的系统,该系统包括冷壁式反应器(6)、多级旋风分离装置(16、19、25)、废料进料系统、氧化剂进料系统和燃料进料系统;冷壁式反应器(6)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冷却介质入口(6011、6012、606、608),侧部设有冷却介质出口(603、609),并且其顶部中央还依次设有内管(6001)、中间管(6002)和外管(6003);双层壳体底部还设有反应流体出口(607);反应流体出口(607)连接缓冲罐(10),缓冲罐(10)的顶部出口连接所述多级旋风分离装置;多级旋风分离装置用于对冷壁式反应器(6)内的反应产物进行蒸汽回收及无机盐的分盐结晶;废料进料系统连接外管(6003)上的废料入口(6010);氧化剂进料系统连接中间管(6002)上的氧化剂入口(602);燃料进料系统连接内管(6001)上的燃料入口(601);还公开了一种处理高盐高有机废水并回收能量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石墨烯人工水草处理污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酿酒废水处理的石墨烯人工水草及其制备方法。针对现有缺乏一种成本低、吸附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人工水草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酿酒废水处理的石墨烯人工水草,其结构包括:石墨烯改性树脂发泡材料、石墨烯改性无纺布和绒毛,所述石墨烯改性无纺布附着于石墨烯改性树脂发泡材料的上、下表面,所述绒毛位于石墨烯改性无纺布上。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人工水草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石墨烯改性树脂发泡材料作为填充物,外层包围石墨烯改性无纺布,石墨烯自身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还具有无污染、零排放、低成本的优势。同时,还提高了人工水草的使用寿命,应用前景广阔。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去除电镀废水中化学镍的处理工艺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原水经过微调碱至pH 2.5~3后进入镍系磁砂罐进行去除泥沙,胶体及大分子有机物;(2)两级铁碳微电极进行破络处理,每一级反应时间为60~90min;(3)利用石灰调节pH为11~12,之后加入质量浓度为0.1%的阴离子高分子助凝剂PAM进行絮凝沉淀;(4)上清液加入重捕剂200ppm,反应5~10min;(5)加入1000ppm亚铁及质量浓度为0.1%的阴离子高分子助凝剂PAM进行絮凝沉淀,反应时间30~40min;经过以上工艺处理后的最后出水变为澄清,废水中化学镍的含量可降低至0.1ppm以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重金属废水高压分层吸附器,它涉及废水处理设备领域,它包括设备支架,所述设备支架的底部固定有滤桶底座,所述滤桶底座上设置有进水口,所述滤桶底座上设置有凸檐环槽,所述滤桶底座还连接有第一过滤桶,所述第一过滤桶两侧分别设置第一凸檐环槽、第二凸檐环槽,所述凸檐环槽与所述第一凸檐环槽相互配合形成一容置部,所述容置部卡嵌有第一桶身滤孔板,所述凸檐环槽、第一凸檐环槽通过紧固螺丝固定,所述第一过滤桶连接有第二过滤桶,所述第二过滤桶连接有第三过滤桶,所述的第三过滤桶上配合一顶盖,所述顶盖上还设置有出水口和反洗口,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吸附能力强、能够循环使用,过滤桶可拆卸方便了维护。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移动废水处理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底座和顶盖,所述装置本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轮子,所述装置本体内部的左侧设有处理箱,所述装置本体内部的右侧设有回收箱,所述处理箱和回收箱之间固定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内部开设有连通管,所述处理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精密过滤层,所述处理箱底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抽水泵,所述回收箱右侧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灯箱,所述灯箱的内部设有若干个紫外线灯管,所述装置本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盖,所述顶盖底部的两侧均设有密封垫,本装置结构简单,移动方便且实用性较高。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化陶瓷废水在线循环净化设备,包括外箱体、预处理箱、粉碎箱和清理机构,所述外箱体外部的一侧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的内部镶嵌有单片机,所述外箱体的外部设置有防护门,所述外箱体内部的一侧设置有粉碎箱,所述外箱体的内部设置有预处理箱,所述预处理箱的底部设置有气浮箱,且气浮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加药箱,所述气浮箱和加药箱的一侧设置有废料收集箱,本实用新型通过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带动粉碎轮进行转动,粉碎轮与弧形齿板之间就会把废水中的垃圾进行粉碎为了方便处理大量垃圾,然后垃圾进入到筛网中,通过启动气缸,气缸带动筛网的一端翘起,然后筛网上的垃圾就会从废料出口中出去。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胶印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包括:蓄水罐、进液罐、进样装置、过滤模块、加热器、蒸馏设备、蒸馏支架、冷却装置和末端处理装置;所述蓄水罐和所述进液罐通过上部设置的过水孔连通,所述进液罐依次通过所述进样装置、所述过滤模块、以及所述加热器与所述蒸馏设备进行连接,所述蒸馏设备为空心壳体,所述蒸馏支架上设置有加热器,所述蒸馏设备设置在加热器上,所述蒸馏设备还与所述冷却装置连通,所述冷却装置与所述末端处理装置连接,所述末端处理装置内依次设置有吸收液、固体吸收剂和干燥剂。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旨在提出一种占地面积小,实施更便捷,更环保节能的胶印生产废水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电催化氧化模块化结构,包括,第一放置架;隔板,所述第一放置架的内壁之间固定焊接有若干隔板;第二放置架,所述第一放置架的一侧固定焊接有第二放置架;分隔框,所述第二放置架的一侧内壁固定焊接有若干分隔框;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杆、螺母和固定套,所述第二放置架的表面两侧均固定焊接有若干固定套,本实用新型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用于废水处理的电催化氧化模块化结构在安装时,大多数在安装架的内部开设螺纹槽利用螺栓进行安装,由于螺栓在安装或拆卸的过程中会损坏螺纹槽,导致滑丝等问题,不便于更换,在使用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高纯二氧化氯处理含氰废水的装置,包括二氧化氯破氢装置(1)、残液储槽(2)、处理池、二氧化氯水射器(3)和残液水射器(4);所述二氧化氯破氢装置(1)的顶部通过第一出气管(103)与所述二氧化氯水射器(3)相连,所述二氧化氯破氢装置(1)的下部设置有第一残液出口(101),其通过第一管道(102)与所述残液储槽(2)相连,在所述第一管道(102)上设置有残液输送泵(5),所述残液储槽(2)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残液出口(201);所述处理池包括依次相连的一级破氰池(6)、二级破氰池(7)和絮凝沉淀池(8)。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装置进行含氰废水处理后,处理效果非常理想。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电解协同光催化处理有机废水的装置,包括第一槽体及第二槽体,第一槽体内左部设有第一隔板及第二隔板,第二隔板的下部均匀设有若干透水孔;所述第一隔板及第二隔板将第一槽体分隔成沉淀室、第一处理室及第二处理室,第一处理室内放置有第一填料,第二处理室的下部固定有第一滤网,第一滤网上放置有若干第二填料,第二槽体内下部固定有第二滤网,第二滤网上放置有光催化剂;第一槽体左侧中部进水,第二槽体底部出水,第二处理室和第二槽体之间设有循环用的水管,第二槽体还配置有曝气设备。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紧凑,将微电解类芬顿反应与光催化氧化合起来,为处理废水降低了成本,简化了操作,提升了实用价值。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广东深圳有色金属废水处理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