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属于超大直径旋挖钻孔灌注桩入斜岩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大直径旋挖钻孔灌注桩入斜岩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超高层塔楼核心区桩的建设多采用直径超过φ2.5m的超大直径嵌岩桩,由于超高层塔楼核心区桩位置已经确定不可改变,每根桩的位置都是唯一的,必须保证桩的一次合格,对于岩溶地区,场内土层较为稳定,微风化大理岩层最小抗压强度45.62mpa,最大抗压强度94.26mpa,平均抗压强度66.91mpa,岩石硬度高,斜岩面高差大,传统的工程桩均采用旋挖钻泥浆护壁成孔施工工艺,旋挖钻入岩成孔施工在斜岩面时,由于岩石强度与周围土层强度差值较大,钻头会朝着强度低的方向偏移,造成成孔垂直度不达标,钢筋笼无法安放,斜岩面钻孔出现重新回填二次钻进成孔,造成工期影响和经济损失大。且传统入岩桶钻针对岩石强度低于40mpa,斜岩面高差小于3.5m的微风化大理岩,在斜岩面钻孔施工时不能完全满足成孔垂直度要求,对于斜岩面平均高差超过6m,微风化大理岩平均抗压强度66.91mpa的地区而言,传统入岩施工方式更是无法满足大直径嵌岩桩施工质量要求一次合格和施工工期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超大直径旋挖钻孔灌注桩入斜岩施工方法,利用尺寸由小到大的导向桶钻对斜岩面进行由内向外的扩孔钻孔,避免直接钻设超大直径旋挖钻孔导致钻孔垂直度难以控制的问题,每个导向桶钻保证桶钻本体重心在桶钻本体内的情况下在桶钻本体顶部设置导向桶,增加桶体高度,提高了桶钻的导向性,并在导向桶上部设置导向收口桶,保证桶体增加高度后能够有效避免对孔壁的冲刷扰动,易于桶钻垂直度控制,便于推广使用。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大直径旋挖钻孔灌注桩入斜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步骤一、钻进土层钻孔:利用满足钻孔设计尺寸对应的旋挖钻机在土层内垂直钻进,获取超大直径的土层钻孔,土层钻孔的直径大于2.5米,土层钻孔的孔底平面与岩层的斜岩面接触;
6.步骤二、钻进第一延伸钻孔:在旋挖钻机的钻杆底部安装小型导向桶钻,利用小型导向桶钻从土层钻孔的孔底中心开始钻进,经土层钻孔底部的土层进入斜岩面直至钻进到位,获取第一延伸钻孔,所述第一延伸钻孔的直径为0.5d,其中,d为土层钻孔的直径;
7.所述第一延伸钻孔与土层
声明:
“超大直径旋挖钻孔灌注桩入斜岩施工方法与流程”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