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钻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锚索冲击钻成孔用螺旋钻杆。
背景技术:
2.锚索用于边坡加固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预应力锚索是由钻孔穿过软弱岩层或滑动面,把一端(锚杆)锚固在坚硬的岩层中(称内锚头),然后在另一个自由端(称外锚头)进行张拉,从而对岩层施加压力对不稳定岩体进行锚固。
3.锚索施工过程中需要钻孔,冲击钻成孔是利用冲击钻机和空压机配合,边冲击边接长钻杆直至设计深度,然后缓慢拔出钻杆,即形成锚索孔。
4.传统的钻杆由壁厚为14mm、直径为76mm的中空无缝钢管制成,成孔时的钻渣靠空压机通过钻头吹出。但在锚索孔较深时排渣困难,容易产生埋钻、卡钻现象,从而影响成孔速度。通过采取放慢成孔速度、增大空压机容量和重复扫孔等措施处理后,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锚索冲击钻成孔用螺旋钻杆,在锚索成孔过程中携土方便,提高出土携渣能力,大幅提高成孔速度。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有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锚索冲击钻成孔用螺旋钻杆,包括杆体,杆体的端部设置钻头连接器,钻头连接器的端部设置钻头,所述的杆体外周设置有螺旋叶片,所述的螺旋叶片在钻孔过程中能够将钻渣带出孔外。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钻头的顶面为圆弧面,顶面连接在圆柱面上,圆柱面上开设有若干个出气孔,圆柱面与钻头连接器相接,钻头连接器与杆体均为中空圆管,能够将压力气体通入钻头。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钻头的圆柱面直径大于钻头连接器的直径,钻头连接器的直径大于杆体的直径。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钻头与钻头连接器之间以及钻头连接器与杆体之间通过倒角面过渡。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钻头连接器连接杆体的倒角面向杆体一端设置有延伸面。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螺旋叶片的宽度等于成孔的孔径与杆体的直径之差的一半。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螺旋叶片均匀设置在所述的杆体外周,螺旋叶片焊接在杆体上且连接处过渡平缓。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螺旋叶片之间的间距大小为80mm-120mm,所述螺旋叶片的厚度为5mm。
15.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6.由于本实用新型在杆体外周设置了
声明:
“锚索冲击钻成孔用螺旋钻杆的制作方法”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