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菌耐老化聚丙烯复合材料板,包括板材A和板材B,所述板材A的两侧外壁中心位置均开设有安装孔A,所述板材A由隔离膜层、抗菌剂层、聚硅氧烷树脂层和基底层A组合而成,所述板材B的两侧外壁中心位置均开设有安装孔B,所述板材B由聚丙烯防护层、聚氯乙烯耐腐层、纳米氧化锌层和基底层B组合而成,所述板材A的底部和板材B的顶部两两相邻之间均安装有弓形连接片,所述弓形连接片的顶部两侧与板材A的底部之间设置有固定连接块。本实用新型有效的解决了对聚丙烯复合材料板进行抗菌耐老化处理,提高了聚丙烯复合材料板的耐久性和稳定性,同时聚丙烯复合材料板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实用性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热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重量组分如下:环氧树脂20~60份、氮化硼5~60份、氮化铝5~40份、氧化铝5~40份、固化剂5~15份、促进剂0‑5份。本发明通过添加不同比例、不同尺寸的导热填料,采用复配方式,制备高导热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制备过程简单易控制,适用范围广泛,制备的复合材料导热系数大于2.40W m‑1 K‑1。
本发明公开了一步合成超薄二维(2D)Mn3O4和二维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纳米材料的有序自组装方法,利用水热法一步制备出的2D四氧化三锰(Mn3O4)分散在2D Ni‑Mn LDH上并自组装成微花的纳米复合材料(2D Mn3O4/2D Ni‑Mn LDH),其中2D Mn3O4的厚度在3.75‑4 nm之间,2D Ni‑Mn LDH的厚度约为2 nm;组合后的微花直径约为6 um。本发明制得的2D/2D纳米复合材料可以在光敏剂的条件下,高效选择性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成一氧化碳。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周期短,成本低廉,可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一种碳纤维增强尼龙基复合材料的自感应修复方法,涉及复合材料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使尼龙11结晶析出于碳纤维表面,并在碳纤维表面形成包裹层,制得碳纤维‑尼龙复合材料;在碳纤维两端设置一对铜片,铜片通过外加金属导线引出,两端的金属导线对应连接,使得碳纤维组成回路,外接电路系统;输入或改变外部驱动信号,获取数据,确定电阻变化率实现自感知检测;所述数据包括电阻变化量、应变位移方向、应变位移量等;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实际损伤对象,通过控制应变位移方向及位移大小实现碳纤维增强尼龙基复合材料或成型件表面损伤的自修复。避免构建复杂的三位网络修复体系、整体的系统接口复杂、附加增重多;修复效率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韧性高阻燃的聚酰胺复合材料,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组分:阻燃半芳香聚酰胺100份;玻璃纤维20~40份,增韧剂10~20份,复合阻燃剂5~10份,硫化剂0.3~1.0份;所述复合阻燃剂为二乙基次磷酸铝、磷酸三(β‑氯乙基)酯和硼酸锌按照质量比1.5‑3:1:0.2‑0.5混合得到,所述增韧剂为能够与聚酰胺反应或与聚酰胺相容性好的共聚物。本发明高韧性高阻燃的聚酰胺复合材料,通过阻燃半芳香聚酰胺的制备,配合优选的复合阻燃剂的用量调整,使得阻燃剂分散均匀不易析出,整体阻燃效果好。同时,通过玻璃纤维和增韧剂的优化选择,增韧剂能够与聚酰胺反应或相容性好从而提高聚酰胺复合材料的韧性,玻璃纤维提高聚酰胺复合材料的强度和韧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纤维布及制法,这种复合材料纤维布由复合材料纤维与热可塑性材料组成。它是将复合材料纤维纱线经整平后直接浸覆熔融状的热可塑性材料,冷却后即可制得含热可塑材料的纤维布,这种纤维布能够长期堆积存放,可回收,不污染环境。
一种仿金属复合材料门把手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门把手。提供一种仿金属复合材料门把手的制备方法。将高分子塑胶材料与无机填充材料、纤维、偶联剂和滑剂混合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加工成复合材料;将把手中的嵌件放置到把手模具型腔内,再将复合材料注塑到门把手零件模型内,加工成表面光亮的门扶手毛坯;将门扶手毛坯通过真空镀膜,在门扶手毛坯镀上导电层,再把镀有导电层的门扶手毛坯投入到传统水电镀线上进行电镀,组装成仿金属复合料门把手整套产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持久释放挥发性物质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由主要包括以下的重量份配比的组分制备:水性树脂10~50份、天然纤维50~180份、水溶性硬化剂3~8份、相转移催化剂8~15份、填料50~150份、挥发性物质2~9份和水100~200份。本发明以天然纤维及普通高分子材料作为挥发性物质的载体,不仅制作简单、生产成本低,且能在自然状态下直接分解。
本发明涉及一种玻璃/钆镓铝石榴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选用纳米尺寸的铈掺杂的钆镓铝石榴石纳米粉体,并将该铈掺杂的钆镓铝石榴石纳米粉体复合到镧铝硅玻璃基质中,通过刮涂、常压烧结制备得到玻璃/钆镓铝石榴石复合材料,其制备温度低,具有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易于产业化等特点,同时解决Ga2O3易挥发导致组分偏离,制备流程复杂和加工成本高以及有机材料易老化等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性多功能光催化剂纳米复合材料(Fe3O4/β‑NaYF4:Yb3+,Tm3+/g‑C3N4)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将g‑C3N4、亚铁盐、稀土氯化物和NH4F溶于乙醇和油酸体系中,采用溶剂热法一锅法合成磁性多功能光催化剂纳米复合材料Fe3O4/β‑NaYF4:Yb3+,Tm3+/g‑C3N4;使得g‑C3N4能够吸收稀土通过上行转换发出的可见光和近红外光,从而实现对近红外光的响应。此外,赋予上转换材料磁性,可以实现磁性分离和循环使用,有望在近红外光光催化、光动力学治疗、环境治理、生物医学等领域得到广阔的应用,进而降低处理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采用改进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分散于DMF中,超声处理,倒入溶胀于DMF中的TPU,采用溶液涂覆成膜工艺制得GO/TPU复合材料薄膜,再经200℃原位热还原处理2?h,制得石墨烯/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料,制得的石墨烯/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料电性能优异,填料分散均匀,可用于制备TPU医疗床垫、TPU沼气储存袋、TPU涉水类产品、TPU储水储油袋等对材料的阻隔及抗静电性能有较高要求的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造纸白泥制备轻质水泥/竹材复合材料的方法,经该方法所得的复合材料原料按质量份数计为:硅酸盐水泥250~300份、造纸白泥250~300份,竹碎料120~200份、助凝剂5~10份、发泡剂10~20份、稳泡剂3~8份、增稠剂5~10份、水700~1000份。其制造工艺为将竹碎料、造纸白泥混合均匀,依次加入水泥、水、发泡剂等,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浆料,最后装模、发泡、成型、蒸养、静养制得利用造纸白泥制备的轻质水泥/竹材复合材料。本发明利用造纸白泥制备的轻质水泥/竹材复合材料,不仅可以合理利用竹材加工废弃物、及废弃的造纸白泥,而且解决了造纸白泥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实现了资源的再利用,完善了林产工业的产业链,符合资源集约可持续发展战略。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污染水源修复的固定化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原料配方重量配比为:无机载体60~70%,粉煤灰8~20%、生物酶制剂3~15%、氧化钙膨胀剂0.5~0.7%、硅酸盐水泥8~20%、添加剂0.5~2%;制备步骤为;按照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称取各组分,将无机载体材料破碎,按照重量配比加入各组分;混合搅拌物料,静置硝化;压制成型,干燥即得固定化酶复合材料。本发明生产方法简单,造价低,效果好,该材料可广泛应用于污废水处理工程,是一种经济实用,前景广阔的新型环保材料,具有综合交叉学科集成创新的特点,对环保领域水处理工程技术带来崭新的突破。
本发明提供一种泳池复合材料生产工艺:利用涂布浸渍机将聚酯纤维网布进行PVC糊胶黏剂预处理,高温状态下与PVC薄膜在贴合机进行双面的层压贴合,冷却定型成水上休闲娱乐器材复合材料。本发明的生产工艺科学合理,产品具有剥离强度、撕裂强度手感回弹性等物理性能指标都较好,成本较低,外观品种鲜艳;抗菌防藻性能,气密性好,使用寿命长,抗静水压好等优点;有很高的市场竞争力,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本发明涉及碳化硅纤维废丝增强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碳化硅短纤制作,步骤二:纤维预制体制作,步骤三:浸渍前驱体A制作,步骤四:浸渍前驱体B制作,步骤五:PIP法制作陶瓷基复合材料。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充分利用连续碳化硅纤维产业链中产生的第三代碳化硅纤维废丝,在一定程度减小碳化硅纤维生产厂家因废丝产生的损失。本发明制备的陶瓷基复合材料抗弯强度>460MPa,密度≥2.55g/cm3,开口气孔率<6.2%,优于无添加短纤维废丝增强的陶瓷基复合材料。
一种黑磷/聚乙烯亚胺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涉及纳米材料技术领域。通过将聚乙烯亚胺修饰在黑磷纳米片表面得到黑磷/聚乙烯亚胺纳米复合材料。通过聚乙烯亚胺修饰黑磷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空气中稳定十天表面没有明显变化。之后将黑磷/聚乙烯亚胺纳米复合材料抽滤到商业隔膜上得到锂硫电池隔膜材料。本发明制备的黑磷/聚乙烯亚胺纳米复合材料修饰隔膜具有优异的锂硫电池性能,二维黑磷纳米片具有良好的阻碍多硫化锂和传输锂离子的能力,聚乙烯亚胺具有良好保护黑磷形貌和吸附多硫化锂的能力,因此大大提高锂硫电池的库伦效率和循环稳定性,在电池等储能装置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生产工艺,涉及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是:一种石墨烯复合材料,包括二氧化硅气凝胶层以及设于二氧化硅气凝胶层两面的石墨烯复合纤维布,所述石墨烯复合纤维布由经纱和纬纱织造而成;所述纬纱由石墨烯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芳族聚酰胺纤维、碳纤维混纺制成;所述经纱由石墨烯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芳族聚酰胺纤维、碳纤维、玄武岩纤维、陶瓷纤维、不锈钢纤维、涤纶纤维混纺制成。本发明生产的石墨烯复合材料具有力学性能优异、可重复使用次数高达2000次的优点。
本发明涉及固废利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赤泥、铬渣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赤泥、铬渣复合材料,包括按质量百分比计的以下成份,赤泥20~70%,铬渣20~70%,轻烧氧化镁8.1~40%,氯化镁1.7~12.9%;消泡剂0.05~0.5%,减水剂0~1.5%,改性剂0.15~2.6%。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制备赤泥、铬渣复合材料,需要的配伍骨料少,所需的资源化生产成本低及难度低,产品无返卤泛霜等问题,强度高,耐候性好;复合材料形式多样,可以应用在道路、桥梁、房屋等诸多方面,满足多方面领域的要求;易于生产调配,可以适用于各种不同工程的需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微孔陶瓷‑活性炭复合材料的污水处理方法及装置,涉及环保设备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一级处理装置、二级处理装置和三级处理装置;所述一级处理装置为实现固液分离的物理沉降装置,二级处理装置为生物降解装置,三级处理装置为SBR处理装置,其SBR处理装置中带有微孔陶瓷‑活性炭复合材料。技术效果是,三级处理中,采用SBR工艺中,采用了微孔陶瓷‑活性炭复合材料,微孔陶瓷‑活性炭复合材料在光催化反应中能有效降解甲基橙溶液,对污水有较好的过滤能力,作用于污水处理设备中三级处理中,可以起到过滤污染物的作用,能有效改善水质,净化污水中杂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硫双掺杂多孔碳包覆二氧化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酚醛树脂加入到有机溶剂中,搅拌溶解,接着加入二氧化锡颗粒,得到反应液;将2,5‑二巯基‑1,3,4‑噻二唑加入到有机溶剂中,混合溶解,接着加入反应液,加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加入过硫酸铵‑甲醇‑水溶液,搅拌24h,旋蒸,得到反应物;S4、将S3中得到的反应物在120℃下反应24h,然后在保护气体氛围下于700~900℃下煅烧5h,即得到复合材料。本发明还提供了该复合材料在锂电池负极上的应用。本发明复合材料通过软炭层的缓冲和N、S元素的掺杂避免活性物质在充放电过程中发生粉化,显著提高了循环能力和速率能力。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性高岭石/壳聚糖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的磁性高岭石/壳聚糖复合材料是采用水热液相制备方法制得的。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在常温下制备,反应条件温和,工艺简单,制备过程易控制,且价格低廉;所得材料结晶性好、纯度高;平均粒径为22.5nm;高岭石成功负载了纳米四氧化三铁和壳聚糖微粒。该复合材料用于吸附和磁分离研究,具有良好吸附能力;在磁场下具有较高的磁分离性,既保持了高岭石/壳聚糖良好的吸附效率,且提高了对吸附剂的重复利用率;同时还实现了对壳聚糖的固载化,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高岭石/壳聚糖作为吸附剂应用分离回收困难的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产氢催化剂二硒化镍纳米颗粒@碳纳米片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催化材料领域。所述方法为1)将二价镍盐、柠檬酸和尿素共同溶解于水中,所得溶液经过蒸发形成凝胶,凝胶在管式炉中高温碳化/还原形成Ni/C复合材料;2)将Ni/C复合材料与硒粉在管式炉中通过气相扩散化合反应,在特定的温度下获得NiSe2纳米颗粒@碳纳米片复合材料。本发明首先以碳含量可控的单质镍/碳材料作为原料,通过控制硒化法制备碳含量可控的NiSe2纳米颗粒@碳纳米片复合材料,优化后的材料用于电解产氢催化剂,展现了良好的催化活性。该发明技术方法简单、安全高效且实现相组成可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组装型耐候木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木粉和聚丙烯为主要原料,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为塑化剂,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为增容剂,偶氮二甲酰胺为发泡剂,滑石粉和硬脂酸锌为润滑剂,通过双螺杆挤出成型制备木塑复合材料,以H2Ti2O5•H2O纳米管作为纳米光吸收剂并用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对其改性,将木塑复合材料在纳米管/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分散液和聚苯乙烯磺酸钠溶液中交替浸泡若干次,采用层层自组装的方式将H2Ti2O5•H2O纳米管以纳米膜的形式包覆在木塑复合材料表面,使得其获得较好的耐候性能,能够有效防止木塑复合材料在户外使用过程中发生光氧氧化而被破坏。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材料模板的修补工艺,包括:清理复合材料模板上破损孔洞及四周的杂物;用抛光机打磨破损孔洞边缘,在破损孔洞两侧边缘向外磨出30~45°角的斜面并将破损孔洞四周抛平;在工作面粘上透明胶带封住破损孔洞;将工作面朝下,在破损孔洞内倒胶水;裁剪一玻纤毡,将玻纤毡覆于胶水上使底面与胶水充分浸润;再倒入胶水使其浸润玻纤毡表面,同时再使用一玻纤毡将胶水覆盖后再涂上胶水并使得其高出复合材料模板背面1-2mm;静置所述胶水待其固化后,撕去透明胶带并用抛光机将破损孔洞四周磨平抛光,完成修补。本发明的优点是使损坏的复合材料模板修补后能继续使用,过程简单方便,延长了复合材料模板的使用寿命,提高经济效益。
一种高致密SiC/SiC复合材料的快速制备方法,涉及航空航天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制备颗粒浆料:选用合适的颗粒分散剂进行配制颗粒浆料;浆料流延:通过流延方式将浆料引入到二维纤维布中得到流延膜,干燥后获得含流延膜的SiC纤维布;制备含颗粒SiC纤维预制体:将S2所述SiC纤维布铺叠至指定的厚度,经热压成型后得到含颗粒SiC纤维预制体;制备含颗粒多孔碳预制体:将含颗粒SiC纤维预制体置于加热炉中碳化;渗硅:在高温环境中,液态硅进入多孔碳预制体,硅与碳反应生成SiC基体,获得SiC/SiC复合材料。降低复合材料基体中的游离硅含量,引入颗粒可以对预制体中的孔隙进行填充,有效提高复合材料的致密度和性能。
本发明公开一种耐低温EVA超临界发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材料按重量计,包括以下成分: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20~60份、弹性体10~50份,反应性聚硅氧烷10~40份、交联剂0.5~12份、成核剂0.5~1.5份和填充剂0~20份。本发明的耐低温EVA超临界发泡复合材料发泡效果好,发泡倍率高,泡孔均匀且大小可控。以该耐低温EVA超临界发泡复合材料作为中底材料所制作的鞋材可满足成品鞋对轻质、高回弹、低硬度和低压缩性能的要求,同时可解决鞋底材料在低温环境中发硬,易磨和低寿命等缺点,提高鞋的性能,制备工艺过程环保无污染,具有较大价值。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聚合物/石墨烯复合材料方法,首先将石墨粉均匀分散在聚合物液体介质中利用磨球对石墨粉进行研磨剥离得到聚合物/石墨烯悬浮液;然后通过向聚合物/石墨烯悬浮液中加入沉淀剂将聚合物连同石墨烯从溶液中沉淀析出的办法或直接引发聚合物单体聚合的办法或对聚合物预聚体中进行固化的办法最终得到聚合物/石墨烯复合材料。该方法是一种原位制备石墨烯并进行复合的新方法。石墨烯一旦生成立即被聚合物分子或聚合物单体包裹隔离起来,有效克服了石墨烯自团聚的发生;另外,在聚合物液体介质中进行机械研磨保证了填料与聚合物可以充分混合,使石墨烯在聚合物基体中得到了更加有效的分散;还有,采用机械球磨工艺更容易扩大规模,实现工业化生产。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金属复合材料制作用固定装置,包括底板和夹持结构,可以实现弧形夹板对复合材料的夹紧工作,便于操作,并且弹簧和限位滑块的作用,使得左右移动时更加稳固和复位等优点;通过转动安装板,以及向下拧动安装板上的螺纹杆,可以实现安装板旋转后角度的固定,以此适用于不同的角度工作,避免了角度难以调节等现象;通过弧形夹板和限位块的外壁均固定安装有防滑垫,防滑垫可以增大与夹持的复合材料的摩擦力,不会使其掉落等现象,且限位块进一步的对复合材料进行夹紧固定等工作;通过剪式伸缩架和液压杆的作用,可以将圆板及以上的夹持结构进行升降工作,实现了对复合材料不同高度的工作。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电力设备复合材料无损的装置,涉及检测电力设备复合材料无损相关技术领域,包括基座和旋转盘,基座的顶部左侧固定安装有导架,导架的右侧设置有承载板,导架的内部活动安装有丝杆,导架的右侧开口处固定连接有导杆。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电力设备复合材料无损的方法,包括六个步骤。本实用新型便于装置的调节使用,可使用于不同大小的芯棒,增大了适用范围,增强了装置的实用性,采用旋转的方式,可以连续对多个芯棒进行检测,提高了工作效率,且方便芯棒的定位,操作简单,能够对不同结构特征的复合材料芯棒的损伤特征进行快速比对分析,发现不同的结构损伤问题,具有快速方便功能。
本发明涉及织物涂层复合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复合纳米四氧化三铁聚吡咯复合材料的织物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先对织物进行预处理;(2)制备纳米四氧化三铁粒子;(3)制备纳米四氧化三铁聚吡咯复合材料;(4)将上一步骤得到的纳米四氧化三铁聚吡咯复合材料结合粘结剂以及高分子绝缘材料调制成含纳米四氧化三铁聚吡咯复合材料的涂层浆;(5)将步骤(4)得到的含纳米四氧化三铁聚吡咯复合材料的涂层浆涂覆于步骤(1)经预处理后的织物上,先送去烘干,再焙烘后制得复合有纳米四氧化三铁聚吡咯复合材料的织物。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纳米四氧化三铁聚吡咯复合材料复合于织物上制备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福建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及加工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