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布了一种碳纤棉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材料技术领域,它由重量百分比的如下原料组成:碳纤棉9‑15%,不饱和聚酯树脂70‑80%,云母粉3‑6%,空心玻璃微珠4‑7%,固化剂1‑5%。本发明的碳纤棉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可以使得复合材料内芯和外层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能,内外都达到所需要的功能效果,最终使得复合材料具有重量轻和良好的阻燃、耐高温隔热和抗冲击抗断裂性能,相较于传统玻纤复合材料碳纤棉复合材料重量降低30%以上。
一种有机无机纳米球壳结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有机无机纳米球壳结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纳米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球芯包覆银膜的制备方法。提供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有机无机纳米球壳结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先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纳米球,再用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纳米球进行修饰;用Γ-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对用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修饰过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纳米球进行修饰;最后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银(AG)纳米球壳粒子的制备。
叉指型压电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涉及一种功能材料。提供一种基于弯曲振动模式工作的能够感应不同方向应力波的叉指型压电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叉指型压电纤维复合材料的压电纤维复合材料的上电极为叉指电极,叉指指宽为0.05mm,叉指指间距为0.2mm,相邻叉指间极化方向相反,在电学上并联。制备压电纤维后热处理,转变为压电陶瓷纤维;以环氧树脂或硅树脂等为基体相,压电陶瓷纤维为压电相,制备1-3型压电纤维复合材料,打磨,抛光,得压电纤维复合材料薄片;在压电纤维复合材料薄片上表面制备叉指电极,极化处理得叉指型压电纤维复合材料。叉指型压电纤维复合材料可用于制备悬臂梁结构传感器原型器件。
本发明属于陶瓷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磨抗腐蚀编织陶瓷复合材料及成型方法、编织陶瓷制品。所述编织陶瓷复合材料包括纤维预制体骨架和通过粘结剂包覆在所述纤维预制体骨架上的陶瓷复合材料,其中纤维预制体骨架由碳纤维、玄武岩纤维、石英纤维、碳化硅纤维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复合而成,显著增强了编织陶瓷复合材料的强度、耐高温性、耐腐蚀性及耐磨性;纤维预制体上粘结的陶瓷复合材料包括氧化铝颗粒、二氧化硅颗粒、氧化锡颗粒、三氧化钼颗粒、碳化硅颗粒、氮化铪颗粒、硅酸锆颗粒和硅橡胶颗粒。本发明的编织陶瓷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磨、耐腐蚀性能,且制备成型过程较为简单、工期短,可大规模推广和产业化。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超支化酯类化合物和尼龙加纤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尼龙加纤复合材料中含有尼龙66、改性玻璃纤维、超支化酯类化合物、抗翘曲剂、相容增韧剂、高光润滑剂和抗氧剂;所述尼龙66、改性玻璃纤维、超支化酯类化合物的重量比为1:(0.25‑0.8):(0.01‑0.04);所述改性玻璃纤维为表面经硅烷偶联剂处理的玻璃纤维。本发明提供的尼龙加纤复合材料在保持高强度的力学性能下,又具有优良的表观质量,表面浮纤少甚至无浮纤,拓宽了尼龙66加纤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铜纳米线缠绕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电极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铜纳米线缠绕硅碳复合材料,包括碳包硅颗粒和缠绕在所述碳包硅颗粒表面的铜纳米线;所述碳包硅颗粒包括硅和包覆在所述硅表面的碳层;所述碳层中分散有铜纳米颗粒。本发明提供的铜纳米线缠绕硅碳复合材料的颗粒粒径均匀,铜纳米颗粒在碳层中分散均匀性好,纯度高,碳层对于硅的包覆完整均匀,铜纳米线在碳包硅颗粒表面分布均匀,复合材料中硅内部的导电子性能优异,解决了硅的体积膨胀问题,大大提高了复合材料与集流体间的导电子性,有效提升电化学性能。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分级结构In2O3/C复合材料制备锂电池的方法,首先通过合成铟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即MOF,以此为前驱体直接煅烧制备出分级结构In2O3/C复合材料;接着将得到的分级结构In2O3/C复合材料作为负极,组装锂离子电池。本发明操作简便、成本低、纯度高、性能优异,可以大量合成。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场辅助电泳沉积法制备定向CNTs/Cu复合材料的方法,主要解决电泳沉积在铜基体上的碳纳米管取向不一致的问题,从而提高碳纳米管的强化效率,使得CNTs/Cu复合材料的电学及力学等性能进一步提高。本发明方法如下:首先将原始碳纳米管分别进行氧化、敏化、活化和化学镀Ni处理,使其带有磁性;接着将预处理过的碳纳米管分散在异丙醇溶液中,同时加入Al(NO3)3,超声分散4‑6h,形成均匀分散的悬浮液;然后以铜箔为阴极,以不锈钢片为阳极,在电磁场的辅助下进行电泳沉积;随后将电泳沉积后的铜箔层层堆叠,封装在石墨模具中进行热压烧结,得到所述的碳纳米管定向的CNTs/Cu复合材料。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剂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氧化石墨烯‑氢氧化镧复合材料及合成方法,通过直接沉淀法与水/溶剂热合成法制备氧化石墨烯‑氢氧化镧复合材料(La(OH)3/GO)用其吸附和去除溶液中的刚果红(CR)和磷酸根离子(PO43‑),并通过SEM、XRD、FT‑IR等对La(OH)3/GO复合材料的结构进行表征,通过在不同pH、时间、温度以及初始质量浓度等条件下对刚果红(CR)和磷酸根离子(PO43‑)的吸附效果进行探讨,确定了最佳吸附条件。本发明吸附效果显著,远远超过很多文献报道的吸附材料的吸附效果。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强度的明胶/粘土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采用如下方法步骤:将明胶与去离子水混合搅拌至完全溶解,再加入单体、粘土,形成的预聚液。然后加入光引发剂,在紫外灯365nm波长下照射2h;或是向预聚液中加入热引发剂和催化剂,在20℃‑40℃聚合20‑40h得到明胶/粘土复合材料,上述三种成分分别占复合材料总质量的比例为(0.5‑1.71)%、(5‑8.55)%、(4.98‑24.91)%。复合材料具有明胶、聚合物、粘土构成的三元互穿网络结构,拉伸强度可达600KPa,压缩强度可达到1MPa。它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且具有良好的亲水性、生物相容性、细胞粘附性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提高强度与密封性的复合材料模板,包括一复合材料模板,所述复合材料模板的四周设有一密封条,所述复合材料模板上与砼接触的面部设有一加强板。本实用新型中,复合材料模板上与砼接触的面部的强度大大提高,不易变形;复合材料模板四周的密封性良好,不会出现浆缝现象,多个复合材料模板之间相互连接密封性好,从而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还可以使砼的表面达到清水砼的要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Fe基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准备氧化铁粉末、多壁碳纳米管及氧化石墨烯粉末;将氧化铁粉末加入到去离子水中,随后加入多壁碳纳米管及氧化石墨烯粉末,得到悬浊液A;对悬浊液A进行超声分散,得到分散液A;在分散液A中通入氢气,并微波加热,得到分散液B;对分散液B进行磁力搅拌,得到高压气雾化液;对高压气雾化液进行高压气雾化,得到Fe基石墨烯复合材料粉末;对Fe基石墨烯复合材料粉末进行煅烧;对煅烧后的复合材料粉末进行分散处理,得到分散态的Fe基石墨烯复合材料粉末;对分散态的复合材料粉末进行冷等静压处理,得到Fe基石墨烯复合材料块;以及对复合材料块进行热压烧结,得到Fe基石墨烯复合材料。
本发明涉及一种吡咯接枝纳米纤维素制备导电复合材料的方法,将纳米纤维素作为基体材料与聚吡咯复合成型,首先对吡咯进行化学改性制备溴代吡咯,随后在碱性条件下与纳米纤维素上的羟基反应制备吡咯接枝的纳米纤维素,再将吡咯接枝纳米纤维素在酸性的Fe3+溶液中引发聚合,从而制备聚吡咯纳米纤维素导电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导电复合材料中聚吡咯和纳米纤维素之间通过化学键结合,使导电高分子牢固附着在纳米纤维素表面,从而制备得到导电性能稳定的复合材料,可以有效缓解导电材料在运用过程中容易导致聚吡咯脱落从而影响其导电性的问题。本发明绿色环保,安全性高,可以成为纳米纤维素导电复合材料制备的一种新技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四硒化三镍/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的步骤如下:1)将六水合氯化镍、柠檬酸和尿素共同置于乙醇和水的混合液中,水浴加热搅拌后干燥,获得镍盐前驱体;2)将镍盐前驱体先去除有机物,再高温碳化处理,获得镍/碳复合材料;3)将镍/碳复合材料研磨成镍/碳粉末后置于水中超声分散得溶液A,将硒粉加入到水中磁力搅拌,并加入硼氢化钠,得到溶液B;4)将溶液B加入溶液A中,水热反应后冷却,过滤、洗涤、干燥,获得Ni3Se4/C复合材料。利用该复合材料组装的锂电池和钠电池,可以同时实现高容量、高倍率、高首次库伦效率和高稳定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铜/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复合材料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中,是以modified Hummers法获得的氧化石墨烯为载体,把氧化铜从预先配制的铜氨溶液中缓慢沉淀到氧化石墨烯上,并与氧化石墨烯上的含氧基团结合,形成稳定的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再通过水热反应,把氧化石墨烯还原为石墨烯,经过滤、洗涤、冷冻干燥、煅烧,制备出氧化铜/石墨烯复合材料。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具有原材料价格便宜、制备工艺简单、产品可重复利用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发明的氧化铜/石墨烯复合材料可应用于去除甲醛,并且在100‑150℃条件下进行简单热处理后能重复利用。
本发明涉及电缆用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矿物质硅橡胶陶瓷化复合材料,本发明在矿物质硅橡胶陶瓷化复合材料的原料组分中加入经过2,4,6‑三羟基苯甲酸改性后的硅石灰,能够提高复合材料的分解温度并降低其最大分解速率,从而增强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其次,通过增加不同粒径的325目白云母和800目白云母,能够使复合材料在硫化高温处理后具有极佳的力学强度,使白云母更容易在高温下与硅橡胶分解的残渣发生熔融共晶作用,从而提高复合材料陶瓷化后的强度。在矿物质硅橡胶陶瓷化复合材料中加入负载铂磷腈微阻燃微粒,能够使铂负载于聚磷腈微粒的表面与成瓷填料共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符合材料的耐火阻燃性能。
玻璃纤维增强二氧化硅气凝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气凝胶复合材料。提供一种既保持气凝胶的优异性能,又能增强气凝胶的力学性能,形成整体性良好具有一定强度的玻璃纤维增强二氧化硅气凝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玻璃纤维增强二氧化硅气凝胶复合材料由玻璃纤维和二氧化硅气凝胶复合形成,玻璃纤维为增强体,含量为样品总质量的1%~15%,二氧化硅气凝胶为基体,正硅酸乙酯为硅源材料,以甲基三甲氧基硅烷或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为硅源共前驱体。先玻璃纤维的预处理;再制备玻璃纤维增强二氧化硅复合湿凝胶;最后进行二氧化硅复合湿凝胶的老化、二次改性及干燥。
一种磁性核壳高分子复合材料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高分子复合材料。复合材料微球由聚苯乙烯核、壳层聚合物和磁性颗粒组成。制备聚苯乙烯微球混合水溶液,加入非离子型水溶性表面活性剂,得混合物A;将壳层聚合物水溶性单体、水溶性交联剂和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混合,加入水中得混合物B;将混合物A和B混合得混合物C;将反应容器密封抽真空,通氮气置换后,加入烷烃类有机溶剂和非离子型油溶性表面活性剂,再加入混合物C,再通氮气后,升温至75~85℃;将过硫酸钾或过硫酸铵水溶液加入到反应体系中,继续反应;将反应体系产物磁分离,水洗,得核为聚苯乙烯微球、壳层为镶嵌磁性颗粒聚合物的磁性核壳高分子复合材料微球。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疏松三维缠绕结构的MoS2/GNRs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是准一维的GNRs相互缠绕交织形成疏松的三维网络结构,这种结构中分散地生长着层数少、层间距大的二维层状MoS2,其间具有大量空隙通道,有利于溶液中电解质的扩散,而纳米带本身具有的良好导电性有利于电子在复合材料中快速传输。该复合材料制备方法是将(NH4)6Mo7O24·4H2O、CS(NH2)2、H2C2O4·2H2O、石墨烯纳米带为原料,Mo/S/H2C2O4物质的量比为1 : 2 : 1,采用水热法和氮气氛下退火处理制备获得具有疏松三维缠绕结构的MoS2/GNRs复合材料。
一种纳米级铂/聚吡咯复合材料的简易制备方法,涉及一种铂/聚吡咯复合材料,尤其是涉及一种纳米级铂/聚吡咯复合材料的简易制备方法。提供一种实施简易,获得产物的量较大,PT微粒在PPY中分散均匀,微粒的纳米特性好的一步合成一种纳米级铂/聚吡咯复合材料的简易制备方法。制备方法为:将氯铂酸配制成浓度为0.0965~0.386MOL/L的氯铂酸水溶液;在反应介质中加入预先配制好的氯铂酸水溶液,磁力搅拌,反应介质为去离子水或PH=6的酸性介质;加入还原剂吡咯单体,磁力搅拌后过滤,洗涤至无氯离子检出后,20~50℃下真空干燥,得到纳米级铂/聚吡咯复合材料,按质量比氯铂酸∶吡咯=(1~4)∶10。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包覆多孔红磷、导电炭复合材料,包括红磷、导电炭复合材料,红磷、导电炭复合材料包括至少一个红磷颗粒和附着于红磷表面的若干导电炭颗粒,且红磷颗粒表面具有多孔结构,红磷、导电炭复合材料外侧包覆有至少一层石墨烯。本发明的石墨烯包覆多孔红磷、导电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红磷、导电炭复合材料的制备;b.多孔红磷、导电炭复合材料的制备;c.石墨烯包覆多孔红磷、导电炭复合材料的制备。本发明还公开了石墨烯包覆多孔红磷、导电炭复合材料可作为碱金属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层状石墨相碳化氮/MOF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复合材料由g?C3N4纳米片和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复合而成;其中,g?C3N4纳米片所占质量分数为1%?25%。本发明所得复合材料以剥离后具有类石墨烯二维结构的碳化氮材料为模板,加入金属中心离子和有机配体,采用油浴溶剂热方法制备而成,与纯的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相比,复合材料的孔径尺寸、孔体积有显著的增大。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所得复合材料具有超高的有机染料去除能力,并易于再生,能够重复多次利用,在环境修复、污水处理及分离科学等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电磁波辐射防护功能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是由0.9?1.3份介电损耗型纳米复合材料A、1.5?2份负载BaFe12O19的埃洛石纳米管、0.4?0.6份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0.8?1.2份介电损耗型纳米复合材料B、0.5?0.8份γ?(2, 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22?32份聚丙烯等原料制得。所得复合材料具有强微波衰减特性,可以应用于各类关键性建筑的电磁波防护。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幻彩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夹网布复合材料技术领域,该幻彩布复合材料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透明PVC层、幻彩布层、第一实色PVC层、聚酯网布层和第二实色PVC层;该制备方法将预热后的幻彩布与预热和加热处理后的透明PVC膜和第一实色PVC膜贴合,得到半成品;聚酯网布烫平、上糊、烘干后与半成品和第二实色PVC层贴合,经热压后得到幻彩布复合材料。该幻彩布复合材料具有幻彩布炫丽华美的效果,同时具有幻彩布本身不具有的高拉伸强度、剥离强度和良好的气密性,可用于制备气密性要求高的产品,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该制备方法有效降低了成品的收缩率,同时克服了幻彩布不适于制备夹网复合材料的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复合材料增强的铁芯封装方法,包括:铁芯,复合材料、环氧树脂,其封装的步骤为:第一步:在铁芯被环氧树脂封装之前,对铁芯进行清理;第二步:在铁芯表面铺设复合材料,复合材料与铁芯固定;第三步:采用环氧树脂浇注工艺在铁芯上浇注环氧树脂;本发明在铁芯表面增加了复合材料包覆,相当于在环氧树脂内部增加了复合材料层,从而显著地提高了环氧封装层的强度和抗开裂性,同时提升了环保性,并生产效率也有较大的提高。
一种切削刀具用铜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其中,切削刀具用铜基复合材料由中间铜层和难熔金属层交替叠置形成叠层结构,叠层结构的最外层为难熔金属层,中间铜层的数量为1‑9片,难熔金属层的数量为2‑10片。方法包括:中间铜层和难熔金属层的磨削及光亮化处理;将中间铜层和难熔金属层交替叠置进行扩散焊接复合,得到复合层,其中,复合层的最外层为难熔金属层;将复合层进行多道热压、冷压减薄,得到铜基复合材料;锤锻铜基复合材料的端部,以形成锥状刀尖。还涉及切削刀具用铜基复合材料在机械切削用刀具中的应用。本发明的切削刀具用铜基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自散热性能及良好的抗冲击性能,发掘了新的机械加工用途。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品的制作方法,包括:剪裁玻璃纤维网格布;将玻璃纤维束切断,并与聚丙烯在双螺杆中180℃-250℃混合均匀,后挤出混合熔融料到输送带上,且重量比短切玻璃纤维:聚丙烯=20%~50%:50%~80%;将玻璃纤维网格布夹于两层所述混合熔融料之间,得到模坯;输送带将模坯输送至保温段,在温度150℃~200℃下保温1-2min进行预结合;夹取模坯放入模具中模压成型,即得制品。本发明解决了复合材料制品在使用过程中耐冲击性能差的问题,降低了复合材料制品受冲击破坏后发生碎裂的风险。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材料,尤其是指用于鞋材等技术领域的橡胶复合材料,主要由橡胶原料、填充剂、活性剂、防老剂、偶联剂、硫磺、促进剂、可膨胀微球和颜料混合组成,本发明通过在配方中加入适量的可膨胀微球作为发泡剂,代替传统工艺中的化学发泡剂,从而达到在模内进行发泡的效果,因此可以制造出比传统硬橡胶密度低、尺寸稳定的橡胶复合材料,而且材料加工时对模具无特殊要求,不需要计算发泡倍率。
本发明涉及一种轻质木塑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该复合材料的配方及其质量份数为:可发性聚苯乙烯30~100份、木纤维50~300份、偶联剂1~3份、胶粘剂4~30份。其制造工艺为先将木纤维干燥至含水率2-5%,而后对木纤维进行用硅烷偶联剂表面处理然后与EPS进行混合,再进行施胶、组坯、预压,最后热压成型得到轻质木塑复合材料。本发明制造的轻质木塑复合材料,具有比通常木塑复合材料密度低、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物理力学性能优越且加工使用方便等特点,可广泛用作家具材料、包装材料和墙体材料使用。?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高亮高耐磨玻纤增强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高亮高耐磨玻纤增强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用陶瓷微粉或二氧化硅与玻璃纤维、硅酮母粒复配改性聚丙烯,使聚丙烯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力学性能;本发明提供的高亮高耐磨玻纤增强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以改性乙撑双脂肪酸酰胺类产品作为防玻纤外露助剂改善玻纤增强复合材料的表面浮纤现象,同时控制玻璃纤维的长度和添加比例,使该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表面外观光滑度;本发明提供的高亮高耐磨玻纤增强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聚甲醛和改性尼龙材料用于制备工业、儿童玩具领域上的滑轮、齿轮及脚轮等制品。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福建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及加工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